掌上春城訊今年雲南省高考採用了全國III卷,高考作文是圍繞漫畫「最後一課」自擬題目,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作文題一經發布,立即在網絡上引發熱議,一些媒體也紛紛發文稱自己押中了高考作文題。不少網友認為,這個題目出得比較好,源於生活,貼近學生,讓學生有感而發,寫起來不算太難。
你來看看,我的學生我的老師有多美
6月7日語文考試結束後,都市時報特別邀請了昆三中高二年級的同學,一起來寫一寫今年的高考作文。同時,他們的指導老師,也就作文給出了自己的評語。
漫畫中的主人公,現實中的老師
【作文1】
是您講入木三分,安然無恙
昆明三中 高二(12)班 蔡遠騫
指導教師:陳文燕
本就該結束的時間在我的思緒裡無限蔓延,是我的私心雜念,是我的多愁善感。我明明是個那麼頑劣的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碰見了您,並在此時寫下了您。我甚至自嘲,笑我這一走不定歸期;甚至埋怨,怨您看我遠去,自己卻原路返回。
先生是我靈魂的擺渡人,您能夠看到我深邃眼眸中熾熱的火焰,聽到我微弱聲音裡渴求的希冀,感知到我小小心房上對世間萬物的好奇和對世界的尊重。初見的您一身月白,好似王勃筆下水天一色的鶩。輕抿杯中水後的一番笑,似水波紋蕩漾,而我便醉在江邊雲裡,看落霞去了又來。我從不謙虛,卻最驕傲於您,驕傲我有幸遇見您,驕傲我與您在櫻樹下共話三年。
「以燈傳燈,心燈長明。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逢風勁雨狂,傳燈之恩情於心。唯望千燈萬燈相繼,傳燈之人,得聞迴響。」您是師者,是教育者,是在韓愈文中「傳道受業解惑」的師者,是蔡元培話中「養成人性之事業」的教育者。世人說,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是要造真善美的活人。所以您在春天櫻花飛舞的時節打開所有窗扇,讓櫻落在我的筆尖;盛夏炎炎時停下講課的聲音耐心聽完喬木上聒噪的蟬鳴;秋日落葉隨風飄零時帶我們在銀杏下揚起金色樹葉;冬日漫天飛雪時允許我們出門感觸來之不易的雪色。
我最愛聽您說九州多麼大,風景多麼壯闊秀麗,冬日的白晝多麼短暫,歷史的演變多麼殘忍,鬧市聲多麼冗雜。您教我「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情懷,教我「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閒適,教我「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的淡然樂觀。
其實我還想繼續聽先生說一月天寒多添衣,二月花枝欲放御料峭,聽你說三月的雨,四月草木茂盛的背景,五月杜鵑鳥兒纏綿的情理和六月明月時有時無的兀自;還想聽你說七月山泉潺潺,八月山間薄霧瀰漫,聽你說九月秋日勝春朝,十月醉倒芳林,冬日清茶十一月涼透,十二月不緊不慢不緩不急的寒暄。
先生如今身材勻稱,我雖不知五年、十年過後您是瘦削抑或是微胖,是青衫白衣,或是筆挺西裝,休閒舒適,我無法越過時光看您現在的鴉青鬢色,一回頭只看見未來的星白。
寫到這筆墨將盡,那麼多的字,算不上好,只能算作一出四蹄生風的快馬故事,停止不前的傻兔篇章。於是只願先生安然無恙,入木三分。
★ 評語
最理想的教育是怎樣的?最理想的師生關係是怎樣的?作者自有自己的視角和體悟,表現出來的思考和感悟有溫度、有深度。表達的方式很有零零後的言語特徵,但是思考的卻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真切的教育問題。
借作文表達學生的情感
【作文2】
夢回書聲有叮嚀
昆明三中高二(1)班 楊紫禾
指導教師:浦濤
敬愛的老師們:
你們好!
此時此刻,我就像一隻即將離港的小船,即將離開你們的叮嚀和教誨。你們陪伴我走過最好的青春,為我留下了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也留下了一段段永不褪色的回憶。
還記得前幾天,我在教室裡複習,忽覺一陣煩悶,恰好下課了,便下樓走走。來到樓下,陽光如同金水傾斜而下,綠樹不顧陽光的熾熱,自顧自投下一片蔭涼。我順著樹蔭向前走,所有的燥熱和煩悶都被樹影隔離在外。我的心裡一片安靜,似乎可以聽見風親吻樹葉的聲音。
就在這一片靜謐裡,許多事情浮上心頭。我想起也是這麼一個下午,同學們上了一整天的課,加上天氣悶熱,人人在教室裡無精打採,要麼昏昏欲睡,要麼坐著發呆。而不巧,當時在上英語課,而英語老師是個仿佛隨時都不會累的人,即使您也上了一天的課,到了下午,您講課的聲音依然能讓整層樓都聽見。當時您正在幫我們複習詞組,您大聲問道:「這個動詞後面只能直接加什麼?」
您本來覺得這不是什麼難題,沒想到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卻無人回答。您看著東倒西歪的我們,怒氣湧上臉頰,又高聲問了一次:「這個動詞後面加什麼?」
這次終於有人稀稀拉拉地回答:「加名詞——」
您氣得不行,當即把教案一摔:「看看你們的樣子!我告訴你們,只要還沒到高考,不管多累也給我打起精神來!不要以為這些簡單的東西不重要,萬一高考考到那就是1.5分!」
現在想想,您已經上了一天的課,怎麼會不累呢?您不過是擔心,如果自己都表現得沒有動力,那麼怎麼帶動我們這群疲累的學生?不知不覺間,我的嘴角竟然漫上了笑容。隨著笑容升起的,還有心裡漸漸漲起的難過。未來,可沒有人提醒我們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了!
回憶不請自來,竟然跳到了高一才入學時。我們剛在教室裡坐好,班主任就笑吟吟地進來了。她在講臺上站定,說道:「今天,我要賣一點情懷。」說著便打開了投影機,給我們看了一段視頻。那是北大招生的一段宣傳片,主人公因為摘星星的夢想被人從小嘲笑,迫於父親和就業的壓力,他甚至一度想放棄自己的天文夢想,但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堅持了自己的夢想並取得了成功。您當時說:「雖然這是個招生的宣傳視頻,但是,我想告訴你們,夢想是你們這個年紀最重要、最可貴的東西。」
我的回憶還沒完,就見數學老師和班主任從一邊走了過來。我趕忙把自己往旁邊一藏,不想被問到在這裡的原因,隨著他們的走近,他們的對話隨風入耳:
「這群孩子幾天後就要上考場了。」
「是呀,這幾天總是擔心幫他們複習的不夠,總想衝進教室再講講,又怕讓他們太緊張。」
「唉,能多看一眼是一眼,再過幾天,要想再見,可就難了。」
老師們的腳步聲越來越遠,只留我一個人在原地,任淚水充盈眼眶。
原來在所有摘星人的腳下,總有一架梯子,叫老師;原來所有摘星人的心裡,都有一顆最亮的星,是老師。老師們就像水上的燈塔,總被航船注視,也總被航船牽引著心思和目光。
如果說青春是一場斑斕的夢,那麼老師的教誨和叮嚀就像夢的配樂,總在夢裡,卻又細細無聲。
祝老師們桃李滿天下!
學生:小明
2019年6月7日
★ 評語
文章採用書信體形式行文。在作者的回憶中,英語老師的恨鐵不成鋼,班主任的「賣點情懷」,數學老師的擔心不舍……一個個敬業可愛的老師展現在讀者眼前。在生動的敘寫後有動情的抒情,情真意切,打動讀者。文章記敘真實感人,抒情畫龍點睛,語言自然流暢。
作文題目道出老師的心聲
【作文3】
始於陪伴,止於放手
昆明三中高二(3)班 楊雯晗
時光不待,譬如朝露,不禁聯想到在數千年明滅之間流轉的瓷器。匠人總是想做出巧奪天工的精美作品,日夜注視著逐漸成型的土坯,守護著心裡的希望火焰,可陪伴還是要止於亡與火的煎熬,漫漫窖煙似靜謐的告別,清幽玄妙的落在匠人心上,演繹著無聲的告別。
世間情分亦是如此。從相遇的歡愉到陪伴的溫馨,最終是無奈的放手,但心裡依舊飽含著祝願,還在遙想著來日可期,定會相見。每個日子的紛復到來提醒著你,感情始於陪伴,止於放手,不必追。
「草,在結著它的種子/風,在搖著它的葉子/我們倆站著不說話。」在顧城的詩裡,陪伴的美好躍然紙上。如此的美好無數次與我相遇,我也無一例外的沉溺其中。無論是春的明媚打破冬景寂靜的時刻,還是枯黃點染夏蟬微鳴的日子,父母的陪伴一直在,而青春年華的追夢日子裡,師友的陪伴也不曾缺席。清晨,父母用溫情的目光目送我遠去,叮囑我凡事盡力,別為難自己;而老師總在我倍感迷茫的黃昏中用堅定的話語告訴我,唯青春和夢想不可辜負,讓我繼續努力。在無數的陪伴中,我從未有過彷徨,相信這些溫暖的愛都將持續下去。
不料,熬過兵荒馬亂的高三,轉眼來到畢業季,我從高中三年青春打馬而過,學會了心有猛虎,也要細嗅薔薇,但我一直帶著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來的答案,舊時光被遠遠甩在身後,老師的身影也被困住,不得不和我揮手再見。
這段陪伴即將終止,消散在放手之中。師友的陪伴與我並肩走過這一段青春,下一段卻只有我獨身奔赴,這是結束也是開始,是苦難也是希望。記起《目送》裡的一段話:「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尋找有時、放手有時,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麼是什麼呢?」每一次的告別都是一個故事,告別的不僅僅是人事,更是一種無法重回的心境。海子說:「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與稚嫩的自己告別,告別是同向成長的苦行之路。」今日的陪伴在艱難的放手中落幕,也只是為了更理想的詩和遠方。
保留一件東西最好的方式是放手,對於如今的我也算是經驗所得。雖然不再擁有朝朝暮暮的相見,也能在心裡默默顧念。在這段不可複製的路途中,我仍記得所有獨一無二的歡聲笑語,看著來時的路鋪滿回憶,警戒著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走出這段陪伴,經歷放手的勇氣後,但願我能擁有一份「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從容和淡定。
時日遠逝,瓷器最終還是被描摹上斑斕花紋,無論是煙雨江南還是綠山凝黛,都在訴說著明暗迷離的當年歲月。是啊,無論琢玉成器的心再熱切,陪伴也只能走到放手之前,之後也只能默默祝福一句:「願你生命充滿雲翳,來編織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 評語
在陪伴中感受愛和溫暖,在放手中體會期望和成長。師生情誼,作者用深邃美麗的文字為我們娓娓道來。文章始於瓷器的製作,終於瓷器的美麗。美好的師生關係不正是在這「琢器」的過程中展現?「始於陪伴,止於放手」,放手後愛和期望不「止」,放手後成長和感恩不「止」。構思巧妙,語言典雅,思想深刻。(浦濤評)
我想永遠記得你
【作文4】
遙遠的你
——致蛋蛋班主任
昆明三中高二(8)班 寧文靜
指導教師:浦濤
親愛的蛋蛋:
我們都還沒察覺,夏天就已經悄悄走了。我在高考,靜下心來,想到了你。像生命中迎來送往的那麼多人,來不及告別就漸行漸遠。再回來夏天也不是這個夏天,再陪我們過夏天的人也不是你了。
去年高考的前一天,也就是我們終於把十二年熬成了十二個月的時候。大家一起聚餐,你說:「高三不是煎熬,只是一個過程,等你們高考的時候就知道了,不是非得拼個你死我活,只是為了證明一旦你做到了刻苦和自律,沒有人會辜負你。」這番話是我們開啟高三的第一把鑰匙。而現在要對這十二個月說再見了。耳邊沒有了你嘮嘮叨叨囉裡囉嗦的「心靈雞湯」,說實話,心裡邊莫名就湧起一股沒來由的酸澀。
我剛進高中,打心底覺著自己不適合這個地方,只能躲在樓梯上偷偷的哭。我找到你說:「老師,我真的不想讀了,我做不了這件事。」你反問我:「不讀書那你要幹嘛?你想過嗎」。之後的每一天晚上你花一兩個小時陪我說話聊天,其實我這個「皮孩子」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我沒什麼目標,但那個時候我想,姑且是為了你吧,我在這個學校認識的第一個陌生人,暫時堅持一小段時間。然後我就遇到了五十六個你,我,成了我們。說來有點好笑,後面你每次罵我 ,我想想這些事情,就會對自己說:彆氣了,彆氣了,她也是為了你好。
說起這件事就不得不提一嘴,你是真的愛罵人。教室沒打掃乾淨,勞動委員挨罵;跑操跑不整齊,體育課代表挨罵;晚自習講話,班長挨罵。但你又說:「班委們,我相信你們的能力,相信你們有能力管好這個班才會安排你們到這個崗位。有管不住的同學不是叫你們自己去解決,你們可以告訴我啊,我看誰還管不住。」你老是這樣刀子嘴豆腐心。我跟我媽嘮:「我們班主任可愛罵人了」,我媽說:「二十多歲的小姑娘,天天守著你們,戀愛也不能談,旅遊也去不了。不是為了你們好那是圖什麼?」我說不出話來。
蛋蛋,我坐在窗邊,迎面而來的風就像你說話的樣子。你告訴過我們要像梵谷追逐星空追逐烈日那樣去追逐自己,你說總有一些遺憾那就隨它去。我直到進了考場才知道你教我的不只是發音語法和過去式,是去發現稀鬆平常的日子裡偶爾閃亮的東西,是對明天小小的期待。
最後一課,我們看書,你看著我們。我和你告別你肯定會說不用回頭,但是我想走出學校那一刻對我來說你已經是遙遠的你。我的童年也好,少年也罷,都已不在。告別還是要好好告別,因為沒有下一次了。
祝我的朋友,我的蛋蛋老師,一如既往,萬事順意。
你的皮孩子
這是一個「皮孩子」寫給班主任的一封信,從去年高考的前一天寫起,班主任的「心靈雞湯」,我不想讀書時的陪伴;愛嘮叨,愛罵人的班主任----所有的細節在作者飽含真情的筆端中流淌出來,所有的感恩在動情的描寫中流露出來,再「遙遠」的距離也隔不斷學生對老師的老師的深情。文章感情真摯,敘述舒緩,催人淚下。(浦濤評)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祝小涵/文 楊理銳/圖
實習編輯:楊蓉 一審: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