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抗壓能力差?3歲孩子10級抗壓力告訴你,培養男子漢正確方式

2020-09-24 琉璃巧育兒

文/琉璃蘇比


最近,被一位三歲的小寶寶給圈粉了。

一位日本媽媽,把她三歲的兒子練習滑板車的視頻發到了社交網站上,瞬間火爆了網絡。因為視頻裡全是孩子各種各樣摔得不堪言狀的模樣。

來瞧瞧,各種摔姿都有:

我摔,先來四腳朝天:

這可是實打實地重重地摔在水泥地板上,看著那個疼呀。

我再摔,來個冬瓜滾:

還好戴著頭盔,不礙事。

我摔摔摔,哎呀,一不小心,人仰馬翻了:

我繼續摔。唉,又是臺階,和臺階,都摔出了親切感。

摔跤而已,有什麼要緊的,我是男子漢,爬起來繼續。小小皮外傷,不大礙。雖然少不了去醫院檢查一翻。

但其實,我也有摔得很優雅的時候,

我只是想劈個叉,怎麼就這麼難呢:

每次摔得很慘的時候,親媽總是在一邊默默看著呢。

每次摔跤,總能瞥見她那雙黑頭鞋子,像長著一雙眼睛,貼著地面對我虎視眈眈。

本寶寶摔倒了,你連扶都不扶一下!真懷疑,你是我親媽嗎?

哼哼,一定不能讓你小瞧!

終於有一天,摔得不那麼狼狽了,我起: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框我忍辱負重多少個日夜,這一天終於來了!

哇哦!我終於做到了!

滑板車像貼伏在我腳底下一樣,滋溜滋溜地滑下來了,我竟然不再摔跤了!

來個動圖感受下:

太棒了!用網友們的話說,真的是:酷帥炸天了。

人家3歲哦!你三歲的時候在幹嘛呢?玩泥巴?

你的兒子三歲的時候在幹嘛呢?穿著紙尿褲玩泥巴?捧著奶瓶喝牛奶?

再看看,人家這三歲娃娃歷經風霜的人生!

人家小小年紀,已經歷經悽風苦雨,人生百味。身體承受了百般蹂躪,千般折磨。

儘管生活對我萬般摧殘,但我仍然懷揣希望。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摔過,站起來,繼續摔,繼續站起來。我仍然是一條響噹噹的小小男子漢!

終於,等到了成功的一天!

穩穩噹噹地站在滑板上,我就是王!

對比起來,你真是弱爆了!


人家的是孩子,你家的是「孩紙」。

好吧,這得益於他的媽媽。他確實有一位豪橫/狠媽媽。

捫心自問,自己能做到嗎?

可能很多爸爸媽媽和我有同樣的擔憂:這水泥地面呢,摔破皮咋辦?扭傷骨頭咋辦?手脫臼咋辦?

要是爺爺奶奶,更是不得了了:哎喲喲,我的小乖乖,不要命了,怎麼能做這麼危險的動作,快快別玩了……

(可以腦補一下老人家的表情)。

看完視頻,我趕緊拿去給我兒子看。他也看得饒有興趣,嘖嘖稱奇。

我試探著問:你看人家還是三歲小寶寶哦,你能做得到嗎?

他盯著屏幕,訕笑著說:可是你都沒給我買這種滑板車啊。

哈哈哈~~~

老娘呵呵噠,真讓你摔的時候,還不哭爹喊娘的,知母莫若子。

確實,人家這母子真的太厲害了,也沒見他哭的(可能也沒拍出來)。

這是我看過的玩滑板車的孩子中,年齡最小卻玩得好的了。

網友們紛紛為他點讚:孩子就是要這樣訓練才行,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的孩子養尊處優慣了,哪裡懂得什麼叫吃苦!

還有些人說了大實話:這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人家的是孩子,你家的是「孩紙」。不要溺愛過了頭。

也有些媽媽為寶寶叫屈:真心疼孩子,這是不是親媽呀這麼狠心。

在感覺逗趣之餘,我不禁為這位媽媽暗暗豎起了大拇指。

不得不說,日本人就是扛摔,而且從小在這種訓練環境中,身體的韌性非常好。

看看,訓練完,小孩放鬆身體,像小彈簧似的,我彈,我甩,我扭,我揉,怎麼都行。

這是韌性非常好的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了,無所畏懼!


這才是培養男子漢的正確打開方式

很多網友紛紛表示:這運動能力和堅持的勁頭太棒了,這才是培養男子漢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僅提高了孩子的身體素質,還提升了他的韌性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確實,日本人對孩子歷來都「狠」,捨得下足功夫培養。相信大家都聽過日本的孩子冬天雪天時穿短褲訓練的事,這和日本家長們的捨得,和懂得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分不開的。

雖然在我們的觀念裡,歷史上的日本人很不友好。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的教育理念非常好,屬於是早教強國。市面上暢銷的繪本和早教家教類書籍中,日本人出版的書尤其多,甚受歡迎。

日本人的人文理念和素養,還有民族精神,很多確實都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培養出非常多優秀、而且有韌性頑強的孩子。日本人的匠人精神文化,已滲入到了各行各業中。

我們如今的教育,就是缺乏培養起孩子的韌性和頑強。

雖然我們目前要追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但是不是嘴上對孩子說說永不放棄就行。需要切實的行為,還需要通過一代一代人的努力。


鍛鍊孩子的「心理彈性」,培養十級抗壓力

最近幾年,媒體曝光過不少孩子因為遭遇到了挫折和壓力,而選擇輕生的新聞。還有一部分是得了抑鬱症的。

中國兒童青少年臨床抑鬱流行率的合併值為15. 4%,而非臨床水平的抑鬱症狀比例更高,一項針對中國西部地區10657名兒童青少年的調查表明,12歲以下兒童抑鬱的盛行率能達到21. 8%。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如今的孩子抗壓能力越來越差。

一部分就是因為家長呵護過多導致,還有一部分是家庭關係和家庭環境的原因。孩子長期成長於不良家庭關係和不良的家庭環境中,會導致各種悲劇的發生。

比如:超高的離婚率,家庭暴力,社會的不良影響等等。

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家長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導致了孩子性格上的脆弱。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主任Shonkoff發現:能夠在困境中逆襲的人,抗壓力往往比較強。

所謂的抗壓力,是指在應對逆境、困難和強大壓力的時候,個體的精神和心理適應的過程。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Resilience」,中文叫「心理彈性」。我們的心理就像一根彈簧一樣,面對壓力、挫折的時候,不是保持「強直不彎」,而是能有「回彈力」。也就是適應壓力和逆境的能力。

如果把我們的心理比作彈簧,時常鍛鍊,那麼也能和身體一樣柔軟有彈力。就像前面的三歲小朋友柔軟有韌性的身體一樣。

也就是說,在孩子面臨壓力的時候,教他學會能夠儘快地從負面情緒中恢復過來,重新面對壓力。這也是一種復原力。強大的復原力,就等於是超強的十級抗壓力。


培養抗壓能力就是要多狠「摔」幾次

1.要培養起孩子的抗壓能力,首先家長先要告別玻璃心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脆弱,而是家長太玻璃心了。捨不得孩子受苦,那麼更大的苦就會在後頭。

只有敢讓孩子摔,狠摔,孩子才能學會堅韌和堅持,面臨困難時擁有克服逆境的勇氣。

所以,做好讓孩子吃苦頭的心理準備吧。

2.性格的韌性,需要忍受身體上的心靈上的磨練,刻苦訓練,不怕艱苦。

要知道,安逸的童年和學生時代,意味著成年後需要付出更大幾倍的努力和艱辛,而童年少年時代,就是要學習和好好打磨基礎的時候。這種基礎不僅是課本知識,還有心理上的和身體上的。

你看那些長大後找不到工作去搬磚的,學生時代,有多少個是用心讀書的?肯下苦功夫讀書的?

那些奧運冠軍,有哪個不是小時候就被當成好苗子被選去訓練的。吃盡多少苦頭才能換來輝煌的時刻!

所以,多些製造讓孩子吃苦頭的環境吧。

3.多些鼓勵,讓孩子擁有像彈簧一樣快速復原的緩衝能力

當孩子遇到逆境時,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鼓勵,多一些陪伴,讓孩子儘快地復原,擁有像彈簧一樣快速復原的緩衝能力。

孩子弄丟東西了?不要緊,想想丟哪了,我陪你去找。實在找不到了沒關係咱再買一個。

孩子考砸了?沒關係,想想哪裡做得不夠?分數不能說明什麼,你盡力了就好。

失敗了?沒關係,重新來過。

4.給孩子注入夢想的力量,建築強大的內心

美劇《當幸福來敲門》中,因為經濟窘迫,妻子離開了,男主帶著孩子上學又上班,經歷了十分艱苦的一段歲月。他對孩子說:

別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嘲笑你夢想的人,他們必定會失敗,他們想把你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

5.幽默樂觀的性格、快樂的能力,也是彈簧的潤滑油。

孩子擁有幽默樂觀豁達的性格十分重要,在遇到困難時,懂得自嘲,懂得自我緩解,自我安慰,自得其樂,便不會被困難打敗。

那些被老師批評幾句就輕生的孩子,如果能夠懂得不囿於執念,便能很快從中走出來。

而且擁有樂觀性格的孩子,情商也非常高。懂得自我調節,也懂得處理好人際關係。

6.帶孩子多運動吧,運動的孩子具有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

運動過程中,經過身體體能達到極限的體驗,才能鍛鍊孩子頑強的意志力。

真正做到扛摔扛打抗壓。


你好,歡迎關注@琉璃巧育兒,我是琉璃蘇比,國際IP繪本作者,繪本閱讀指導師,家庭教育講師。將會分享更多一勞永逸的育兒法,從源頭上解決育兒難題,提升孩子未來核心競爭力。

相關焦點

  • 孩子脆弱,抗壓能力差,聰明的父母這樣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對於這一問題,相信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然而,真正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部分孩子,因為在學習上遇到種種問題而輕易喪生,這無不映射當代孩子的心理承壓能力太差。作為父母,我們一直在強調,應當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殊不知,很多時候,我們僅注重的是形式上的教育,忘了需要給孩子的最重要的教育應當是生命教育!
  • "又一孩子崩潰",如何訓練孩子抗壓力,和父母息息相關
    "又一孩子崩潰",父母給孩子施加學習壓力,孩子經不住重壓而輕生。02、孩子的抗壓能力差,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關係當孩子崩潰時,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是孩子單方面的問題,孩子抗壓能力差,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關係。
  •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父母看這四點
    近幾年,全國各地頻頻傳出中小學生離家出走,不堪壓力選擇輕生的事件。我們在唏噓嘆息花兒還沒開就已經枯萎的同時,也不經疑惑:這一代的孩子為什麼抗壓能力如此弱。所以在現代家庭教育中,在專注孩子「分數」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他們的心理素質教育,特別是在逆境中成長的心理承受能力。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呢?
  • 孩子一批評就哭?4個原因2個方法,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但是從冬冬這個典型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冬冬的抗壓能力差,有待提高。 事實上,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 父母在碰到孩子抗挫能力差時,應當幫助孩子提升抗壓能力,否則當他們進入社會,會很容易被挫折打倒。而要提升這種能力,首先需要知道孩子無法較好地抵抗壓力挫折的原因。
  • 抗壓力是孩子走上成功的必備條件,這幾點教您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
    所以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也要注意提升孩子的抗壓力,因為抗壓力不但是孩子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他賴以生存的基石。什麼是抗壓力?抗壓力即一個人應對壓力的能力。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承受著壓力,有的人承受著工作的壓力,有的人則要面對家庭或親人的壓力。一個人處理這些壓力時的做法,直接反映出這個人抗壓能力的強弱。
  • 孩子意志薄弱是誰的錯?家長善用壓力效應,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
    3、孩子從小缺乏獨立思維,總是依賴於父母。從小受到父母&34;的教育,給了孩子最為優越的家庭環境,導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差,都不需要自己去做什麼,父母都會安排好。1、 處理問題的能力差,容易被忽略。抗壓能力差的孩子,在審視問題、正確處理的能力上是非常薄弱的,因為長期的聽從父母的意見,導致自己獨自面對問題會顯得一籌莫展,不知從何入手。
  • 孩子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甚至有的孩子走極端,給家庭帶來天大的災難。由此看來,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讓他們的內心變得強大,讓他們具備有抵抗來自生活的挫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 8種方法,正面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一個擁有良好抗壓能力的孩子,會以更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失敗和挫折,會有更充沛的信心和精力去進行思考,也就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成就。然而,抗壓能力絕不是靠施壓鍛鍊出來的,簡單粗暴地將孩子扔在壓力中並不能培養其抗壓性,反而會永久挫敗孩子的自信心和獲得快樂的能力!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良性疏導孩子的情緒、告訴孩子走出困境的方法。
  • 想培養個樂觀、抗壓能力強的孩子,父母要做好以下幾點
    最近幾年新聞總是報導孩子關於壓力大跳樓自殺的案例,這其中有學習壓力,有父母給的壓力,有生活壓力,但不管是什麼壓力,孩子之所以會因為壓力自殺,多半是抗壓能力差導致。,說自己錢丟了,錢丟了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孩子回來之後就悶悶不樂,甚至吃飯的時候就只吃了一碗,平時最起碼吃兩碗,這類孩子多半都是缺乏抗挫折能力。
  • 你孩子的受挫力和抗壓力如何?老師教你這樣培養孩子的「二力」
    基於這樣,我們做家長的在生活中和學習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要有一定的受挫力和抗壓的能力,不然真正走入社會會走很多的彎路,會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最關鍵是人生或許因不如意走極端,那是最可怕的。 那麼,我們家長平時如何培養孩子的這兩種能力呢?
  • 應採兒抗壓性教育獲贊,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力?避免悲劇發生!
    應採兒還說,「抗壓性對於現在的孩子太重要了。」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就是在培養孩子的毅力與直面困難的勇氣。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研究發現,抗壓性強的孩子有這4個特徵:首先,至少和一個成人有穩定、關愛和支持的關係,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一位成年的朋友;其次,是生活環境比較和諧、穩定;第三,是有強大的自律能力和執行能力;最後,信仰和文化傳統的支持,也會讓孩子有較強的抗壓性。
  • 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孩子的「抗壓能力」,家長該怎麼培養?
    導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孩子的「抗壓能力」,家長該怎麼培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孩子的「抗壓能力」,家長該怎麼培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從小打罵侮辱孩子,用殘忍方式對待孩子,就能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有一位家長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這個社會是殘酷無情、唯利是圖的, 所以我用殘忍的方式教育孩子 ,能否幫孩子更好適應社會?從小打罵侮辱用殘忍的方式對待孩子,能否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 孩子受不了委屈,越來越「玻璃心」怎麼辦?多半是抗壓能力差
    長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壓力會非常大,他們每一次的失誤和失敗,都會導致內心受到打擊,慢慢的心理會非常脆弱,再遇到挫折時便會一蹶不振。無論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和特點,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家長們都不希望孩子有玻璃心,希望孩子有更強的抗壓能力。
  • 讓10歲孩子一個人坐火車?培養抗挫折能力,不能實力坑娃
    很多人聽說這件事之後,除了惋惜和唏噓,都覺得孩子太過脆弱,一點小事都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說白了還是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一時間,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教育」成了很多家長關注的事情。身在現代都市,孩子每天都在父母的保護下生活,怎麼樣才能更有效地鍛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 學會「抗壓能力」,才能讓孩子在挫折面前也從容,家長注意這幾點
    湯唯在面對人生大起大落時,顯得尤為淡定自若,尤其是在被雪藏期間並沒有被輿論壓力擊垮,正是因為她強大的抗壓能力支撐她走到今天,她的這種精神也是現在孩子身上所缺少的,經常聽到有家長抱怨自己家孩子太敏感、玻璃心,有點小挫折就承受不了,這其實都是抗壓能力弱的表現。一、何為「抗壓力」?包含幾個方面?
  • 決定孩子未來的不是成績,而是抗壓力,父母越早培養越受益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面臨許多無處不在的壓力,無論是大人和孩子,一個好的抗壓能力十分重要。有的時候,抗壓能力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前途,甚至比學歷還重要。同事的孩子慧慧,聰明可愛,去年考上了省裡最好的高中,令我們大家豔羨不已。可前一陣子,同事來上班的時候總是愁眉不展的,我們問她怎麼了。
  • 家長培養孩子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
    家長培養孩子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家長要想讓孩子擁有一顆智慧健康的大腦,家長應注重培養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家長們不要為了一次成績去責備孩子,拿到成績後,首先要幫助孩子找到知識漏點,其次要促成孩子行為的改變。要引導孩子思考這幾個問題:你出於哪些原因造成錯誤?沒有理解某個概念、不夠細心、沒有想出解題方法,還是其他原因?下一步你打算怎樣改進學習方法?通過反思和總結,孩子會提高學習效率。
  • 孩子抗壓能力差,欠缺「成長型思維」,家長要重視
    作為父母,總是對自己的孩子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父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做事情一遇到挫折就開始放棄,其實這就是他們抗壓能力差的表現。而孩子一遇到困難就選擇退縮,抗壓能力差其實歸根究底就是缺乏成長型思維。
  • 不想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在6歲前應進行逆商培養,父母別忽視
    尤其是7歲之前的孩子,他們更加渴望交流,會更加渴望認識新的朋友新的事物。他們已經在自己的社會當中開始扮演角色了,必然需要面臨挫折,這個時候也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之一,做好挫折教育能夠幫助孩子更健康的成長。抗挫折能力的培養也是逆商培養,既然逆商培養這樣的重要,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