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只要有農村戶口,村裡就會分配一定面積的土地給予種植作物,這塊地被通俗的稱為口糧地,是村民的重要經濟來源。最近,家住萊西店埠鎮韓家匯村的張先生打來電話,說自己的口糧地被毀了。
6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張先生的家。張大爺告訴記者,自己共有兩塊口糧地,其中一塊位於五沽河古道的北岸。按照土地證上的規劃圖,共有2畝6分地,種上作物後每畝地一年大概能收入幾千塊錢,日子還算過得去。但是,從2008年開始,因為挖沙出現了問題。
「2008年的秋天開始,一開始在我的地邊抽,在地邊抽靠近我的地了,機器挖,抽沙船抽,給我抽塌了。說是每畝地給我500塊錢給我補償。當時說這個地方可以繼續利用,給我恢復。結果現在找不著人了。」張先生介紹道。
張先生說,因為挖沙把口糧地給抽塌了,自己的口糧地損失了一大半。而且本來自己的地就在河道邊上,由於挖沙形成的高低落差很大,現在去耕種的時候一不留神就可能踩下去。
這幾年,張先生也四處奔走,找有關部門希望把坑填平,恢復土地本來的樣子,可是都沒有回音。而就在最近,張先生發現還有人在打自己地的主意。
「5月29日下午五點左右,我從外面回來,一看他們在挖我的地,我就用自行車擋著,他們以後順著一邊就開過去了。這是他們的車,走了之後說給我報一報,後來之後他們又不承認了,說就這樣。」
張先生說,最近有些大型機械就停靠在他的口糧地旁邊,晚上經常能聽到機器轟鳴工作的聲音。這些機器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張先生的口糧地又應該找哪個部門進行管理呢?記者繼續展開了調查。
在張先生的口糧地旁邊,記者看到的確有一些機械以及工程車停在附近,有的機械上還印有挖沙的字樣,但是並沒有施工。在附近的空地上記者發現有一個沙堆,並留有賣沙的電話,記者電話聯繫了沙子的賣方。
經過多方打聽,記者聯繫到了這裡施工的負責人張恆聚。張恆聚告訴記者,前些日子天旱,這些機械是用來翻土抽取地下水進行灌溉的,並且已經經過了村裡的許可。
挖地施工的內容搞清楚了,但是張先生的口糧地到底歸哪個部門管理呢?記者首先聯繫了店埠鎮國土所。國土所的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後,稱由於張先生的地緊鄰五沽河古河道,應該由水利部門進行管理。但是他們通過隨身攜帶的圖紙進行比對,認為張先生的地並沒有被侵佔,不過最終結果還是得有分管部門來出。
隨後,記者又聯繫了萊西市水利部門。可是工作人員到現場後的回答卻稱,這塊地也不歸他們管。
截至發稿前,張先生打來電話,說自家的地村裡已經幫著填上了,這件事也算有了個令人滿意的答案。至於古河道兩側的地到底歸誰管,店埠鎮政府表示正在進行調查。希望像這樣的三不管地帶能越來越少,也希望老百姓的權益都能得到合法的保障。
[責任編輯:楊凡、王春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2-85757799,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