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 李俊霞 綜合報導
今天一早
一條消息衝上了微博熱搜
一時間
不少網友又想起了
當年被閏土看管的瓜田
和他手裡那柄閃亮的鋼叉
更有網友回憶起那篇文章來
「這時候,我的腦裡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這少年便是閏土。」
網友們紛紛感嘆
魯迅筆下的猹終於又現身了
>>>>
「猹」到底是個啥?
今天衝上熱搜的這隻「猹」,來自浙江湖州市安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外公布的一段珍貴視頻。視頻中稱,時隔20多年,野生狗獾(猹)的影像首次被紅外相機所記錄,「狗獾兄」一共出現過兩次,2019年9月27日和10月16日。
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現代漢語詞典》註:「猹,毛一般灰色,腹部和四肢黑色,頭部有三條白色縱紋。趾端有長而銳利的爪,善於掘土,穴居在山野,晝伏夜出。脂肪煉的獾油可用來治療燙傷等。也叫獾。
經查,1989年版《浙江動物志》記載的狗獾和魯迅先生筆下的猹、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的貆是同一種動物。
"猹"是魯迅先生自己起的名字,他覺得猹這名字比較好,所以就用了。
據了解,狗獾又名獾、獾八狗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西北、華南、中南等地。成年狗獾體重約10-12公斤,體長45—55釐米。頭扁、鼻尖、耳短,頸短粗,尾巴較短,多棲息在灌木叢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雜,能捕獵也吃植物性食物,喜食植物的根莖。
野生狗獾影像記錄(圖源:安吉發布)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狗獾也很像小狗,只是腿更短,毛茸茸的,長得很滑稽。這種動物在陸地上笨拙跳躍著往前跑,粗大體形和長長的前爪限制了移動速度。狗獾一般在夜間或黃昏的時候活動,所以即使是在有它分布的地方,也很難發現它。這次的發現要歸功於野生動物調查的利器——紅外相機和不辭辛苦的調查人員。
>>>>
數量下降迅速
分布在中國的狗獾,它完整的中文名是「亞洲狗獾」,拉丁名「Meles leucurus」。由於我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30年未更新,所以狗獾的保護級別既不是國家一級,也不是國家二級,但是目前在我國南方各省它的分布範圍嚴重萎縮,數量下降迅速,情況十分不樂觀。
以浙江來講,在此之前,20多年從未在野外記錄過,因此中國科學院和原環境保護部在2015版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中將其列為近危(NT)物種。
>>>>
常見的獾類還有哪些?
有網友說:這種動物我們老家山上就有,常見的。其實不然,大家看到的也許是豬獾,鼬獾,這是不同的物種,在外形上還是有幾處可區分的特徵。
豬獾
豬獾體型粗壯,四肢短粗,頭大脖子粗,眼小耳朵小,尾巴很短,鼻子類似豬拱嘴一樣突出,因此得名。豬獾的主要毛色是黑白兩色混雜,其中從鼻部開始向後有一條白色的條紋,看起來相當顯眼。
鼬獾
鼬獾臉部呈現黑褐色,眼睛周圍及額頭有明顯的白色毛髮,另外從頭頂至背中央有一條白色的帶狀毛髮,這是鼬獾最明顯的特徵。
狗獾
狗獾與豬獾有點像,特別是鼻子,遠遠看上去都是凸出來的,但是明顯的區分是狗獾的鼻子更像「汪星人」。狗獾的整體身形是矮胖,頭部較小,脖子短粗,背部和側面的毛髮比較粗糙,頭部毛色為黑白相間。
如果你真的見到過,並拍到了它,那麼恭喜你記錄到了又一筆珍貴影像記錄!
最後來一個無獎問答
《少年閏土》這篇課文中
「閏土叉猹」這個經典場景
出自魯迅先生的哪部小說呢?
當年的語文課文
你還記得嗎?
來源:科技日報綜合自安吉發布、浙江林業、果殼、四川日報、純種藏獒微信公眾號等
編輯:李俊霞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