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本中,魯迅筆下的閏土,他的結局竟然如此悲慘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很多文章,我們長大之後還依稀記在腦海裡,甚至印象深刻到揮之不去。那麼提到魯迅的文章更是人盡皆知了,應該大家都記得魯迅的一篇課文《故鄉》,在這篇文章裡我們結識了一個魯迅兒時的玩伴,他就是那個拿著鋼叉在瓜地裡插猹的少年。而閏土並不只是書中的人物,它是真實存在的。
閏土的原型叫做章運水,雖然魯迅家境到後期就走向了沒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章運水家世代在魯迅家裡做長工。魯迅和閏土的初識是在魯迅祖母的追悼會上,雖然魯迅和閏土身份不同,但年齡相仿,所以很快就成了很好的玩伴。之後就有我們在課文中看到的一幕,就是在瓜地裡插猹的事情。兩個人就這麼玩到了一塊,也漸漸成為了好朋友。
因為在課文《故鄉》中並沒有在談到閏土之後的結局,所以,我們並不清楚。其實在長大之後,魯迅家搬到了北京,之後章運水的生活過得非常的艱辛,他有妻子有兒女,但一家老小主要靠章運水種地來過活。之後因為積勞成疾,所以章運水的父親就去世了。之後又因為遇到了天災,為了籌稅款,所以他把唯一的一方單薄的田地也賣掉了。
之後幾年,當魯迅再見閏土時,因為生活過得艱辛閏土已非常衰老,而且他們之間的差別與隔閡更大了,由此魯迅感嘆自己失去了一個朋友。
最後的幾年,章運水靠打一些零工來維持生計,生活更加的清貧,最後章運水背上長了一個瘡,其實是小病,但因為沒錢看病而死去。這就是閏土的結局,其實閏土的死並不是因為病而是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