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民政部、財政部、衛生健康委、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殘聯聯合印發了《關於在脫貧攻堅中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民發〔2019〕33號,以下簡稱《通知》),指導各地在脫貧攻堅中切實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的照護服務工作,精準確定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依託和整合現有公共服務設施開展集中照護和社會化照護服務,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加大貧困重度殘疾人康復工作力度。
一、起草背景
貧困重度殘疾人是指我國16周歲以上、不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條件、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且殘疾程度為一級或二級的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或屬於建檔立卡的殘疾人。目前,我國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的16周歲以上一二級重度殘疾人約有513萬多人,未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16周歲以上一二級重度殘疾人約有72萬多人,他們是殘疾人中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艱中之艱,是當前脫貧攻堅的「最硬骨頭」之一。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重視、關心和幫助下,貧困重度殘疾人的基本生存條件得到了全面改善,但基本照護難的問題依然存在,直接影響他們的脫貧。在脫貧攻堅中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是落實黨中央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和內在要求,是廣大貧困重度殘疾人及其家庭精準脫貧的現實需要和迫切願望,是體現精準脫貧工作理念的一項重要任務。
黨中央高度重視在脫貧攻堅中解決貧困重度殘疾人的基本照護問題,提出對16周歲以上有長期照料護理需求的貧困重度殘疾人,不符合救助供養條件的,鼓勵地方通過政府補貼、購買服務、設立公益崗位、集中託養等多種方式,為其提供集中照料或日間照料、鄰裡照護等服務。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2018年,民政部決定將探索研究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社會化照護服務政策納入部2018年工作要點,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起草《通知》,加快建立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體系,補齊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體系短板,促進貧困重度殘疾人脫貧攻堅,改善貧困重度殘疾人生活質量。
二、起草過程
自2017年12月開始,民政部啟動了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體系的研究工作,委託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開展研究論證工作,形成了《國家層面殘疾人相關政策文件彙編(2004-2018)》、《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體系研究報告》、《通知》建議稿等研究成果。2018年上半年,起草組赴山東、河南、重慶等地就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託養的做法進行調研,對集中託養的做法進行了詳細了解,對推廣可行性進行研究。2018年5—12月,民政部先後組織召開多次專題研討會,研究討論《通知》框架和內容。經過反覆修改完善、幾易其稿,2019年1月,形成了相對成熟的《通知》徵求意見稿。2019年初,就徵求意見稿兩輪徵求相關部門意見,並進行修改完善,基本採納了相關意見。2019年5月5日,五部門正式印發《通知》。
三、主要內容
《通知》在全面總結地方經驗做法、深入研究分析,充分吸收有關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緊密圍繞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任務要求,提出了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的5項主要任務和3項保障措施,明確了工作路徑和努力目標。重點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明確了保障對象。充分考慮我國脫貧攻堅工作的階段性,並考慮相關政策的銜接,《通知》將16周歲以上、不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條件、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且殘疾程度為一級或二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或屬於建檔立卡殘疾人納入集中或社會化照護服務政策範圍。。
(二)明確了服務方式和內容。充分尊重保障對象意願,《通知》鼓勵大力發展多種類型的照護服務,並提出了具體要求,以便於貧困重度殘疾人根據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照護方式。對於符合條件且有意願入住各類照護服務機構的貧困重度殘疾人,要求依託和整合現有公共服務設施為其提供集中照護服務;對於符合條件但無意願入住各類照護服務機構的貧困重度殘疾人,要求組織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屬、鄰居及其他社會力量和個人為其提供居家服務、日間照料、鄰裡互助等社會化照護服務。
(三)明確了社會力量參與機制。為了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有效動員社會力量,構建多層次、多方式的殘疾人照護服務體系,《通知》支持社會力量利用閒置資源,通過捐款捐物、提供志願服務、設立基金等方式,為貧困重度殘疾人提供照護服務。
(四)明確了組織保障措施。為了確保將《通知》精神落到實處,形成部門工作合力,《通知》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強資金保障、加強監督管理三個方面,對建立工作機制、發揮部門職能、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強考核評估督查等具體措施,提出了明確要求,有利於形成部門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
(五)明確了部門具體支持政策。為了更好的體現民政、財政、殘聯等部門和單位在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工作中的職能和責任,《通知》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具體資金和項目支持政策,要求已建立基本型康復輔助器具配置補貼制度和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的地區,優先將接受照護服務的貧困重度殘疾人納入補貼和服務範圍;2019-2020年,中央財政將繼續支持實施「福康工程」,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為貧困殘疾人免費配置假肢和矯形器等輔具,篩選肢體畸形患者免費進行手術矯治、康復訓練和配置術後矯形器等輔具;要求衛生健康部門和殘聯組織整合部門相關資金,「三區三州」所在省份要在脫貧攻堅時期將「陽光家園計劃」資金優先用於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相關工作,為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提供經費保障。
四、下步工作
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民政部門將提高認識,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一)加強部門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把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作為殘疾人精準脫貧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落實總書記關於民生民政重要論述精神的一項具體行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實抓好。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民政和殘聯牽頭、相關部門協作、社會力量支持、殘疾人及其家庭參與的工作機制,加強工作指導、資源統籌和溝通協調,共同做好對象審定、服務提供、政策扶持和監督管理工作。
(二)整合利用資源,加大資金保障。安排一定比例的本級留存的彩票公益金,支持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加大「福康工程」項目彩票公益金的投入。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大力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積極組織貧困重度殘疾人康復公益項目。
(三)注重學習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加強學習,學深吃透《通知》精神,把握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的特點和規律。加強工作指導,會同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通過培訓、現場會等多種方式幫助相關工作人員提高工作能力。會同有關部門總結、培育並推廣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模式。
相關連結:關於在脫貧攻堅中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