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可替尼治療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病例分享

2020-12-20 騰訊網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是一種骨髓增殖性腫瘤,PMF 患者常常出現脾臟腫大、體質性症狀等多種臨床表現,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存預後。蘆可替尼可顯著改善 PMF 的脾臟腫大及多種臨床症狀,不良反應較少;聯合其他治療可以獲得更好療效。本文將通過一個病例為大家展示蘆可替尼聯合 DTP 方案給患者帶來的臨床獲益。

No.1

病例簡介

作者介紹

鄭正津 主任醫師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血液科

患者女性,65 歲,因「腹脹 2 年,面色蒼白、乏力 9 個月」來我院就診。

1. 常規檢查

血常規:WBC 8.7X109/L

Hb 62 g/L

PLT 171X109/L

N 73%,L 24%,M 7%

臨床表現:慢病,腹脹、乏力、體重減輕

查體:腹部稍膨隆,肝大,肋下 4 cm,巨脾,甲乙線 12 cm,甲丙線 15 cm,丁戊線+4 cm

2. 骨髓檢查

骨髓形態:骨髓幹抽;外周血見「幼紅幼粒」

骨髓活檢:增生極度活躍,網狀纖維密集增生,伴粒系核左移及巨核細胞形態異常,MF-2 級。提示:原發性骨髓纖維化

分子遺傳學:JAK2 V617F(+),CALR(-),MPL(-)。染色體因幹抽,未見核分裂像。

No.2

診療過程

1. 診斷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

預後分組DIPSS 4 分,中危-2

MPN-10:38分

2. 治療

第一階段(巨脾、貧血為主):

● 羥基脲 0.5 g bid + 沙利度胺 75 mg qn

● 幹擾素(a-2b)1 萬 u ih qod

治療 2 個月腹脹稍減輕,活動後乏力明顯伴氣促;仍巨脾;貧血無改善,Hb 58 g/L 左右。

第二階段:

自 2017-11-15 予以蘆可替尼 15 mg bid po 治療(脾1 線 13 cm,2 線 15 cm,3 線+3 cm;Hb 58 g/L,PLT 162X109/L);

2 月後,Hb 68 g/L,脾肋下 9 cm(平臍水平);

6 月後,Hb 76 g/L,脾肋下 7 cm,無明顯不適;

12 月後,Hb 81 g/L,脾肋下 7 cm,無明顯不適。

MPN-10 降至13 分

第三階段:

蘆可替尼 15 mg bid 維持治療,Hb 維持在 80-86 g/L;

15 個月後(2019 年 2 月),蘆可替尼聯合 DTP(達那唑+沙利度胺+潑尼松)方案治療;

聯合治療 2 月後 Hb 92 g/L,脾肋下 9 cm,無明顯不適;

聯合治療 4 月後 Hb 99 g/L,脾肋下 7 cm,無明顯不適;

聯合治療 6 月後 Hb 103 g/L,脾肋下 6 cm,無明顯不適。

MPN-10 降至7 分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患者的診斷和治療中應該注意什麼,聯合治療的時機和方案如何選擇?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No.3

我的說說

專家介紹

馬麗萍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血液內科主任

【馬麗萍說病例】

這是一例非常經典的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患者,從診斷到治療如教科書一樣。在治療決策中,以預後積分系統為基礎。該例患者在(初始治療)療效不滿意的情況下,換用了蘆可替尼治療,在治療一年以後,患者疾病非常穩定,症狀好轉,血紅蛋白恢復到 80 g/L 左右,脾臟比原來縮小。之後,在蘆可替尼的基礎上又加了一些免疫抑制劑治療,使血紅蛋白恢復到 100 g/L 左右。這個成功的病例確實讓我們體會到,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早期治療、早期幹預對(延緩)病人的進展是非常好的。

該病例有什麼遺憾的地方?第一,僅僅做了 JAK2、CALR、MPL 基因檢測,對骨髓纖維化的演變,尤其是其發展為急性白血病等的風險,一些其他的突變基因也是有幫助的。第二、巨核細胞的形態,對於原發性骨纖、血小板增多症、紅細胞增多症——MPN 最經典的三個類型的鑑別,還是有幫助的,希望大家在骨髓活檢的描述中,給到巨核細胞的形態如何異常。總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病例,使我們對原發性骨纖有更好的認識,對它的治療——積極選擇靶向藥物以及結合其他的治療,也有很大的幫助。

專家介紹

孫志強 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血液科

【孫志強說病例】

這是一個 65 歲的女性,經過相關檢查確診為原發性骨髓纖維化,DIPSS 評分 4 分,危險分層屬於中危-2,MPN-10 評分 38 分。根據血小板水平,給予蘆可替尼 15 mg bid 治療。治療以後,患者貧血症狀得以改善,Hb 升到了 80 g/L 左右;脾臟從 9 cm 縮小到 7 cm。為了進一步改善貧血,又給予了 PTD 治療,即沙利度胺、達拉唑和潑尼松。經過治療以後,患者的貧血持續改善,Hb 上升到約 100 g/L,同時脾臟縮小到 6 cm。所以整個治療是非常有效的,貧血的症狀得到了改善,Hb 從約 50 g/L 達到 100 g/L 以上,同時患者的體質症狀得到改善,MPN-10 從治療前的 38 下降到治療後的 7。這個病人從她的體質性症狀,到貧血的改善,到脾臟的縮小,都是成功的。

同時我們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這個病例我們沒有看到相關的血液學毒性,沒有看到貧血的加重、血小板的降低。所以,整體來說這是一個成功的病例,也是經典的一個病例。

專家介紹

謝雙峰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謝雙峰說病例】

該病例有兩年的病史,起病時主要是脾大,但血象是正常的。脾大查因要考慮有可能是血液系統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對於骨髓纖維化的診斷,pre-PMF 和 PMF 的區別在於病理的網狀纖維化的級別,是 ≤ 1 級還是 2-3 級。臨床醫生要和病理科保持充分良好的溝通,與病理科密切配合,這非常重要。

在治療方面,在蘆可替尼之前,治療兩個月脾臟沒有變化;用蘆可替尼治療後,脾臟從 13 cm 降到了 9 cm,結果相當不錯,這實際上是病人的自身對照,可以說非常明確。蘆可替尼是一個 JAK-STAT 通路的抑制劑,治療的指徵主要是肝大脾大或者是有體質性症狀如盜汗、早飽、疲乏等,此時使用蘆可替尼能夠讓病人獲益。該病例使用蘆可替尼兩個月之後,症狀好轉了很多,脾臟降到了 9 cm,效果非常好。之後,又加了達那唑、沙利度胺、強的松,此時效果更加穩定。

對於這類病例,我認為如果在診斷的時候,能夠再做一些 MDS 相關基因檢測,更充分地評價後期轉白的風險,有沒有高危基因,可能會更理想一點。

MCC號JAK20071496有效期2021-07-14,資料過期,視同作廢

文中圖片來源:病例作者提供

頭圖來源:站酷海洛

編輯:wangliya

相關焦點

  •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有哪些治療方法?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多見40歲以上等中老年人。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種,患者骨髓中巨核細胞異常增生,血小板計數顯著升高。並且有自發性出血及血栓形成傾向,半數以上患者伴有脾腫大的表現,出現肺栓塞和心肌梗死,腦梗死時可危及生命。
  • 靶向藥問世 | 蘆可替尼治療效果如何?
    骨髓纖維化治療新藥捷恪衛(磷酸蘆可替尼)前些年已經在中國上市,此藥對於骨髓增殖性,特別是骨髓纖維化患者來說是一種喜訊。因為蘆可替尼是目前唯一針對骨髓纖維化發病機制的靶向治療藥物(針對骨髓纖維化的致病機制——JAK-STAT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而研發的JAK抑制劑)。
  • 研究揭示異質性骨髓基質祖細胞如何驅動骨髓纖維化
    研究揭示異質性骨髓基質祖細胞如何驅動骨髓纖維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19:51:39 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Rebekka K.
  • 中醫藥治療放化療後骨髓抑制致血小板減少病例分享
    現代醫學針對癌症的治療,多以手術治療或放化療為主。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知道,放化療後最常見的副反作用為脫髮、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今天,筆者為大家分享放化療的另一種多發毒副反應,即放化療後骨髓抑制。什麼是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指骨髓中的血細胞前體的活性下降。血流裡的紅細胞和白細胞都源於骨髓中的幹細胞。血流裡的血細胞壽命短,常常需要不斷補充。
  • 血液病群體:啥是原發性BMF和繼發性BMF?
    多見於骨髓衰竭性疾病(BMF)。BMF可以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而獲得性BMF又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BMF中常見的疾病就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為AA。部分AA患者初期僅表現為血小板減少,後期出現全血細胞減少,需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相鑑別。這類AA患者骨髓增生減低、巨核細胞減少或消失。這種表現在ITP中並不常見。可用於鑑別早期AA及ITP。
  • Cellenkos啟動用於骨髓衰竭症候群治療的CK0801一期臨床試驗
    今天宣布開始對CK0801進行一期臨床試驗,這是一種一流的異基因臍帶血源調節性T細胞產品,用於治療骨髓衰竭症候群患者,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發育不良和原發性骨髓纖維化。這些症候群的特點是疾病致細胞毒性T細胞的不受控制的攻擊,導致炎症微環境並且抑制骨髓中正常血細胞的產生。CK0801為骨髓炎症部位提供健康的調節性T細胞,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從而使血細胞生成恢復正常。
  •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是什麼?醫生:儘早了解,才能定相應治療方案
    可以用造影進行檢查,有的膽管炎之所以會復發是由於膽結石所引起的,要先治療好膽結石才能夠減緩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的病情進展。還有人會在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的基礎上發生膽管癌變的問題,而且還會有肝硬化和門脈高壓的情況。
  • 療效超瑞德西韋,重症治療組零死亡,中美聯手新冠研究重磅發現!
    蘆可替尼是個可以口服的小分子抑制劑,能夠特異性抑制酪氨酸激酶JAK。 在2011年和2014年,蘆可替尼先後獲得美國FDA 批准, 用於治療骨髓纖維化和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這些疾病都跟JAK激酶活性過高有關。
  • 臨床骨髓細胞檢驗形態學
    王霄霞,夏薇,龔道元 編第一篇 骨髓細胞檢驗形態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第一章 骨髓細胞形態學第一節 紅細胞系統第二節 粒細胞系統第三節 巨核細胞系統第四節 單核細胞系統第五節 淋巴細胞系統第六節 漿細胞系統第七節 其他細胞第二章 細胞化學染色
  • 罹患免疫缺陷病再遭骨髓悔捐,患兒終獲愛心臍帶血治療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組罕見病,與遺傳相關,常發生在嬰幼兒,臨床表現由於病因不同而極為複雜,但其共同的表現卻非常一致,即反覆感染、易患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威脅生命。雖然是罕見病,但是由於中國人口龐大,並且隨著診斷技術的提升,患病人數在不斷增加。
  •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病因是什麼?患上這種疾病,會有什麼臨床表現?
    1、什麼是是原發性免疫性缺陷?原發免疫缺陷病為罕見疾病,與遺傳有關,多發生於嬰幼兒,反覆感染,嚴重威脅生命。由於部分病例可得到有效治療,因此及時診斷仍然十分重要。03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應該怎麼進行治療?1、抗生素治療和一般一樣,抗生素的選擇和劑量。但是因為免疫缺陷患者會很快死於感染,所以出現發熱和其它感染徵象時應考慮是細菌性感染的繼發表現,就要進行抗菌的治療。
  • 克羅恩病合併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例特徵及機制和治療策略分析
    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 AA)是由遺傳、免疫、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候群,患者主要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以及反覆輸血相關併發症。AA主要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其中先天性AA罕見,臨床上多為原發性獲得性AA,發病機制不明,目前認為T淋巴細胞異常激活導致骨髓損傷在原發性獲得性AA的發病過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而不是結束」,從這5個經典病例,看如何追溯支擴病因並針對性治療
    今天演講的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支氣管擴張(以下簡稱為支擴)和遺傳性支擴的概述,和大家分享5個病例,再重點介紹2種相對常見的遺傳性支擴,包括囊性纖維化(CF)和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PCD)。 中國的支擴病因
  • 災難性抗磷脂症候群的治療挑戰|病例分享
    病例資料 患者女性,42歲。主因鼻出血、咯血、月經過多、呼吸急促、虛弱並伴噁心嘔吐3天入院。入院第7日,患者出現腎功能衰竭,需要進行透析和血漿置換治療而轉至重症監護病房。為確定患者腎功能迅速惡化的原因,進行腎臟活檢,結果顯示為早期膜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PGN)樣改變,C3、C4、免疫球蛋白A(IgA)染色陽性,補體C1q陰性並伴有間質纖維化,腎小管-毛細血管結構完整。符合慢性APS腎病特徵,可能為II級狼瘡腎炎和中度間質纖維化伴腎小管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