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去年起100多位原臺積電員工被挖角到中國大陸 大力發展半導體...

2020-12-17 天極網

華為被美國制裁,導致自研晶片供應鏈被切斷,華為手機今後恐難再搭載自研高端晶片。此情此景令不少網友惋惜,並且也真正了解了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落後的事實。不過現在弱後,不代表以後也弱後,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正在奮起直追。

今日(12日),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轉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 100 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

日媒根據多個未具名的消息來源指出,泉芯(濟南)和武漢弘芯這兩家半導體廠商,雖然知名度不高,近來各自挖來 50 多位前臺積電員工,包括工程和主管層級人員來協助發展14nm和12nm製程。

不過這樣級別的製程,仍然大幅弱後臺積電最先進的製程技術。目前臺積電最先進的5nm製程技術已經大批量量產,3nm以及2nm也已經在量產規劃中。

據知情人士稱,弘芯挖角的薪酬待遇最好的可以是臺積電的兩倍到兩倍半。

相關焦點

  • 日媒:去年起100多位原臺積電員工被挖角到大陸
    8月12日,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轉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對此臺積電錶示,員工是臺積電最重要的資產,公司近年的年度離職率一直在5%以下;公司將繼續致力留住人才、培育人才,提供員工具挑戰性且正面的工作環境與長期職涯發展。
  • 日媒:去年起100多位原臺積電員工被挖角到大陸 近年度公司離職率都...
    8 月 12 日,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轉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 100 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對此臺積電錶示,員工是臺積電最重要的資產,公司近年的年度離職率一直在 5% 以下;公司將繼續致力留住人才、培育人才,提供員工具挑戰性且正面的工作環境與長期職涯發展。
  • 去年來臺積電已有100多位員工跳槽到大陸
    摘要:8月13日消息,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援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8月13日消息,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援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日經亞洲評論》根據多個未具名的消息來源指出,泉芯(濟南)和武漢弘芯這兩家半導體廠商,雖然知名度不高,但自去年以來,各自挖來50多位前臺積電員工,包括工程和主管層級人員來協助發展14nm和12nm製程。
  • 日媒爆料:中國出兩倍價錢挖角,過百名臺積電員工跳槽中國細公司
    據《日經亞洲評論》引述消息人士表示,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TPE:2330)自去年起,已有100多位高級工程師和管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以推動該國的半導體產業和晶片技術,達成晶片自製的目標,以降低中國對外國晶片供應商的依賴。
  • 臺積電100多工程師辭職!日媒:有人開兩倍年薪!
    從中興到華為,我們已經吃夠了「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苦,於是我們國內開始大力投資半導體行業,而一些珍貴的半導體人才也開始紛湧而至。臺積電100多員工被挖據日媒報導,從去年至今,臺積電有100多位資深工程師及經理辭職,而他們無一例外都加入了中國企業進行的大型半導體項目。據悉,其中有些人才立志要打破國內半導體製造落後的現狀,也有些人才甚至被開出了兩倍年薪!
  • 大陸晶片人才稀缺?外媒:大陸兩廠挖走超過100名臺積電資深員工
    近日,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轉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2019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弘芯和泉芯挖走,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國產晶片發展機遇下人才的缺失在中美「戰役」的不斷升級中,中國也明確意識到了自己的弱點,以華為「晶片斷供」危機為主的時間將中國在科技領域上的弱勢暴露無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進口國,在晶片發展上的技術落後於世界,長期依賴晶片進口導致一旦晶片斷供,國內某些產品將無法生產的後果。
  • 臺積電工程師竊取大量28nm機密投奔華力微被捕
    由於國家的大力扶持,中國內地半導體產業這兩年突飛猛進,除了大力自主研發之外,還不斷大舉進行海外併購,增長十分之迅速。但是國內半導體產業由於起步較晚,起點低,所以中高端半導體人才也相對匱乏。相比之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非常的成熟和完善,特別是在上遊的IC設計 、中遊的晶圓代工以及下遊的封測在全球都處於領先位置。臺灣島內也匯聚了大批的半導體人才。
  • 國內兩大晶片廠 高薪挖走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工資是原來2倍多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自去年以來,兩家中國晶片廠商一共從臺積電「挖走」了 100 多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這兩家晶片廠商分別是 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XIC)、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及其多家聯營公司和子公司 ,這幾家公司在業內知名度並不高。
  • 晶片製造獲助力,臺積電上百名前資深工程師據稱高薪被挖前往中國
    兩個國內的晶片企業從去年起,高薪挖走了100多名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臺積電)的資深工程師以及經理。《日經亞洲評論》星期二報導說,中國的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XIC),以及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 ,以及多個他們的附屬公司及關聯公司,共高薪僱傭了100多名前臺積電人員,這兩家公司也由前臺積電高管領導。報導說,這兩家公司想要打造14和12納米晶圓製程。他們的14和12年納米製程落後臺積電2-3代,不過仍然是中國最先進的製程。
  • 日媒稱陸企挖走百人,臺積電董事長:疫情嚴重,沒人離島
    (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一周前,日媒放出消息,自2019年開始,中國大陸兩家企業通過提供優厚待遇,已招攬100多位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前往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 對於被大陸企業「挖人」傳聞,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昨日(8月18日)首次回應稱,該傳言與事實不符。他還表示,近半年來疫情嚴重,沒人會離島。
  • 臺積電最擔心的情況出現:超100位工程師集體跳槽
    據日媒消息:自打去年以來,有兩個大陸企業的晶片項目正在迅速的發展,並且還從臺積電那陸陸續續的挖來了100多位資深的工程師和經理,而且紛紛表示,其目的在於幫助國內的晶片產業,對國內晶片產業進行一些扶持,來改善國內過於依賴外國供應商的現狀。
  • 半導體「人才戰」往事:巨頭瘋狂挖角,失一人損10億美金
    在中國臺灣,也有一個人正在謀劃自己的半導體事業,這個人叫張忠謀。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也是被從美國挖過來的。  1983年,作為德州儀器副總裁的張忠謀由於與公司發展理念不和而分道揚鑣。1985年,他受熟人孫運璿之邀,到臺灣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而當時孫運璿的計劃是發展半導體行業。
  • 工資2到2.5倍,國內兩大晶片廠被曝大舉挖走臺積電工程師
    自去年以來,中國兩家晶片廠商被曝從臺積電聘請了 100 多位資深工程師和經理,開出的薪水多達臺積電的 2 到 2.5 倍,而臺積電本身已經是晶片行業薪資待遇的「排頭兵」。 中國晶片廠商「高薪挖角」臺積電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自去年以來,兩家中國晶片廠商一共從臺積電「挖走」了 100 多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這兩家晶片廠商分別是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及其多家聯營公司和子公司,這幾家公司在業內知名度並不高。
  • 華潤上華挖角臺積工程師,慘遭起訴!
    誰料事情敗露……近日臺積電查獲離職的吳姓工程師(39歲)於任職期間,涉嫌竊取28納米工藝機密,打算在離職後飛往中國大陸,提供挖角他的大陸公司使用,報請檢調單位偵辦,新竹檢方4月18日將吳姓工程師依違反營業秘密法與背信罪嫌提起公訴。
  • 臺積電不仁在先,大陸企業雙倍工資挖牆腳
    臺積電在美國限制下將斷供對海思晶片,但大陸的晶片產業正處於加速發展狀態。據日媒報導,中國大陸兩家新成立晶片企業從去年開始大量從臺積電挖人,吸收了百名臺積電資深工程師以及經理。兩家企業過去鮮為人知,但通過大量引進人才有望加速晶片產業,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
  • 「帶槍」 跳槽大陸 臺積電前工程師獲刑1年6月
    臺積電指出,徐姓工程師2010年進入臺積電,任職6年期間工作內容完全跟28納米製程無關,但今年1月間,卻突然用公司印表機印製大量關於28奈米文件。徐提離職時,主管詢問此事,徐也承認確實印製,當天該主管與徐共同回到徐的住處,也在其住處發現大量關於28納米的紙本文件。
  • 大陸加強晶片人才引進,臺積電回應人才外流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有多名消息人士透露,自去年起,為了減少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推進國產晶片發展,兩個由中國政府支持的晶片項目總共招聘了超過100位臺積電出身的資深工程師和管理人員來協助項目開發。
  • 臺灣地區半導體薪資排名:臺積電第14 名,拖了後腿
    近日,中國臺灣媒體technews公布了臺灣半導體行業薪資排行,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上市半導體業中有12 家平均員工薪資超過200 萬元新臺幣(約47萬人民幣)大部份都是IC設計公司。其中薪資最高的是靜電防護晶片公司晶焱,其平均員工薪資為296.8萬新臺幣(約71萬人民幣),這高於知名手機晶片公司聯發科的平均薪資292.1 萬元,而感測晶片廠原相則排名第三,平均員工薪資為291.3 萬元新臺幣,位居第3位。第4 名後依次為信驊、瑞昱、聯詠、群聯、日月光、祥碩、創意、宏觀、神盾,且年薪均超過200 萬元新臺幣。
  • 只為報效祖國 臺積電100多名工程師前往大陸就職 日媒搬弄是非
    所以,臺積電就屬於晶片禁令範圍內,而聯發科不製造晶片,它只是把臺積電製造出來的晶片賣給華為,其不屬於管制的企業。不過,為了打壓中企在科技領域的發展,不排除聯發科也被管制的可能。近期,在華為遭到美國方面無理打壓的背景下,就有媒體不斷爆料稱,華為開始大力的挖掘晶片人才,以幫助華為解決目前所遭遇的「晶片斷供危機」。
  • 臺積電工程師疑帶28納米機密文件到大陸 遭臺檢方起訴
    之後臺積電人員陪同徐姓工程師到他家中,發現並帶走相關文件。因他已違反營業秘密法與臺積電相關規定,臺積電將其解僱,並報請臺灣新竹市調站偵辦。 去年12月,這位徐姓工程師曾到過上海華力微看廠,且他坦承自己受華力微的邀請,要前去任職並發展28納米製程晶圓代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