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秒|日檢測量可達1600份!榮成海關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投入運行

2021-01-15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3日訊 經過40多天緊張施工,榮成海關保健中心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所有基礎設施及配套設備全部到位並調試完畢,首次試運行圓滿成功。

該實驗室總面積326平方米,居全省前列,設計有2個樣本製備區,可分別進行人體樣本和商品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功能區域設置完備,可實現人、樣本、廢棄物三通道分離。正式運行後,將完全承擔榮成口岸所採樣本核酸檢測任務。榮成海關保健中心副主任劉振波介紹說:「我們的實驗室運行後,每天的檢測量、檢測上限可以達到1600份,改變了以往榮成海關口岸上所有的人體樣本,還有商品樣本必須送到外地檢測的現狀,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提高了榮成海關的通關效率。」

閃電新聞記者 單大偉 陶曉東 威海臺 譚孟強 報導

相關焦點

  • 錦州將擁有9家核酸檢測機構,日檢測量2000人份!
    錦州將擁有9家核酸檢測機構,日檢測量2000人份!  疫情之初,錦州僅有疾控中心一家機構能夠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了提高核酸檢測能力,4月初,錦州加強了醫療機構的核酸檢測工作,相繼增加了附屬第一醫院、中心醫院、婦嬰醫院三家醫療機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日檢測量分別為每家200人份,主要承擔來錦返錦重點人群、學校、部隊、監獄等人員的檢測工作。  隨著復工復產復學,檢測需求越來越多。
  • 記者實地探訪基因擴增實驗室 揭秘核酸檢測流程 - 荊州廣電新媒體
    為及時有效地篩查疑似症狀患者,做到早確診、早治療,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建了一個PCR實驗室。PCR實驗室,全稱是基因擴增實驗室,用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您知道最核心的檢測室是什麼樣?工作人員如何進行核酸檢測,並防止病毒外洩?近日,記者全副武裝,在專業防護下,進入到實驗室。
  • 醫藥行業:第三方檢驗是新冠病毒檢測的主力軍
    國家衛健委要求三級綜合醫院都要具備獨立開展新冠病毒檢測能力,且國務院首次提出獨立委託醫學檢驗實驗室分擔新冠病毒檢測任務。參照武漢、黑龍江地區的檢測情況來看,估計 ICL 檢測量與公立醫療機構檢測量的比例約為 3:1 至 4:1,第三方檢驗貢獻重大。
  • 武漢:走近新冠病毒「偵察兵」日檢3000份樣本
    2020年5月25日23時,武漢協和醫院門診15樓的檢驗科依舊燈火通明。透過玻璃窗,醫生「全副武裝」,正加班加點進行核酸檢測。與戰鬥在病房的醫生不同,檢驗科醫生是抗疫戰線的「偵察兵」。他們藏身實驗室,每天冒著極大的風險,與病毒近距離「交手」。30歲的耿幟是協和醫院檢驗科的一員,自疫情發生以來,她和同事們「超長待機」堅守一線,負責患者核酸檢測工作。凌晨12時,記者在清潔區見到忙碌了一天的耿幟,脫下防護服的她,額頭、臉、手臂上全是汗,衣服也已被浸溼。
  • 區三院醫共體臨床PCR檢驗實驗室順利通過預驗收~
    受浙江省臨床檢驗中心委託,9月22日上午,市臨床檢驗質控中心沈波、徐文珍、沈偉偉、徐加勤等專家對區三院醫共體總院臨床PCR檢驗實驗室工程進行驗收。區三院醫共體主任梁玲芝、總院檢驗科主任潘耀紅等陪同。
  • 從每天檢測200份樣本到10000份 武漢新冠病毒檢測緣何提速50倍
    對患者樣本進行核酸檢測,應當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進行,同時採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個人防護。檢測實驗室要獲得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PCR實驗室)的資質,從事病毒核酸檢測的人員需要持有PCR資格證。但實際情況是,雖然一般三級醫院都會配備符合條件的實驗室,但是設備與人員有限,檢測量不會太高。據媒體報導,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每日核酸檢測能力達1000份。
  • 從每天檢測200份樣本到10000份!武漢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緣何「提速...
    對患者樣本進行核酸檢測,應當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進行,同時採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個人防護。檢測實驗室要獲得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PCR實驗室)的資質,從事病毒核酸檢測的人員需要持有PCR資格證。但實際情況是,雖然一般三級醫院都會配備符合條件的實驗室,但是設備與人員有限,檢測量不會太高。據媒體報導,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每日核酸檢測能力達1000份。
  • 「吉林省首家」通化市核酸檢測基地建成,最高日檢可達30萬份!
    該基地日常單採單檢核酸樣本1萬份/天,應急狀態下24小時運轉採用「十比一」的混合檢測模式,日檢測量最高可達30萬份!為進一步提升我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根據省、市衛生健康委關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建設的工作部署,我市經過多輪方案討論,迅速擬定出合理的實驗室布局、分區設置以及設備和建設方案,於11月10日開始對檢驗科原微生物PCR實驗室進行重新規劃,設計改建城市核酸檢測基地,以滿足通化地區應急極限狀態下新冠核酸 檢測的需求。
  • 探訪濟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點:取樣、滅活、提取、擴增……一份報告...
    2月19日,濟南市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決定,將濟南核酸檢測機構總體布局從「2家疾控機構+6家醫療機構+1家第三方檢測機構」擴容至「3家疾控機構+13家醫療機構+8家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核酸檢測能力由每日3750人份提升至突破1.4萬餘份。隨著復工潮的到來,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為濟南市核酸檢測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 我省最大核酸檢測專業實驗室投用 日檢測能力可達6000份
    近日,黑龍江龍衛精準醫學檢驗中心投資建設的我省最大的核酸檢測專業實驗室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目前已經達到每天至少6000份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標本檢測能力,根據疫情防控需求適時提高檢測能力,最終可達到日檢測能力20000份核酸檢測水平,並將作為永久性實驗室全力服務於我省傳染病防控工作。
  • 山東首臺5G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開赴河北馳援新冠肺炎核酸檢測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9日訊 記者從銀豐生物集團獲悉,1月7日,由銀豐生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山東首部5G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開赴河北邢臺,馳援當地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檢測。2020年11月19日,這臺5G移動核酸實驗室在濟南下線交付。
  • 邵陽市中醫醫院:充分發揮職能 齊心協力促進臨床檢驗醫學事業的...
    紅網時刻11月28日訊(通訊員 劉璐)11月28日上午,由邵陽市中醫醫院檢驗質量控制中心主辦,邵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承辦的「邵陽市中醫醫院檢驗質量控制中心第三屆學術年會暨基層中醫醫療機構PCR檢驗技術骨幹培訓班」如期舉行。
  • 市六醫院PCR核酸檢測實驗室投入使用
    九江新聞網訊(曹曉琴)12月1日,九江市第六人民醫院PCR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實現了醫院核酸檢測能力從無到有的跨越,也標誌著市六醫院檢驗技術邁上了新的臺階。此次市六醫院在短時間內高質量建成PCR負壓實驗室,已完成實驗室儀器調試及人員上崗前系統培訓,於11月底順利通過省、市主管部門的驗收、備案及資質認證。實驗室配有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實時螢光定量PCR儀、生物安全櫃、氣溶膠吸附儀、醫用超淨工作檯、自動門禁、通風負壓系統、高壓滅菌鍋等先進檢測設備,達到生物安全二級要求。
  • 核酸檢測量突破2500萬人份!迪安診斷四大戰「疫」方案助力常態化防控
    迪安診斷(300244)作為我國防疫攻堅戰中的第三方實驗室主力軍,自1月22日吹響抗疫總動員號角以來,集團與全國子公司上下協同作戰,助力隔離、復工、復學、就醫、入境、重大賽會等各類人群篩查,每日最高核酸檢測量可達60萬例。截至12月17日,全集團累計新冠核酸檢測量突破2500萬人份(2000萬例),佔到全國總體核酸檢測量的近十分之一。
  • 建始縣婦幼保健院PCR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
    中國建始網訊(融媒體記者 顏龍 通訊員 夏娜)近日,縣婦幼保健院PCR實驗室順利通過省級驗收,開始正式運行。該實驗室的投入使用,為我縣繼續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堅實技術保障。PCR實驗室又叫基因擴增實驗室。是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用於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生物體外的特殊DNA複製。通過DNA基因追蹤系統,能迅速掌握患者體內的病毒含量,其精確度高達納米級別。
  • 3日建成日檢測通量萬人份實驗室!帶你看「火眼」如何「揪」毒?
    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的國家基因庫2月16日,深圳大鵬「火眼」實驗室已接收4000餘份樣本,並正式啟動檢測工作。16日下午,記者採訪了深圳大鵬「火眼」實驗室負責人張紅雲,她透露,在深圳市、深圳市衛健委和大鵬新區的支持下,這個日檢測通量達10000人份的深圳大鵬「火眼」實驗室建成僅用3天時間。
  • 探訪同仁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病毒獵手」的工作是這樣的
    近日來,核酸檢測需求大量增加,100、300、700、2000……從6月1日核酸檢測實驗室投入使用至今,短短20餘天,每日的檢測量在不斷磨合和優化中直線攀升。每天,從接收樣本開始,這些「病毒獵手」就進入高度緊張的狀態,接下來,他們要在負壓的實驗室裡,不間斷地工作4至6個小時。
  • 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模式專家共識
    [1,2,3,4,5,6,7,8],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對機體易感性評估、疾病診斷、預後、治療監測、遺傳諮詢、健康管理以及家庭生育計劃制定等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此,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應該明確、簡潔、準確可靠,並具有充分的解釋、可信性和權威性。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分子診斷專家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對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模式進行了研討並達成以下共識。一、基本要素1.題目與格式: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應具有醒目的題目,明確標示出檢驗的靶標。
  • 「病毒檢驗與臨床管理智慧融合」 -2019年第三屆臨床呼吸道病毒實驗室診斷與應用學習班
    ,檢驗和院感等學科共同協作在新高度提升呼吸道病毒感染臨床管理水平提出了新希望和新要求。郝榮章教授和馬學軍教授分別就POCT 研發和應用新進展與RAA等溫核酸擴增技術最新進展的「乾貨」授課。施莽教授運用臨床研究結果為學員揭開mNGS的神秘『面紗』,並認為mNGS方法在呼吸道病原檢測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張其威教授詳細講述腺病毒各個亞型的流行病學現狀和診斷技術,並發現Ad55腺病毒可引起家庭聚集性呼吸道感染暴發,並引起成人重症肺炎死亡;朱冰教授分享廣州地區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實驗室檢測分析,進一步完善了對腺病毒檢驗和臨床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