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給孩子穿衣時拿捏好「分寸」,這三種衣服換季時不要穿

2020-10-31 觸光媽媽

寶寶是父母的心頭肉,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每到十月面臨換季的時候,晝夜溫差十分明顯,是那種中午穿上短袖、T恤,早上和晚上就恨不得換上羽絨服的氣候。

家長若是不能掌握好穿衣規則,孩子就難免生病感冒。

幼兒園孩子三天兩頭感冒?原因卻是穿太多

小王是做幼師的,眼瞅著天氣轉涼陰晴不定,他們幼兒園的孩子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感冒了,他的朋友聽說後,第一反應就是孩子穿得太薄了給凍感冒了,可結果卻大相逕庭,竟是因為孩子們個個兒都被家長捂得跟一隻小熊一樣

起初這件事讓小王特別苦惱,後來他為了弄清楚怎麼回事,特地跟同事跑了一趟醫院,諮詢過醫生後得知:因為換季的原因,家長們怕孩子受涼,就會儘可能地給孩子多穿衣服

可是這衣服並不是穿得越多越好:到了秋天,晝夜溫差很大,家長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的,可抵不過小孩子都好動,沒一會兒衣服就溼了,這樣反而更容易生病感冒

孩子穿衣穿多厚?怕冷還是怕熱?這些難題,一次性給家長說清

「有一種冷,叫做奶奶認為你冷」,這句話在網上流傳開來,就是因為老人覺得孩子會冷給他們穿很多的衣服,其實衣服並不是這樣的穿法,給孩子穿衣服要遵循以下幾點:

第一點:衣服穿的多少,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在家裡一般帶著孩子的是爺爺奶奶這一輩兒的老人,因為老人是比較怕冷的,所以他們自然而然也會覺得孩子也冷,就會給孩子多穿衣服。

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孩子的代謝其實要比他們的快,而且孩子也是好動的,沒一會兒就會出好多汗,這樣一來,其實孩子的衣服就都溼了,這樣的話,反而就會更加容易感冒。

第二點:頸部撫摸法,測試孩子穿衣是否合適

如果說孩子衣服穿多點不好,那穿少點就會合適麼?當然不是,在生活中,大部分父母會用「頸部撫摸法」,來觀察孩子穿的衣服是否合適。

我們要把溫暖、乾燥的手放在孩子的頸部和背心處,如果說摸起來比較乾燥,那就說明穿的衣服還是比較合適的,要是摸起來有汗的話,就需要給孩子少穿點衣服了,相反,如果摸起來涼涼的,那就需要給孩子加點衣服了。

這個是孩子本身就有的體溫計,爸爸媽媽可一定要記牢,了解了寶寶的冷熱狀態,就可以知道寶寶穿的衣服合不合適,也就可以減少寶寶生病感冒的機率。

氣溫驟降,給孩子穿衣時拿捏好「分寸」,這三種衣服換季時不要穿

第一種:貼身不透氣的衣服

孩子尤其是那種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他們的免疫系統其實並不完善,但是因為寶寶活潑好動、而且代謝也要比成年人要快,所以容易出汗,因此應該選擇一些比較柔軟透氣的衣服,比如說小背心和純棉的貼身衣服之類的,但是加絨內衣對於寶寶而言,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第二種:有繩子、鏈子等小飾品多的衣服

帶有繩子、拉鏈等裝飾品的衣服,孩子是不能穿的,尤其是帶子、金屬飾品多的衣服,像這樣的衣服,我們大人有時候都會一不小心打個死結,更不用提小孩子了。

他們經常跑來跑去,上躥下跳的,在一些玩具和器材上面蹭來蹭去,如果被帶子掛住,或者說金屬飾品給劃傷,這對於孩子而言,都是非常危險的。

第三種:中層寬鬆的衣服

有時候父母圖省事兒,就會給孩子裡邊套一件,外邊套個比較寬鬆的外套,但是這樣的裝束其實並不適合孩子,這樣會特別容易讓孩子出汗,但是如果脫了外套就容易感冒,家長要一層一層地給孩子穿上,不可以圖省事兒,這樣孩子也就可以隨時脫那麼一兩件衣服了。

總結一下換季穿衣原則

寶寶的衣服應該穿多少,就用頸部撫摸法來測試,這種方法簡單實用並且比較準確;選擇衣服時,儘量不挑飾品、帶子多的,以免增加安全隱患。

養娃育娃無小事,生活中任何一件在我們看來很普通的事情,都需要父母十分的關注,相信在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地成長。

留言板話題:你家娃現在穿多厚出門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氣溫驟降,如何判斷孩子衣服穿的薄厚合適?
    對抵抗力較弱的孩子來說,這時節是個很大的挑戰,孩子很容易因為氣溫變化產生腹瀉、咳嗽的症狀。所以,家長一定要每天及時查看天氣預報,關注天氣變化,以便給孩子及時增減衣物。尤其晨送晚接的路上,無論駕車還是步行,要提前準備好孩子的衣物,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孩子受涼而患上感冒。
  • 氣溫驟降,新生兒寶寶晚上穿多少蓋多少?護理法則新媽媽要掌握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最近冷空氣來襲,氣溫驟降。北方地區已經降溫到零下9攝氏度左右,甚至已經下起了大雪。寶媽這時又犯愁了,天氣這麼冷,寶寶該穿什麼,晚上又該蓋什麼呢?醫生說寶寶這是被捂得太多了,熱傷風了。新航恍然大悟,自己一心怕寶寶凍著,卻沒有想到寶寶會因為熱也會生病得。新航深感愧疚,因為自己的錯誤讓寶寶生病遭罪。為此特意諮詢了育兒老師,在何種氣溫下給寶寶都穿什麼蓋什麼,回家將衣服和被子都細細地分類。為寶寶準備好。
  • 氣溫驟降,秋冬娃怎麼穿衣才能少生病?精確到每一度的建議
    無論是北方的大風寒流,還是南方的雙颱風共舞,氣溫都實打實的低了好幾度。前些天還穿襯衫的北方和短袖的南方,這幾天不得不翻出羽絨服和夾層外套了。一般內外溫差超過7度時,就應該及時添加衣服了。所謂的秋凍也就是利用逐漸拉大的溫差,讓寶寶的身體感知並適應氣溫的變化,增強寶寶的耐寒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如果溫度一降,衣服也立添,那寶寶依然是處於恆溫環境中,就削弱了孩子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體溫調節中樞就得不到訓練。
  • 溫度驟降,不想寶寶感冒咳嗽,這4種穿衣守則必須遵守
    說到廣東的天氣,也許外地的朋友們不相信,我們真的可以在一周內體會到一年四季的氣溫。這不,上周我還穿著短袖出門,而這兩天對著暴雨的到來,溫度驟降了十幾度。這種多變的溫度,對於大人來說,一不小心就極容易感冒了,更別說抵抗力較低的孩子了。作為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生病了。
  • 換季時不要買太多衣服,建議從以下四個細節入手
    然而很多女性會發現,在商場或購物網站上看起來不錯的衣服並不完全合身,效果也很差,他們成為買家的展示和賣家的展示。造成這種不理想效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購買時頭腦發熱,他們沒有考慮這件衣服是否真的適合自己的身體,此外,賣家還展示了模特身上所有穿的衣服,這些模特的身材和普通人的身材相差很大,所以在購買時一定要考慮自己是否適合這件衣服。
  • 氣溫驟降易感冒?幼兒園給孩子的穿衣指南來了!附超實用搭配公式
    頭部過熱容易導致心煩頭暈而神昏,這就是中醫所說的上火。所以,一定要保證幼兒頭部散熱,不要讓寶寶佩戴過多的頭部保暖衣物。除了頭部、胸部也不應穿著過厚。寶寶「最佳」公式「適合中國人的「穿衣公式」氣溫+衣服增加的溫度= 26℃」全球各地習俗不同,對服飾的選擇也各異,不可能讓每個孩子都按照同樣的方式挑選衣服。
  • 氣溫驟降,孩子這幾個部位一定要呵護好
    最近,冷空氣頻繁來襲,氣溫也下降了不少。小孩子體質嬌弱,如何穿衣保暖才能避免寶寶受涼,不生病呢?其實,關鍵就在於要呵護好幾個重點部位。以下部位,孩子最怕冷!有的父母為了方便清洗,就給寶寶穿化纖內衣。當氣溫較低時,寶寶的皮膚處於收斂狀態,汗腺分泌減少,而穿化纖內衣會使皮膚的乾燥感和不適感變得更加厲害,所以這種材質的衣服不建議給孩子穿。
  • 換季寶寶穿衣法則,堅持「三多一少」有必要,增強免疫力少生病
    忽冷忽熱的氣溫讓人把握不住,身強體壯的大人尚且承受不了,三天兩頭生病。那麼免疫力比較弱的寶寶就更加難以適應,生病都是常事,診所裡到處都是抱著自家寶寶的父母。現在眼看著入秋了,氣溫也是忽高忽低,一不小心就會感冒受涼,所以父母們還是要注意一點,特別是在寶寶的穿衣方面,絕對不能含糊。換季寶寶穿衣法則,堅持「三多一少」有必要,增強免疫力少生病。
  • 入秋後孩子容易感冒,跟衣服穿多穿少沒多大關係,這些因素最關鍵
    這幾天我走在路上,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孩子已經穿上好幾層衣服,裹得像個「蠶寶寶」。雖說現在天氣慢慢轉涼,但是我們成人連秋衣秋褲都沒穿,孩子穿這麼多,也太誇張了吧。其實,我能理解家長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家長直接把孩子容不容易感冒,和他衣服穿多穿少掛鈎。其實,入秋後孩子容易感冒,跟衣服穿多穿少沒多大關係,這些因素最關鍵。
  • 氣溫驟降,這幾個部位一定要呵護好,孩子最怕冷
    最近,冷空氣頻繁來襲,氣溫也下降了不少。小孩子體質嬌弱,如何穿衣保暖才能避免寶寶受涼,不生病呢?有的父母為了方便清洗,就給寶寶穿化纖內衣。當氣溫較低時,寶寶的皮膚處於收斂狀態,汗腺分泌減少,而穿化纖內衣會使皮膚的乾燥感和不適感變得更加厲害,所以這種材質的衣服不建議給孩子穿。
  • 換季不生病,黃金穿衣法則:三暖兩涼
    秋天真的到了,這幾天的氣溫降得真的有點快。早晨起床的時候,甚至還能感覺到一絲絲的涼意。每到換季的時候,當媽的人是最揪心的。對於寶寶來說,換季等於患病,況且秋季又是腹瀉、感冒等疾病多發的季節,稍稍不注意,寶寶就光榮「中招」了。
  • 換季期孩子穿衣要講究,做到「兩薄一厚四不涼」才能少生病
    結果就導致這邊剛出門,那邊回來孩子就生病了,又是咳嗽又是發熱,把家長嚇得不輕。畢竟現在特殊時期,聽到「咳嗽」大家就恨不得直接「土遁」。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講一下,面對多變的換季期,家長要如何正確的給孩子穿衣,起碼要做到「兩薄一厚四不涼」,孩子才能少生病哦,免得感冒悄悄找上門。
  • 這種衣服再好看 也儘量不要給孩子穿!
    天氣越來越寒冷,許多家長忙著給孩子升級保暖裝備,其中高領衣服和圍脖最為常見。兒科醫生提醒,2歲以內、過敏性體質的小孩子,最好不要穿高領。她說,一旦發現孩子的衣服被汗浸溼,最好儘快更換。原則:秋凍、頭涼、腳暖、肚暖譚慧園說,現在氣溫逐漸降低,孩子的穿衣法則應掌握四個原則:春捂秋凍、頭部要涼、腳底要暖、臍周上腹都需保暖。秋凍:秋季氣溫逐漸降低,可開始對寶寶進行耐寒鍛鍊。孩子穿的衣服能保持頸背部及手心溫暖,手指微涼,是最合適的「衣量」。
  • 又到換季時候,出門怎麼給孩子穿衣服?這裡面很有講究的
    如何讓孩子穿的舒服又安全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明明給孩子穿了蠻多衣服,一碰孩子的手,還是冰涼的,在室外的時候剛剛好不會冷,到了室外卻又面臨著尷尬的不脫熱,脫怕感冒的情況。其中有一種常用的方法就是,頸部撫摸法,細心的家長應該可以發現,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用一個動作來測試孩子是否穿衣合適。比如把溫暖和乾燥手放到孩子的脖頸到背心處,如果摸得是乾燥的說明孩子的體溫適宜,穿衣合適,如果有出汗,說明孩子穿衣偏多,家長要注意幫孩子減衣服,反之,如果後背冰涼就說明家長要給孩子加衣了。
  • 拿捏分寸
    大千世界,古往今來,任何事都離不開「分寸」二字。人生在世,分寸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日常交流需要拿捏分寸,人際關係需要拿捏分寸,成就事業需要拿捏分寸,推進工作需要拿捏分寸,分寸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
  • 本周開始溫度驟降,穿衣指數飆升,這份星寶的穿衣指南請收好!
    氣溫驟降,注意防寒、注意安全,儘量不要在雨雪天氣出行!校區的畢欣芳老師說:「在穿脫衣服上,應從簡單的事項開始,正常孩子在3-4歲前應該具備獨立穿脫衣服的能力,而我們的星寶就要依據能力而定。」什麼能力呢?孩子可以依葫蘆畫瓢簡單的物品模仿能力和基本的語言理解能力!
  • 氣溫驟降 忘穿秋褲 醫院急診感冒病人增多(圖)
    昨日氣溫驟降,但街上的很多愛美女性依然穿著最近流行的闊腿褲,並露出腳踝,對此醫生提醒:人體的抗寒能力是有極限的,秋褲還是要穿的。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成都三六三醫院等了解到,氣溫驟降,近日因感冒到醫院急診就診的人有所增加。其中一部分人患感冒,正是因為沒有注意保暖。醫生提醒,在氣溫驟降的天氣中,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 換季時,孩子愛生病怎麼辦?黃金法則:做好「三暖兩涼」很管用
    導語:換季時,孩子愛生病怎麼辦?經驗:做好「三暖兩涼」很管用馬上快到秋分了,秋意更濃,夏天的尾巴已經消失不見了,到了換季的時候,早晚溫差比較大,家長就會發現,孩子每年到這個時候就老愛生病,這可怎麼辦?其實,一到換季時孩子就生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沒有及時正確的給寶寶添衣服或者減衣服。穿多了寶寶容易出汗,穿少了寶寶又容易受涼感冒。可是,你知道嗎,在換季時候,尤其是秋季,給寶寶穿衣服是有訣竅的,就是把怕冷的地方穿厚點,怕熱的地方不要捂著,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寶寶生病的概率。
  • 穿少了流鼻涕,穿多了出汗!氣溫多變,寶寶穿衣如何拿捏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現在常聽到一個段子,「有一種冷叫你媽媽覺得你冷」,即便是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也經常被長輩招呼著多穿一點,何況是寶寶呢,簡直是你媽媽、你奶奶、你外婆都覺得你冷!其實,孩子代謝比成人旺盛,應比成人穿蓋少些,比老人更應少些。
  • 氣溫驟降的冬天,寶寶出門穿衣方面應該注意什麼?有幾點原則要懂
    最近這幾天,我國多個地區都下起了大雪,即使是沒有下雪的城市受到本輪寒潮的影響,也是溫度驟降,穿著厚厚的衣服出門,一會兒就有種涼涼的感覺。孩子奶奶建議暫時先不給孩子去打針了,曉璐卻覺得,如果天一冷孩子就不出門了,那麼會耽誤孩子的疫苗接種,也會打斷自己的節奏,畢竟都已經提前預約好了,自己還提前請了假。於是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孩子奶奶就開始幫孩子洗漱穿衣服了,穿得厚厚實實地,猶如一個小粽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