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經常居所可視為住所

2020-09-04 廣德檢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二十五條。

經常居所和住所出現不一致,

怎麼辦?

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

第二十五條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審 核| 林興舉、毛義偉

來 源 |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編 輯 | 楊 帆、寧 寧

相關焦點

  • 每日說典 | 經常居所可視為住所
    經常居所和住所出現不一致,怎麼辦?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二十五條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來源:江西普法
  • 經常居所可視為住所
    經常居所和住所出現不一致,怎麼辦?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 【每日一典】經常居所可視為住所
    經常居所和住所出現不一致,怎麼辦?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 每日一「典」 | 經常居所可視為住所
    經常居所和住所出現不一致,怎麼辦?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 【民法典小知識】經常居所可視為住所
    經常居所和住所出現不一致,怎麼辦?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第二十五條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 每日一「典」:經常居所可視為住所
    經常居所和住所出現不一致,怎麼辦?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 【每日一「典」】經常居所可視為住所
    經常居所和住所出現不一致,怎麼辦?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第二十五條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 民法典前沿解讀25:如何確定自然人的住所?住所與居所有何區別?
    將居所與住所相比較而言,居所不要求特定長度的居住時間,更不要求有永久居住的意圖,而只要求實際居住即可,自然人可以擁有多處居所。也就是說住所一般是指自然人長期居住、較為固定的處所。居所通常是指自然人臨時實際居住的處所。住所只有一個,而居所可以有多個。《民法通則》第十五條規定:「公民以他的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住所,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
  • 一天一「典」「原告就被告,住所要找到」25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之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這就是我常說的「原告就被告」普遍管轄原則。 《民法典》 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 民法典:住所不再以戶籍地為唯一認定標準
    民法典第25條規定:「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這改變了現在實行的《民法總則》以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住所的唯一認定,新增了有效身份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的認定。
  • 一文告訴你住所登記有哪些風險?企業住所協同監管還有這些事項(附...
    住所是公民生活或者法人進行民事活動的主要地點或中心場所。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法人以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法人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不能確定的,法人的註冊地或者登記地為住所地。
  • 英國王室的十大居所,這些著名的居所你知道幾個?
    作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王室,英國王室的一舉一動都被大眾所關注,王室成員的服飾往往能掀起一波潮流,而他們的住所更是成為遊客們的打卡之地,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英國王室的十大居所。
  • 別墅是第一居所還是第二居所?
    別墅是第一居所還是第二居所? 別墅是精神文化載體,如何設計別墅?別墅是第一居所還是第二居所 翻來《現代漢語詞典》我們能找到關於「別墅」一詞的解釋:在郊區或者休閒園林區建造的園林住宅。再也沒有其它多餘的解釋。 追溯別墅的起源,其實也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節點。
  • 京小槌普法|涉外繼承難?法律實操指南來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二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案件:(一)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者組織的;(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經常居所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三)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四)產生、變更或者消滅民事關係的法律事實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五)
  • 當事人拒收法律文書能否視為已經送達
    法院已拍照並作工作記錄,應視為已經送達。  第二種意見認為,法院在送達方面存在程序瑕疵,此種情況既不符合直接送達也不符合留置送達的完成要件,應視為未送達。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具體理由如下:  送達,是指法院依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將訴訟文書送交給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行為。
  • 探尋毛澤東在南京的最後住所 在此躲過人生最大危機
    導讀:毛澤東執政27年,來南京視察過多次,少有人知的是,伊村飯店是毛澤東最後一次在南京的住所。在這裡,他甚至躲過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機……下榻處都有客廳辦公室臥室浴室,布置與設施儘可能跟毛澤東在中南海的居所保持一致。另外,坐落於太平門外312國道邊的伊村飯店,是專門為毛澤東修建的臨時住所。因為位於紫金山北麓,山丘樹木圍繞,闢為軍事禁區後,既非常隱蔽又非常神秘。少有人知的是,伊村飯店是毛澤東最後一次在南京的住所。在這裡,他甚至躲過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機。
  • 主要居所不是當然免稅,報稅規則變了,你須知道的全在這兒
    他們想當然認為,主要居所稅務豁免(PRE)意味著每次出售房屋都是免稅的。以往稅務人員也不要求加拿大人在報稅時呈報出售主要住所的收益。結果是,許多人的住宅已經出售,卻沒有報告,當然也沒有繳稅。但是從去年(2015年)10月3日起,聯邦政府對所得稅法做出了修改,此舉對業主主要居所稅務豁免的操作將直接產生影響。
  • 我的世界:如何在冒險中建造居所?玩家:有床不就夠了嗎
    由於外出旅行,冒險家必定無法把房子一起帶上(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出微縮房子讓其可大可小),接下來還要再建造一個一樣的小屋嗎?這個想法顯然不現實,火柴房還好說,但要冒險家再建造一個一模一樣的城堡?毫無疑問很少有人可以辦到,浪費時間不說,還要面臨再次被廢棄的歷史重現。那麼冒險家該如何去做?
  • 閩姐姐普法丨《民法典》問答:父親被法院撤銷監護權後,有義務繼續...
    《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