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草案)》全文公布

2021-01-08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物權法是一部明確物的歸屬,保護物權,充分發揮物的效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這部法律草案提請審議伊始就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日前向社會全文公布物權法草案,廣泛徵求意見。

  物權法草案是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期間作為民法草案的第二編首次提請審議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第十六次會議進行了再次審議。這次廣泛徵求意見,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增加立法透明度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推進立法科學化、民主化的有益探索。

  已經三審的物權法草案,共5編20章268條。草案明確了物權法的調整範圍和原則,並分別對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作了詳細的規定,同時還對登記制度、物權的保護、相鄰關係、共有、善意取得、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佔有等作了規定。

  結合物權法草案公布,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各有關方面務必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確保徵求意見工作順利進行。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的安排,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負責徵求、收集本地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有關部門、法學教學研究等單位的意見,於2005年8月20日以前將意見匯總報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各地人民群眾可以將意見分別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也可以將意見直接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郵編100805),或者通過中國人大網站(www.npc.gov.cn)提出意見。

  同時,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將進一步徵求有關部門和各方面人士的意見。中央和省級報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將組織刊播討論物權法草案的文章,並報導討論情況和意見。

  為配合物權法草案廣泛徵求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同時出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草案)》單行本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編著的《物權法(草案)參考》。(編輯:離地七寸)

相關焦點

  • 姜恩柱:物權法草案審議7次主要有3方面原因
    [中央電視臺記者] 提交本次會議審議的物權法草案已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7次,這在我國立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請問,物權法草案為什麼要審議那麼多次?是不是因為有些問題難以達成共識嗎?這部法律出臺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將產生什麼影響?
  • 物權法、企業所得稅法兩部重要法律全文公布
    中新網3月19日電 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已於16日表決通過物權法和企業所得稅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籤署第62號、第63號主席令分別予以公布。這兩部法律的全文今天在媒體上公布。  物權法[全文]  物權法約22000字,分為總則、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佔有共5編19章247條。這部法律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 易繼明:關於物權法草案的修改意見
    目前,在物權法、智慧財產權法、合同法和侵權責任法(侵權行為法)四大財產法領域,智慧財產權法和合同法基本制度已經建立,而儘快制定物權法和侵權責任法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是兩項緊迫的立法任務。   9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2002年12月25日分組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以下簡稱「民法草案」)。民法草案包括了「物權法」編(以下簡稱「民法草案物權法編」)。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公布(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公布(全文) 新華網   2007-03-20 08:48
  • 物權法之前世今生
    物權法草案面世的臺前幕後由於物權法是一部闡述財產所有權的法律。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中國,如何確定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各種所有制的法律地位,如何處理私有制和公有制之間的關係便成為物權法草案中至關重要的問題。     3月8日,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草案的說明。
  • 物權法草案文本應符合實際通俗一點
    南方網訊 李梅芳(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說,物權法草案涉及的內容特別多,我感覺有一些內容搞得很複雜。物權法草案第112條規定:「所有權人、遺失人等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有關部門支付遺失物的保管費等必要費用……」,應該去掉這部分內容,本來撿到東西還給你是很簡單的事,怎麼規定要付錢?第113條也應該去掉。
  • 物權法草案:哪些財產歸國家所有由法律規定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李亞傑、鄭瑋娜)在24日開幕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正在進行第七次審議的物權法草案對哪些財產歸國家所有作出了新的規定:「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財產,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物權法草案六次審議稿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財產,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 《瞭望》文章:物權法細節背後的大是大非
    《瞭望》文章:近看兩法草案   近三千名全國人大代表齊聚北京,物權法草案和企業所得稅草案將成為他們共同的中心話題。   同時,全國政協委員也將就兩法進行全面討論,向最高立法機關提出相關建議。   據悉,今年全國兩會為時較往年更長,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要有專門時間審議和討論兩法草案。
  • 物權法草案衝擊傳統觀念 善意取得贓物者受保護
    南方網訊 正在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進行三審的物權法草案中的一些規定,在更新人們舊有的權利觀念和意識的同時,也與國人傳統的道德觀念產生碰撞,草案中有些規定引起廣泛的討論、爭議。   草案三審稿中規定,所有權人、遺失人等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遺失物的保管費等必要費用。
  • 物權法草案首提「觀念交付」 登記形式轉移房產
    當記者就物權法草案採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姚輝時,問及為什麼不動產是登記開始發生所有權轉移,而動產是交付開始發生所有權轉移,姚教授如是說。  姚教授進一步解釋,物權法的一個基本功能就是「定紛止爭」,也就是要明確物的歸屬。那麼,物權法怎麼來明確財產歸屬,簡單講就是不動產看登記,動產看佔有。問題是不動產不能移動,所以要靠不動產登記來確定所有權的轉移。
  • <物權法>大事記:
    ·1998年《物權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經過多方研討、論證,幾易其稿,漸成規模。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9名專家學者組成民法物權法草案起草工作小組,並預定完善中國民法的三個步驟。從《民法》構成上來說,《物權法》草案其實就是民法物權法草案的第二部分·2002年12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對民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草案分為九編,即總則、物權法、合同法、人格權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涉外民事關係的法律適用法,共1209條。
  • 物權法解讀:選聘物業要由業主共同決定
    查看全文土地承包期屆滿可繼續承包 放開承包經營權時機不成熟  法制網訊 記者吳坤 「耕地、草地、林地的承包期屆滿,由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承包。」這是物權法的明確規定。  在物權法草案徵求意見過程中,不少農民提出承包期屆滿後該怎麼辦的問題。物權法的上述規定,無疑從基本法的層面,賦予了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
  • 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公布
    核心提示:日前,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現此草案及草案說明在網上公布,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草案在原有「嚴禁刑訊逼供」規定的基礎上,增加了「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的規定。
  • 民法典全文公布,與草案相比主要做了哪些修改?
    6月1日晚,新華社受權播發了民法典全文。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採納「七編制結構」,共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民法典涉及到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重在保護私權利,因此我國民法典的總則編和各分編的編纂一直備受關注。
  • 全文|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民法典草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將草案印發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部署組織全國人大代表研讀討論民法典草案工作,徵求代表意見。同時,法制工作委員會還將草案印發地方人大、基層立法聯繫點、中央有關部門徵求意見,並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徵求社會公眾意見。法制工作委員會還在北京召開多個座談會,聽取有關部門、專家的意見。
  • 《物權法》不能缺典權
    討論《物權法》草案,最有意思的莫過於看典權了。法律界人士說到《物權法》草案規定典權,是「三進三出」,儘管有些誇張,但也有道理。在數次《物權法》草案中,經歷了規定典權,不規定典權,又規定了典權,又不規定典權了的反覆過程。這次《物權法》草案又將典權刪除了。從現在的情況看,不知道將來是不是還要把典權規定進去。
  • 人大法工委負責人就物權法有關問題答記者問(全文)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就物權法的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鄒聲文、田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不久前通過了物權法。就加大國有資產保護力度、平等保護私有財產、徵收補償、小區業主權利等物權法中一些社會關注的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負責人27日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制定物權法為何花了如此大的精力?
  • 監察法草案首次全文公布 「雙規」與「留置」有何區別?|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姝)今天下午,中國人大網發布監察法草案一審稿(今年6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監察法草案首次全文公布。限定實施條件:貪腐嫌疑人需要「補充調查」草案限定了監察機關啟動「留置」措施的實施條件:被調查人涉嫌貪汙賄賂、失職瀆職等嚴重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監察機關已經掌握其部分違法犯罪事實及證據,仍有重要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並有四類情形之一的,經監察機關依法審批,可以將其留置在特定場所。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全文發布!高空拋物、職業催收高利貸、侮辱...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6月28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這是1997年全面修訂刑法以來的第十一個刑法修正案。此前,我國已先後通過了一個決定、十個刑法修正案和十三個有關刑法的法律解釋,及時對刑法作出修改、補充和明確適用。修正案草案涉及六個方面,共修改補充刑法30條。
  • 《民法典》物權編與《物權法》全文對比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又有哪些主要變化?將「但」調整為「但是」;將「及」調整為「以及」;將「單位」調整為「組織」;將「給……造成損害」調整為「造成……損害」;涉及到具體期間按月份計算的,均明確到具體天數,如將「兩個月」調整為「六十天」,「三個月」調整為「九十天」,避免因每個公曆月天數不一致而出現權利行使的期間不一致;……從實質內容上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面:「物權」編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