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食代
儘管受到疫情衝擊,鮮奶巨頭新希望乳業依然沒有減緩擴張的步伐。
今天下午,新希望乳業(002946.SZ)(下簡稱為「新乳業」)舉辦了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會後,新希望乳業董事劉暢、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新希望乳業總裁朱川等該公司高管與包括小食代在內的媒體和KOL進行了在線問答交流,談到了疫情影響、併購動作和低溫奶布局等方面的最新消息。
新乳業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現場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疫情倒逼
和其他乳企一樣,今年的疫情也對新乳業造成了影響。財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10.55億元,同比下滑13.66%;淨虧損2644.24萬元,同比下滑216.79%。
「在疫情影響下,部分終端網點關閉,小區、社區封閉,學校延遲開學,對公司學生奶渠道、訂奶上戶渠道和部分經銷商渠道的短期動銷和收入帶來負面影響,致使公司報告期收入同比下降13.66%,經營毛利額同比下降人民幣6875.36萬元。」新乳業在一季報中指出。
今天在會上被問到疫情的影響時,該公司管理層表示,其實疫情也「倒逼」了新乳業的業務開拓及營銷轉型。
新希望乳業董事劉暢
「我們在生奶這一塊受到了一些影響,其他的板塊也有一些影響。疫情之前,超市的需求特別大,現在線上需求特別大。基於這種現狀,我們就不斷學習,讓供應鏈服務線上客戶。這要求我們服務的頻率、要點和服務內涵都有很大不一樣。這一段時間也把團隊逼出來了,現在這一塊業務也能很不錯地開展,我覺得這些就是機會。」劉暢說。
朱川隨後補充道,由於疫情原因,新乳業暫停了線下活動,做起了直播。「從渠道到傳播上,疫情也在倒逼我們的創新轉型的能力,讓我們走了一大步。」他說,另外,對乳企有利的一點改變是,疫情讓「全國人民更重視喝牛奶了」。
新希望乳業總裁朱川
「我們要求所有總經理必須去做一次直播,你賣貨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對新營銷、新零售做深刻的理解。一把手都理解不了,下面的人沒有辦法幫助你思維轉變。」也曾在抖音等平臺嘗試過直播的席剛今天說。
收購動作
多年來,併購整合區域性乳企一直是新乳業拓展生意版圖的重要路徑之一。最近在2020年5月初,新乳業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宣布擬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夏進乳業母公司寰美乳業100%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該公司已經三次「出手」。小食代介紹過,此前在2019年4月,新乳業曾宣布收購福州「澳牛」乳業相關資產55%的股權,同年7月,又認購現代牧業9.28%股權。
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
「過去,新乳業主要在西南的市場份額比較高,但在西北的份額挺小的,所以和西北乳企龍頭夏進乳業合作之後,我們在整個西部,西南加西北,就建立了一定的勢能。」談到這樁最新收購動作背後的邏輯時,席剛今天說道。
他表示,在產品結構上,雙方也有很強的互補性。「在寧夏,夏進在常溫乳品市場的份額是超過伊利和蒙牛的,它的市場份額是超過50%。所以,我覺得它在常溫業務上能與我們形成互補。」
同時,他指出,在新乳業擅長的低溫市場上,夏進乳業佔的市場份額比較低。「但這並不是因為當地沒有市場需求或沒有增長潛力,西北的低溫乳製品市場也在快速成長當中,而是夏進過去對低溫這一塊重視不夠。所以我們合作之後,我們期待會賦能幫助它去把低溫這一塊的產品逐步發展起來。」
小食代留意到,該公司今天在一份通報中表示:「特別是夏進乳業的入囊,為新乳業年內衝擊百億營收目標帶來了有力助益。」
那麼,這家被新乳業最新收入囊中的西北乳企規模如何呢?資料顯示,寧夏夏進乳業母公司寰美乳業2017年、2018年、2019年前11個月的營收分別為13.66億元、14.84億元、13.81億元,淨利潤分別約為8001萬元、7832萬元和1.1億元。
若平均計算月度營收,可大致估算出寰美乳業2019年收入大約在16億元左右。如果加上新乳業去年的營收規模,則雙方合併後的去年營收規模大約在70多億左右。在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的情況下,新乳業要在年內衝擊「百億營收」,將是一個挑戰不小的目標。
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新乳業實現營收56.75億元,同比上漲14.14%;淨利潤約2.44億元,同比增長0.41%。其中,「液體乳」營業收入為54.1億元,同比增長13.06%,營收佔比為98.8%。該公司表示,報告期內業務規模實現兩位數的增長,高於行業的平均增速,其中低溫佔比超過60%。
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
不過,新乳業管理層今天並未在會上披露,今年是否有更多的收購計劃或意向。
今天,該公司在一份通報中指出,一方面,從西南東進,陸續布局華中、華東,延伸至華北、東南,重倉西北乳企龍頭布局黃河流域市場,新乳業「實現了從區域型乳企向全國型乳企的轉型」。另一方面,併購為其帶來了更多可控的奶源。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新希望乳業旗下共有41家控股子公司、13個主要乳品品牌(包括華西、雪蘭、雙峰、白帝、琴牌等區域品牌)、15座乳製品加工廠,12個自有牧場。
低溫奶布局
近年來,低溫奶市場熱度急劇升溫,除了光明、三元等在低溫液態奶布局多年的「老玩家」之外,還不斷湧現出新玩家,包括伊利、蒙牛和君樂寶等。此外,恆天然、明治乳業、a2 milk等進口品牌也陸續「殺入」低溫液態奶市場。
而最引人注目的,還要算不久前可口可樂宣布將和蒙牛成立合資公司,聯手布局中國低溫奶市場。對於新希望而言,又如何看待這一新的市場變化趨勢?
「我覺得如果全行業很主要的企業都在關注這個品類,說明這個品類的機會來了,這是我的第一個判斷。」席剛認為,好的產品品類一定需要更多人來選擇、推廣或者來參與,才能把通道做大。
他又進一步指出,低溫奶作為消費品無法迴避市場競爭,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是自己。關鍵之處就是能不能把自己的產品做得更好。另外,企業能否把面向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和感知做到最好,也非常關鍵。
從上述幾個方面來看,席剛認為新乳業有自己的相對競爭優勢。
「歡迎競爭,同時我們也會更加努力,希望在未來真正的機會,低溫快速轉化的機會和賽道中,新乳業能夠有更多的收穫。」席剛說。
小食代留意到,今年以來,新乳業不僅對旗下核心產品「24小時鮮奶」進行了全面升級,同時也對低溫酸奶品牌活潤進行了升級。
為了更好地與年輕一代消費者溝通,新乳業還全面啟動了數位化轉型,結合大數據信息技術和供應鏈智能化、積極布局工業物聯網。同時還引入了小批量、定製化的柔性生產模式,推動數位化戰略實現多牧場、多工廠聯合管理,以及快速應對用戶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