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探討:日本學校的午餐為什麼令人讚嘆

2020-12-14 大正幼兒園設計

最近,因為想找幼兒園食育的相關資料,卻無意間找到了兩年前日本的一部短紀錄片《School Lunch in Japan》,影片記錄了日本一所小學五年級(2)班學生的午餐情況,雖然視頻僅有短短的8分鐘,但看完視頻以後,不禁感嘆:原來學校午餐還能是這樣。

影片的小主人公Yui早上7點45分從家中出發,她向人們展示了自己每天上學需要攜帶的物品,包括餐巾布、筷子、牙刷、牙杯等。

早上學生們在上課時,後廚的5位職員需要在3個小時內製作出720份食物。

12點25分下課後,小朋友們都已經做好了用餐準備,在桌上放上餐巾,放好筷子、杯子以及牙刷。

5年級2班今天的午餐值日生穿好餐服、戴好衛生帽以及口罩,領餐前,午餐值日生們還需要先檢查衛生,老師還會詢問孩子們的健康狀況,並且每個值日生還會在手上抹好消毒液進行消毒。

領餐時,會向給自己準備飯菜的職員們介紹自己以及表示感謝,再將飯菜拿回教室。

一位小男生今天領到了給大家分牛奶的任務,小朋友們有序地拿著餐盤到值日生處領取今日的餐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分完餐後,暫時還不能進食,當天值班的學生還會向大家說明還剩下哪些食物以及介紹食物的來源,當天的午餐中的土豆泥就來自於學校的農場,學校六年級的學生所種植的土豆。

老師向學生們介紹,下一年三月份,五年級的學生也要開始在學校農場中種植土豆了。

用餐前,大家還會向今天的值日生們表示感謝並說一句:「我開動了」。

剩下的食物怎麼辦?班級裡的學生們通過石頭剪刀布的形式來分配。

吃完飯後,也會向食物道謝「謝謝款待」,之後大家會將喝完的牛奶盒拆開,方便牛奶盒的回收利用,學生以及老師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刷牙,隨後將餐具放回分餐處,由值日生們送回食堂。

今天分牛奶的小男生,會將同學們撕開的牛奶盒進行清洗晾曬,便於之後的回收。

午餐後,大家會分配任務,清理教室或者走廊衛生間等場所。

從影片中其實可以發現很多,45分鐘的午餐時間,不僅僅只是吃午飯,不是只有一天是這樣,而是每一個上學的日子都這樣,一頓簡單的午餐,卻充滿了孩子們的責任心、努力和感恩。

雖然在學校中,對於兒童的營養均衡中國做得一點也不差,但是在與「吃」相關的其他事情上卻差了很多,對於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的當下,日本的食育精神可能是我們需要好好學習的地方。

最後附影片開頭,學校校長說了這樣一句話:「這45分鐘的午餐時間,同樣也是學習時間,跟他們的數學課或是閱讀課沒有什麼不同。」這個可能就是日本一直提倡的食育精神,「吃」的時候也加入了潛移默化的教育。

相關焦點

  • 日本獨特的食育文化:所有學校午餐時校長要和孩子們一起吃同樣的...
    今天是周末了,小愛和大家聊聊日本的食育文化吧,和我們大部分學生中午要回家吃飯不同,我們的鄰國日本從明治22年(1889年)開始就形成了一種給食制度,就是小朋友中午都會在學校一起吃一頓營養午餐。哪怕在日本最艱苦的時候也沒有中斷。發展到今天已經快100多年了,已經發展成一套日本獨有的食育文化。
  • 重視「食育」的日本教育,什麼是「食育」
    什麼是「食育」?近幾年,日本中小學學校裡加強推廣「食育」,就是飲食的教育。
  • 日本小學生10塊錢的午餐,何以吸引1300萬人的矚目?
    YouTube上流傳著一段日本普通小學生10塊錢午餐的視頻,1300多萬次觀看過,評論更是多達1萬多條,讓全球網友矚目。▼《日本學校的午餐》一頓微不足道的午飯為什麼會受到大家如此青睞?在「食育」培養上,日本學校又有哪些事情令人驚嘆?我們又能得到哪些啟示呢?
  • 「食育」,讓人「細思極恐」的日本幼兒教育
    2005年日本頒布了《食育基本法》,將其作為一項國民運動,以家庭,學校,保育所,地域等為單位,在日本全國範圍進行普及推廣,通過對食物營養、食品安全的認識,以及食文化的傳承、與環境的調和,對食物的感恩之心等,來達到「通過食育,培養國民終生健康的身心和豐富的人性」這一目的,《食育基本法》強調,食育乃生存之本,更是智育、德育和體育的基礎
  • 從「食慾」到「食育」,「舌尖」課堂在這樣做!
    不過,近期全國各地也有不少校園寓食於教,令人眼前一亮。日前,就有市民在青島政務網上反映,由於學校學生午餐不好吃,導致一方面學生吃不飽,影響成長發育;另一方面剩飯剩菜浪費嚴重,也給家長帶來經濟損失。因此請求市教育局監督中小學生午餐情況。
  • 申城中小學新學期推廣「食育」課程 改變「舌尖上的未來」
    原標題:45分鐘午餐時間,也是一堂育人課  一篇題為《和日本小孩吃飯,才知道什麼是輸在起跑線上》的文章日前刷屏朋友圈。日本小學生吃飯時良好的禮節習慣和飯後處理垃圾的專業程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日本是全世界最早推廣「食育」的國家,2005年就頒布了《食育基本法》,把「食育」置於與智育、德育和體育同樣重要的地位,在中小學普及推廣。
  • 日本小學10元午餐令人震撼,1300萬人圍觀:有毒?校長先吃……
    有一個視頻用8分鐘記錄了日本一所普通小學的一頓日常午餐。共1300多萬次觀看,近6萬次點讚,1萬多條評論。為什麼大家都對日本學校的午餐那麼感興趣呢?視頻《日本小孩子在學校是怎樣吃午餐的》視頻開頭就引用一位日本校長的話:45分鐘的午餐時間也是接受教育時間,就像學習數學或者閱讀一樣。
  • 日本食育 從健康養生到教化育人
    隨著日本女性的高學歷化和就業人口的增加,能有時間給孩子做豐盛飯菜的家庭也在逐漸減少。日本傳統早餐的醬湯、米飯、烤魚等逐漸被西式快餐的麵包和牛奶所代替,午餐大都交給了學校的「給食」(配餐),晚餐從超市買回半成品,甚至從快餐店、便利店買回盒飯湊合的家庭也大有所在。
  • 因「食育」自然教育同農莊天然關聯,不得不知的「食育」四層境界
    所以,食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孩子們回到生活本身,發現無所不在的美,把平常的一日三餐,都變成舌尖和美的享受。 作者:郭海巖(自然教育·研學實踐基地 / 首席架構師)前一陣,國內某小學爆出了「營養餐」造假醜聞,孩子們在學校的午餐竟然是半碗毫無營養的乾麵條。
  • 為什麼「日本」小學生的午餐讓全球千萬人都稱讚?
    如果提到日本,或許很多朋友並不喜歡這個國家,畢竟國家的歷史問題擺在那裡,這個是無需討論的現實。但論及教育的重視程度,我們不可否認日本在兒童教育方面有很高的前瞻性,在教育問題上真正做到了「少年強,則國強」的理念。
  • 食育:家庭教育的起跑線
    為什麼要談食育這個話題?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雖不比城裡孩子生活條件,但在食育上可能並不顯得差。從食育的重要性的序列性來看,應該排在家庭教育最優先的位置,作為家庭教育的起跑線去對待,家長需要學習食育的知識和能力,在家庭教育中抓好孩子成長的第一步,通過食育讓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家長朋友們,你該關注孩子家庭教養中的食育了! 中國自古食育傳統。
  • 營養午餐也可以這麼好吃!日本人怎麼做到的?
    在日本,家長們似乎無需為孩子的午餐問題而煩惱,日本食育(Shokuiku)基本法將確保孩子每日享用一頓富有營養價值、衛生及安全的午餐。學校也教導學生深入了解每天吃進身體的食物,如何影響我們每天的心情,甚至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 小學生營養餐造假,對比日本學校的餐食才明白什麼叫「食育」
    (看到視頻上面飯堂工作人員盛給孩子的乾麵,真的叫人非常生氣) 令人氣憤的是,學校公示欄標註了教育局規定的每日菜品,當天的菜品應為雞丁炒西葫蘆、苞菜、蒜苔、大米粥,還明確了每個配菜的克數。
  • 日本,學校的午餐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日本的學校午餐的歷史往事。日本學校的午餐俄羅斯一位人士,對日本的學校午餐,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在日本學校,午餐可以被視為學習過程的一部分。20世紀50年代,日本推行了第一個國立學校午餐計劃,此後一直持續運作。從2004年起,所有日本學校都有法律義務參加學校午餐計劃,該計劃可以理解為「學習如何正確地飲食」。一、為什麼日本推行學校午餐計劃日本的學校午餐計劃,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從國立學校開始的。
  • 首屆兒童食育研討會:中外專家探討食育實踐
    7月3日至5日,首屆兒童食育研討大會在鄭州召開。與會專家共同研討創建以食育為核心的具有中國特色兒童教育體系。此間,微電影《中國食育從這裡開始》舉行首映。作為國內最早進行「食育」的幼兒園,河南省實驗幼兒園園長張秋萍闡述了「食育」的定義,「食育是尊崇天地自然之道,傳承祖先優秀飲食文化,保護生態環境永續,增進人類身心靈康樂的基礎教育。」
  • 愛孩子,就這樣做,用"食育"守護未來
    日本是很早發展食育的國家,並在2005年頒布了《食育基本法》,也是全球首部關於食育的法律。《食育基本法》指出,對於培養孩子的豐富人性,掌握生存能力來說,最重要的是&34;,食育乃生存之本,更是智育、德育和體育的基礎。日本從小學就開始設立了家政課。在家政課上,食物的營養和烹調是最重要的內容,教師會專門講述各種蔬菜、肉類等的營養價值、烹調方法,並讓孩子們自己進行烹飪體驗。
  • 日本真有米其林三星的學生營養午餐嗎?
    另外還存在一個隱患問題:因為校餐中心同時為多所學校提供校餐,萬一食品安全環節出問題,很容易發生大規模中毒事件。因此,日本文部省倡議學校食堂自製午餐。《Chef~三星營養午餐》裡的三葉小學,就是學校食堂的形式。按照日本文部省的規定,學校自己辦食堂給孩子們提供校餐的話,各所學校必須根據在校學生人數,擁有相應人數的國家資格營養師。
  • 神獸歸籠,日本小學的「食」「食育」與「食品安全」
    這其中最能給其他國家做榜樣的,則要數日本。//日本的校餐簡史//日本最早的校餐,是1889年山形縣鶴岡町私立忠愛小學為貧困兒童提供的免費午餐。那時的午餐,更接近於日本家庭的傳統料理。為了做到這一點,日本有一個神奇的規定。那就是孩子們的午餐,校長要吃第一口。
  • 日本小學10塊錢的午餐,驚呆全世界,我們的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
    8分鐘視頻,記錄了日本一所普通小學的一頓日常午餐。 視頻時長8分56秒,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日本學校的午餐為何如此受到青睞?而對於我們中國的學校、社會、家長們,又能得到哪些不一樣的啟示呢?一起來看看!
  • 對不起,這才是我看到的日本小學午餐!
    不和日本孩子一起吃飯,不知道什麼是輸在起跑線上。日本1900年就普及了義務教育,看完日本小學的這頓午餐,我就看到了,我們的孩子輸在哪裡。這是位於日本埼玉縣的一所公立小學,叫針谷小學。學校裡並沒有很多現代化的設施,不過,有一個地方格外顯眼,那就是學校專屬的田地,都是由在校學生種植並直接用於學生午餐。在日本,政府鼓勵學校建立農場,讓學生參與種植、養殖。這並非是因為缺乏勞動力,而是希望孩子們在勞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認識大自然,也能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培養孩子們珍惜食物和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