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進口冷鏈食品的新冠病毒輸入風險有哪些措施?市場監管總局回答...

2020-12-14 澎湃新聞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2020年11月12日(星期四)下午4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移民局副局長尹成基、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負責人陳諝介紹加強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壽小麗(焦非 攝)

壽小麗: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請來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先生,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先生,移民局副局長尹成基先生,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先生,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負責人陳諝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加強冬季疫情防控、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下面,我們首先請李斌先生作介紹。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劉健 攝)

李斌: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重視愛國衛生、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等工作。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就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的指示和批示。孫春蘭副總理多次聽取匯報並研究指導防控工作。11月3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上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全面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確保疫情不會出現反彈。11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把愛國衛生運動與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相結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的各項部署。

一、指導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

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一是加強秋冬季防控。印發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診療方案(第八版)及18個技術配套文件,加強疫情防控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指導各地切實落實「四早」措施。二是加強突發疫情應對處置指導。全面總結武漢保衛戰和黑龍江、吉林、北京、大連、烏魯木齊等地局部聚集性疫情處置經驗,制定《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處置指南》《不同場景不同情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對實操指南》。派出工作組和專家組,協調核酸檢測和重症救治等力量,指導協助新疆喀什做好疫情處置工作。指導天津、上海等地區做好病例流調溯源和疫情處置工作。三是加強境外輸入疫情防控。組織制定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消毒技術指南等相關指南和規範,全面加強對防控工作的技術指導。密切關注冷鏈食品傳播新冠病毒等問題,組織專家及時進行研判。四是加強冬季疫情應對能力建設。組建國家防控專家隊伍,開展培訓演練。支持地方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印發核酸篩查混檢相關技術文件,組織開展採樣和檢測技術人員培訓。五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開展了秋冬季疫情防控專項督查,國務院大督查也將秋冬季疫情防控作為督查重點,全面排查疫情防控漏洞隱患,要求地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從嚴從細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二、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全國愛衛辦會同各成員單位重點開展3方面工作:一是加強頂層設計。起草《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擬近期印發。《意見》系統總結長期以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經驗和特色做法,突出問題和結果導向,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愛國衛生運動的目標與重點工作任務。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印發了《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工作規則和成員單位職責分工》《2020年下半年全國愛國衛生工作要點》,進一步明確了愛衛會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與重點工作任務。三是推進重點任務落實。針對流感等季節性傳染病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於11月10日印發通知,部署各地以提升環境衛生質量、培養文明衛生習慣、強化病媒生物防制等為重點,持續開展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我們多次組織專家對冬季疫情形勢進行研判。專家認為在目前全球疫情加速蔓延的形勢下,我國面臨的境外輸入病例導致本地傳播風險增大,冬季將處於疫情零星散發狀態,局部地區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同時,冬季其他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我國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不能放鬆。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堅持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群專結合,加強部門政策協調和信息共享,強化疫情防控屬地主體責任,落實「四方」責任。二是強化監測預警。加快推進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在繼續做好密切接觸者等8類人群應檢盡檢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發熱病例、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和進口貨物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以及醫療機構、農貿市場、冷鏈食品相關環境等的核酸檢測,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三是完善外防輸入措施。會同有關部門嚴格實施遠端防控措施,對入境人員境外核酸檢測全覆蓋,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檢驗檢疫力度,開展主動性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完善隔離醫學觀察等措施,強化隔離場所工作人員自我防護。四是優化重點環節防控措施。聚焦學校、養老和殘疾人福利等服務機構、農貿市場、醫療機構等重點場所,落實疫情防控的相關制度和措施,嚴防聚集性疫情發生。同時,引導公眾養成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五是加強應急處置。做好應急處置準備,一旦發生疫情後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把疫情控制住。六是加強流感等冬季高發呼吸道傳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監測、預警,加強鑑別診斷,儘早發現新冠肺炎患者,規範開展救治,降低流感等其他呼吸道傳染病與新冠肺炎疊加流行的風險。推動中醫藥全程介入相關疾病預防、治療、康復全過程,提升防治效果。謝謝。

壽小麗:下面我們請羅照輝先生作介紹。

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劉健 攝)

羅照輝:謝謝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出席今天的記者會,和大家就有關問題進行交流。當前,我們說國際形勢,三句話不離本行,國際形勢不確定、亂象叢生的一面上升,百年變局、世紀大疫、中美博弈相互疊加,在這麼背景下,中國在習近平主席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防疫抗疫、經濟恢復性增長的雙領先,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我們成為疫情以來首個恢復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大家看到了報導,昨天剛剛閉幕的第三屆上海進博會也取得了圓滿成功,這些應該說都是中國防疫抗疫成果的最好展示。我們經常講,全球問題、非傳統安全、跨國問題需要跨國合作,各方、各國只有攜手團結、同舟共濟才能取得當前面臨的百年大疫的最終勝利。中國外交在習近平主席和黨中央的戰略部署下、在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的直接指揮下,攻堅克難、奮勇向前。

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通過視頻、電話等雲外交的方式,從雙邊、多邊的角度開展了90多場重要外交活動,向世界傳遞了中國同國際社會同舟共濟的真誠意願,為各國合作應對疫情指明了方向,對推動全球攜手並肩抗疫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李克強總理開展了30多場線上線下外交活動,剛剛還在人民大會堂和東協10國舉行了年度的「10+1」領導人視頻會晤,達成了多項重要共識,取得了圓滿成功。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通過電話、致函、視頻等方式,先後參加了170多場外事活動,這些都是對外發出了中國政府堅持以民為本、生命至上的時代強音,為全球抗疫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我們倡導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在國際援助、疫苗使用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主張,得到了各方響應和支持。最新統計,共向150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提供了抗疫援助和支持。通過商業途徑向世界各國提供了大量的抗疫物資。「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各方對中國發揮的作用高度認可、高度讚賞,同時都很迫切地提出在疫苗方面希望繼續和中國共同開展研發和運用。李克強總理也感謝東協方面在疫情合作中對中國提供的大量支持和援助。

外交部還不斷協調、推動、調整、完善遠端防控舉措,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性地推動建立了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物資流通的「綠色通道」和糧食運輸的「生命通道」,有力地保障了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服務恢復經濟和中外人員交往。我們還指導駐外使領館和邊境地區的省份,加強和境外相應國家的邊境地區的疫情防控,推動有關陸地鄰國與我們建立各層級的聯防聯控機制。

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關愛海外中國公民,重視海外中國公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時刻牽掛海外同胞的安危、冷暖。外交部和200多個駐外使領館密切跟蹤各國的疫情形勢,持續關注我在當地公民的情況,全方位開展領事保護與服務工作,持續時間之長、服務範圍之廣、工作強度之高,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罕見的。

我們積極幫扶受疫情衝擊的海外同胞和留學人員,到目前為止,駐92個國家157個使領館一共發放了120多萬份防護物資的「健康包」,向100多個國家的500多萬華人華僑發送了各類防疫物資。我們積極與各國政府溝通協商,促請駐在國政府切實重視解決中國公民在健康安全方面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救治染疫的中國公民,通過大使、總領事連線,僑學界對接結對幫扶,國內知名醫療專家的遠程輔導等方式提供幫助。我們積極協助海外受困的中國公民返回祖國,截至11月10日,通過開通臨時航班等方式,一共從92個國家接回了7萬多名中國公民。我們全力保障緊急求助熱線高效暢通,「12308」領事保護與服務熱線24小時不斷運轉,今年1-10月份,熱線總來電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其中4月份來電量平均每天4600餘通,大約每分鐘就有3通電話。所以,祖國永遠是我們海外僑胞、留學人員的堅強後盾,時刻關心著他們的安危冷暖。

羅照輝:當前,全球範圍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到現在累計病例超過了5200多萬,其中北美、拉美、歐洲、亞洲四個板塊分別超過1000萬確診病例,近期全球單日新增病例突破60萬,是第一波也是春季峰值的6倍,美國單日新增連續一周在10萬例以上,歐洲重新回到「震中」,過去一周確診新增病例佔到全球半數。周邊國家疫情仍然嚴重,印度現在已經超過850萬例,俄羅斯超過了180萬例,印尼、菲律賓、孟加拉國累計病例都超過了40萬例,巴基斯坦、尼泊爾、緬甸的疫情形勢不容樂觀。第二波疫情及其威脅也是非常嚴峻的現實,截至目前,我國從境外累計輸入的病例多達3600多例,特別是10月以來輸入病例快速上升,目前日均輸入16.6例,比9月份增長了45%。11月份的頭十天,就輸入了260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持續不減。內外夾擊,這個冬天的確是不好過,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是中國政府當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能麻痺大意,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繼續發揮我國體制優勢和抗疫經驗,舉全國之力,堅決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維護每個公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是中國政府防疫抗疫的工作重心,無論是國內的公民、境外的公民、海外僑胞、留學人員。全球的疫情已經導致129萬人喪失寶貴的生命,中方在疫情初起的時候果斷封城,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現在我們回想一下如果不這麼做,後果不堪設想。每一次、每一地發生聚集性感染,我們都是「一人感染、全城核檢」,舉全國之力相助。在全球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也是各國政府普遍加大防輸入、加大防控力度的時候。這個時候,有些外國人、海外同胞因為各種原因需要來華,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應該歡迎的。但在疫情洶湧的時候,跨境旅行也會受到防控舉措的影響,不僅僅是到中國來,中國公民到境外去,第三國公民互相之間的往來,概莫能外,都是這樣一個情況。所以,世衛組織從一開始就勸導大家,中國政府也是按照世衛組織的專業意見,勸導大家減少不必要的旅行,特別是跨境旅行,就是為了降低大家在旅程中感染的風險。而相關的檢測舉措,又能夠幫助乘客及時、準確判斷不得不旅行的時候是否染疫,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對旅客本人、對國家、對世界都是一個好事。總之,我們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大家的健康安全,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近日,中國政府出臺了一些應對疫情採取的新舉措,我上面講了,很多國家前一段是「帶疫解封」,最近又重新封城、封國。在新的疫情形勢下,我們按照實際情況,參照其他國家的做法,採取這些措施。第一是增加一次血清抗體檢測,第二是登機前的核酸檢測由72個小時縮減到48個小時,第三是在中轉地也增加了一次檢測,第四是對一些疫情高發國家,不得不採取一些緊縮籤證政策。同時,航班熔斷機制繼續更加嚴格的執行。

隨著形勢的發展,相關的防控舉措是一個動態調整過程,不是說一成不變的。大家注意到,3月底第一波境外疫情兇猛的時候,我們發布通告,調減航班、緊縮籤證。半年以後,9月中下旬,亞洲、歐洲的形勢明顯緩解,我們又發布通告,放寬了籤證,相對放鬆了航班。最近,第二波疫情來襲,我們不得不又一次採取緊縮政策。外防輸入舉措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它會隨著形勢變化,放鬆或者收緊,出發點都是為了我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是為了鞏固國內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鞏固我們經濟穩定向好的良好局面。

打贏冬季防輸入攻堅戰、阻擊戰,中國政府充滿了信心。疫情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我們將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堅持多邊主義、團結合作,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為什麼我說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呢?我們採取的所有防疫措施,都是中國政府多部門特別是衛健委等主管部門和專家,反覆研究、慎重討論,最後出臺的。我們將繼續與國際社會通力合作,攜手應對,共同取得抗疫鬥爭的最終勝利。謝謝各位。

壽小麗:謝謝兩位部長的介紹,下面我們就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還是請各位記者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剛才,李斌主任已經說到了,境外輸入的風險在加大,最近一些地區在進口冷鏈食品當中,或者食品外包裝檢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社會關注度非常高。請問相關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來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的輸入風險,對於已經進入我們國內市場的進口冷鏈食品,有哪些監管措施?謝謝。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經營司負責人陳諝(劉健 攝)

陳諝:感謝記者的提問,我對這個問題作一點補充。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要求,市場監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重點抓好進口冷鏈食品風險監測和排查處置工作。

一是強化協同配合。市場監管總局會同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等部門,督促生產經營者落實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等防控措施。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地方政府部署的部署要求,協調並配合地方衛生防疫機構,定期對加工企業和冷庫、商場超市、農批市場、餐飲服務等場所進口冷鏈食品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加強常態化疫情監測和風險預警。

二是加強排查管控。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和相關工作指南、技術指南,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地方及時妥善處置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食品。針對一些地方在定期核酸檢測中發現的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樣品,組織對涉疫食品樣品進行溯源調查,及時協調跨省信息通報,加強涉事冷鏈食品追溯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疫情風險傳播。

三是落實主體責任。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一方面督促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加強進貨查驗、索證索票、食品安全自查、追溯管理、溫度控制、人員健康管理,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市場監管部門對來源不明的冷鏈食品加大查處力度。另一方面督促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指導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採購進口冷鏈食品時,查驗並索取核酸檢測報告,消毒單位出具的進口冷鏈食品貨物消毒證明等,凡是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一律不準上市銷售。

謝謝。

壽小麗:謝謝各位發布人,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就到這裡,大家再見。

來源:國新網、食品質量報告

發布單位:中國工商出版社 新媒體部(數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執法經驗

關注消費維權動態

同護市場公平正義

共觀市場經濟大潮

權威●專業

半月沙龍微信

①複製「微信號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

輸入公眾號「市場監管半月沙龍」,即可找到。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防範進口冷鏈食品的新冠病毒輸入風險有哪些措施?市場監管總局回答來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市場監管總局:採取五方面措施 做好冷鏈食品風險防控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市場監管總局:採取五方面措施,做好冷鏈食品風險防控11月2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市場是疫情防控的一個重點場所,請問市場監管部門在冷鏈食品國內市場的風險防控方面採取了哪些舉措
  • 阿拉善盟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更加嚴格監管措施...
    阿拉善盟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更加嚴格監管措施的通告 2020-12-07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90%以上進口冷鏈食品可追溯 冷鏈食品追溯概念股有哪些?
    市場監管總局正全面推進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設,進一步強化新冠病毒輸入風險「物防」措施。目前,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上線運行。接入全國平臺試運行的9個省(市),冷鏈食品首站進口量佔全國90%以上,基本實現從海關入關到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的全鏈條信息化追溯。
  • 冷鏈安全,這樣把關!探訪煙臺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
    來自煙臺港佳食品有限公司和煙臺綠美食品有限公司的三個水產品集中箱,共計75噸貨物,按照要求,這些封存貨品要從集中監管倉經過再次消殺和核酸檢測後才能進入流通市場。按照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及經濟運行領導小組(指揮部)和市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的要求,12月10日開始,出關進入煙臺域內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進入集中監管專倉消毒和檢測,不得自行選擇在其他地方消毒和檢測。
  • 廣西柳州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正式開倉運行
    來源:央視原標題:廣西柳州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正式開倉運行 春節臨近,進口冷鏈食品和貨物物流增大。如何加強各市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輸入風險呢?1月11日,廣西柳州市集中監管倉正式開倉運行,所有進入柳州市儲存、使用、加工、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將首先進入集中監管倉統一查驗監管,核查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消毒合格證明和追溯信息證明,手續齊全相符的,出具出倉證明,錄入「八桂冷鏈通」平臺,才允許進入下一步生產銷售環節。
  • 廣西柳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開倉運行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月11日上午,廣西柳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以下簡稱「集中監管倉」)開倉儀式在柳州肉聯廠有限公司舉行,市政府副市長盧柳屏宣布集中監管倉正式開倉運行。春節臨近,進口冷鏈食品和貨物物流增大,疫情傳播風險加大。
  • 伊金霍洛旗市場監督管理局四項舉措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的監管
    摘要:為進一步做好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消除疫情傳播風險、阻斷疫情傳播渠道,伊金霍洛旗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排查進口冷鏈食品風險隱患,築牢市場監管領域戰疫防護網,規範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 信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加強冷鏈食品監管
    為防範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通過冷鏈輸入的風險,信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食品加工企業、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場超市、冷庫、餐飲單位等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為重點場所,以進口水產品、肉及肉製品和冷凍冷藏食品為重點品種,全面進行排查和處置,嚴防冷鏈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
  • 黑龍江七臺河市市場監管局深入冷庫檢查進口冷鏈食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防範新冠病毒冷鏈環節輸入風險,強化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和核酸檢測工作,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市場監管局主要領導帶領檢查組,赴相關公司實地檢查進口冷鏈食品和防疫措施落實情況。在七臺河市馬華凍貨公司,檢查組詳細詢問了冷庫經營情況、進口冷鏈食品落地核酸檢測情況,指導企業設立進口冷鏈食品待檢區,所有食品要落地檢測合格後入庫,進口冷鏈食品在庫區內要獨立存放並標註進口冷鏈食品標識,出入庫要進行登記,銷售時要附帶核酸檢測報告並加蓋企業公章
  • 北京將對來源不明進口冷鏈食品加大查處力度
    行業主管部門強化常態監管和應急處置,嚴格進口冷鏈食品從口岸到境內生產、流通、銷售全程防控,沒有檢驗檢疫證明、沒有核酸檢測報告、沒有消毒證明、沒有追溯信息的冷鏈食品,不得上市銷售。要加大對來源不明、票據不全的進口冷鏈食品查處打擊力度。科學嚴謹推進疫苗各項工作。這並不是監管第一次表態對來源不明的冷鏈食品加大查處力度。
  • 獨家探訪 | 我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首日開倉!
    近日進口冷鏈食品問題頻出如何再添一道安全防線?今日上午煙臺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首日開倉否則,無法取得出倉證明等有效文書,按全省統一規定無法進入市場流通,也就是說從10日起,所有未在口岸環節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在這裡過一道安檢關。
  • 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排查 嚴防疫情輸入風險
    (記者 曾可嘉 通訊員 何佩珊) 記者從旌陽區市場監管局獲悉,自2020年12月13日起,針對進口冷鏈食品可能存在新冠肺炎傳染風險的問題,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結合食品安全,消除潛在疫情風險,該局對全轄區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排查。
  • 「網連中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各地都在咋操作?
    近日,個別地區進口冷鏈食品及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進口冷鏈食品成為當前各地重點防控對象。11月2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說,新冠病毒在低溫條件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新冠病毒跨境傳播的載體。
  • 浙江:這4種進口冷鏈食品不得上市銷售!消費者可用支付寶掃「冷鏈...
    監管倉在本月投入運行後,對通過浙江口岸進入浙江儲存、加工(分包)、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凡不能提供口岸消毒證明的,一律運抵監管倉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省外流入浙江市場的進口冷鏈食品,凡不能提供口岸消毒證明或省外規範化核酸檢測和消毒證明的,一律運抵監管倉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監管倉按照公共集中監管倉、企業集中監管倉、第三方集中監管倉相結合的方式設立。
  • 菏澤市東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加強冷鏈食品監管
    摘要:菏澤東明縣市場監管局全面排查冷鏈食品相關經營單位,嚴防冷鏈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共出動人員3500餘人次,摸排農貿市場200餘家次,商超600餘家次,配合開展核酸檢測6000餘人次,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
  • 遼寧:涉進口冷鏈食品人員12月31日前完成新冠疫苗接種
    遼寧:涉進口冷鏈食品人員12月31日前完成新冠疫苗接種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25日消息,24日,遼寧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公路水路境外疫情經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從源頭把關,一刻都不放鬆——記者探訪聊城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
    近一段時間,進口冷鏈食品成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風險點,聊城全面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的管控措施,啟用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對所有進口冷鏈食品、環境和人員全覆蓋核酸檢測,預防性消毒,實現了對人、貨、場、車等全環節精準管理,以及供應鏈全程可監管追溯,有效阻斷了疫情風險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播,為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築起一道「安全牆」。
  • 河南省鄭州航空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摘要:為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策略,加強鄭州航空港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鄭州航空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工作。
  • 各顯其能,濟南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冷鏈食品「大檢查」
    夯實冷鏈食品經營主體責任、市場開辦方管理責任、屬地監管責任,完善工作措施,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堅決守住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底線。長清區將繼續強化常態監管和應急處置,嚴字當頭,嚴格進口冷鏈食品生產、流通、銷售全程防控,沒有檢驗檢疫證明、沒有核酸檢測報告、沒有消毒證明、沒有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銷售。
  • 市市場監管局:這4種情況,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得上市銷售!
    「凡購進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者,必須在食品預計到達24小時前向當地縣區市場監管局進行報備。」「進口冷鏈食品要集中放到各縣區建立的進口冷鏈食品待檢區,確保專人接觸、專人管控……」12月17日上午,為深入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策略,有效防範疫情傳播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全市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暨大中型冷庫負責人約談會,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王新軍對170多家儲存進口冷鏈食品大中型冷庫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