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一位疆臣:溥儀退位後誓死保皇,還找日本人幫忙復闢清朝

2020-12-25 歷史的皇宮

前面小編介紹了閩浙總督松壽、兩廣總督葉名琛,今天繼續來介紹晚清總督,今天要介紹的這位總督,他對清廷忠心耿耿,清帝溥儀已經宣布退位,但他卻誓死保皇,仍率清軍和革命軍作戰,還親自去找日本人幫忙,企圖復闢大清王朝,他就是最後一位陝甘總督升允。

升允(1858年—1931年),全名多羅特·升允,蒙古鑲黃旗人,公元1882年(光緒八年)考中舉人,歷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等職。不久後,升允升任陝甘總督,是他官場生涯的頂峰。

升允對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的,他為官期間所做的事都是為了維護岌岌可危的清朝統治。比如著名的西北大學,前身就是升允修建的陝西大學堂。升允重視教育,開辦陝西大學堂後,培養了很多出色的人才。不僅如此,升允一生為官清廉,正直剛烈,彈劾過很多高官權貴,從一定程度上,對腐敗無能的清廷起到一定的整頓作用。

不過腐敗無能的清朝不是靠幾個忠臣良將就可以拯救的,清政府在溥儀登基後,決定實行預備立憲,預備立憲是指為實行君主立憲制而採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升允得知清廷的決定,表示強烈反對,因此被革去陝甘總督的職位,升允憤而退隱。

三年後的1911年(宣統三年),爆發了武昌起義,隨後全國各省陸續爆發起義。清政府迫於形勢,重新起用升允當陝甘總督,升允忠於清廷,以「勤王」為名率舊部與革命軍作戰。升允不會同意清帝退位的,於是他計劃攻下西安,企圖迎接溥儀建立偏安朝廷,不過沒等到溥儀來,卻等到溥儀退位的消息。

溥儀宣布退位後,全國各地的清廷大臣或自殺、或戰死、或投降,只有作為陝甘總督的升允下令誓死保皇,率清軍與革命軍作戰,大批革命軍被升允殺害和俘虜。不過後來升允的部下拒絕繼續作戰,升允無兵可用而無法繼續作戰。

升允世受皇恩,不甘心就此隱退,於是他四處東奔西走尋求支持,謀劃復闢清廷。升允想到借鑑日本崛起的例子,於是他找到在中國的日本人,希望得到日本人的支持,早日復闢清廷。和升允進行復闢活動的還有清朝宗室溥偉、善耆等人,善耆就是著名間諜川島芳子的父親。

1917年7月1日,升允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和張勳率部下入京,迎接溥儀重新登基,設壇祭天,宣布復闢清廷,這位中國最後的疆臣終於實現了他的復闢願望。但不久,軍閥段祺瑞率軍擊敗張勳,這場復闢鬧劇僅僅過去12天就宣布終結。

一心忠於清廷的升允不甘心失敗,他寫下一首詩表明復闢之志:「老臣猶在此,幼主竟何如。倘射上林雁,或逢蘇武書。」,仍然四處奔走,進行復闢活動,對清朝如此忠心耿耿的遺老非常罕見。

但清朝的滅亡是歷史潮流,也是民心所向,升允因為缺少資金和人員,復闢活動失敗過一次後難以繼續開展,他已經心力交瘁,終日憂愁嘆息,終於在1931年7月,升允在天津飲恨離世,終年73歲。

他就是中國最後一位疆臣——陝甘總督升允。

相關焦點

  •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悲慘的一生
    」,這是我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在回到故宮的時候,問的問題。我們都說大清早就亡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就此結束了。當然對於我們現在來說,這個封建制度該亡,亡的好,但是,我想對於那個時候的溥儀來說,大清亡了,也就說明了他的家沒了吧。溥儀,我國古代最後一位皇帝,也是結束我國封建制度的一位皇帝。他的身世可謂是十分的坎坷離奇。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是怎麼滅亡的?
    確實,清朝覆滅的太過突然和迅速,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就宣布了退位,宣布了清朝滅亡。 清朝究竟是怎麼滅亡的?
  • 溥儀已退位,他卻一心復國,還揚言:只要我在一天,大清便不會亡
    1912年2月12日,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宣統三年正是宣布退位,從此帝制時代走向了終結,但是對於那些過慣了奢華日子的王公貴族們而言,他們是不能夠接受這種情況的,而有一個王爺顯得尤為的憤慨。這便是道光皇帝的曾孫,愛新覺羅·溥偉。
  • 溥儀復闢後為何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有人說是投靠日本人忘了本
    除此之外,溥儀還在亡國之後投靠日本人復闢,即便這樣他都能夠安度晚年,絕對的歷史第一人,眾所周知,溥儀復闢之後的國被名為滿洲國。1931年「九一八」之後,日本侵佔了整個東北地區,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一年之後,溥儀在日本軍方的攛掇之下,偷偷從天津跑去了東北。
  • 溥儀退位後,清朝仙女級別的格格們都嫁給了誰?關曉彤是她們後代_王敏彤
    原標題:溥儀退位後,清朝仙女級別的格格們都嫁給了誰?關曉彤是她們後代「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有24個朝代,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舊的朝代滅亡,新的朝代建立,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清朝276年的歷史到此結束,溥儀根據《清室優待條件》還是可以住在紫禁城,有宮女太監照顧,還可以從袁世凱那領每年400萬的銀元。
  • 清朝的末代皇后婉容竟敢給溥儀戴綠帽!
    清朝遜帝溥儀的妻子,清朝與中國的末代皇后,後為偽滿洲國皇后。 因為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給予清室的優待條件是「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所以,遜帝溥儀的婚禮還是完全照搬皇帝大婚的禮儀,民國政府特準皇后的「鳳輿」從東華門抬進紫禁城的後半部。1922年11月30日,婉容成為名義上的皇后。
  • 末代皇帝溥儀在聽到被特赦的消息後熱淚盈眶,只說一了句話
    溥儀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中國了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他的命運可謂跌宕傳奇。溥儀小的時候生活在皇宮之中,條件可謂非常優越,他是道光皇帝的曾孫,由於光緒皇帝沒兒子,加上和慈禧太后的關係也不好,所以命運就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當上皇帝可謂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對於年幼的溥儀來說這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此時清朝已經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 清朝覆滅之後,溥儀的個人資產在世界排名第幾位?
    愛新覺羅·溥儀,清朝末代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更是當時攝政王載灃的長子。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又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上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 用SWOT分析法,闡述末代皇帝溥儀改革之路失敗、清朝沒落的原因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與其他歷史朝代走向沒落面臨的結局有所不同,清王朝的覆滅象徵著中國封建社會的完結,也代表了中國即將步入一個新的社會發展階段。 愛新覺羅·溥儀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自衝齡之際登基,至退位之時僅僅只有三年。他兩歲時便被慈禧太后養在宮中,於光緒帝薨逝之後繼承大統。
  • 故宮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連退位的溥儀、復闢的袁世凱都不敢坐
    而近代更多的資料顯示,龍椅還真就不是一般人能坐的,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應該是最後一個坐上龍椅上的皇帝了。溥儀三歲登基,連話都不會說就座到了龍椅上,在整個歷史上也不多見,然而溥儀的悲催更是獨一份,1912年,在位僅僅三年的溥儀就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被拉下皇位。
  • 清朝滅亡後有人找溥儀賜官,溥儀開玩笑答應了,而他卻當真了
    清朝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有些人仍然要求溥儀賞賜給一個官職。溥儀開玩笑說獎勵他。他竟然信以為真了。1912年,袁世凱繼任後,在此期間,他迫使清末最後一位皇帝退出王位。溥儀退位後,這也標誌著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終結。
  • 看到溥儀英文手稿後明白,即使他沒上過學,文化依然讓人自愧不如
    然而,清末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卻束手無策,他出生在封建社會,但後半生生活在一個新社會,當時,人們更關心自己的教育背景,但是溥儀一輩子都沒上過學,他的文化水平如何?不幸的命運作為末代皇帝,溥儀的前半生可以說是不幸的,即使他不願意,他也不得不扮演「末代皇帝」的尷尬角色,他的父母和他自己都不當皇帝,那時,他只能被自己不幸的命運所驅使,但溥儀又是幸運的,清朝雖然亡了,他卻獲得了寶貴的自由,平安度過了後半輩子。
  • 清朝最後一位皇后,和溥儀用英文傳情,最後卻變成「掛名」夫妻
    清朝最後一位皇后,和溥儀用英文傳情,最後卻變成「掛名」夫妻文|啦啦啦說我國可是有著諸多歷史的,而這些歷史也是經過了不少時間的沉澱,更是我國存在的證明。每個人都是有著好奇心的,只不過好奇的點不同罷了,而小編好奇的地方便是這歷史了。因為這裡歷史記載的是我們過去祖先的生活,更是流傳下來的精華,裡面有著不少的事情,都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所以小編要和大家來聊一聊,我國的清朝史記,而這位主人公便是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后。這個皇后叫做婉容,她也是在最美好的年紀,在最美好的年華當中,被選進了宮中。
  • 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後代去哪了?你絕對想不到的結局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從此清朝滅亡。中國進入共和國時代,而退位時愛新覺羅氏貴族已有14萬人左右,如此多的愛新覺羅後代他們下場如何?從努爾哈赤到溥儀,從後金到清末算起,將近300年,歷經11代12位皇帝,在這期間,皇帝們擁有特權,並擁有眾多后妃,加上中國崇尚多子多孫的古老傳統習俗,因而愛新覺羅家族子孫繁衍十分迅速。
  • 清朝的時候是誰把溥儀的辮子剪了呢?那麼這個辮子現在何處?
    鴉片戰爭後,受到列強的侵略,喪失了主權和領土,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也開始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進一步加深了民族危機,清朝後期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迫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
  • 我的祖父復闢狂人恭親王(下)
    我想爺爺他搬到戒臺寺住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散散心中的鬱結,二是不想再繼續參加讓國會議,以免在退位詔書上籤上自己的名字,所以在1912年清帝的退位詔書上有兩位鐵帽子王沒有籤名,一位是我爺爺、另一位是肅親王耆善,從此這二位強硬的復闢派就此結成了聯盟。
  • 清亡後,14萬皇族都去了哪?從事這個職業的人最多,如今還很吃香
    清亡後,14萬皇族都去了哪?從事這個職業的人最多,如今還很吃香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去世後,清朝也就只剩下最後一口氣,遲早迎來滅亡的結局,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隆裕太后成為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後來袁世凱以優待皇室的條件,讓隆裕太后頒布了《退位詔書》,溥儀退位,清王朝落幕。
  • 當年已身為大帥的張作霖,為何見到退位的溥儀還要跪拜?
    但是張勳不會辦事兒,1917年6月7日,張勳進入北京後,於7月1日擁立溥儀復闢,然後開始封賞這些擁護復闢的軍閥,張作霖給了個奉天巡撫。人家1916年就已經是奉天督軍兼省長的身份了,擁戴復闢之後給個平級官職,這是沒把老張放在眼裡啊!
  • 清朝滅亡後,此人立志復國,不惜當漢奸
    不僅是明朝,在我們閉著眼睛看,軟弱無能的清朝也是如此。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溥儀等皇族成員被逐出紫禁城。這個時候,皇室貴族可能剛剛有了明朝,清朝沒了,但是還有人想復國。我們知道,當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他迅速被日本人拉攏,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 清朝滅亡30年,為何海外有個地方,還高高地飄揚著一面「三角龍旗」
    清朝12帝,前六位皇帝走得是上坡路,而從乾隆皇帝的後半生開始,清朝就開始走下坡路。至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后代替末代皇帝溥儀籤署了退位詔書,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正式退位。如果想掰扯清楚這面龍旗的來歷,我們還得從溥儀的英國老師莊士敦談起。莊士敦是蘇格蘭人,他先後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和牛津大學,主修現代歷史、英國文學和法理學,可以說,他是一位有真材實料的專家型學者。1898年,莊士敦來到中國,他先後在香港和威海衛的英國殖民政府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