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此人立志復國,不惜當漢奸

2020-12-19 回首初相見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1174,閱讀約3分鐘

每一次改朝換代的背後,都有一群忠於前朝的人,他們可能追隨前朝,也可能伺機發動復闢戰爭。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在煤山自縊時,有一批大臣跟著他。到了清朝後期,也不乏反清復明的聲音。

不僅是明朝,在我們閉著眼睛看,軟弱無能的清朝也是如此。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溥儀等皇族成員被逐出紫禁城。這個時候,皇室貴族可能剛剛有了明朝,清朝沒了,但是還有人想復國。

我們知道,當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他迅速被日本人拉攏,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對普通人來說,溥儀是日本侵華的一大棋子,但對溥儀來說,他可能不會完全參與日本的計劃,他一直想復國。否則,他不會精心挑選一批人來組建一支軍隊,其規格與正規軍無疑是不同的。如果不是日本被發現,溥儀早就用這支軍隊來抵抗了。

除了溥儀想復國,溥儀將偽滿皇帝推上位,鄭孝胥也想復國。對於這個人,不知道是該說他是愚忠,還是漢奸。而他自清朝滅亡後的作風也一直為後人所詬病。

1860年,鄭孝胥出生於福建閩侯,1882年中舉,後成為李鴻章的幕僚。此後,鄭孝胥於1989年一路升遷至日本,擔任清政府駐日使館秘書,次年任駐日總領事,後成為神戶、大阪總領事。直到甲午戰爭爆發,鄭孝胥才回到中國

回國的鄭孝胥一度身居要職,先後擔任北京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京漢鐵路南段總辦、漢口鐵路學校校長。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鄭孝胥開始以老人自居,並直接影響了他之後與日本人的合作。

1924年,隨著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溥儀被驅逐出境,鄭孝胥帶著溥儀逃亡。此後,鄭孝胥全面負責溥儀的總辦和對外事宜,一心想幫助溥儀恢復清朝。

1928年,鄭孝胥赴日本商討溥儀復國計劃,為溥儀復國四處奔走,日本建立偽滿洲國時,鄭孝胥包攬了溥儀稱帝的一切事宜,並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起草了偽滿洲國國歌和宣言。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滿洲國成立後,鄭孝胥承認了日本在滿洲國的特殊地位和駐軍權,讓日本在中國東北站穩了腳跟。這一招,讓鄭孝胥成了人口中的大漢奸。

1934年,溥儀正式稱帝,鄭孝胥被任命為國務總理。看來,一切都在朝著溥儀和鄭孝胥接近的計劃發展,但日本並不是單純地幫助溥儀復闢溥儀,日本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溥儀實現中國的中國化。

可以說,儘管這一切都是溥儀和私慾的存在,但鄭孝胥的作用不可小覷。值得一說的是,鄭孝胥做了那麼多讓人不齒的事,但他的書法也很好,為了讓他題字,有人不惜用1000大洋換來一個字,真正達到了一字千金。

1908年,交通銀行成立時,鄭孝胥應邀為交通銀行題字,如今,這四個字隨處可見。可是誰能想到,寫下這四個字的會是一個叛徒。人們難免猜測,如果沒有辛亥革命的爆發,鄭孝胥或許會在他的時代留下輝煌的詩篇。

你怎麼看鄭孝胥對清朝的忠誠?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

相關焦點

  • 明朝滅亡後,此國一直打算為其復國,堅持一百多年後,徹底絕望了
    明朝滅亡後,此國一直打算為其復國,堅持一百多年後,徹底絕望了1619年薩胡戰爭後,明朝對東北亞的影響大大減弱,後金女真政權更加強盛。1627年,後晉皇帝黃帝派兵入侵朝鮮,被迫與後晉講和結盟。它接納了明朝戰敗後逃到朝鮮的將軍們,他們對後晉持敵對態度。陸1636年和1637年之間,「第三個兒子」,皇太極軍隊戰士將再次訪問朝鮮,朝鮮lee Ju和捕獲君主溰李和他的兄弟,後來,兩兄弟在俘虜的首都很長一段時間。當時的韓國,以其高度發達的儒家文明和自封的「小中國」,成為清朝的附屬國。雖然朝鮮向清朝投降,但朝鮮人民對清朝非常反感,稱之為「胡rupp」。
  • 此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漢奸,投靠匈奴,恬不知恥
    漢奸,是所有人都深惡痛絕的一類人,他們這些人為了自身那點蠅頭小利,不惜來投靠敵人,充當其走狗,為敵人鞍前馬後,出謀劃策,正是因為這類人加入敵人陣營,所以對我們的危害一直是非常大的,要說中國上第一位「漢奸」那可就離現在非常遠了,此人投靠的不是日本,而是對古代中國威脅最大的匈奴。
  • 大清亡了後,此人一心想要復國,最終敗光家產,56歲含恨而終
    畢竟在清朝剛剛滅亡的時候,的確是有許多皇室成員因為無法接受這樣的打擊,一度變得瘋瘋癲癲的,而溥偉便是其中的一員。 而溥偉也因為這樣,所以滿心歡喜的以為自己會成為大清日後的主人,但是讓溥偉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居然在皇位競選中敗下陣來,還是敗給了一個年僅三歲的小孩,而這個小孩便是大家日後都熟悉的亡國之君——溥儀。
  • 果不其然清朝很快就滅亡了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位清朝時期的大臣,他一死去,慈禧痛哭流涕:大清覆滅!果不其然清朝很快就滅亡了。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此人名叫僧格林沁,是蒙古人的後代。此人對大清王朝真是忠心耿耿,絕無二心,也算是歷史上一個空前絕後的人物了!
  •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為何楚滅楚人想著復國,而秦朝滅亡後無人復秦
    反秦起義的大潮正處於低谷,項梁召集部分反秦義軍商議今後如何行動,於是範增在會上說了一番話,大概的意思是說:範增引用楚南公說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陳勝失敗是應該的,秦國滅亡六國時,楚國最沒有過錯,自從楚懷王被秦國扣留後,楚人至今經常懷念,所以楚南公說:哪怕楚國只剩下三戶人家,滅亡秦國的也一定是楚國。
  • 北宋滅亡南宋延續趙宋國祚一百多年,而明朝滅亡南明卻不行呢
    同樣是漢人政權,北宋滅亡,南宋能夠延續國祚100多年,可是明朝滅亡後,為何南明就不行呢?豆包認為這是由於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南宋和南明面臨的外敵人不一樣。1644年清軍入關前,清朝已經立國28年,歷經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君王的治理,國家已經走上正軌,並且此時的清朝已經先後徵服蒙古和朝鮮,多次擊敗關外的遼東明軍,同時清軍已經多次從喜峰口和寧北口多次入寇關內,可以說此時清朝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並已經有了鯨吞大明的野心。
  • 越南末代皇帝,清朝滅亡後他仍做了20年皇帝,子孫至今想著復國
    越南與中國是鄰國,在歷史上,越南自從10世紀初獨立建國後,歷朝歷代都是中國藩屬國,阮朝是越南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歷史上也是中國清朝藩屬國,小編今天要介紹的是阮朝末代皇帝,也是越南末代皇帝,他就是保大皇帝阮福晪,在清朝滅亡後,他還繼續在越南做了20年皇帝,不過他的一生與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相比就是同病相憐
  • 清朝滅亡後,寧古塔的犯人去哪了?
    東北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清朝初年,國內局勢尚未完全穩定,東北是流放不二選擇地。到了清朝中後期,隨著清朝統治者對東北封禁政策愈發嚴格,流放寧古塔的人因此日趨減少。在清朝時,犯人一聽說被發配寧古塔有些乾脆就自殺了,覺得死了比活受罪強。
  • 中國最後的「狀元」,及第不久清朝滅亡,他的結局如何?
    中國最後的「狀元」,及第不久清朝滅亡,他的結局如何?現在正值高考出分的日子,幾家歡喜幾家愁。說起高考很容易就讓我們想起古代的科舉制度,雖然古代的科舉沒有像現在高考這般先進,但是在古代也是很好的選拔人才的手段了。那麼,你知道中國科舉考試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是誰嗎?
  • 歷史上的琉球「復國運動」
    在1879年琉球國最終被日本吞併前後,琉球人不堪被滅國,掀起了持續不斷的反抗運動,很多琉球人流亡清朝,希望能得到清朝援助復國,這些人被日本稱為「脫清人」。
  • 此人堪稱現代諸葛亮,不僅預言出清朝滅亡時間,還猜中世界大勢!
    清朝滅亡於1911年,不過這件事情早在44年前就被一位書生預言了,這位書生就是趙烈文。在1857年,他就預言:清朝的壽命不會超過五十年。其實,趙烈文不盡準確預言到了清朝滅亡的時間,還預言到了清朝滅亡之後的格局。
  • 此人被戲稱為「精蟲總統」,晚年立誓寧肯喝稀粥,也不當漢奸!
    於是他暗下決心,立志從戎,於是年僅20歲的曹錕,應募入伍,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而後的曹錕在天津武備學堂學習,畢業後的曹錕,做了毅軍的一名哨官。曹錕為人老實,時常受人欺負,但他也從無怨言,他這性格就連袁世凱都知道了。
  • 最高級別漢奸,軍統多次暗殺都失敗,此人一把菜刀就了事
    最高級別漢奸,軍統多次暗殺都失敗,此人一把菜刀就了事在抗戰時期,無數的英雄兒女為了保家衛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也有一些人。他們為了自己一點點的利益,就背叛自己的國家,殘害自己的同胞,走上了通敵叛國的道路。
  • 清朝滅亡了,被稱為大清孿生國的他卻在努力復國,他是如何做到的
    因為一是他們離我們太過遙遠,二就是這個帝國已經滅亡了。但和清朝不同的是,他們還有一點殘餘勢力活著,並努力試圖恢復祖業。和滿清一樣,奧斯曼帝國也是靠著戰馬和血腥建立起了的帝國。這個民族別看人少,統治智慧卻是一流的。·多元包容的政策奧斯曼人一共經歷過35位蘇丹(咱們這叫皇帝),其中有5位特別有才。
  • 遼朝被金朝滅國後,倖存皇族逃到中亞復國,結果成為中亞第一強國
    金朝滅掉遼朝後,順勢南下,短短兩年時間,就在公元1127年把宋朝也滅國了,隨後宋朝倖存皇族繼續向中國南方逃亡並復國。為了方便劃分和研究歷史,前面的宋朝稱北宋,復國後的宋朝稱南宋。以上都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歷史,但是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接下來要說的這段歷史,就是遼朝被金朝滅國後,其倖存皇族也像宋朝倖存皇族那樣,在另外一個地方復國。按照地理位置,遼朝倖存皇族在今天的中亞地區復國,而且更重要的是,復國後的遼朝居然發展成為中亞地區的第一強國。復國後的遼朝,史書稱之為「西遼」。
  • 清朝滅亡後,14萬皇室貴族去了哪?此人堅持留長辮,自稱八阿哥
    說起清朝的「八阿哥」,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與雍正爭儲的康熙第八子愛新覺羅·胤禩。 眾所周知,清朝於1912年宣告滅亡後,昔日的皇室貴族就失去了往日的地位,為了免遭橫禍,皇室貴族紛紛改名換姓。像「愛新覺羅」的後人就大多以「金」為漢姓,比如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愛新覺羅·溥任就取了個漢名叫金友之,他本人也更喜歡大家叫他「金老師」;
  • 世界上頑強的民族,國家滅亡2300多年後,最後又在1991年成功復國
    ——李煜《破陣子》 王朝更替在歷史上再常見不過了,說到亡國之君,不得不提到南唐後主李煜,公元975年,宋軍破了金陵,李煜被俘,淪為階下囚,卻還像做夢一樣說出「幾曾識幹戈?」也就是說:看著宮中繁華,我哪裡還知道這世界上這回事啊?亡國之君都背負了常人難以忍受的亡國之痛。
  • 改革失敗是清朝滅亡的原因?袁世凱才是關鍵,北洋六鎮實力太強大
    與其說清朝是革命黨人推翻的,倒不如說清朝是袁世凱給推翻的,而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黨人,其實只是導火索罷了。所以說清朝的滅亡,和改革失敗與否,其實沒有必然的聯繫。如果那個人不是袁世凱,那麼光靠革命黨那點力量,清朝不可能滅亡,至少可以劃江而治。
  • 最難評價的皇族:哥哥姐姐是漢奸 弟弟是紅色特工 自己是勞改犯
    中國近代最難評價的家族就是愛新覺羅家族,而這個家族中的一個親王很特殊,因為他的子女當中有漢奸,也有紅色特工,還有一個女兒被稱作清朝最後一位格格。川島芳子是金默玉的姐姐,同時也是一名臭名昭著的大漢奸,出賣國人,為日本人效力。而金默玉曾坦言姐姐川島芳子毀了自己一生,她很少提及自己的姐姐,但是臨終前說了一句與姐姐有關的話,金默玉說:「如果不是父親當年將姐姐送去日本,她也不會走上這條路。
  • 古代有很多復國行動,為什麼反清復明那麼受人追捧?
    雖然不管哪個朝代滅亡,但是始終有一些鐵桿粉絲在苦苦支撐,就算新朝代統治深得民心,也會想著去復國。雖然不管末代皇帝怎麼樣,但是對於那些人來說,前朝就是自己的家,家被毀滅,怎麼能不去報仇,要是復興這個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