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境,情勝也。
又境,氣勝也。
終境,格勝也。
——江順貽
「得意忘形」、「以白當黑」,水墨畫與參禪相通,實現了對形的超越,擁有更大的想像空間,也使欣賞者品味愈發的曠遠、思考愈發的深入。
空間主題是如何利用水墨畫去體現意境、展現巧思、升華內涵的?水墨畫只能適用於中式、新中式風格中嗎?「室內空間設計中水墨畫如何運用」是九宮閣一路走來,十年裡潛精積思研發的冰山一角。
水墨畫在傳統中式、現代中式、現代極簡風格的空間中,均可找到其展現意境的絕佳位置。
水墨畫在空間中與整體設計珠璧交輝,身在其中,人能夠感受到水墨於整個空間的交融與貫穿。這種能夠賦予人五感的體驗是離不開設計師的苦心竭意,選得一幅好畫搭配空間,我們需要從畫作內容、空間屬性、搭配手法三個方面去考慮。
今天我們先就畫作內容方面淺談一二。畫作內容的選擇要遵循以下三個層次的規律:
首先畫作的內容需切合設計主題,其中的元素符合空間環境分析。選擇山水還是花鳥,意味著選擇了男人或女人、曠達或馨美,而人物畫則對描繪的角色有著針對性的象徵意義。
二之對畫作的構圖、裝裱方法的選擇、顏色、線條、塊面需符合對硬裝及軟裝家具配飾的搭配需要,在美學的基礎上,打造氛圍和提升意境。
在此之上,如能把作畫技法和風格所屬的時代特點與空間設計理念相配合可達到愈加深化主題的效果。畫作表達的內容或其背後影射的故事除了呼應空間本身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起到加深設計的文化深度與內涵,宛若錦上添花之彩。
水墨對於國人是我們從幼時就會觸碰到的本源文化的一部分,古往今來,各個時期的水墨畫都各具特點,精巧細膩、肆意奔放、專注工筆、和詩附墨諸技巧風範能在現代空間運用的相得益彰、淋漓盡致是對傳統文化藝術的高度理會和尊重!
東晉,水墨畫就開始了以形傳神的寫意旅途,宗炳提出了「山之大,可圍於方寸內」的理念,對山水畫有著開山的影響。 唐代,水墨畫中融入了詩歌與佛教的「禪宗」文化,使得其意境表現上不同凡響。即不僅擁有詩情畫賦之美,且愈有「禪意」之意境美。 兩宋時期,中國傳統水墨畫開啟鼎盛時代,寫意水墨畫開拓了一種「文人畫」,它更加注重了傳統文化的味道和個人主觀情感的宣洩,也更貼近了現實社會,推動寫意水墨畫的發展。 到了元明清,水墨畫特別注重筆墨的運用,更加追求意境韻味的表現。
而近代,西方傳統繪畫中的素描、光影、透視等技術和方法融入水墨畫中,藝術語言更加簡潔明快。
今天,我們這個時代,簡潔抽象、寫實具象、百川局部,種類紛多。
畫作是空間藝術性的體現,是裝飾語言中華彩的點睛之處,也是協調空間整體格調、裝飾著重點的高潮展現。
水墨畫,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結晶,九宮閣藉助傳統文化智慧與大美,也通過我們現代人的聰慧和思維,託舉它,讓其在空間藝術中更加自由向上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