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藥一年銷2億顆,遭控霸佔爸媽家產,臺灣最老藥廠豪門翻臉

2020-12-18 一波說

中美兄弟製藥,是臺灣本土已有84年歷史的老字號、最老藥廠。從寄藥包起步,到蛔蟲藥、便通藥、老虎牙子再到植物新藥,一直是很多人的深刻記憶。

彰化四代同堂的中美兄弟製藥林家,此前也曾因集團四代的無縫傳承,令業界稱奇,如今卻為爭產不惜翻臉,到底出了什麼風波呢?

遭控霸佔家產,臺灣最老藥廠豪門翻臉

中美兄弟製藥集團董事長林本源和太太李阿利

1936年起家的中美兄弟製藥,是臺灣本土最老藥廠,已有84年歷史。他們的「便通藥」、「優美孅」等,更是公眾心目裡的明星品牌。

多少年來,外界對中美兄弟製藥的不老傳奇更是稱讚有加,四世同堂,無縫接力,大家全心投入家族事業。現為中美兄弟製藥董事長的林本源,是第三代掌舵者,他支持太太常年投身慈濟志工,為人稱道。

林本源的太太李阿利,今年64歲,她也是「大愛電視臺」節目前主持人,除了是中美兄弟製藥的董娘外,她的身家背景也是光鮮亮麗,她是「養樂多」大股東第二代。近20年來,李阿利因病癌開了三次刀,但她從不認為自己是「可憐蟲」,她曾說:「凡是折服我的,將使我更溫柔謙卑。

在最無助的時候,她獲得證嚴師父的祝福,決定把生病當作人生預約好的一門功課。2000年她被確診「乳癌」,2010年又再次開刀,拿掉困擾多年的12公分大的子宮肌瘤,2018年再次住院開刀,摘掉了2公分的腎臟腫瘤。這些年來,她除了常年做志工外,三個兒女也於去年開辦了「癌知識」網站,提供正確癌症營養補充的相關資訊。

林偉權(左2)和父母林本源(右1)、李阿利(右2)

到中美兄弟製藥第四代「少東家」林偉權這裡,彰化林家已「富過四代」了。2018年前,熱愛文學的林偉權將新書《意志者》帶回母校分享。

現年32歲的林偉權,雖出身製藥豪門,卻沒有少爺的架子。他小學畢業後到臺中明道中學讀書,後進入明道大學。從小愛看小說和插畫的他,中學到大學時開始學動畫設計,開始了寫作之路。後來他在日本動漫公司擔任行銷企劃,再後來又被家族企業派往日本,利用空閒時間創作了第一本科幻小說。

這裡簡略地說一下中美兄弟製藥的歷史。1936年在彰化起家,創辦人林金枝最早時,是用寄藥包方式經營「中米藥房」。當時是臺灣醫藥匱乏的年代,林金枝通過寄藥包,踏遍臺灣中部大小鄉鎮,也解決了很多人就醫困難的窘境。

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衛生環境差,小孩子容易長蛔蟲。當時,臺灣每一個小學生都要吃中美藥廠的蛔蟲藥「海山錠」,這也是這家公司最膾炙人口、對公眾健康影響最深遠的藥品。

中美兄弟製藥第二代掌舵人林滄洲

愛,是良藥。」這是中美兄弟製藥第二代掌舵人林滄洲之人生哲言。

林滄洲,可算是84年老字號中美兄弟製藥的「中興之主」。1966年,彼時林滄洲31歲,他父親林金枝創辦的「中米藥房」,經營不善,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當時,他毅然辭去人人羨慕的「金飯碗」銀行工作,帶著太太施淑美返回鄉裡,扛起家族事業,成為第二代掌舵人。

林滄洲在外拼市場,施淑美在家調配藥品,夫妻二人胼手胝足,更因為林滄洲創立了藥局會員制這個創新模式,公司進入了高成長期,並為後來發展奠定了穩健基礎。如今,全臺灣約5千多家藥局,和中美兄弟製藥建立經銷關係的超2500家,換句話說,是第二代經營者林滄洲,為這家老藥廠版圖拓展打下了重要基礎。

「製藥就是道德」,是中美兄弟製藥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如今,公司也以林滄洲之名設立了「滄洲教育基金會」。

不過,作為第二代掌舵人,林滄洲卻因為沒有安排好身後事,為日後的家族兄弟爭產埋下了隱患。家族企業傳承是大事,輕忽不得,往往親情無法代替理性的。

林滄洲夫人林施淑美(左1)和孫女林宜琳(中)

除了藥品之外,中美兄弟製藥旗下的「老虎牙子」1999年上市後,在臺灣本土一炮而紅。另外,由第三代林本源之三弟林志隆掌控的有氧生活家健康事業的拓展,也有相當成就。

臺灣OTC市場行銷這30年來,中美兄弟製藥治療便秘的熱銷藥品「便通藥」,每年均維持二位數的增長,2019年銷售多達1.5億顆,成為集團旗下僅次於「維骨力」的第二熱銷品牌。

「中美兄弟製藥」,有「兄弟」二字,自然意義不凡。即便林家近年積極投身公益,董事長林本源的女兒林宜琳更是親自拍廣告,塑造企業形象,但因第三代兄弟因雙親遺產公開鬧翻臉,也令公司名稱「兄弟」二字蒙塵,令人唏噓!

今年七八月,第三代兄弟林本源和二弟林志鴻、三弟林志隆,卻因雙親遺產鬧翻,二個弟弟對身為董事長的大哥林本源十分不諒解,二弟林志鴻更是指責大哥涉嫌巧奪公司股權,哄騙母親林施淑美變賣房產。

林家老二林志鴻稱:「爸媽過世後,因為沒有進行遺產分配,至今尚未繳納遺產稅。」他說,只有大哥清楚爸媽的財產清單,我們甚至不知道有多少遺產,只知道爸媽的公司股權,至少值新臺幣4億元。

林志鴻還說,中美製藥是家族企業,父親林滄洲持股40%,母親林施淑美擁有30%的股權,大哥林本源掌握20%。「我和三弟林志隆則各有近5%。」林志鴻又表示,父親生前設立「滄洲投資公司」,託管手中所有中美兄弟製藥的持股,再分配給子孫。

林家兄弟老二林志鴻

林志鴻說,父親向來對子女一視同仁,且不分男女和內外孫。他認為,在財產處理上不能偏頗。「爸爸過世前3天,『滄洲投資』突然巧合地辦理股權變更,將中美製藥的股份贈予大哥、大嫂及他們的子女,已故的大姐的家人及二姐也都有分到,就是我和弟弟兩家完全沒份,我真的很訝異!」林志鴻又向媒體透露,他是在父親辭世後的七八天,才意外得知「滄洲投資」的存在。

他說:「那天下午2點多,我看到大哥和二姐(林綺玲)在餐桌上要求媽媽籤名,好奇有什麼事,趨前一探才發現這家公司的文件。」

林志鴻又說,雙親陸續過世後,一年多沒見到大哥林本源,電話也不接,「我懷疑他是刻意避談遺產分配問題。」

不過,林家大哥林本源卻有自己的另一套說法,他表示:母親施淑美生前精於財務管理,但凡企業及家庭財務等,皆自己管理及支配,子女並無權幹涉她的處理方式,何遑侵佔之有?

林本源表示,他母親施淑美早在父親過世前,即交付委託書給他授權處理房屋之相關銷售事宜,且買方在父親往生前早已決定購買,籤約日母親無法前往,因此授權他代表執行,帳款也經過履約保證公司全數匯入林施淑美帳戶,供母親個人支配。

至於擅改保單受益人,林本源稱,依相關保險法規,要保人要變更受益人必須由要保人親自籤名對保同意,更改當天並無多位證人在場,受益人更改為林本源及父親之「旨意」,「何來不法?」他表示,事實和二弟林志鴻所說不符。

中美兄弟製藥第二代經營者林滄洲、林施淑美夫婦

林本源又稱:滄洲投資公司成立,系他父親林滄洲授意專業會計師事務所,依《公司法》規定成立,並報請政府經濟部門核定在案,所有股權分配乃依林滄洲個人指示辦理,為當事人個人決定。林本源表示,此決定和他個人無關。

「父母德行廣為好評,百善孝為先,勿使家族蒙塵。」林本源如此提醒二位弟弟,他還說:父親早已將兄弟分業,理當互相祝福,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期盼自愛自重。

二弟林志鴻指控大哥暗扛父親遺產,更懷疑他騙走母親名下財產,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林志鴻稱,父親過世後5天,媽媽名下的一棟房子就遭變賣,父親剛過世,母親情緒非常低落,不可能突然冒出賣房子的想法。他更透露,父親生前有一次在車上說,幫他買一個儲蓄險,受益人是他。沒想到父親過世半年後,他發現保單被提前解約。「那張保單是15年期,已經繳了14年,爸爸往生前不久解約,另外買了受益人為大哥的保單,14年來約七百萬的利息也被領走。」

林志鴻還說了另一起事情,他母親生前有一個私人的銀行帳戶,她住院期間,先後被領走新臺幣1800萬元。他調閱銀行監控,畫面有在公司服務30多年的陳姓秘書及2名穿制服的員工,分別拿著蓋著媽媽印章的支票來提領。這筆巨款至今去向不明,三弟林志隆已向彰化地檢署提告侵佔罪。

經營「老虎牙子」的林志隆和太太劉伊心

林家三弟林志隆,現在負責經營「老虎牙子」品牌,他和太太劉伊心最近喜獲愛女。

他也感慨,兄弟為雙親的遺產,已不顧情理。三兄弟年輕時情誼融洽,林志隆還追憶起促成兄嫂的往事。現年64歲的大嫂李阿利,是養樂多大股東的掌上明珠,林志隆說,他們的婚禮是他一手策劃的。當時,他用新郎、新娘相片做成喜帖,還用幻燈片介紹雙方的家人。「在當時是空前的創舉」,林志隆不無得意地說。

林志隆說自己讀高二時,幾次看到大哥一直約不到大嫂,一副失落的樣子。後來,是他在大哥23歲生日的前二周,偷翻大哥電話本,找到大嫂的電話。他當時不認識大嫂,連續打了好幾天的電話給她,心誠則靈,終於把李阿利邀來家裡參加大哥的生日宴會。當時,大哥林本源驚喜萬分,是他促成了兩人的感情發展,最後雙雙步上紅地毯。

林志隆說,這幾年他和大哥好話說盡,但對方就是一直不見面,「情理都不顧,只好在法律上說明白。」

林本源三兄弟及二個姐妹的合影

中美兄弟製藥第二代經營者林滄洲、林施淑美夫婦有三子二女,過去,林家給人都是家庭和融的印象,對於製藥企業的品牌形象,自然有加分增色。

「愛是良藥」,這是二代掌舵人林滄洲秉持的人生信念,如今為雙親的遺產,林家三兄弟公開翻臉,鬧得全臺灣都知道了,對家族企業品牌來說,與其說蒙塵,也不如說有傷害。家是不講理的地方,法律途徑也許可以還原真相,給出公正的結果,但親情的傷害,有時是很痛的,回不來的。

一代創辦人林金枝生前屢屢叮囑:「製藥是道德,救人的行業。」行善、行孝也是彰化林家的傳家精神,當年林施淑美在世時,經常拿出餘錢接濟彰化的窮苦人家,被稱為「彰化阿媽」。

豪門多恩怨,臺灣最老藥廠豪門的爭產會有什麼結果,留待觀察,有時得到的答案也不一定會在正確的一方手中。不過,還是老話說得好,家和萬事興。

臺灣最老藥廠之84年歷史風雲

草創時的中美製藥廠

1936年至1966年,是中美兄弟製藥這家老廠的草創期。

1936年,林金枝開辦了「中米藥房」,當年販賣蛔蟲藥——太極牌甘積餅,以及殺蟲劑「打落地」,另外還有一種「固而明」眼藥水。

1943年,中米藥房因致力瘧疾防治,獲表彰而聞名於外。1947年,更名「中美製藥廠」,專門生產藥品,也包括西藥。

二代掌舵人林滄洲是1966年接棒,從1967年至1987年這十年,公司進入了成長期。這期間,藥廠推出了感冒口服液,尤其是研發「海山錠蛔蟲藥」,為臺灣國小學童寄生蟲防治長達30餘年。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家老字號藥廠和公眾健康息息相關。

1968年,公司改組擴大並更名「中美兄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並由林滄洲擔任第二任董事長。1976年又創辦熹樂企業,業務擴展至保健食品、西藥、醫療器材、嬰兒用品等。

林滄洲一家的全家福

第三代林本源是長子,他念高中時便參與公司談生意,上大學時開始幫父親遞送文件給衛生管理部門;大學畢業後,他直接進入藥廠工作。1977年,林本源擔任總經理一職,事實上也開啟了二、三代接力。

從這個歷史過程來看,林本源也算是父母有意栽培的第三代接班人。他任總經理時,中美製藥開始依照GMP製造規範標準,並於1986年為GMP新廠舉辦動工典禮。

中美製藥的84年歷史,也是現代臺灣經濟發展的縮影,它的藥品研發也僅僅跟隨社會發展的脈動及社會形態的改變。

從1988年起至今,順應時代變遷及民眾需求變化,中美兄弟製藥也進入多元化經營時期。2012年,大陸的CCTV也專程採訪了中美製藥。早於2004年,公司的OTC藥品通過香港華達公司,行銷大陸。

林滄洲(中)夫婦和長子林本源

2018年,第三代掌舵人林本源正式接任中美企業集團第三任董事長,他的長子林命權、次子林偉權,以及女兒林宜琳(Pinky),現都參與家族生意。

中美製藥的傳承進入了第四代接班,看起來也很順暢。也許,在不斷創新和持續接軌中,第三代兄弟爭產僅是一個小小波瀾。

新北市的「板橋林本源園邸」(也稱「林家花園」),是不少遊客造訪之地。由於林本源和「板橋林家」的林本源同名同姓,有人以為他們是一家。事實上,他們和臺灣五大家族的「霧峰林家」,以及「板橋林家」都無淵源關係。

中美製藥這家全臺最老藥廠,會不會成為臺灣第一家跨入百年的本土製藥企業,備受期待。這裡,不妨分享一下累積八十餘年能量的中美製藥「五心」核心價值:製藥有良心,讓社會安心,對顧客用心,使同仁歡心,與夥伴交心。

此外,這家老字號藥廠在品質管理上認為:品質不是檢驗出來的,也不是製造出來的,而是設計出來的;因此在研發階段,包括配方、製程、包材等都是決定品質的關鍵因素。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焦點

  • 一顆藥不如一顆糖?臺灣超低藥價的背後
    拒絕配合降價的藥廠直接出局,9月1日起包括市售惟一的兒童止瀉糖漿「高克痢」在內的13種藥被宣布不再列入健保給付。近來又傳全臺藥店正面臨20年來最嚴重一波缺藥潮。一些素有口碑的本土低價老藥包括治療乾眼症的「維他命A眼藥膏」以及頭疼腦熱藥等均告缺貨或停產。據臺灣衛生管理部門統計,已有24家本土藥廠關門。
  • 一品紅與臺灣晟德大藥廠成立合營公司 發力兒童藥國際市場
    全景網1月21日訊 一品紅(300723)全資子公司一品紅製藥周一上午與臺灣晟德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宣布共同組建合營公司廣東品晟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品牌、研發、營銷等方面的優勢,將品晟醫藥打造成中國大陸兒童藥領域領先專業藥企。
  • 蔡英文即將上任 臺灣銷陸水果甲魚蛋價暴跌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甲魚蛋一年銷往大陸1.5億顆,臺灣甲魚養殖協會理事長張南進指出,今年初甲魚蛋還有一顆7元的高價,未料三月間竟在短短兩周內暴跌至一顆2.8元,連一半價錢都不到。 吳姓盤商說,有人認為跟520換「總統」有關,大陸刻意刁難,但也有人說因去年曾有一批鳳梨遭廈門檢疫總局驗出農藥超標,因此今年才會比較嚴格,原因眾說紛紜。
  • Biotech的選擇:賣給大藥廠 or 成為大藥廠?
    由此案例也引發一些思考,Biotech最好的歸宿應該是賣給大藥廠還是自己成為大藥廠?梳理過往案例不難發現,中美Biotech在此問題上的選擇上似乎存在些許差異。美國Biotech傾向被藥廠併購據不完全統計,美國納斯達克有3000多家中小型的Biotech,其中多數主攻前沿靶點和技術,並依賴公開市場融資進行創新藥物的開發,其失敗率也相對更高。
  • 父親分了7百億家產給後母,哥哥也分到了2百億,她卻只分到8億
    其實劉鳴煒還不算最慘,因為他好歹分到了200億家產,雖然不及甘比得700家,但是還夠他自己未來去創業的了。其實最慘的是劉鳴煒的妹妹劉秀融。其實劉秀融跟父親的關係還算不錯,之前劉鑾雄出席各種活動,還常常帶著劉秀融。劉秀融跟劉鑾雄的很多女朋友也一直可以和睦相處,不管是呂麗君還是甘比,劉秀融都曾經跟他們一起出席活動。
  • 神藥遭專家扒皮 一年狂賣40多億的匹多莫德口服液真相
    「神藥」事件再現市場。近日,匹多莫德被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門診主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學碩士冀連梅「炮轟」,其認為匹多莫德「目前國內缺乏高質量可靠臨床研究證實匹多莫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神藥頻頻出現,如何將其請下神壇更為關鍵。「化藥開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中藥開展上市後再評價將讓一些神藥被淘汰。」
  • 36款胃藥含致癌風險,藥廠:不純物來自原料藥製程
    國際研究發現含雷尼替丁成分的胃藥放愈久,恐生成愈多致癌不純物NDMA,食藥店宣布8月起36款同成分胃藥全面禁售。藥廠表示,不純物來自原料藥製程產生,臺灣藥廠製造並沒有問題。中國化學製藥表示,去年10月已回收一次,問題出在原料不在製藥廠,臺灣製藥廠是受害者,中化已購置檢驗機器,針對每批原料及成品檢測把關,並7月開始已不再銷售相關產品,轉以替代藥支應需求。
  • 胃藥疑驗出微量致癌物 臺灣「食藥署」全面清查
    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繼降血壓藥驗出疑似致癌物,如今連知名大廠胃藥也被歐美驗出微量致癌物,同成分藥品健保年用量超過8000萬顆,臺當局「食藥署」接獲警訊後已展開清查,最晚10月18日檢驗完畢。
  • 最強豪門太太!幫丈夫奪下4000億家產,又幫他打敗馬雲成首富……
    可現實卻是,他還有個覬覦家產的弟弟,而且他老爸去世的時候還沒有留下關於家產分割的遺囑。所以,這兩兄弟在老爸去世後,上演了一場印度版豪門狗血劇,不僅在集團裡明爭暗鬥,還在電視上相互謾罵。總之,根據今年最新的財富排名,安巴尼以522億美元(約合3685億人民幣)幣超越馬化騰、馬雲,成為亞洲首富。3685元有多少羊是知道的,但後面加個「億」做單位,羊就沒有概念了,不過看他家的生活,才知道「豪橫」的上限在哪裡。
  • 孫芸芸,臺灣第一名媛,21歲坐擁百億家產,一個包就夠買套房!
    孫芸芸,臺灣第一名媛,21歲坐擁百億家產,一個包就夠買套房!孫芸芸,臺灣企業家及第一名媛,祖籍河北省保定。她的祖父太平洋電線電纜集團創始人孫法民,父親是臺灣富商孫道存,母親何念慈則是元大證券副董事長,8歲得到了人生第一顆鑽石,或許那時的她話不知道她就如顆鑽石一樣閃耀在人群中。在別人看來好像上天都特別眷顧她,一次偶然的機會,孫芸芸在聖誕派對上遇到自己的現在的丈夫廖鎮漢,廖鎮漢是三僑實業董事長廖偉志之子,21歲的孫芸芸就嫁入豪門,坐擁百億家產。
  • 她是「臺灣第一美人」,2次嫁豪門老公,10億離婚費一分都不要!
    她是「臺灣第一美人」,2次嫁豪門老公,10億離婚費一分都不要!說起臺灣第一美女,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蕭薔,她有著「臺灣第一美女」的名號。但是除了她,臺灣還有很多其他的美人,說起她的名字,可能與其他美人不同,沒那麼多人熟悉,但是她曾可是被李敖封為「臺灣第一美女」的「正主」,她就是美人戈偉如。有人形容她是一種可攻可守的美,時而清純,時而美豔。很多人都會驚嘆和心動。
  • 一種藥在山東叫出26個名?暴利催生藥廠遍地
    暴利催生藥廠遍地     「許多藥名喊得響,成分卻不知是什麼,有些連我們搞了幾十年藥的也得現查。」濟南市中心醫院主任藥師、藥劑科主任楊希才介紹,由於現在藥品商品名字太多,更新淘汰太快,同一種藥一個廠家一個名,甚至不同規格名字就不一樣,究竟「葫蘆裡面裝的什麼藥」,誰也說不清。
  • 西醫開的這些藥「太毒了」,藥廠已經宣布停產!手上還有的千萬不要...
    2004年,該藥下架。默克藥廠向公眾辯稱自己毫不知情,但《新英國醫藥期刊》在2006年指責默克藥廠隱瞞由萬絡導致的「一批不良心血管病的資料」。 2007年,默克藥廠願意賠償48.5億美元(約378億港元)予病人及逝世者的家屬。不過萬絡由1999年至2004年間,每年賺了約25億美元(約 195億港元),利益還是大於賠償。
  • 從當紅女星到身家12億,她憑隻身救夫站穩豪門,卻無兒願繼承家業
    人們常說:"一入豪門深似海",但偏偏有不少女明星,費盡心思就為能夠嫁入豪門,一生無憂。不過,豪門闊太真是那麼好當的嗎?有著"最美董事長"之稱的彭雪芬,與丈夫的共同身家超過50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2億元),是名副其實的豪門媳婦。已經59歲卻仍似凍齡的她,每次的現身都是鎂光燈的焦點。但即使是她這樣的頂級富豪,也有著自己的煩惱。
  • 臺灣人喜歡吃胃藥 一年消耗量 超過二十億粒
    臺灣人一向喜歡吃藥,而且有錯誤的觀念,所謂「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加上傳統觀念認為西藥傷胃,只要吃西藥就要求醫師搭配胃藥,因此臺灣一年胃藥的消耗量,據健保局的統計,要超過二十億顆,也就是平均每個人一年要吃掉一百顆的胃藥,醫師也呼籲,胃藥不是萬靈丹,亂吃胃藥不但增加醫療支出,甚至會有不當的副作用。
  • 何莉莉27歲嫁百億豪門,忍氣吞聲43年最後獲70億家產
    在娛樂圈豪門是很多女明星的歸宿,但大家都知道,豪門的生活不是那麼容易的,放棄自己的事業相夫教子也不一定能收穫幸福的家庭,而今年小編想說的這位是鄧麗君的閨蜜,她在當時可被譽為「美豔親王」,她就是何莉莉。何莉莉在江蘇南京出生,2歲左右便同家人移居臺灣。憑著一副姣好面容,16歲時就參演了影片《蘭嶼之歌》進入到了娛樂圈,在臺灣自己戲路很窄,經常演一些龍套的角色,後來她決定去香港,到邵氏電影去發展。在自己的努力下終於在《文素臣》中憑藉半裸出演了林之女兒紅玉一角火了,被觀眾讚譽為「美豔親王」,還成功躋身「邵氏十二金釵」。
  • 比何鴻燊家族還厲害的豪門,當年花3百萬買地皮,今一年收租30億
    其實何鴻燊這個家族可以說是香港乃至全球最厲害的豪門之一。從何鴻燊的爺伯何東追溯起,這個家族已經富了五六代人了。這個家族一直愛國愛港,也做出不小的貢獻。當年何東在世的時候,他曾經跟康有為、蔣介石、孫中山等人是好友。何東兒子何世禮打算從軍的時候,當時何應欽直接給他開了一個很高的職位,讓他可以直接南京任職。
  • 臺灣嘉義一萬多顆「脈優錠」疑似偽藥流向不明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日電 臺北消息:臺灣嘉義檢方偵辦華濟醫院提供高血壓偽藥給病患使用案
  • 臺灣最暢銷胃藥遭預防性下架
    中新社臺北5月27日電 (記者 鄭巧 黃少華)臺灣一款暢銷胃藥近日遭預防性下架。臺「食品藥物管理署」27日指,張國周強胃散的原料碳酸氫鈉,既沒有原料藥許可證,也未申請自用原料輸入許可,已要求今年3月前生產的強胃散必須全數下架,共計800多批。
  • 臺灣本地產胃藥能吃嗎 臺「食藥署」全面稽查
    華夏經緯網4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工業原料流入臺灣藥品,最新認證的PIC/S GMP藥廠也破功,臺灣民眾疑惑臺灣本地產胃藥安全嗎?臺「食藥署」鎖定含有碳酸鎂、碳酸鈣等成分的胃藥,2個月內全面清查。據報導,臺「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吳秀英坦言,強生公司將工業用碳酸鎂用於主成分,生產製造「爽保樂安胃腸藥」,由於沒有主成分原料藥許可證,等於讓PIC/S GMP破功。衛達公司的「樂胃如」膠囊等其它疑似涉案業廠,將工業用碳酸鎂、碳酸鈣當成賦形劑,如果符合藥典規定,並且落實逐批查驗,就沒有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