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兄弟製藥,是臺灣本土已有84年歷史的老字號、最老藥廠。從寄藥包起步,到蛔蟲藥、便通藥、老虎牙子再到植物新藥,一直是很多人的深刻記憶。
彰化四代同堂的中美兄弟製藥林家,此前也曾因集團四代的無縫傳承,令業界稱奇,如今卻為爭產不惜翻臉,到底出了什麼風波呢?
遭控霸佔家產,臺灣最老藥廠豪門翻臉
中美兄弟製藥集團董事長林本源和太太李阿利
1936年起家的中美兄弟製藥,是臺灣本土最老藥廠,已有84年歷史。他們的「便通藥」、「優美孅」等,更是公眾心目裡的明星品牌。
多少年來,外界對中美兄弟製藥的不老傳奇更是稱讚有加,四世同堂,無縫接力,大家全心投入家族事業。現為中美兄弟製藥董事長的林本源,是第三代掌舵者,他支持太太常年投身慈濟志工,為人稱道。
林本源的太太李阿利,今年64歲,她也是「大愛電視臺」節目前主持人,除了是中美兄弟製藥的董娘外,她的身家背景也是光鮮亮麗,她是「養樂多」大股東第二代。近20年來,李阿利因病癌開了三次刀,但她從不認為自己是「可憐蟲」,她曾說:「凡是折服我的,將使我更溫柔謙卑。」
在最無助的時候,她獲得證嚴師父的祝福,決定把生病當作人生預約好的一門功課。2000年她被確診「乳癌」,2010年又再次開刀,拿掉困擾多年的12公分大的子宮肌瘤,2018年再次住院開刀,摘掉了2公分的腎臟腫瘤。這些年來,她除了常年做志工外,三個兒女也於去年開辦了「癌知識」網站,提供正確癌症營養補充的相關資訊。
林偉權(左2)和父母林本源(右1)、李阿利(右2)
到中美兄弟製藥第四代「少東家」林偉權這裡,彰化林家已「富過四代」了。2018年前,熱愛文學的林偉權將新書《意志者》帶回母校分享。
現年32歲的林偉權,雖出身製藥豪門,卻沒有少爺的架子。他小學畢業後到臺中明道中學讀書,後進入明道大學。從小愛看小說和插畫的他,中學到大學時開始學動畫設計,開始了寫作之路。後來他在日本動漫公司擔任行銷企劃,再後來又被家族企業派往日本,利用空閒時間創作了第一本科幻小說。
這裡簡略地說一下中美兄弟製藥的歷史。1936年在彰化起家,創辦人林金枝最早時,是用寄藥包方式經營「中米藥房」。當時是臺灣醫藥匱乏的年代,林金枝通過寄藥包,踏遍臺灣中部大小鄉鎮,也解決了很多人就醫困難的窘境。
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衛生環境差,小孩子容易長蛔蟲。當時,臺灣每一個小學生都要吃中美藥廠的蛔蟲藥「海山錠」,這也是這家公司最膾炙人口、對公眾健康影響最深遠的藥品。
中美兄弟製藥第二代掌舵人林滄洲
「愛,是良藥。」這是中美兄弟製藥第二代掌舵人林滄洲之人生哲言。
林滄洲,可算是84年老字號中美兄弟製藥的「中興之主」。1966年,彼時林滄洲31歲,他父親林金枝創辦的「中米藥房」,經營不善,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當時,他毅然辭去人人羨慕的「金飯碗」銀行工作,帶著太太施淑美返回鄉裡,扛起家族事業,成為第二代掌舵人。
林滄洲在外拼市場,施淑美在家調配藥品,夫妻二人胼手胝足,更因為林滄洲創立了藥局會員制這個創新模式,公司進入了高成長期,並為後來發展奠定了穩健基礎。如今,全臺灣約5千多家藥局,和中美兄弟製藥建立經銷關係的超2500家,換句話說,是第二代經營者林滄洲,為這家老藥廠版圖拓展打下了重要基礎。
「製藥就是道德」,是中美兄弟製藥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如今,公司也以林滄洲之名設立了「滄洲教育基金會」。
不過,作為第二代掌舵人,林滄洲卻因為沒有安排好身後事,為日後的家族兄弟爭產埋下了隱患。家族企業傳承是大事,輕忽不得,往往親情無法代替理性的。
林滄洲夫人林施淑美(左1)和孫女林宜琳(中)
除了藥品之外,中美兄弟製藥旗下的「老虎牙子」1999年上市後,在臺灣本土一炮而紅。另外,由第三代林本源之三弟林志隆掌控的有氧生活家健康事業的拓展,也有相當成就。
臺灣OTC市場行銷這30年來,中美兄弟製藥治療便秘的熱銷藥品「便通藥」,每年均維持二位數的增長,2019年銷售多達1.5億顆,成為集團旗下僅次於「維骨力」的第二熱銷品牌。
「中美兄弟製藥」,有「兄弟」二字,自然意義不凡。即便林家近年積極投身公益,董事長林本源的女兒林宜琳更是親自拍廣告,塑造企業形象,但因第三代兄弟因雙親遺產公開鬧翻臉,也令公司名稱「兄弟」二字蒙塵,令人唏噓!
今年七八月,第三代兄弟林本源和二弟林志鴻、三弟林志隆,卻因雙親遺產鬧翻,二個弟弟對身為董事長的大哥林本源十分不諒解,二弟林志鴻更是指責大哥涉嫌巧奪公司股權,哄騙母親林施淑美變賣房產。
林家老二林志鴻稱:「爸媽過世後,因為沒有進行遺產分配,至今尚未繳納遺產稅。」他說,只有大哥清楚爸媽的財產清單,我們甚至不知道有多少遺產,只知道爸媽的公司股權,至少值新臺幣4億元。
林志鴻還說,中美製藥是家族企業,父親林滄洲持股40%,母親林施淑美擁有30%的股權,大哥林本源掌握20%。「我和三弟林志隆則各有近5%。」林志鴻又表示,父親生前設立「滄洲投資公司」,託管手中所有中美兄弟製藥的持股,再分配給子孫。
林家兄弟老二林志鴻
林志鴻說,父親向來對子女一視同仁,且不分男女和內外孫。他認為,在財產處理上不能偏頗。「爸爸過世前3天,『滄洲投資』突然巧合地辦理股權變更,將中美製藥的股份贈予大哥、大嫂及他們的子女,已故的大姐的家人及二姐也都有分到,就是我和弟弟兩家完全沒份,我真的很訝異!」林志鴻又向媒體透露,他是在父親辭世後的七八天,才意外得知「滄洲投資」的存在。
他說:「那天下午2點多,我看到大哥和二姐(林綺玲)在餐桌上要求媽媽籤名,好奇有什麼事,趨前一探才發現這家公司的文件。」
林志鴻又說,雙親陸續過世後,一年多沒見到大哥林本源,電話也不接,「我懷疑他是刻意避談遺產分配問題。」
不過,林家大哥林本源卻有自己的另一套說法,他表示:母親施淑美生前精於財務管理,但凡企業及家庭財務等,皆自己管理及支配,子女並無權幹涉她的處理方式,何遑侵佔之有?
林本源表示,他母親施淑美早在父親過世前,即交付委託書給他授權處理房屋之相關銷售事宜,且買方在父親往生前早已決定購買,籤約日母親無法前往,因此授權他代表執行,帳款也經過履約保證公司全數匯入林施淑美帳戶,供母親個人支配。
至於擅改保單受益人,林本源稱,依相關保險法規,要保人要變更受益人必須由要保人親自籤名對保同意,更改當天並無多位證人在場,受益人更改為林本源及父親之「旨意」,「何來不法?」他表示,事實和二弟林志鴻所說不符。
中美兄弟製藥第二代經營者林滄洲、林施淑美夫婦
林本源又稱:滄洲投資公司成立,系他父親林滄洲授意專業會計師事務所,依《公司法》規定成立,並報請政府經濟部門核定在案,所有股權分配乃依林滄洲個人指示辦理,為當事人個人決定。林本源表示,此決定和他個人無關。
「父母德行廣為好評,百善孝為先,勿使家族蒙塵。」林本源如此提醒二位弟弟,他還說:父親早已將兄弟分業,理當互相祝福,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期盼自愛自重。
二弟林志鴻指控大哥暗扛父親遺產,更懷疑他騙走母親名下財產,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林志鴻稱,父親過世後5天,媽媽名下的一棟房子就遭變賣,父親剛過世,母親情緒非常低落,不可能突然冒出賣房子的想法。他更透露,父親生前有一次在車上說,幫他買一個儲蓄險,受益人是他。沒想到父親過世半年後,他發現保單被提前解約。「那張保單是15年期,已經繳了14年,爸爸往生前不久解約,另外買了受益人為大哥的保單,14年來約七百萬的利息也被領走。」
林志鴻還說了另一起事情,他母親生前有一個私人的銀行帳戶,她住院期間,先後被領走新臺幣1800萬元。他調閱銀行監控,畫面有在公司服務30多年的陳姓秘書及2名穿制服的員工,分別拿著蓋著媽媽印章的支票來提領。這筆巨款至今去向不明,三弟林志隆已向彰化地檢署提告侵佔罪。
經營「老虎牙子」的林志隆和太太劉伊心
林家三弟林志隆,現在負責經營「老虎牙子」品牌,他和太太劉伊心最近喜獲愛女。
他也感慨,兄弟為雙親的遺產,已不顧情理。三兄弟年輕時情誼融洽,林志隆還追憶起促成兄嫂的往事。現年64歲的大嫂李阿利,是養樂多大股東的掌上明珠,林志隆說,他們的婚禮是他一手策劃的。當時,他用新郎、新娘相片做成喜帖,還用幻燈片介紹雙方的家人。「在當時是空前的創舉」,林志隆不無得意地說。
林志隆說自己讀高二時,幾次看到大哥一直約不到大嫂,一副失落的樣子。後來,是他在大哥23歲生日的前二周,偷翻大哥電話本,找到大嫂的電話。他當時不認識大嫂,連續打了好幾天的電話給她,心誠則靈,終於把李阿利邀來家裡參加大哥的生日宴會。當時,大哥林本源驚喜萬分,是他促成了兩人的感情發展,最後雙雙步上紅地毯。
林志隆說,這幾年他和大哥好話說盡,但對方就是一直不見面,「情理都不顧,只好在法律上說明白。」
林本源三兄弟及二個姐妹的合影
中美兄弟製藥第二代經營者林滄洲、林施淑美夫婦有三子二女,過去,林家給人都是家庭和融的印象,對於製藥企業的品牌形象,自然有加分增色。
「愛是良藥」,這是二代掌舵人林滄洲秉持的人生信念,如今為雙親的遺產,林家三兄弟公開翻臉,鬧得全臺灣都知道了,對家族企業品牌來說,與其說蒙塵,也不如說有傷害。家是不講理的地方,法律途徑也許可以還原真相,給出公正的結果,但親情的傷害,有時是很痛的,回不來的。
一代創辦人林金枝生前屢屢叮囑:「製藥是道德,救人的行業。」行善、行孝也是彰化林家的傳家精神,當年林施淑美在世時,經常拿出餘錢接濟彰化的窮苦人家,被稱為「彰化阿媽」。
豪門多恩怨,臺灣最老藥廠豪門的爭產會有什麼結果,留待觀察,有時得到的答案也不一定會在正確的一方手中。不過,還是老話說得好,家和萬事興。
臺灣最老藥廠之84年歷史風雲
草創時的中美製藥廠
1936年至1966年,是中美兄弟製藥這家老廠的草創期。
1936年,林金枝開辦了「中米藥房」,當年販賣蛔蟲藥——太極牌甘積餅,以及殺蟲劑「打落地」,另外還有一種「固而明」眼藥水。
1943年,中米藥房因致力瘧疾防治,獲表彰而聞名於外。1947年,更名「中美製藥廠」,專門生產藥品,也包括西藥。
二代掌舵人林滄洲是1966年接棒,從1967年至1987年這十年,公司進入了成長期。這期間,藥廠推出了感冒口服液,尤其是研發「海山錠蛔蟲藥」,為臺灣國小學童寄生蟲防治長達30餘年。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家老字號藥廠和公眾健康息息相關。
1968年,公司改組擴大並更名「中美兄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並由林滄洲擔任第二任董事長。1976年又創辦熹樂企業,業務擴展至保健食品、西藥、醫療器材、嬰兒用品等。
林滄洲一家的全家福
第三代林本源是長子,他念高中時便參與公司談生意,上大學時開始幫父親遞送文件給衛生管理部門;大學畢業後,他直接進入藥廠工作。1977年,林本源擔任總經理一職,事實上也開啟了二、三代接力。
從這個歷史過程來看,林本源也算是父母有意栽培的第三代接班人。他任總經理時,中美製藥開始依照GMP製造規範標準,並於1986年為GMP新廠舉辦動工典禮。
中美製藥的84年歷史,也是現代臺灣經濟發展的縮影,它的藥品研發也僅僅跟隨社會發展的脈動及社會形態的改變。
從1988年起至今,順應時代變遷及民眾需求變化,中美兄弟製藥也進入多元化經營時期。2012年,大陸的CCTV也專程採訪了中美製藥。早於2004年,公司的OTC藥品通過香港華達公司,行銷大陸。
林滄洲(中)夫婦和長子林本源
2018年,第三代掌舵人林本源正式接任中美企業集團第三任董事長,他的長子林命權、次子林偉權,以及女兒林宜琳(Pinky),現都參與家族生意。
中美製藥的傳承進入了第四代接班,看起來也很順暢。也許,在不斷創新和持續接軌中,第三代兄弟爭產僅是一個小小波瀾。
新北市的「板橋林本源園邸」(也稱「林家花園」),是不少遊客造訪之地。由於林本源和「板橋林家」的林本源同名同姓,有人以為他們是一家。事實上,他們和臺灣五大家族的「霧峰林家」,以及「板橋林家」都無淵源關係。
中美製藥這家全臺最老藥廠,會不會成為臺灣第一家跨入百年的本土製藥企業,備受期待。這裡,不妨分享一下累積八十餘年能量的中美製藥「五心」核心價值:製藥有良心,讓社會安心,對顧客用心,使同仁歡心,與夥伴交心。
此外,這家老字號藥廠在品質管理上認為:品質不是檢驗出來的,也不是製造出來的,而是設計出來的;因此在研發階段,包括配方、製程、包材等都是決定品質的關鍵因素。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