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酒店爭創「中國品牌」 抓住機遇角力國際大市場

2020-12-23 人民日報海外網

越來越多的酒店致力於為入住者提供更特別的體驗。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酒店裡的閱讀空間

近日,在第八屆中國飯店文化節上,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酒店連鎖發展與投資報告》(簡稱《報告》)顯示,我國本土酒店在創新、品牌、規模上加速發力,包括錦江、首旅如家和華住在內的中國酒店集團,已經在數量上逐漸超越了國際酒店集團,成為中國酒店業的主流或主宰,並逐步重組全球酒店業格局,輸出獨具魅力的中國酒店品牌文化。

近年來,得益於中國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網際網路技術的革新以及年輕一代消費思維的轉變,我國本土酒店品牌得以迅速成長,在與國際酒店品牌的同場競技中學習、壯大,並開闢出一番新局面。

本土中端酒店表現搶眼

《報告》指出,在市場整體消費升級和大眾旅遊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端酒店消費群體不斷擴大,我國的中端酒店發展增勢良好。此外,酒店投資者也逐漸將目光從高檔及以上定位酒店的開發轉向投資回報更強的中端酒店。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分析2019年國內飯店行業的發展趨勢時指出,中端酒店將成為主要消費增長點之一。

業內人士介紹,中端酒店相當於三星級至四星級酒店之間,價格大致為每晚300元—800元。2018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表示,近兩年,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3億人,佔全球中等收入群體30%以上,他們成為中端酒店消費的主力軍。

2010年,因市場趨於飽和、酒店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原因,我國經濟型酒店的發展進入瓶頸期。中端酒店正是從此時逐步崛起。2010年11月,如家創建中端酒店品牌和頤;2012年11月,華住酒店集團投入大量資源創建中端酒店品牌全季;2013年,更多國內酒店品牌將中端酒店市場作為布局重點。此後,部分傳統經濟型酒店「升級」、高端酒店「放下身段」,進入中端酒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2018年浩華管理顧問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3年,我國中端酒店以年均50%的速度遞增。截至2018年7月1日,國內10大中端酒店品牌酒店總量已達2348家,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近兩年,國際酒店集團才將中國中端酒店市場作為其發展重點。《報告》指出,洲際、萬豪、希爾頓、雅高、凱悅等國際酒店品牌,紛紛放開了中端品牌特許經營權,選擇與中國本土的酒店管理公司合作,進行中端品牌的市場推廣。

更懂中國消費者

隨著旅遊的常態化,人們出行頻繁,中等收入群體對酒店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個性化,追求出行和住宿的優質體驗,同時也更加關注酒店服務背後的人文追求。

經歷了近10年發展的本土中端酒店亟需升級換代,打造中端酒店2.0時代的理念為市場所認同。

目前,我國已形成一批本土知名中端酒店品牌,各具特色是它們得以在市場中脫穎而出的共通點。例如,桔子酒店注重設計感,曾獲多項業內設計大獎;維也納酒店開發了多種特色主題;全季倡導東方人文特色;亞朵以人文見長,已形成「亞朵模式」。「每個消費者都有一個潛在的消費想法、需求,他的需求,你怎麼能夠事先覺察到?並且把他的需求變成一個他所想要的產品。」談及如何滿足消費者需求,亞朵酒店創始人王海軍這樣說,今天的年輕人秉持著「鄰裡消費」的理念:在公共區域裡互相很熟悉,同時彼此有自己的隱私空間。因此,酒店提供的服務既不能過度,也不能不足。

綠城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酒店管理中心常務副總經理徐翔指出,儘管中國的酒店管理公司在高端市場領域與國際品牌相比存在差距,但這並不能阻礙本土品牌的崛起。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的影響下,中國本土酒店品牌更加善於利用網際網路營銷思維,更關注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行動支付、人工智慧等應用,更加適應國人需求。

中國品牌「出海」試水

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發布的《2018年中國遊客出境遊大數據報告》顯示,我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接近1.5億人次,人均單次境外旅遊消費約800美元。中國出境遊的蓬勃發展,為中國本土酒店品牌進軍海外市場提供了契機。

不久前,鉑濤集團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宣布,旗下中端酒店品牌麗楓酒店正式進軍海外,第一家酒店預計於今年三季度開業。此前,鉑濤集團旗下喆啡酒店首家海外門店在韓國首爾開業,非繁城品酒店的首家海外門店也在韓國江陵籤約。

將「出海」計劃提上發展日程的不僅鉑濤一家。去年底,華住酒店集團CEO張敏在介紹境外發展計劃時曾表示,2019年華住預計將在新加坡開設第一家全季酒店。2018年,首旅如家在與春秋集團合作中提到,將共建機場酒店品牌,並圍繞海外航線走出國門,拓展海外目的地機場的住宿市場。

「走出去」意味著將在境外市場上與業已成熟的國際酒店品牌競爭,這對於中國酒店而言並非易事。華美酒店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知識管理專家趙煥焱表示,目前中國酒店集團的海外發展還處於試探性階段,要成長為國際品牌既需要美譽度,也需要一定規模。中國本土酒店管理公司仍需提高自身品牌知名度。(本報記者 尹婕)

原標題:抓住市場機遇期 角力國際大品牌

本土酒店爭創「中國品牌」(中國旅遊創品牌⑩)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4月24日 第 12 版)

相關焦點

  • 高端酒店市場迎來新機遇,華住引領本土高端品牌崛起
    在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新格局下,緊扣「一體化」、「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區域供給側的進一步優化改革,意味著為長三角酒店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市場上佔有率較高的中端、經濟型酒店基本都是國內品牌,而隨著中國人自信心的提升,歸於本土品牌的信任度提升,未來高端甚至豪華型酒店市場本土品牌也將更快成長,這是行業的又一大趨勢。   在中國房地產業發展的助推下,國內五星級酒店曾作為房地產附庸產品經歷過一個高速增長的階段。
  • 國內酒店市場逐漸回暖,本土品牌能否「彎道超車」?
    在我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國內酒店行業特別是中高端市場開始回暖,以華住、首旅如家、錦江為首的酒店頭部企業開始發力布局中高端市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酒店市場格局或將迎來新變化。本土酒店品牌正在加速崛起,國內酒店市場的整體復甦或將為其帶來一次「彎道超車」的機遇。
  • 中國本土酒店品牌首進雪梨 實行「人才本土化」
    綠地國際化戰略在輸出資本的同時,更著力於為中國品牌的國際化成長探路。12月23日,綠地控股(600606.SH)旗下首家落戶海外的自有品牌、自主運營高端商務酒店——雪梨綠地鉑瑞酒店開業,綠地國際酒店管理集團也由此成為首家進駐雪梨的中國酒店管理集團。此舉標誌著綠地酒店產業國際化布局的進一步深化,亦是綠地推動中國酒店品牌輸出海外,力圖建立中國酒店品牌國際競爭優勢及市場地位的積極舉措。
  • 東呈引領中檔酒店市場:宜尚、萬楓雙星閃耀中國酒店品牌高峰論壇
    廣州2018年9月3日電 /美通社/ -- 8月30-8月31日,東呈國際集團重磅亮相中國酒店品牌高峰論壇 -- 暨第五屆酒店高參峰會。在「中國酒店品牌秀環節」和「中高端酒店投資策略」兩大峰會人氣環節,東呈主力中檔品牌宜尚、以及東呈與萬豪聯手引進中國的萬楓,獲得與會近1000位酒店同仁和投資者高度讚賞。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區域中高端酒店市場將迎發展機遇 據浩華管理顧問公司發布的《2019年中國五大城市群酒店市場盤點》顯示,在客源地上,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地區成為了最為國際化的地區,其中來自歐洲強勁的經濟實力與豐富的旅遊資源催生出長三角地區眾多的旅遊項目和發達的旅遊產業體系,便捷的交通系統與頻繁的商務活動也使得該地區酒店市場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長三角地區中高端酒店規模龐大,分布密集,且深受本土品牌與國際品牌青睞。 「此次疫情期間,一、二線城市的高端酒店相對三、四線城市來說受到了更多影響。」
  • 洲際、希爾頓、萬豪布局二三線城市 高星酒店如何與本土酒店廝殺
    大中華區已經成為洲際酒店集團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周卓瓴告訴藍鯨產經記者。根據洲際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7年至今,洲際酒店在大中華區有100家酒店開業,總量達到400家。為保持中國市場的增長態勢,洲際酒店不斷向中國市場開放特許經營品牌。洲際方面坦言,特許經營模式是為了在委託管理模式之外,為中國業主提供更加靈活的經營選擇。
  • 【天下川商】明宇集團張建明:中國民族高端酒店品牌的築夢人
    28年前,他以一間五金家電小鋪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他常說,要感謝改革開放,感恩時代給予的發展機遇。他,立志築夢中國民族高端酒店品牌,以「立足成都,根植西部,布局全國,邁向海外」的戰略布局,讓中國本土品牌「走出去」,與國際品牌共逐鹿。如今,他的企業已經發展成為以酒店文旅為主業,涉足商務不動產、金融投資等領域的綜合產業集團,資產管理規模超千億元。
  • 遠洲旅業盧文揆:民族酒店品牌要在紅海中看到機遇
    民族酒店品牌的匠心》的主題演講,和與會的各界精英一起展望行業未來,思考民族酒店品牌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的創新突破之路。在演講中,盧文揆提及中國的80後、90後和00後共有超過5.5億人口。在這一批中國市場裡最具活力人群的消費行為中,酒店及相關消費的佔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社交媒體掀起的新營銷革命重塑了消費者接受信息,做出決策的方式。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圖說:本土酒店集團穩步拓展中高端市場份額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12月8日,「中國經濟新趨勢論壇暨2020華住世界大會」第五站在上海舉行。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表示,在雙循環的全新格局下,本土酒店集團通過信念堅守、能力沉澱和價值創造,在不斷夯實原有業務的基礎上,穩步拓展中高端市場份額,以助推民族服務業進化為核心,為中國經濟打造第二增長曲線提供堅實支撐。
  • 以變革抓住機遇 用變革迎接挑戰
    人民日報10日一版發表任仲平文章《讓變革為我們贏得歷史的機遇——寫在兩個五年規劃交替之際》,在網友中引起強烈反響。網友留言表示,每一次大的時代變革對一個國家、一個黨、一項事業都是一種考驗。面對新任務新要求,我們沒有理由懈怠停滯,只有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才能不斷爭創新業績,開創新局面。  網友「楊越」:未來五年要想大有作為,必須善抓新的機遇。
  • 維也納、盧浮、麗笙旗下品牌亮相HFE上海國際酒店投資展
    上海2019年12月2日 /美通社/ -- 11月26日-11月28日,備受關注的酒店行業投資盛會 -- 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酒店投資與特許經營展覽會(以下簡稱「HFE上海國際酒店投資展」)在虹橋國家會展中心舉行。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華住以東方自信樹行業標杆
    以此為基礎,近年來長三角區域酒店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浩華管理顧問公司此前發布的《2019年中國五大城市群酒店市場盤點》顯示,長三角地區當之無愧成為最國際化的地區,其中歐洲、美洲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客戶佔比高達31%,明顯高於其他城市群。以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代表,伴隨系列高規格平臺國際影響力和城市賦能效應的持續擴大,區域中高端酒店市場由此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 中高端酒店進入「本土品牌時間」 華住以東方自信樹行業標杆...
    以此為基礎,近年來長三角區域酒店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浩華管理顧問公司此前發布的《2019年中國五大城市群酒店市場盤點》顯示,長三角地區當之無愧成為最國際化的地區,其中歐洲、美洲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客戶佔比高達31%,明顯高於其他城市群。以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代表,伴隨系列高規格平臺國際影響力和城市賦能效應的持續擴大,區域中高端酒店市場由此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 中國特色的批發市場經典發展案例解析——湖南高橋大市場
    專業市場的產生和發展是時代的產物,是中國特色商品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創新,開啟了中國市場化改革的先河。目前,我國已步入工業化中後期,有些專業市場功能與地位趨向衰退,但也不乏很多有戰略遠見的專業市場,通過一系列的轉型升級與自我突破,仍然保持了快速擴張態勢,並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 國際酒店品牌「被撤」背後 市場博弈才剛剛開始
    2017年年底,北京金融街洲際酒店正式轉型成為商用寫字樓;第一間進駐中國的希爾頓品牌酒店——上海靜安希爾頓於2018年1月1日撤牌,更名為上海靜安崑崙大酒店;同日,北京萬達索菲特酒店改為北京萬達文華酒店……作為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國際酒店品牌進入中國近30年。
  • 洲際旗下酒店在華開業數達400家,一個國際酒店集團在中國的發展之路
    從2017年到2019年,在中國酒店增速最快的階段,它用兩年時間將在華酒店開業數增加了100家。回顧它進入中國35年間的歷史,我們似乎能找到一條洲際在中國發展的道路。1984年,中國迎來了洲際旗下第一家酒店——北京麗都假日飯店。這也讓洲際成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酒店集團之一,正式開啟了它的中國之路。
  • 酒店行業深度報告:競合攻守有道,本土酒店突圍
    精選國際在群雄逐鹿的美國酒店市場快速成長壯大,主要原 因包括:(1)建立質量標準樹立品牌形象;(2)採用行業細分策略與市場差異化競爭; (3)升級服務系統打造多個行業「第一」;(4)堅持特許經營業務。這為中國本土酒店 面對外資品牌的競爭提供了借鑑意義。
  • 打破「國際酒店」崇拜 華住加碼本土中高端酒店市場
    回顧2019年中國旅遊城市旅遊收入Top15,包括上海(5357億)、杭州(4005億)、南京(2785億)、蘇州(2751億)及寧波(2331億)悉數入榜,也正是由這幾大核心城市支撐的長三角城市群,構成了中國旅遊產業區域格局中毋庸置疑的第一方陣。以此為基礎,近年來長三角區域酒店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 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開業酒店規模突破400家
    4月3日,全球領先的國際酒店管理公司之一——洲際酒店集團在珠海仁恆洲際酒店宣布其在大中華區開業酒店規模突破400家,新裡程碑進一步體現了洲際酒店集團在中國市場的增速領先地位,和在此長期發展的決心。大中華區已成為集團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酒店集團之一,洲際酒店集團在華第一家酒店——北京麗都假日飯店於1984年開業。35年來,洲際酒店集團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斷加大在華投入。
  • 高橋大市場:奮進2017 打造世界商港
    2017年,高橋大市場明確以「構建全球商貿價值共享平臺」為新使命,「助力中小商貿企業成為中國品牌和世界品牌」,開啟高橋商貿新徵程。   這一年,高橋大市場硬體再提質,投入6000多萬元,完成茶葉茶具城、醫藥流通園、高橋立交橋綠化廣場提質工程,有效改善市場面貌,呈現更美高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