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生完孩子需要催奶?母乳真的「不催不來」?可別誤解了

2021-01-08 莓果媽媽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些日子,我一大學同學瑩瑩突然給我打來電話,專門詢問我產後通過哪些途徑找催乳師比較安全,請催乳師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我告訴瑩瑩我當時根本沒有請催乳師,而且母乳完全夠寶寶吃的,瑩瑩聽後很是驚訝,沒有請催乳師,怎麼可能那麼短的時間產下奶的?

其實說到催乳師這個行業近幾年已經發展成了朝陽行業,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國家的催乳師服務人員已經達到了近10萬人,催乳師行業之所以如此繁榮,完全抓住了大多數寶媽的一個心理:生產後儘快能讓寶寶吃上母乳。而催乳則是通過外界的幹預,如按摩等方式來達到下奶效果的。但大家要明白一點,人的乳腺導管很細,使用不當的按摩手法和過度推拿非但起不到催乳的效果,反而還會破壞乳腺組織,導致乳汁淤積甚至還會引發乳腺炎。

所以產後催奶也是有一定的風險,其實人類作為高級的哺乳動物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生產後自然產奶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可以想一想那些老一輩的父母,他們生產後有誰請過催乳師?想必連聽都沒聽過吧!因為產奶就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是孕媽產後自然的生理現象,並不需要請催乳師,那產後母乳什麼時候會來呢?

一、母乳究竟何時會來?

不少寶媽會有這樣一個體驗,在產後3、4天才慢慢感覺乳房脹痛,會有明顯「下奶」的感覺,這其實是因為寶寶離開母體後,引發體內孕激素的下降,再加上寶寶的吮吸會刺激刺激寶媽的腦垂體釋放泌乳素,從而促進乳汁分泌,那就有不少寶媽擔心3、4天才有母乳那寶寶這幾天怎麼辦?要吃奶粉嗎?大家可以想一想,在那個沒有奶粉的年代,剛出生的寶寶都餓死了嗎?當然不是!

當寶寶感覺即將快要出生時,就會在媽媽的體內拼命吸收營養,自己才能有力氣通過重重關卡破殼而出,所以才有了孩子是「自帶三天口糧」來到這個世界的,而且通過觀察你會發現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時並不著急吃奶,而是一直在睡覺,再加上剛出生的孩子胃容量很小,只有豌豆粒那麼大,所以並不需要太多的母乳餵養。

但是也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講,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寶媽能哺乳成功,要在寶媽身體健康的條件允許下,產後半小時就可以試著哺乳,因為乳汁的產生也和寶寶吮吸有關,寶寶越早吮吸,乳汁來的就越早。值得注意的是,寶寶出生後的前三天,寶媽可能會產生少許寶貴的初乳,初乳的顏色是深黃色的,卻比正常乳汁多5倍的蛋白質,此外初乳含有大量能防禦各種疾病的免疫球蛋白,可預防新生嬰兒感染,幫助嬰兒快速適應新環境。

二、母乳的到來真的需要「催」嗎?這些事情要知道

在沒有催乳師的年代,人們會認為喝大量的催奶湯,吃大量的補品也能促進的母乳的產生。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長輩會在產婦生產後準備各種各樣的「下奶」補品。但母乳的到來真的需要「催」嗎?當然不是,其實現在的許多醫院對產婦產後的母乳餵養的指導也是相當專業的,母乳真的催不來,關鍵是媽媽和寶寶的配合。

1、產後半小時「開奶」

在寶媽身體健康的條件下,產後半小時就可以哺乳,讓孩子儘早接觸,可以幫助寶寶的記憶吮吸動作,要知道寶寶的吮吸可以刺激母乳的產生,不少寶媽生產後感覺乳房沒有脹痛感,便會認為自己沒有奶水,但如果用手擠壓乳頭就可以觀察到有少量的乳汁溢出,這是正常的泌乳現象,這時寶媽就可以安心哺乳了。

2、寶寶勤吮吸

寶寶的吮吸動作可以刺激寶媽乳房正常運作,並能刺激寶媽體內釋放宮縮素,宮縮素可以使乳腺上皮細胞收縮,增加乳腺內壓,也這是為什麼不少寶媽在產奶之前會有乳房脹痛的感覺。除此之外寶寶經常吮吸會讓寶媽的乳房處於「空空如也」的狀態,這樣便會刺激寶媽大腦接受到「沒有奶」的信號,從而不斷產奶。

我身邊有好多產婦媽媽,她們覺得自己胸太小而陷入了哺乳餵養的困境,誤認為因為胸小而不能儲存太多的母乳,其實乳房大小是由脂肪含量決定的,而乳汁的多少是與腺體密切相關的,刺激腺體的重要因素就是寶寶充分而有效的吮吸。寶寶通過吮吸發現能夠吃到母乳,因此就會更加努力的吮吸,從而促進寶媽乳汁的分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想要寶媽儘快下奶,其實總結下來就三個「最早」法則:早接觸、早開奶、早吮吸。在產後前幾天,一般每個兩小時就要餵一次奶,每次餵奶的時間持續在15分鐘左右,但母乳餵養時寶媽的餵養姿勢也是一門學問,不正確的餵奶姿勢會給寶寶帶來很大傷害。

三、想寶寶順利吃上奶,這些正確餵養姿勢很重要

寶媽餵奶姿勢不當,寶寶很難準確咬住乳暈周圍,從而很難擠壓乳頭,乳汁難以流出,寶寶吃不到奶,就會產生哭鬧現象。除此之外還容易引發寶寶產生嗆奶甚至會產生窒息現象,應引起寶媽的高度警惕。要想寶寶順利吃上奶,寶媽要掌握以下正確的哺乳姿勢要領:

1、搖籃式抱姿

若寶媽要坐著餵寶寶母乳,可以嘗試「搖籃式抱姿」,即用寶媽的手肘內側支撐柱寶寶的頭部和身體(胸貼胸、腹貼腹,寶寶的下巴貼媽媽的乳房),寶媽的另一隻手要託起自己的乳房,因為在餵養的時候,乳房露出的部位很少,嬰兒不能準確找到吮吸位置,所以寶媽一手託起乳房能準確調整好寶寶吃奶的位置。

2、側躺(足球)抱法

對於剛剛剖腹產手術後的寶媽來說,因為傷口尚未完全癒合,不能坐著餵奶,所以側躺(足球)抱法無疑是最佳餵奶姿勢,這時候可以先讓寶寶躺在寶媽的一側,寶媽的一隻手臂支撐寶寶的背部,寶寶的頭部和頸部枕在寶媽的另一隻手臂上,讓寶寶在媽媽的臂彎中安心吃奶,可以在寶媽和寶寶的後背放一枕頭,以起到支撐的作用,這樣寶媽不至於太累。

3、橄欖球式抱法

這種哺乳姿勢適合那些體積較小吃奶比較困難的寶寶,寶媽把寶寶夾在與自己餵奶乳房的同一側胳膊下面,姿勢就像夾著手提包或像是夾著一個橄欖球一樣,這時寶寶的鼻子應該在寶媽乳頭的高度,寶寶的下半身在寶媽的身後,一隻手拖住寶寶的頭部、頸部,前臂支撐住寶寶的背部,另一隻手拖住乳房,準確投準寶寶的嘴巴餵食。

總而言之,想要寶寶早早吃上母乳,寶寶有效的吮吸才是關鍵,產婦的神經系統中有天然的催乳作用,產後泌乳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只是根據個人的體質不同,寶媽開奶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請催乳師催奶只是多此一舉,與其把媽媽身上那珍貴的「糧袋」交給催乳師,不如產後讓寶寶及時吮吸,不僅能加強親子間的感情交流,還能安全有效的起到催乳作用,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今日互動話題:您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是怎樣處理的呢?各位寶媽覺得產後請催乳師有必要嗎?歡迎大家留言與莓果媽媽一起探討!

我是莓果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母乳那些事】催奶的痛只有自己懂
    依然記得大寶剛出生,那時候寶寶生出來,醫生就把寶寶收拾好,然後就抱出來,交給家裡人!然後產婦在產房待兩個小時觀察,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產婦就可以回病房了,就這樣錯過了最佳的哺乳時間!看著這個可愛的小寶寶,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中!
  • 6種素菜很催奶,產婦偶爾吃一吃,寶寶不怕沒母乳
    6種素菜很催奶,產婦偶爾吃一吃,寶寶不怕沒母乳 孕婦生完孩子,最怕的就是沒有奶水,或者奶水下來的慢。因此,孩子一出生,甚至孩子還沒有出生,家裡人就開始著手準備如何吃、如何做才能讓產婦奶水充足。
  • 產婦喝糯米酒催奶,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看看這些科學解釋不焦慮
    生完孩子坐月子,下奶是重要任務,很多媽媽都發愁如何下奶,讓奶水充足,讓寶寶吃得白又胖。我們北方常用的方法是喝鯽魚湯、吃豬蹄等等,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又不一樣,南方很多地方都要喝糯米酒。一提到酒,大家都很擔心,酒中有酒精,對產婦和寶寶是不是有不好的影響?
  • 生完二胎,這幾樣產婦用品別隨意送人,再貴也不被領情
    文|小不點懷孕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女性十月懷胎之後還需要面臨分娩的考驗,而且為了保證順利生下孩子,不少孕婦都會提前準備好產婦用品,以便在生完孩子之後不用手忙腳亂。這幾類產婦用品不要隨意送人,多貴別人都不領情1、哺乳內衣剛生完寶寶的產婦需要經常哺乳,但是產婦身體虛弱非常怕冷,所以不方便敞懷哺乳,因此大家都會購買哺乳內衣來幫助自己哺乳,方便餵奶的同時也能夠避免男性在場的尷尬。
  • 別信不靠譜的催奶方法,這7招催奶不發胖,讓寶寶母乳吃個飽!
    母乳的營養不是奶粉能比的,媽媽的首選當然是母乳餵養。可有些媽媽產後卻有母乳不足的問題,媽媽們為了催奶,喝了不少下奶湯,甚至還用一些不知是否安全的方法,到頭來沒用就算了,還讓自己吃出一身膘。媽媽別信不靠譜的催奶方法,這7招催奶不發胖,讓寶寶母乳吃個飽!
  • 剛生下寶寶,哪些食物是不適合吃的?這5種食物,產婦最好別吃
    就讓我們來數數,剛生完寶寶的產婦,有哪些食物是不適合吃的然後呢,產後很快就給產婦做了各種催奶的食物,務求產婦能儘快多產奶。但是,對於剛生寶寶的產婦來說,是完全不需要這樣做的,因為剛出生的寶寶奶量是非常小的。
  • 生完孩子42天後,產婦還需要去醫院做複查嗎?
    10月懷胎,一朝分娩,通常來說,產婦在生完孩子之後,臨近出院的時候,醫生往往會囑咐產婦在42天的時候要記得回醫院進行複查,但是很多寶媽卻覺得自己的身體並沒有問題,沒有必要再回醫院做檢查,還這麼麻煩,還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卻不知道其實在產後42天複查,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 母乳可以降低女性的患病率,產後多吃這些可以「催奶」
    孩子出生後,很多產婦會無奶,導致孩子很小就開始喝奶粉。雖然它們能解決孩子的溫飽問題,讓孩子長大,但給孩子餵母乳的好處還是比奶粉多。母乳餵養是指用母親的乳汁餵養孩子的方式。母乳中含有熱能,蛋白質,脂肪,鈣鐵即維生素等,是嬰兒生長發育的最佳選擇。
  • 婆婆,別再逼我喝催奶湯了!醫生:最科學的下奶方法,不是喝湯!
    「催奶湯」和坐月子一樣,都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產婦在生完娃後的一個月,為了增加泌乳量,喝各種牲畜、家禽慢熬幾個小時熬出來的湯水。 被婆婆天天催著喝催奶湯這個事情,想必很多新媽媽都會遇到吧。其實,不知道到底怎麼催乳的媽媽有很多,為了解決新手媽媽對「催奶湯」的疑問,我們今天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 產婦媽媽產後如何催奶?深圳催乳師,正規催乳師
    產婦媽媽產後如何催奶?哺乳可能是你作為新媽媽所面對的最有挑戰的事情,「紙上得來終覺淺」,在你真正開始哺乳的第一周,你會深刻的領悟到這句話的含意。產婦在產後想要母乳餵養寶寶,而乳房奶水的分泌量是否充足就是很重要的關鍵一步,為了保證寶寶每日有足夠的奶水,產婦們在催奶下奶等方面也是下了苦功夫。那麼產婦產後想要增加泌乳量有什麼好方法呢?產婦媽媽產後如何催奶?下面來看看。
  • 若生完孩子後不餵「母乳」,產婦的奶水最後都去了哪?別害羞
    導讀:若生完孩子後不餵「母乳」,產婦的奶水最後都去了哪?別害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若生完孩子後不餵「母乳」,產婦的奶水最後都去了哪?別害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母乳餵養奶水不足怎麼辦?產婦這樣吃,催奶瘦身兩不誤
    這是媽媽應該好好通過食療來恢復體力,才能有更好的狀態來照顧寶寶。生完孩子後媽媽既想有充足的乳汁哺乳寶寶,又想早點恢復孕前的身材。看似矛盾的想法,確實有一個科學的解決辦法,那就得在月子餐上下功夫了。今天媽媽們就跟著妖精媽媽一些學習3款催奶,瘦身兩不誤的月子餐吧1、花生芝麻粥材料:花生粉8克、黑芝麻粉12克、圓糯米40克、白砂糖10克。做法:將糯米洗淨、熬粥。
  • 女性生完孩子最需要的產婦用品,趕快對照待產包,看看缺哪種?
    文|小不點女性生孩子是非常大的一件事,而且在生完孩子以後,產婦很長時間都無法出門,所以必須提前把分娩以及產後需要用到的物品全都買齊,以免等到用的時候再著急,而且有不少寶媽都會分享一下自己的待產包,和大家一起交流分娩的經驗,幫助那些正在迷茫的孕媽們。
  • 產後先「通乳」還是先「催奶」?很多寶媽順序都搞錯了,別大意
    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生完孩子後,媽媽碰到的難題便是"通乳"和"催奶"問題了。一旦將兩者順序打亂,那麼媽媽就很可能體會產後的第二次疼痛。但是還有很多寶媽的順序都搞錯了,別大意。先"通乳"後"催奶",順序千萬不能錯小夢生完孩子後,自家婆婆就端著熬好的豬蹄湯給小夢喝,說是喝完好下奶。剛開始,小夢天天喝著催乳湯,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但是第三天,小夢突然覺得胸部脹痛,用手摸時還覺得乳房硬邦邦,孩子吸奶時也吸不出奶。小夢為此發愁了很久。
  • ...母乳,餵養,催奶,月子,產科,產婦,王靖,大城市,吸吮,孕期,-上海...
    認證諮詢師將發揮指導作用  為何大城市母乳餵養率持續走低?多位產科醫生、護士直言:為新媽媽傳授母乳餵養知識,部分醫院對此重視程度不夠;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月嫂、催奶師等工種日漸普及,有的孕婦還未生產,已提前預約好月嫂、催奶師。
  • 媽媽常陷的4個「催奶陷阱」,用這2個催奶方法,不愁沒有母乳
    這些催奶的做法,看著像是為你好,可實際上是媽媽催奶路上的阻礙。 ,會認為目前不需要太多母乳,身體就會減少母乳的分泌。 陷阱四:生完寶寶不用急著開奶 這做法是錯的,生完寶寶的一個小時內,媽媽與寶寶多接觸,讓寶寶找到吮吸的感覺是很重要的
  • 剖腹產和順產前3天產婦應該怎麼吃?啥時吃催奶食物可免產婦受罪
    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吃的對對於產後的傷口和產後的身體的恢復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同時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媽如何吃,吃的對不僅會影響奶水的情況同時也會影響寶媽的乳房,有些時候提早的催奶反倒是會讓產婦受罪,催奶催的晚的話,可能會提前給寶寶喝奶粉,後面想要再追奶就需要耗費些力氣了。那麼生產後剖腹產和順產的前3天應該怎麼吃?什麼時候吃催奶的食物才能儘量的避免產婦遭罪呢?
  • 產後催奶飲食要看體質
    婦產科專家稱,「蛋神」、「雞神」等不正確的催奶法可導致產婦肝腎功能負擔過重,並出現糖尿病等產後代謝症候群。中醫則認為,使用催奶食譜也要看產婦體質,避開催奶誤區。  究竟產後應該如何正確催奶?中西醫專家齊支招。
  • 月子湯催奶真的有效果嗎?
    ​對於許多準媽媽、新晉媽媽而言,母乳無疑是餵養孩子最好的方式。母乳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易消化。此外,嬰兒在吸吮乳汁的過程中,還能鍛鍊口腔、臉部肌肉以及心肺功能。但部分媽媽產後乳汁過少,無法滿足嬰兒的需要。
  • 6種民間催奶的素菜,孕媽可學起來,有備無患
    6種素菜很催奶,產婦偶爾吃一吃,寶寶不怕沒母乳孕婦生完孩子,最怕的就是沒有奶水,或者奶水下來的慢。因此,孩子一出生,甚至孩子還沒有出生,家裡人就開始著手準備如何吃、如何做才能讓產婦奶水充足。但是,由於產婦要做月子,一個月裡不能活動,不能吹風,只能在家裡休養,沒有活動量,所以對能量的消耗也就變低,而給產婦催奶的食物往往又油性大,看著就沒有食慾,產婦吃不下,沒心情吃,當然想要達到催奶的作用就實現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