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說,這屋裡連根釘都是自己買的。張愛玲說,那又有什麼意思

2020-12-25 橙秀金

女友在一旁跳腳說,那個人竟然往她手機裡充了話費。我看著她長籲短嘆、莫可奈何的模樣,感同身受。曾經我也因這種事情氣急敗壞過,我當時的心情比起她可說是過猶不及。雖然後來也都充回同等數額的話費,但其中的折騰總讓人不快。 以前老是幻想著能有一個人,在你停機後為你充值,但事到臨頭,卻又糾結萬分,氣惱不已。你不愛他,他的諸多討好於你來說都是麻煩。 女友以前跟男朋友出去覓食時,總是你請來我請去的。至今想來也許是因為情未到深處。

你請我送,錢來錢往,縱使錢貨兩訖、財物相抵,但其中深意卻不似正離子與負離子的相遇能夠中和得了。愛情原是一本算不清楚的帳冊。雖說情債難償,但也得讓自己不背負錢債——即使錢債易還。 也曾在某一本書裡看到丈夫懇求不愛他的妻子用他的錢,丈夫愁苦悲涼地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喜歡你用我賺的錢去做你喜歡的事。 你不夠愛他,即使他把錢捧到你的面前,你也覺得不安。你不夠愛他時,連他的錢也不愛。

女人絕對不是不愛錢,畢竟衣食住行都得靠它。女人也絕不是愛錢,她愛上的是與自己融為一體再分不開的那個男人的錢。

即使東西是他花錢買的,但因為是他,那黃白之物也被那份心意鼓搗成了瑩瑩愛意,所以欣喜於他說的「拿著」。甚至有時他經你的提醒才給你買了樣東西時,你都會埋怨他的不主動與怠慢。 蘇青說,這屋裡連根釘都是她自己買的。張愛玲幽幽地添上一句,那又有什麼意思。

是啊,那又有什麼意思?即使是女人最好的朋友——鑽石,那耀於眼前、晃於心尖,天地之間最璀璨純潔的一粒,少了那個把它送與你的最特別的人,總會覺得少了些意思。

偶有一日去看望老姐,拉動抽屜時卻翻出了一對桃木心形掛飾,一隻鐫著老公仔賺錢,另一則刻著老婆仔花錢。一時間感動莫可名狀。以老姐的薪水,要買衣服首飾等,那是綽綽有餘,但她仍是伸長了手問男朋友棠哥(現在的老公)拿錢。 「你負責掙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這句話也許說得有些誇張,但情到深處卻也真的是有分工,無計較;有彼此,無你我。張愛玲說,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錢。 因為足夠愛他,愛到沒了你我之分,所以拿得理直氣壯,受得理所當然。

每到老爸發薪日,老媽總是伸手問老爸要家用,老爸如數交上時卻又碎碎念著要一些零花錢。這時,老媽笑罵著卻還是把錢遞上。

那充滿溫情的熱鬧,總讓人覺得窩心。日子也正是因為問他拿錢,才過得如此實在,讓人安心,沒有風花雪月不著天地的空虛。 愛到問他拿錢了,可也是一種幸福?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的考驗。

相關焦點

  • 張愛玲如何「看蘇青」?《小團圓》裡的一句話特別意味深長
    張愛玲說自己很容易把別人看扁了,「扁的小紙人,放在書裡比較便利。『看扁了』不一定是發現人家的短處,不過是將立體化為平面的意思。」如此措辭婉轉、曲折隱晦,雖然不是貶低,但也絕非讚美。普通讀者買《結婚十年》是想看其中的八卦隱私,張愛玲則看到蘇青的「真情實義」,看到她作為小女人的「可愛」之處。
  • 介紹張愛玲和胡蘭成認識的女子,蘇青婚後生頭胎,娘家送禮有多重
    蘇青把張愛玲家的地址給了胡蘭成,淡淡說了一句:「愛玲是不願見人的。」這句話看似平淡卻至關重要,讓胡蘭成未見張愛玲就有了吃閉門羹的準備,也讓他思忖如果張愛玲不見他該如何應對不見的局面。胡蘭成給張愛玲留的紙條內容不得而知,也許裡面提到了蘇青。
  • 張愛玲和蘇青的友情,因為一個男人形同陌路
    《續結婚十年》:蘇青回憶錄,唯獨沒有張愛玲蘇青在寫《結婚十年》的時候她和張愛玲還不相識,而在寫《續結婚十年》的時候,姐妹二人就斷了聯繫。而張愛玲在《小團圓》自己回憶錄中,除了一句「文姬說外界傳你們走的近」也沒有再提到蘇青。曾經關係那麼好的人,卻再也沒有出現在各自的記憶裡,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楊絳評價張愛玲時說:你們都過高看待張愛玲了,我對她有偏見
    我覺得你們都過高看待張愛玲了,我對她有偏見,我的外甥女和張同是聖瑪利女校學生,我的外甥女說張愛玲死要出風頭,故意奇裝異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難看,一臉『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學都看不起她。我說句平心話,她的文筆不錯。但意境卑下。她筆下的女人,都是性饑渴者,你生活的時期和我不同,你未經日寇侵略的日子,在我,漢奸是敵人,對漢奸概不寬容。『大東亞共榮圈『』中人,我們都看不入眼。夏至(志)清很看中張愛玲,但是他後來對錢鍾書說,在美初見張愛玲,嚇了一跳,她舉止不自然,貌又可怕。現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樣美了(從照片可證)。我沒有見過她。她的朋友蘇青卻來找過我。
  • 冰心做錯了什麼,為何魯迅、張愛玲、蘇青和林徽因都對她很不滿?
    民國時期,由於中國傳統思想與西方思想的碰撞,中國在那一段特殊時期,文壇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人物,比如魯迅、張愛玲、蘇青與林徽因等都是那一時期的著名人物。在面對外敵時,他們有著共同的態度,希望用自己的一支筆來表達愛國之志。
  • 蘇青:淹沒於紅塵
    當她開口要錢買米,惱羞成怒的李欽居然打她一巴掌,說她也是知識分子,可以出去自己掙錢。 蘇青很硬氣,因為有才氣。她掙錢的方式只能是寫稿子。她把自己的心酸與委屈全都宣洩在《產女》一文中,此文被林語堂主編的幽默小品文雜誌《論語》錄用後,蘇青的文運從此一馬平川。她那直來直去的文風也像縱馬平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現在她筆下,不遮不掩,伶牙俐齒地表達她的感想。
  • 王安憶:​倘若能看清蘇青,大約便可認識上海的女性市民
    那弄堂房子裡的起居,夾著些脂粉氣,又夾著油醬氣的;從公寓陽臺上望出去的街景,鬧哄哄,且又有幾分寂寞的;還有女人間的私房話,又交心,又隔肚皮。這些都是「似曾相識燕歸來」。可是,張愛玲卻是遠著的,看不清她的面目,看清了也不是你想看的那一個。張愛玲和她的小說,甚至也和她的散文,都隔著距離,將自己藏得很嚴。我們聽不見張愛玲的聲音,只有七巧、流蘇、阿小,這一系列人物的聲音。
  • 世俗的張愛玲
    於是,她寫道:「人生最可愛的當兒便在那一撒手吧?」就是在這輕盈地一掠之中,有了小小的冒險,終卻是安全的,便小小地得意著。就是這麼一點雕蟲小技的手腕。張愛玲喜歡歸喜歡,其實又是不相信它們的意義的,否則,她就是寧波人蘇青了。否則,她就不會如此貪饞地抓住生活中的可觸可感。她在千古之遙,屍骨無存的長生殿裡,都要找尋出人間的觸手可及的溫涼。
  • 蘇青與張愛玲關係莫逆,一是因為互相欣賞,也是因為兩人過於相像
    才女張愛玲,是多少文藝青年心裡的白月光。她寫盡人情冷暖,卻一生坎坷,不得所愛。然而,同時期的蘇青,很多人聽說過,卻鮮有人讀過她的作品,更不知她曾和張愛玲齊名,是張愛玲一生的對手和朋友。其實只要了解蘇青的遭遇,就會明白,為何兩人可以成為莫逆之交。蘇青一生坎坷,從未感受過來自家人的溫暖和愛。而家庭的影響,也造就了蘇青婚姻的不幸。蘇青家世顯赫,從小衣食無憂,卻有一個滿身惡習的父親和軟弱無能的母親。她從來沒有在父母身上獲得溫情。
  • 蘇青:女人當活成一顆會開花的樹
    整本小說通篇都在講自己從結婚到離婚的瑣碎事兒,拉拉雜雜掰扯了一大堆。若是跟張愛玲的小說放在一起與之對比,後者分分鐘可以秒殺它。可就是這樣一本小說,當年在上海灘居然再版了十八次,創下了當時女作家長篇小說暢銷的驕人紀錄。 要我說,蘇青寫的小說,遠不及她寫的雜文有勁道。她的雜文,犀利,一針見血,相比之下張愛玲的雜文就明顯要遜色一些了。
  • 一輩子也等不到一位讓她卸下盔甲的男人—民國才女蘇青
    張愛玲說過,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她才心甘情願。的確,蘇青與張愛玲都被稱為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四大才女。
  • 張愛玲:被世人誤解的「天才作家」,她比誰都懂得應該如何活著
    1995年,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羅徹斯特大道旁的一所公寓,一連好幾天都房門緊閉。房東敲了無數次門都沒有回應,當房東拿出鑰匙打開大門時,看到了這樣一幕。屋裡幾乎沒有任何家具,門邊的手提袋裡整整齊齊地裝滿了各種文件和信封,屋裡靠牆的行軍床上,躺著一個奇瘦無比,但是神態安詳的老人。
  • 張愛玲:生活的儀式感,來源於如何取悅自己,值得每個人借鑑
    文/陸一說到張愛玲,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著名的女作家?奪目、張揚、好勝的性格?她與胡蘭成那沒有結果的愛情?有人說,張愛玲活得很悲哀,她小時候缺少父母的疼愛,因此更容易寂寞,更容易輕信愛情,因此不管胡蘭成的漢奸身份,不在意胡蘭成三心二意,陷入對他深深的愛戀之中。但也有人說,張愛玲的高級,是很多人不懂的自信。人們總喜歡關注他人的不幸,仿佛可以從別人的不幸中體會到自己是幸運的。
  • 張愛玲逝世20周年:她用七句話寫儘自己的一生
    然後,你忽然醒悟,感情原來是這麼脆弱的。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凡;風雨同船,晴天便各自散了。——《一別一輩子》一樁不幸的婚姻,沒有人受益,每位都會受傷,而最大的受傷者便是子女。來自於父母這兩條支流的痛苦,到子女這裡便匯聚在一起。這種痛苦的匯聚使得子女們不能如正常人一樣看待人生。連思考的角度也是悲傷的。
  • 新《半生緣》開播遭群嘲,張愛玲的作品為什麼難以改編?
    於是,她寫道:「人生最可愛的當兒便在那一撒手吧?」就是在這輕盈地一掠之中,有了小小的冒險,終卻是安全的,便小小地得意著。就是這麼一點雕蟲小技的手腕。張愛玲喜歡歸喜歡,其實又是不相信它們的意義的,否則,她就是寧波人蘇青了。否則,她就不會如此貪饞地抓住生活中的可觸可感。她在千古之遙,屍骨無存的長生殿裡,都要找尋出人間的觸手可及的溫涼。
  • 蘇青和鄭愷打鬧時,誰注意到楊穎說的這句話?陳學冬臉色都變了
    說到去年最火爆的影視劇,那大概非於媽的《延禧攻略》莫屬了,雖然說和同樣題材的大製作清宮劇《如懿傳》撞型了,但是憑藉著先播出的時間上的優勢,劇中的諸多相同類型的人物觀眾們都秉著先入為主的想法,對後來上線的《如懿傳》不是很買帳。
  • 張愛玲用過哪些我們所不知道的筆名?
    因為我既以寫作及編輯為職業,生活沒有什麼問題,又何犯著把自己的鼻子去給別人牽呢?希望酷愛自由的朋友們也同此立場,大家來痛痛快快的讀上一陣女人們自己所要說的話,誰敢道是:「婦女之言,慎不可聽」?「女人圈」者,女人自己言說的園地是也。《開場白》雖短小,火藥味卻甚濃,用今天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具有濃重的女權主義色彩。
  • 胡蘭成與張愛玲—因為相愛,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一切都剛剛好,就這樣,張愛玲與胡蘭成相遇,他們之間註定了會有一段故事,其實見面的過程也頗為好玩,胡蘭成耐不住內心的欣喜從南京趕到上海,先找蘇青希望能得到張愛玲的住址,但蘇青很清楚張愛玲的性格,她是不輕易見人的,不過還是把地址給了胡蘭成,胡蘭成興致衝衝跑去結果吃了閉門羹,只好把自己的地址電話寫在紙上,從門縫中塞進去,希望能見上一面,第二天
  • 民國驚世才女張愛玲,蘭成以書說媒張愛玲,三年曠世愛情成傳奇
    張愛玲的內心是冷寂的,由於成長環境的原因,她一直封鎖這自己的內心,很少有人能走進她的世界,愛情或許在她懵懂的時候渴望過,但是性子太冰冷,沒有真正開始過。直達胡蘭成的出現,一個改變了一生的人。我們知道這段感情只是維繫了短短的三年,但是卻是張愛玲人生中不可抹去的烙印,也許對她的傷害很大,但是,不得不說,那三年,她擁有過溫暖,品嘗過愛情的滋味,這對她就是不一樣的體驗了。
  • 流言,與張愛玲的距離
    作家,第一要緊是想像的能力(這是與生俱來的),第二要緊是描述的能力(這也幾乎是不能大氣晚成的),第三要緊是不能淪為政治型作家,作息時間是次要的因素。周作人是不熬夜的,他說「從前無論舌耕或是筆耕的時代,什麼事只在白天擾攘中搞了,到了晚飯之後就只打算睡覺。」還說「不喜『落夜』或雲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