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似乎對房子有種天然的情結。在古代,商人賺了錢,大多要用於買田置地,到如今,買房子也依然是大多數人的心事。只是,有的人還在掙扎著有個棲身之處,有的人已經在謀劃「第二居所」。但現在有很多中國人選擇日本來購置房產。
日本京都古老的街巷兩旁,百年前的工匠們精心建造的町屋,你住的不再是一間房子,而是歷史。仿佛百年光陰在耳畔流過,又像穿越了時空的旅行……這樣的房子一定會受到遊客的追捧,贏得市場的青睞,帶來豐厚的投資利潤。然而日本民宿的投資遊戲,並不是誰都能玩得這麼666。
日本人性格嚴謹是有口皆碑的,民宿的經營行為顯然與之違背。陌生人24小時隨意進出所住的大樓,個別遊客屋內、走道喧譁,這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和習俗是格格不入的。另外,由於遊客對日本垃圾分類處理不熟,不僅給物業管理公司帶來了困擾,也影響了同一棟樓其他居民的垃圾回收。
由於日本民眾普遍厭惡民宿經營,導致幾乎所有物業管理公司規定全面禁止民宿。現如今,我們到東京各公寓大樓門口駐足觀察,不難發現幾乎所有大樓都在門口或其他顯眼處張貼「禁止民宿」的公告,大樓門崗也大多拒絕拖帶行李的陌生人入內。
要說京都酒店供不應求,實在有些誇張。酒店業的朋友都知道,最火爆的時期也不過是80~90%的入住率。要指望酒店不夠住所以大家只能選擇民宿,這恐怕不會實現。而再三強調用京都老房子的風情來吸引遊客,咳,我也是不會上當的。幾十年的木質老房子,房屋裡的味道就讓人受不了。希望投資人可以融到重金,好好翻修一下。對了,翻修老房子的價格可比重新蓋新房子貴多了。
如果你想和京都的酒店搶生意,必須要提供比酒店更高的性價比,才對客戶有比較好的吸引力。除非你的裝潢天下有地下無,周圍還沒有類似水平的房子,才能標價很高;否則,附近酒店的平均價格,永遠是制約你定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還有一個很多人考慮不到的問題:假如你不滿意民宿的投資回報,想要賣掉房子,這是很不容易的。一是因為日本人的購房意願並不強烈,而且民宿選擇的交通方便、靠近遊覽勝地的房子並不是日本人居住生活的首選地區,也許你要等很久也不一定找到買家。而是日本買賣房屋的稅很高,也許你賣掉房屋的利潤還不夠交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