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城市大腦如何讓城市變「聰明」?記者現場探訪

2020-12-18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7月30日),記者從北京市海澱區獲悉,海澱城市大腦「人工智慧計算處理中心」將於今年年底建成,中心通過對城市大腦接入的視頻、圖片、語音、文本等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處理,為場景應用提供分析結果、預測預警和決策支持。海澱城市大腦如何使城市變得更「聰明」?記者前往現場進行探訪。

今天,北京市科委組織新場景行動方案媒體集體採訪活動。據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航介紹,海澱區於2019年分兩批發布了21個重點科技應用場景建設項目,其中包括城市大腦、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應用等城市治理場景。

城市大腦是如何助力城市治理的?在海澱城市大腦體驗中心,「渣土車」治理場景展示了這一過程。點開智能大屏,當天未苫蓋、無準運證、禁限行的渣土車數量一目了然。這些並非由人工查看統計得出,而是攝像頭捕捉畫面分析的結果,大大節約了大量人力。

「比如攝像頭捕捉到車輛後,會自動比對準運證資料庫,發現非法車輛後,將實時推送給執法部門。一張照片和13秒的視頻將作為執法的證據鏈。」工作人員稱,違規車輛所經過的攝像頭相連接,可以推斷出渣土車行駛軌跡,並進行設卡攔截。

海澱城市大腦平臺運營公司的工作人員羅建萌介紹,此前,政府各部門安裝了很多攝像頭,有的抓「違停」,有的治理「不文明駕駛行為」,海澱將所有基礎設施打通,通過「人工智慧計算處理中心」為這些設備賦能,讓攝像頭具備「學習能力」。

人工智慧企業按照開放式平臺架構思路,使「人工智慧計算處理中心」實現了國產算力晶片與國產AI算法的適配。羅建萌稱,在「渣土車」治理場景中,「人工智慧計算處理中心」創新了十幾套人工智慧算法。攝像頭通過不斷拍攝、分析、學習,通過圖片和視頻了解車輛特徵,從而做出準確判斷。目前,系統每天處理100萬張過車數據,高峰時期發現渣土車9000多輛,識別準確率95%以上。同時藉助深度學習算法,對針對渣土車行駛軌跡進行預測分析,準確率超過60%。

同樣,人工智慧在北塢嘉園智慧社區場景中也派上了用場。「通過大數據比對,城市大腦能了解各個住戶,如果某個住戶是老人,系統發現老人一周沒有出入記錄,就要提醒物業和居委會關注老人是否有健康狀況。再比如,攝像頭發現有人推電瓶車進電梯等不文明行為,將自動提示物業。」

據悉,海澱城市大腦「人工智慧計算處理中心」將於今年年底建成,未來將開放平臺和場景,各個公司可以研發算法,促進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2020全國兩會關注智慧城市發展 如何讓「城市大腦」更聰明
    「新基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智慧城市再次成為兩會熱議話題。在今年眾多代表委員的提案中,如何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成為焦點,不少代表委員圍繞交通、政務、社區、物聯網等相關領域積極獻言獻策。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智慧城市建設面臨重大考驗。
  • 如何讓城市變「聰明」?他們這樣構建未來「大腦」
    今年5月,雲從科技與廣州市政府達成「數字基建」合作,雙方共建國內首個人機協同開放平臺,打造廣州智慧城市智能運行中樞,一個智慧的「未來城市大腦」即將展現在人們眼前。因此我們還要做人工智慧的大腦——認知和決策,才能真正形成AI閉環。」雲從科技南區總經理劉毅鵬說。 對此,雲從提出人機協同的理念。比如,醫療領域主要矛盾是稀缺的專家資源與海量的病患需求。人機協同技術將通過將醫療專家的知識技能模型化、自動化,自動判斷過濾90%以上診療信息,使得醫療專家可以集中處理10%的關鍵性問題。
  • 百度「海澱城市大腦」落地西北旺鎮 網友:人工智慧已走到家門口
    10月16日,北京市海澱區西北旺鎮人民政府與百度籤署合作協議,主題是「海澱城市大腦」在鎮域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落地的努力嘗試。雙方將共建「智慧西北旺」,構建中關村科學城新型城市形態。「他還表示,百度將以百度大腦為基礎,發揮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優勢,提供全面解決方案,抓住城市管理、安防、交通等關鍵領域,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先行先試,全力推動西北旺智能城市建設。讓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們收穫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 智慧城市邁入深度下沉階段 曠視城市大腦讓城市智能化「知行合一」
    那麼該如何解決城市智能化過程中出現的「無知無感」或「知行不一」的問題,充分發揮人工智慧的作用呢?曠視公共業務事業部總經理安洋在首屆「中國人工智慧高峰論壇」的現場演講中提出了「AI應用要知行合一」的理念。
  • 信號燈如何給救護車消防車一路綠燈?記者探訪副中心城市大腦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一位心臟病人急需搶救,在救護車到潞河醫院的2.5公裡線路上,交通信號燈轉為
  • 艾上AI亮相北京「城市大腦」,首秀獲海澱區教委領導好評
    8月20日,北京市海澱「城市大腦」舉辦教育展,艾上AI作為新入駐的「城市大腦」成員企業,完成首次亮相。本次教育展上,海澱區教委領導及各高校領導一行人先後參觀「城市大腦」展廳各成員企業,並組織現場研討會。
  • 海澱區東升鎮攜曠視深化城市大腦建設 加速構築智慧城市新形態
    如此前北京市海澱區就宣布將通過「城市大腦」構建新型城市形態,為城市管理不斷賦能,進一步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質量發展。海澱「城市大腦」自建設以來,至2018年底,框架設計已經完成,應用也初見成效,已經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及城市交通等四大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並率先在全國破解了信息化建設長期存在的問題。
  • 讓城市更「聰明」!崇州「城市大腦」正式上線運營
    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大腦相對於人的身體而言就像是「指揮官」,人體各項生理機能的運轉都聽憑大腦的指揮;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個人,那它也需要一個高效運轉的「大腦」。12月2日,屬於崇州市的「城市大腦」——崇州市智慧治理中心系統,在經過長達半年多的試運行後,正式上線。
  • 創新完善城市大腦建設 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如今在杭城許多停車場都已覆蓋的「先離場後付費」系統也是城市大腦的應用之一。 記者 李忠 攝杭州日報訊 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考察時充分肯定了城市大腦的創新成果,並希望杭州在建設城市大腦方面繼續探索創新,進一步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為全國創造更多可推廣的經驗。殷切話語包含著殷殷囑託。
  • 將ABCDEHI串一串,串出一個「城市大腦」
    城市大腦篇關鍵詞 智慧「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這是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考察時說的話。智慧城市是最大的物聯網市場,需要5G加持。
  • 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到底啥樣?
    隨著大數據、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產業和應用場景變得更加聰明智能。而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  「智慧城市」聽起來高端大氣,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3日至5日在京舉行,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停車位!
  • 城市大腦全球標準研究2:如何理解和定義城市大腦?
    城市大腦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如何理解和定義反映了人們對這個新事物的理解程度,同時由於城市大腦是一個複雜的智能巨系統,如何理解和定義它對於後續的建設和發展也將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 記者節策劃《我在現場》|走入「煙火青島」 感受城市的溫度與活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我在現場》策劃報導,通過記者的筆觸記錄一年來我們這座城市發展的點點滴滴,感受人世間的人情冷暖,再現媒體人的擔當。講述人: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璐在網絡互動中有人問:疫情後你最想做什麼?
  • 揭秘海澱「交通大腦」千方科技如何數據賦能讓交通運行更聰明
    點開「海澱智慧停車」微信小程序,附近公共停車場和路側車位信息一覽無餘;夜間新中關購物中心門前的地面燈帶隨著人行道信號燈顏色變化而變化,提醒行人過街安全智能斑馬線……2020年9月10日,中關村西區智能交通項目上線試運行,伴隨著項目上線,一大波智慧交通黑科技已經亮相海澱街頭,中關村西區綜合交通治理項目的科技治理成果初露端倪
  • 杭州「城市大腦」 讓城市更加耳聰目明
    人民網杭州10月21日電(汪瑞華)擁堵排名從全國第2位降至第35位、市區停車實現「無杆停車場」、酒店30秒可辦理入住、公園20秒即完成入園……在浙江杭州,這簡單普通的一串數字變化的背後,得益於「城市大腦」的建設。 何謂「城市大腦」,就是搭載於網際網路,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等對城市實施全域全程的即時分析和管理。
  • 北京城市大腦聯盟成立 千方科技等助力智慧北京建設
    在8月19日舉行的北京城市大腦高峰論壇上,阿里雲聯合千方科技、首都信息等知名企業共同成立北京城市大腦聯盟,以更好地服務北京城市大腦建設。城市大腦"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其要義在於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城市治理的現代化,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是典型的"新基建"。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聯合阿里雲發布了國內首個城市大腦。
  • 海澱區東升鎮與曠視達成戰略合作 全面深化城市大腦建設
    4月12日,海澱區東升鎮政府與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深入開展東升鎮「城市大腦」建設展開全面合作。北京市海澱區委常委、副區長李俊傑見證籤約並發表致辭,東升鎮黨委書記武凱,鎮長張文濤及鎮領導班子成員與曠視總裁付英波、副總裁陳雪松等代表出席籤約儀式。
  • 華為林明:智能城市須從城市「大腦」走向城市智能體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一個城市不僅要有智慧『大腦』,還需要靈活的『手腳』,關鍵要耳聰目明,有暢通的『血脈』。城市還要具備深度學習的能力,通過不斷處理城市底層的問題,來提升城市的自動化水平。所以,整個城市要形成一盤棋、一體化、智能化,智能城市須從城市『大腦』走向城市智能體。」華為智慧城市執行總裁林明近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
  • 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到底啥樣?_未來已來_新聞...
    隨著大數據、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產業和應用場景變得更加聰明智能。而當一座城市有了數字大腦……「智慧城市」聽起來高端大氣,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3日至5日在京舉行,記者帶你一探究竟。——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停車位!
  • 副中心「城市大腦」精準破解大城市病
    按照國務院批覆的規劃,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是簡單地造一個新城,而是要建設一座智慧城市。能讓城市副中心管理更加精細化的通州區城市管理指揮平臺「城市大腦」應運而生。  這兩年,不少家住通州的市民發現,家門口的路暢通了,很多路段的擁堵情況消失了。這背後,正是「智慧交通」系統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