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任正非與柳傳志的一次碰面 任正非:他太值得我尊重了

2020-12-14 眾企智庫

本文整理自吳春波教授新著《華為沒有秘密2》

文 /吳春波,華夏基石領銜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華為資深管理顧問,《華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圖:任正非與都勻一中校長胡立軍等座

劃重點:

1任正非與柳傳志有很多相似之處,同為1944 年生人,同為所在行業的企業翹楚,都有軍旅生涯。2那次會議到場嘉賓有四位部級官員、一位院士、十位企業大佬、四位教授。如此高規格的會議,實際上是一所中學的校園文化研討會。3任正非對柳傳志予以很高的評價:「我也沒有研究過聯想,只是與柳傳志個人交往,柳傳志太值得我尊重了。4柳傳志對隨行的聯想高層講:「要學習華為,不僅要物力支教,還要智力支教。」

關心教育

如果有人問 : 任正非最關心什麼?答案很簡單,最關心華為。他是華為的掌門人,華為是他的命,是他的一切。管理大師德魯克講,企業家必須掌握企業的命運,反言之,企業家作為一種職業,命中注定是企業的守望者。我曾對任正非做過概括:「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與萬人談,幹一件事」,這件事就是關注華為,守望華為,廝守華為。

除此之外,任正非最關注的是什麼?是教育!大學、中學及小學。

與任正非聊天,很多話題都是關於教育的。

任正非出生於教育家庭,父母都是教師,父親曾任中學校長。知識就是力量,是任正非父母給孩子灌輸的核心價值觀。其後,任正非出資成立以其父母名字命名的教育基金。

在 1998 年以前,華為的核心價值觀是:科教興國,產業報國!

1998年2月28日華為捐資2500萬,成立「寒門學子基金」,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

任正非還捐資成立了以其父母命名的教育基金——「摩遜–遠昭教育基金」,從 2014 年起,每年給學校 10 萬元的圖書費。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任正非用簡訊給我轉發了那首詩《媽媽,別哭,我去了天堂》,並附了一段按語:「『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世紀最響的振興中華的口號。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唯有從孩子們的大腦裡,挖出大森林、大油田、大煤礦……我們已經富起來了,我們要讓學校的建築高質量。」

2015年12月1日都勻一中110周年校慶,任正非向一中捐款 100萬元。任正非的辦公室門後,一般張貼著他長期關注的問題,我親見的有華為事業部運行模型圖,有某期的華為內刊《管理優化報》。近些年貼著的是一張 2013年9月15日的《南方周末》,頭版的文章是《雲南十萬代課教師的最後一道「證明題」》。

2016 年 6 月 2 日,任正非34年後重新走進人民大會堂,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講話,以很大的篇幅談教育問題:「我們國家百年振興中國夢的基礎在教育,教育的基礎在老師。教育要瞄準未來。」「發展科技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我們要更多關心農村教師與孩子。讓教師成為最光榮的職業,成為優秀青年的嚮往,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2017 年 5 月 1 日,任正非會見深圳市委書記時,除承諾華為總部不會搬離深圳外,談的還是教育問題:「深圳未來的希望在文化和教育,你說我們搞產業,政府要關心,這個產業可能兩年、三年就沒有了,但教育的成長是百年,一旦這個土壤肥沃之後,未來種什麼莊稼長什麼莊稼。」

除此之外,任正非還關注什麼?關注人性,關注客戶,關注幹部,關注行業、社會、政治、經濟、民生、市政,這些都是企業家無法忽視的;作為興趣,他還關注星空,關注江河,關注花草,關注電視節目……

內部會議:華為與教育

談起任正非對教育的關注,有一件事從沒見諸媒體,甚至在華為內部和相關部門都鮮有人知,特記錄下來。

這是一次內部會議。

時間:2013 年 9 月 25~26 日。地點:北京西城區華為的一套四合院。與會人員如下。

政府官員:賈春旺(最高檢察院原檢察長),萬季飛(國際貿易促進會會長),魯昕(教育部副部長),陳存根(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胡昭廣(北京市原副市長,北控集團董事長);王聖強(貴州黔南州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州政府督學)。

教育界:謝維和(清華大學副校長),範守善(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納米中心主任),程剛(北京市西城區教委主任,四中校長),朱建明(北京市三十五中校長),孫顯明(貴州都勻一中原校長),胡立軍(貴州都勻一中校長),姚明富(貴州都勻一中副校長),柏章發(貴州都勻一中圖書信息中心副主任)。

企業界:柳傳志(聯想控股董事長),馮侖(萬通地產董事長),陳東升(泰康人壽董事長),朱新禮(北京匯源董事長),王長田(光線傳媒總裁),古永鏘(優酷土豆集團董事長),何迪(瑞士銀行投資銀行副主席),嚴小平(上海和旭電子科技公司董事長)。

媒體界:嚴文斌(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主任),牛文文(《創業家》雜誌社社長)。

華為公司:任正非,陳黎芳(公司高級副總裁,董事),田濤(無限訊奇信息技術公司董事,《投資與合作》總編輯,公司顧問),黃衛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公司顧問),陳培根(公司顧問),還有本人。

會議主題:華為與教育。

如此大的陣容,四位部級官員,一位院士,十位企業大佬,四位教授,如此陣容,如此興師動眾,如此長的會期,實際上是一所中學的校園文化研討會——貴州省都勻一中校園文化建設研討會。這在我國歷史上沒有先例,以後恐怕也很難有來者。

都勻一中,任正非的母校,其父親任摩遜曾任該校校長。值都勻一中搬遷新校區,任正非個人出資百萬元,資助了都勻一中的校園文化建設研討會。

會議的議程安排如下。

25 日是內部討論與會議準備:華為的工作班子事先搜集了全國 177所高中、美國 26 所高中、全世界 37 所大學的校訓,進行分析對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都勻中學的三種校訓方案,分別是:立志,崇實,擔當;視野,意志,品格;放眼世界,自強不息。

目前這三條,在都勻一中的網站上都有體現。

其中第二條是任正非是對年輕人的寄語,來自《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第一版。任正非對此的解釋是:廣闊的視野,堅強的意志,胸懷他人的品格。

26 日上午是對都勻一中校訓的討論。

26 日下午是與會企業家與任正非的座談,實際上變成了與會企業家對任正非的集體採訪。

採訪的主題圍繞三個方面:

(1)關於華為。涉及的內容包括:華為的國際化與蜂群戰略;華為的競爭力;華為的專利戰略;華為的內部管理;華為的自我批判文化;「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

(2)任正非的個人經歷。

(3)關於中國企業。

由於是企業家之間的對話,所談的內容更務實,更接地氣,也更深入。在這次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了柳傳志先生。

任正非與柳傳志有很多相似之處,同為 1944 年生人(後者的生日比前者大半年左右),相同的屬相,同為所在行業的企業翹楚,都有軍旅生涯(在中國,張瑞敏、王石、倪潤峰等人都有軍旅生涯)。

但兩人也有不同之處,柳傳志端坐在那裡,對每一個人都很和藹,臉上微微掛著笑容,給人以威嚴且可親的感覺。而任正非更活躍,不拘小節。如果找個詞形容一下,一位如社交中的貴族,一位如戰場上的將軍。在會上,柳傳志很少發言,更多的時候是安靜地聽。而任正非不僅講得多,而且不時地關注茶水、投影儀或遮陽傘(會議在園內露天),或許因為任正非是主人吧。

兩位企業家身上體現出的人格魅力和強大的氣場如此相似。當年,兩位一南一北,共同舉起了「產業報國」的大旗,將民族企業帶到國際市場上搏殺,都值得尊重。

兩人相見,如古人所講: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

會議中,任正非對柳傳志予以很高的評價:「我也沒有研究過聯想,只是與柳傳志個人交往,柳傳志太值得我尊重了。第一,我與柳傳志從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開始交往,聯想剛剛改制,柳傳志跟我講如何改制,很多年後網上把聯想改制的秘密全公布出來了,與柳傳志講的一模一樣。我認為柳傳志對我那麼真誠,那我為什麼不對他真誠?第二,柳傳志更值得我尊重的是,他在孝敬父母方面做得很好。這一點我做得不足。我 40 歲創業,父母年齡也比較大了,我沒有好好孝敬他們,等回過頭來想到,他們已經走了。柳傳志說他將父母安置在香港,僱菲傭幫他照顧,我怎麼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呢?我很懊悔。」

在後來柳傳志也談到了這次會議(這應該是第一次在媒體上披露這次會議),謹摘錄如下(詳見《柳傳志:我最敬佩和欣賞的人是任正非》):

在手機上讀著一篇任正非寫的懷念他父母的文章,腦子裡卻想起了另一件事。那是 2013 年 9 月,我接到了一個邀請函。那天我是真的有事,但出於對老任發自內心的敬佩和尊重,我盡力擠開了別的事情,花了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趕到了會場。老任的面子確實大,那天是貴州都勻一中的「校訓研討會」,真請來了不少領導和知名的企業家。他看見我來了顯得非常高興。我也高興,那是因為在企業工作者裡面,我們都屬於少有的「老傢伙」序列裡的人,相互都比較了解,然而又極少見面,所以緊緊地握手不願鬆開。

都勻一中就是任正非的母校,他的父親曾在此任過三年校長,他父親畢生從事教育工作,50 多年來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現任學校領導介紹學校的歷史,介紹老任的父親任摩遜先生事跡的時候,我注意到任正非,我想這樣的內容他應該聽過無數遍了,卻依然聽得那麼專注,那麼動情!

此刻我正在讀他寫的懷念父母的文章,我認真讀這篇文章,是因為它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鳴。我和他是同年生人,我們的出生背景有所不同,但是上一輩在政治上受到的磨難和考驗幾乎是相同的。

向老任致敬,已知道你過些天要來看我,我很期待。管人家愛聽不愛聽,咱老哥兒倆聊聊過把癮是真的!

我在想,讀了老任的文章,是什麼讓我拿起筆寫了上邊這些話,我想說給誰聽呢?

說給老任,讓他知道我是他的知音?說給我的親人、朋友、同學、同事,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柳傳志先生對這次會議給予高度的評價,他對隨行的聯想高層講:「要學習華為,不僅要物力支教,還要智力支教。」聯想在貴州省也有支教項目。

讀完柳傳志先生的文章,就會知道什麼叫心心相印,什麼叫惺惺相惜,什麼叫交情,什麼叫友誼,什麼叫知音,什麼叫情懷。

在此,向兩位老哥兒們致敬!

相關焦點

  • 母校校長讓任正非捐款100萬,任正非說了一句話,讓校長無言以對
    華為公司跟國內的很多高校研究所都有合作,這個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華為的手機為什麼這麼貴,也是這個原因,任正非一直不肯降價也是這個原因,因為降價,就真的沒有活路了,因為手底下的人沒有錢用啊。如果是為了教育,任正非和華為都很慷慨,因為教育真的太重要的了,任正非十分清楚這一點,為什麼任正非會這樣?
  • 柳傳志和任正非互相點評,被稱為反面和對立面!
    而在科技領域,有兩家企業堪稱中國企業的泰山北鬥,一個是聯想,一個是華為,這兩家的CEO分別是任正非和柳傳志,提到任正非,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創辦的華為採用了半軍事化的管理,養成了員工「狼性」的戰鬥精神,也讓華為在科技領域中的地位遙遙領先於其他廠商和國家。
  • 母校校長向任正非要100萬,任正非8個字峰迴路轉,結果感人
    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不,任正非的母校校長找來了,他以學校經費緊張為由,張口就要任正非向母校捐資100萬元。胡校長一聽神情大囧,心裡連連埋怨任正非,你問辦學經歷、師生數量、經費開支、升學率什麼的好不好,卻偏偏問校訓?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原來,當時貴州都勻一中根本就沒有校訓。任正非爽快的說:「沒有校訓,這個錢我捐不了。」胡校長很尷尬,你不捐就算了,竟然在這個「十字路口」花椒我,太讓人失望了!在胡校長起身告辭的那當兒,任正非又講了一句話:「沒有校訓我們就立個校訓。
  • 母校校長找任正非,提出捐100萬,任正非說了5個字,對方啞口無言
    」胡校長一聽愣了半晌,因為他沒想到,竟然有人捐款會問這個問題。任正非說:「你搞不清校訓是什麼,搞不清為什麼辦學校,怎樣辦學校,未來辦什麼樣的學校?那我是不能捐款的。,我就支持你。那天參與擬定校訓的柳傳志,事後發文說:「我最敬佩和欣賞的人是任正非, 做好事,不在於錢,而在於理,
  • 母校找任正非,要求捐款100萬,他的一句話,讓校長頓時啞口無言
    他不僅叱吒商場,對教育事業、科技人才,也絲毫不懈怠。一、母校找任正非捐款,卻被拒絕貴州都勻一中是任正非的母校,他的父親也曾任職這所學校。一所學校,出了像任正非這樣有錢的大企業家,都勻一中的校長,就找上門來,希望任正非捐款支持一下。
  • 母校校長找任正非捐款100萬遭拒!任正非一句反問,讓其啞口無言
    按理來說,任正非對這樣的請求應該是一口答應才對,但任正非問了一個問題,卻讓校長啞口無言。任正非說:「您知道一中的校訓是什麼嗎?」胡立軍傻眼了,他想了很多,卻沒想到任正非會問校訓!但都勻一中哪來的校訓,身為一中曾經的學生,任正非應該很清楚才對。現在問出這樣的問題,只能證明,任正非根本不想捐款。
  • 靠擺地攤謀生的千億富豪 任正非賣減肥藥 馬雲賣襪子 柳傳志最慘
    任正非1987年,43歲的任正非因為損失200萬物資被開除,年過四十的他,上有老下有小,為了謀生只能選擇創業,這也是華為的由來。早期的華為,由於缺乏技術,收益很低,為了能夠快速賺取,任正非決定先做點生意,於是華為早期做的幾乎都是保健品、減肥藥、火災報警器等產品,靠著擺攤出售等方式,逐漸積累了第一桶金,這才給了華為賺足了研發成本,不然今天或許就不會有華為的存在了。馬雲很多人都知道馬雲創業前曾做過老師,其實他也曾經擺過地攤。
  • 中國企業家有四個頂級圈子,任正非一個都沒參加
    按理說這個問題對於校長來說太簡單了,然而這位校長卻沒有回答上來,為什麼呢?原來都勻一中一直沒有校訓,也沒人坐下來討論過這個問題。 任正非鄭重地說:「一個學校想要更好地發展,離不開校訓的引導,如果校訓都弄不清楚,怎麼能把學校做好呢?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我才能捐款!」
  • 任正非:理性與平實——任正非名篇解讀
    任正非這一代人,青少年時期、中年時期,是成長在中國革命的年代中,這個人有一半時間受的教育是革命的,充滿烏託邦效應。柳傳志也是這種類型的企業家。為什麼柳傳志、任正非能夠做成世界級的高科技企業?這種理想主義情懷對企業家產生了什麼結果?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
  • 母校找到任正非,要求捐款100萬,任正非問了校訓是什麼,校長啞口無言
    2012年,貴州都勻一中的校長胡立軍,不遠千裡找到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而找到任正非後他毫不猶豫就說:能不能支持一下母校,學校缺經費,需要100萬資金。任正非是1962屆都勻一中校友,父親任摩遜還曾擔任過校長。
  • 27年前,任正非人生最大的一次豪賭,鑄就了如今的華為
    正如前面所說,成立才5年的華為這個時候銷售額已然破億,任正非想要謀求新的發展,在他的帶領下,華為準備拿出所有身家背水一戰,集中所有華為的研發力量,開發交換機。這可以說是任正非人生史上最大的一次豪賭,他甚至賭上了自己的生命。
  • 母校找到任正非開口就要100萬,任正非說了5個字校長啞口無言
    2012年,貴州都勻一中的校長胡立軍,不遠千裡找到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而找到任正非後他毫不猶豫就說:能不能支持一下母校,學校缺經費,需要100萬資金。任正非是1962屆都勻一中校友,父親任摩遜還曾擔任過校長。重視教育的任正非,似乎沒有拒絕的理由。
  • 母校找任正非,希望捐100萬,任正非說了5個字,校長啞口無言
    來源 | 吳拿科技大王2012年,貴州都勻一中的校長胡立軍,不遠千裡找到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而找到任正非後他毫不猶豫就說:能不能支持一下母校,學校缺經費,需要100萬資金。任正非是1962屆都勻一中校友,父親任摩遜還曾擔任過校長。
  • 校長找任正非開口就要100萬,任正非回答5個字,對方啞口無言
    2012年,貴州都勻一中的校長胡立軍,不遠千裡找到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而找到任正非後他毫不猶豫就說:能不能支持一下母校,學校缺經費,需要100萬資金。任正非是1962屆都勻一中校友,父親任摩遜還曾擔任過校長。重視教育的任正非,似乎沒有拒絕的理由。
  • 母校校長找任正非捐款100萬被拒!任正非一句反問,讓其啞口無言
    但是華為之父任正非曾經在遇到這種事情時便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方式,讓人不僅產生遐想!在2012年,任正非的母校貴州都勻一中 校長胡立軍找到任正非表示目前的資金不足,還缺100萬,想要任正非幫助一下學校。按理說,據任正非當時的成就還有與都勻一中的淵源來說,這個忙也不算什麼大事,但是任正非卻反問了胡立軍一個問題,讓他啞口無言。
  • 任正非的「方法論」
    在中國,任正非其實並不如其他企業家出名,更不如他一手創辦的企業華為出名。長期以來,他不接受採訪,不參加社會活動,也不會當眾演講。中國企業家總有些小團體,這會那會,什麼「泰山會」,什麼「長江會」,什麼「湖畔大學」,商人之間也會拜碼頭、稱兄弟、認同門,聯想的柳傳志還被眾多企業家尊為中國商業教父。
  • 地攤經濟火了,華為任正非、聯想柳傳志40多歲靠擺地攤發家
    於是乎在街頭就能看到這位大佬的地攤了,從他曬的照片來看,他的擺攤方式非常簡單,地鋪了一張塑料紙,紙上放著幾個手機盒,然後旁邊還樹立了一張黃色的硬紙盒,紙盒上寫著購機諮詢,寥寥幾個字還有錯的,就這樣那巖開始了擺地攤。
  • 任正非的船
    他罵我混蛋,我也罵他混蛋......你們都怕他,我可不怕......」這大概是有史料記載以來,第一個敢和任正非對罵的員工,不,前員工......任正非一開始對手機也非常排斥,直到3G網絡的出現。2002年10月,華為3G項目組的張利華意識到,中國將迎來一次「手機革命」,華為如果錯失這個機會就太可惜了。
  • 任正非:我用5年打好一手爛牌
    任正非當年所在單位出現大額虧損,單位領導要拿第一責任人也就是任正非開刀,他寄希望於妻子能幫他一把,結果妻子和他果斷劃清了界線。走投無路,任正非一個人背了幾百萬債務,帶著任家人淨身出戶出戶,自謀生路。1987年,任正非費盡千辛萬苦,在朋友的支持下,集資創立華為公司。
  • 「傀儡」任正非:不知1100名經理被裁,他的管理方法值得家長學習
    任正非管理的華為,有著敢拼敢戰的狼性精神,許多人會認為管理這樣的企業,領導者應該也是如狼一般「兇狠勇猛」,但任正非卻常在採訪中說:「我是個沒用的領導,我不懂技術不懂管理,我只是個傀儡。任正非回答說:「我不理解什麼叫高調、為什麼要高調,我們也不是故意低調。火神山工程從開始到完成我都不知道,沒有人給我報告過,我跟你們一樣也是在新聞上看到的。」有一次,任正非前去技術部門參加立項評審會,卻被鄭寶用「轟」了出來。還有一次,徐直軍竟然當著重要客人的面說任正非對於IPD變革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