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大變遷之廣州解放路

2020-12-19 騰訊網

解放路小故事 時代大變遷之

廣州解放路

廣州解放路原名為中華路。1949年10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州,為了紀念這一重要歷史事件,1951年八一建軍節,廣州市政府正式將中華路更名為解放路。從解放路出發,沿途的地標建築記錄和見證了城市的發展、文化傳承和歲月變遷。

建於1960年的廣州火車站是外來務工人員「廣州夢」開始的地方,也是中國春運不可或缺的參與者。「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上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一波又一波的「南下大軍」來到廣州謀生。每逢年關將至,春運大軍在這裡集結,踏上回家的路。「全國春運看鐵路,鐵路春運看廣州」,廣州火車站由此被推上全國春運第一重鎮的位置。

在廣州站,有一支專門為重點旅客排憂解難的038女子服務隊,迄今已經成立了17年。「我在這個崗位17年,陪父母過年大概只有兩三年。其它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車站和旅客一起度過。」038服務隊隊員鄭豔告訴記者,她在日常工作中扶老攜幼,幫助有需要的旅客,暑運、春運期間,一天要服務五六百次。

「人民鐵路為人民,這一直是我們不變的宗旨,也是不忘初心嘛。」廣州站保衛科科長朱海濱自1984年大學畢業,就乘坐火車來到了廣州,工作也分到了廣州站。他介紹,面對急劇上升的客流量,廣州站多次對候車室進行大規模擴容改造。而從根本上解決春運難題,則是中國鐵路的六次大提速、購票方式網際網路化和進站檢票系統智能化。科技的發展真正為鐵路出行帶來了質的飛越。

時代的車輪奔騰向前。始建於1961年的東方賓館作為新中國成立十周年華誕獻禮工程之一,與廣州火車站在解放路上共同見證著改革開放最前沿陣地幾十年來的點滴變化。

作為中國第一批五星級涉外賓館,東方賓館在初建時期的裝飾裝修就採用了國內所能達到的最高標準。這一具有前瞻性的舉措在日後得到了印證——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常務理事國地位的恢復,世界各國前來中國參加廣交會的外賓也急劇增加。與廣交會大樓咫尺之遙的東方賓館,成了參會外賓認識廣州的第一扇窗口。

「那時候,讓我非常驚訝的是,美國領事館辦公和籤證的地方就設在了東方賓館1號樓。我負責美國領事館和東方賓館服務部門的溝通,可見這裡的安保和服務都是頂呱呱的。」東方賓館銷售總監佟越說,她在1985年大學畢業剛工作時,正值中國酒店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東方賓館一房難求。「特別是每逢交易會,連樓層的會議室裡都住滿了客人。我們不需要銷售部,只需要訂房部,人們只要能住進來就特別滿足!」

1980年,東方賓館率先開辦了全國第一個營業性音樂茶座,成為國內最早的流行歌手孵化地,一大批歌手在此成名。1988年,中國內地第一家卡拉OK廳亦在此開業,市民的文化生活從此走向多元化,流行音樂潮流席捲全國,中國文化產業也在這個歷史節點萌芽起步。

東方賓館和體育也有著不解之源。「記得2016年奧運會將在裡約舉辦,由於廣州的天氣和裡約很像,中國國家跳水隊選擇到廣州進行48天的封閉訓練,東方賓館成為了這支『夢之隊』訓練期間住宿的酒店。」佟越回憶,面對這項光榮的任務,全體員工特別興奮和激動,為了讓運動員吃的美味又健康,廚師團隊每天認真變換菜單。同時,東方團隊也想盡辦法,讓運動員們有一個溫馨舒適的休息環境,恢復正常體力。「8月20日,裡約奧運會傳來捷報,『夢之隊』取得了84年以來參加奧運會的歷史最好成績,8項比賽獲得7金2銀1銅,我們也感到特別興奮和自豪!」

這家曾創下數個「中國第一」的老牌國有賓館,至今仍然保持著創新者的勇氣。中國內地第一家上市酒店,廣東省第一家4K電視示範酒店……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務讓它始終煥發青春之光。正如佟越所言:「解放路不老,東方賓館永遠年輕,在我心中,它們始終風華正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楊文佳)

更多內容,為您推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解放路70年變遷系列之廣州解放路
    鱗次櫛比的西洋建築,密集分布的金融機構……在天津火車站廣場前、解放橋以南,就是有「東方華爾街」之稱的天津解放北路。新中國成立後,為慶祝天津解放,天津中街更名為解放路,如今分為解放北路和解放南路兩段。此後歷經公私合營、改制,絕大部分的銀行、金店、銀號、證券交易所均被取消,外資銀行相繼結束中國業務,形成了「大統一」的金融體制。「到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各大銀行恢復營業,經濟發展也加快了。」
  • 《我家住在解放路》開播 重溫廣州解放路上流淌的歌聲
    系列廣播節目《我家住在解放路》在廣東廣播電視臺文體廣播正式播出。該系列展播節目將每天播出一輯,節目播出持續至9月30日。 廣州解放路原名「中華路」,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州首先進入的道路,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於1951年八一建軍節正式更名為「解放路」。作為廣州城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解放路見證了廣州的歷史發展、文化傳承和歲月變遷。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廣播節目啟播:《我家住在解放路》見證70...
    該節目由全國70家廣播電臺共同策劃,以70座城市的70條「解放路」為載體,講述70年來人民生活的變化。據悉,該系列展播節目將每天播出一輯,持續至9月30日。作為一個時代的印記,中國許多城市都有一條「解放路」。廣州的解放路又有什麼故事?由廣東廣播電視臺文體廣播打造的《流淌在廣州解放路上的歌聲》今天率先播出。
  • 廣州時代變遷:從清一色麻花辮、小平頭到髮型「百花齊放」
    店內理髮椅 羅素玲 攝中新網廣州8月6日電 題:廣州時代變遷:從清一色麻花辮、小平頭到髮型「百花齊放」作者 蔡敏婕 陳治 駱怡時代的變遷,滲透到城鄉各個角落,「改頭換面髮型的更新換代和髮廊的變遷,見證小康生活下民眾的「發樣年華」。「操世上頭等大事,理人間萬縷青絲。雖只是毫末技藝,卻依然頂上功夫。」此句中所說的「頭等大事」,就是理髮。刮鬍須 羅素玲 攝在廣州市從化區街口街西寧中路的一個巷子裡,有一家理髮店,店的規模不大,生意卻格外好。
  • 廣州人民路規劃拓寬30米 長壽路擬連接解放路
    繼解放路、南岸路、康王路之後,作為南北主幹道的人民路也將「動大手術」,全路東西各拓寬15米,與之相交的長壽東路將拓寬並繼續向東延長到與解放路相連,這是記者昨天(3月6日)在廣州市規劃局了解到的。據悉,該工程規劃方案已確定,但動工時間尚未確定。
  • 廣州的記憶之地,廣州火車站,時代的變遷華麗轉變
    國內一線城市的廣州,的確有許多令人難忘的地方,如著名的廣州珠江大橋、廣州老城區的萬國建築群等等,這些地方代表著廣州的記憶,但提到廣州火車站,相信很多來過這裡的朋友都會很熟悉,因為這裡是廣州最大的交通樞紐,也是見證廣州昔日輝煌的地方。
  • 衡陽人,你真的知道解放路的前世今生嗎?
    一個城市總是有它獨一無二的城市中軸線解放路,仿佛每座城市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因城市解放而得名,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和情感。西安、武漢、長沙、合肥——·解放路不僅承擔了這些城市的交通運轉,更是這些城市的黃金主軸、商業中心。
  • 綠色廊道、天橋電梯、口袋公園……廣州解放路煥發新活力
    綠色廊道、天橋電梯、口袋公園……廣州解放路煥發新活力金羊網  作者:嚴藝文  2020-09-24 品質化提升工程已經完工,迎賓館的人行天橋電梯於
  • 百年變|太原解放路的前世今生
    解放路的前世今生太原解放路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它的前身,是十數條寬窄不一、丁字交錯的舊街巷,最南端的大南門街,直通太原舊城最雄壯的南城門——迎澤門和關城「大南關」,是明清兩代南出太原城的關卡,也是宋代太原府城的南部門戶。1955年,市政府把大南門街、南市街等十數條街巷合併,取名為「解放路」。
  • 廣州「十大名雞」變遷史
    廣州「十大名雞」變遷史  廣州「十大名雞」變遷史,也是廣州飲食界「雞聚雞散」的變化歷史,更是廣州食客飲食習慣演變的生活史。  生活在50多年前的老廣州很有口福,活躍在廣州飲食界的名雞不止有十款,且烹雞的手法各異,雞味雞質豐富多樣,這些廣州名雞包括:亨棧酒家的「金牌油雞」、「桂花蟬雞」、金陵酒家的「桶子油雞」、蓮苑酒家的「橘香雞」、廣州酒家的「脆皮糯米雞」和「廣州文昌雞(金華錦繡雞)」、務農飯店的「務長牛奶雞」、北園酒家的「江南百花雞」、半甌茶室的「手撕雞」、妙奇香的「豆豉雞」、涎香酒家的「龍涎香液雞」、小南園飯店的
  • 「當代中國社會變遷與社會治理」高層論壇在廣州大學舉行
    中國教育在線訊11月12日,「當代中國社會變遷與社會治理」高層論壇在廣州大學舉行,全國社會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各大高校知名專家、學者、師生代表等共480餘人參會,暢談社會發展新徵程。  本次高層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由廣州市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廣州市社會工作學會、廣州粵穗社會工作事務所聯合協辦。
  • 廣州解放路上「流淌的歌聲」
    一條路的變遷,一座城的傳奇,幾代人的故事,夢開始的地方。今天我們將去往廣東廣州解放路,聽聽廣州解放路上「流淌的歌聲」。「解放北路口站到了,請前往東方賓館的乘客在這裡下車。」第一次見到作曲家吳國材先生,是他一個健步從7路公交車走下來。年近過七旬的吳老師,說自己喜歡綠色出行,堅持不讓節目組接送。他神採奕奕地走進東方賓館,回憶起當年,一股自豪感湧上心頭。
  • 太原解放路改造竣工,向新中國成立71周年華誕獻禮,羅清宇宣布通車...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之際,9月30日,太原市解放路改造竣工通車。作為貫穿太原市老城區南北的交通主動脈,解放路見證了城市發展的時代變遷,承載著數代人的歲月記憶。 市委、市政府著眼府城保護提升,結合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進度,將解放路改造作為今年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的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推進。
  • 廣州解放路附近的這家酒店,原來幾威水
    2019年10月14日是廣州解放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通過中華路進入廣州城,為了紀念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廣州市政府將中華路更名為解放路。在這條路上,一座座地標建築成為廣州發展的見證者。被老廣親切地稱為「中酒」的中國大酒店,就坐落在廣州解放北路與流花路的交界。
  • 我家住在解放路——大連:一條路,交織百年記憶
    解放路上的公交變遷史 「二路汽車」因為刀郎的那首歌而家喻戶曉,不知道別人作何感想,反正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 解放路通車,是從1909年開始的,這在上世紀之初的中國還不多見。雖然只是通了從大連火車站到武昌街一段的有軌電車,但卻也是大連電車百年歷史的起點之一。 如果說南山是日本人佔領大連時規劃的「高尚住宅區」,那麼解放路沿線,就是低調而務實的日本人居家首選。
  • 太原解放路,好久不見!
    解放路 作為太原市解放最早的一條道路,解放路由此得名。1955年始建,後向南延伸到體育館,將大南關街、小南關街併入,延伸段稱為解放南路,至今,解放路已經有65年的歷史了。前幾天重新在解放路上走了走,才更加清晰的感覺到了解放路的變化,是跟圖片上看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 橫跨黃河,橋梁建設印證時代變遷
    「 奔流不息時代潮,波瀾壯闊四十年。 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是一部壯麗史詩,也是一條雄關漫道。 與這個偉大的時代同行的,是我們每一個普通平凡的中國人。 作為參與者、見證者、受惠者,不僅親身感受到了大時代背景下祖國的欣欣向榮和激蕩巨變,更是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書寫著自己關於光陰的故事。 」
  • 中國流行詞語反映時代變遷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二日電 題:中國流行詞語反映時代變遷            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二○○四年中國主流報紙十大流行語今天下午在北京發布。主持這項評選活動的北京語言大學應用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張普說,「語言的變化折射出社會的變化,流行語的變遷也總是與時代的發展如影隨形。」
  • 臨沂解放路屬於哪個區在哪裡 這條路的故事永遠說不完
    解放路是臨沂十分重要的一條主幹道,臨沂解放路屬於哪個區呢?為什麼叫做解放路?作為臨沂一條歷史悠久的老街,解放路又有什麼故事呢?   臨沂解放路位於蘭山區的繁華的市中區,坐落在秀美的沂河之上,是歷史古城也是紅色之地,解放路因「抗戰之路」因而得名,享譽沂蒙大地,解放路顧名思義是抗戰之路。
  • 家庭小帳本 記錄時代大變遷
    94歲的胡玉書和他濃縮時代記憶的家庭記帳簿這條路,通往幸福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今日起,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彰顯中國共產黨擔當使命、一諾千金的不懈追求,刻畫泉州人守望相助、自強不息的奮鬥歷程,展現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進而激發泉州兒女砥礪奮進,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一公裡」,譜寫泉州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