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成為「凍瘡體質」,如何防範看這裡!

2021-01-19 騰訊網

冬天來了,小心冷空氣對你的娃「凍手凍腳」,讓孩子招惹上【凍瘡】!若是再護理不當,凍瘡還會反反覆覆~~心疼的呀~

01

皮膚是怎麼被凍傷的?

正常的人體,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等調節著產熱與散熱,保持著體溫的相對穩定,這種調節是有限度的,當環境溫度足夠低且持續時間長,皮膚就會受損傷。

凍傷是由於皮膚在寒冷的刺激下,血管發生持續性、痙攣性收縮,血液流量因此減少,造成組織缺血缺氧,細胞受到損傷,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循環較差的部位,會進入「受損」狀態。

常見的情況是凍瘡,也稱「非凍結性冷傷」,這種凍傷是由冰點以上10℃以下的低溫造成的,常發生在身體血液循環較差的「末梢」位置,比如手指、手背、腳趾、腳跟、耳廓、鼻子等處。

一般來說,長凍瘡的部位會紅、腫、熱、癢、痛、麻。但凍瘡只是凍傷中程度非常輕微的一種,按照受累部位深淺具體分級如下:

一度凍傷

即常見的「凍瘡」,皮膚淺層凍傷,傷及表層皮膚,受凍部位皮膚紅腫充血,自覺熱、癢、灼痛,可以在幾天內自愈,不會留下任何疤痕或後遺症。

二度凍傷

傷及真皮淺層,皮膚紅腫,會有大小不等的水皰,皰內可為血性液,深部可出現水腫,劇痛,皮膚感覺遲鈍。

三度凍傷

在皮下發生的凍傷,皮膚顏色會從蒼白變成黑褐色或紫褐色。傷後不易癒合,除遺有瘢痕外,還可長期感覺過敏或疼痛。

四度凍傷

一般是比較嚴重的凍傷,有可能凍到肌肉、骨骼,甚至可以使肢體壞死,還有可能是全身性凍傷,嚴重可能造成突然的心臟停止、猝死。

02

關於凍傷,你不知道的事兒

長江流域高發

別以為凍傷都發生在寒冷的東北地區,其實凍瘡恰恰是在長江流域高發。

冬季這個地區溼度較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溼冷」,水的導熱性比空氣更好,這讓身體更易散熱。此外長江流域地區一般沒有暖氣等設備,肢體末端和暴露部位很容易在長時間的溼冷環境下發生凍瘡。

喝酒不能防止凍傷

電視劇裡總有「喝酒取暖」的橋段,生命君勸你別嘗試。因為大量飲酒反而會造成迅速的失溫,血液循環過快導致散熱加快,同時醉酒後人的意識容易迷糊,有發生意外的可能。

凍傷後不能烤火、用雪搓

在被寒冷刺激之後立即烤火或將凍傷部位直接靠近取暖設備,會讓血管快速擴張,這對已經形成了局部淤滯、腫脹的皮膚無疑是又一重打擊。

此外,如果用雪或冰水去搓,這種揉搓反而會加重組織損傷。

凍傷要掛燒傷科

嚴重的凍傷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需要提醒的是,醫院裡並沒有「凍傷科」這個分科。凍傷的處理,實際上歸在燒傷科。

03

如何處理凍傷

寒冬季節,皮膚暴露處要多加保護,對於以下3個部位來說,更加需要小心預防凍傷。

1丨耳朵

整個耳廓除了耳垂有脂肪組織可以保溫外,其餘部分只有很薄的皮膚包著軟骨,裡面的血管非常細微,保溫能力極差。

在寒冷的戶外,暴露在外的耳朵可塗抹油脂保護,並佩戴柔軟的耳包、帽子。如果因戴帽子或耳包造成耳部出汗,注意及時擦拭。

2丨手部

如果冬天穿衣服時,襪子口、袖口太緊,易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導致末梢循環不良。

冬天穿衣服不要太緊,手腕不能被勒出紅印,以能伸進一根手指為宜;如果怕冷,可以選擇在袖口有針織收口的服裝;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時,可在手部塗抹護手霜保護。

3丨腳部

許多人以為「鞋子越緊越保暖」,其實過緊的鞋子易使末梢血液循環不暢,使雙腳愈發感覺寒冷,更容易生凍瘡。

鞋子、襪子和鞋墊要合適,保持乾燥。鞋襪大小鬆緊要適宜、透氣性能要好。鞋子最好選較為寬鬆的,並注意鞋帶不要系得過緊。

04

如何處理孩子凍傷

1、處理凍傷前,首先判斷孩子是否存在低體溫,如果有,需要先按照低體溫緊急處理。

2、如果沒有低體溫,則開始處理凍傷:* 把孩子帶入室內。* 如果孩子腳凍傷,不要讓孩子自己走;* 換掉孩子溼冷的衣物。* 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熱水浸泡肢體,而應讓肢體自然復溫。* 如果凍傷部位有再次暴露到寒冷環境的可能,不急於局部復溫。

3、給孩子溫熱的飲食。

4、復溫和護理:

一旦凍傷,應該用38度至42度的溫水快速復溫5分至10分鐘,不超過20分鐘。對於局部凍傷,應首先採用快速復溫,將凍傷部位浸泡在38度至42度的溫水中約5分鐘至7分鐘。

然後用無菌溫鹽水衝洗乾淨,患肢應制動並適當抬高,以免加重組織損傷並減輕水腫。

* 幫孩子試水溫(38℃左右的溫水)。如果沒有溫度計,可使用手肘試水溫。不要用自己凍僵的手腳去試水溫。* 如果沒有溫水,可以使用自己的體溫幫孩子復溫,例如使用腋下。* 不要使用直接加熱的設備復溫,例如火爐、壁爐或暖氣片。這樣做,可能會燙傷孩子。* 不要揉搓凍傷部位。* 不要弄破水泡。* 不要用冰雪塗擦傷處* 不能用火烤

第三步,復溫後輕輕吸乾水分,讓受傷部位保持溫暖乾爽。* 手指或腳趾間可以夾上幹棉球或幹紗塊。* 受傷部位可以用乾結繃帶輕輕包裹,以防再次凍傷。局部持續保暖。* 如果學過急救課程,可以把受傷肢體上個夾板。* 如果是面部、鼻子、耳朵凍傷,則用暖和的衣物包裹受傷部位復溫。

第四步,如果孩子疼痛明顯,可以給予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鎮痛。

以下情況要看醫生:

* 發熱* 局部出現粘分泌物、紅腫等感染徵象

* 二級以上凍傷儘快聯繫醫生

* 一級凍傷在復溫處理後聯繫醫生

* 低體溫(聯繫醫生後急救處理)

* 復溫一小時後膚色仍未轉紅

相關焦點

  • 手有凍瘡的寶寶看過來
    凍瘡,手到冬天,不敢玩雪,不能離開手套,不敢讓別人幫忙暖手,甚至不敢伸出手來。曾經我也是個手被凍過的娃娃,每年冬天都會復發,手冰冷不說還腫的厲害,後來去醫院檢查的,醫生也說沒別的法,只能防治。現在我用了這些方法能安穩過冬了,手再也沒凍得像腫蘿蔔似的。
  • 皸裂、脫皮、紅臉蛋、凍瘡……寶寶冬季護膚看這一篇就夠了
    如何預防寶寶紅臉蛋?減少冬季寶寶皮膚問題?穿衣保暖有講究冬季寒冷,首要的當然是給寶寶做好保暖工作,不過也不要給寶寶穿蓋太多,家有小嬰兒的不要包裹得太嚴實,過熱易誘發溼疹、瘙癢。如果摸到寶寶脖子腋下有汗,就說明穿多了,需要適量減少衣物。
  • 寒冬來襲小心凍瘡發作 預防注意這些
    冬天,是凍瘡高發的季節,嚴重者甚者年年都會在同一部位發作,讓人苦不堪言。凍瘡是如何產生的?為何有些人會年年復發?又該如何預防?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帶您了解。冷暖急變易生凍瘡小寒過後,氣溫驟降,不少人都深受凍瘡困擾,有些嚴重者儘管做足了保暖,但凍瘡每年還是在同一部位發作,讓人叫苦不迭。凍瘡到底是怎麼來的?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了解,凍瘡是人體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溼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痺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的非凍結性冷傷。
  • 如何預防兒童皮膚凍傷乾裂?這裡有妙招!
    如何預防兒童皮膚凍傷乾裂?這裡有妙招!很多孩子留守在家,缺少這方面的關注和照護,皮膚凍瘡皸裂頻發。如何防乾裂防凍瘡?看下面!01 組織主題活動·分享預防皮膚凍傷乾裂的相關知識,並進行問答互動。如平時洗臉要用溫水洗淨、及時塗寶寶霜護膚。· 呼籲兒童冬天也要注意鍛鍊,運動是保護身體健康的有效方式。
  • 冬天手長凍瘡怎麼辦
    為了不生凍瘡,手的保暖很重要,如果天氣比較冷,特別是有風的情況下,儘量帶上手套和圍巾,保證手指別凍著。像我們的家庭主婦們,每天做飯都要洗菜、洗衣服(現在基本都洗衣機了),每天都可能要與冬天裡的冰水打交道,那麼這裡告訴你一個避免手凍著的小方法,就是我每次冬天裡弄完之後,都會打盆熱水,把手好好的泡一泡,驅趕寒氣,促進血液循環,這樣就沒那麼容易凍著。
  • 網傳凍瘡治療偏方不可全信 教你自治凍瘡藥膏
    一到冬天,好多人手上腳上的凍瘡又準時來報到。凍瘡主要出現在手部、足部、耳廓、面頰等部位,雖不是什麼傷筋動骨的「大事」,但長過凍瘡的人都懂得,那種癢和疼,還有反反覆覆發作的過程,卻讓人苦不堪言。最最抑鬱的是,凍瘡還有記憶功能,去年某個部位生過凍瘡,今年很有可能復發。
  • 耳朵長凍瘡怎麼辦呢
    耳朵長凍瘡怎麼辦?凍瘡是由於人體受凍後毛細血管被損壞,加上有些人血氣不旺,貧血等原因毛細血管不能及時修復,造成血管瘀血,所以又腫又癢。在寒冷的天氣,身體裸露在外的部分容易長凍瘡,如手、腳、耳朵、面部等,很容易長凍瘡,耳朵上長凍瘡後怎麼辦?怎麼治療耳朵上的凍瘡,以下為大家介紹幾個方法。
  • 手上起凍瘡怎麼辦
    凍瘡是讓人很煩惱的東西,冷了越長越厲害;熱了又痛又癢的。到了冬季有很多朋友手上會起凍瘡,那麼面對凍瘡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就來談談吧。凍瘡都是發生在冬季,是由於身體血液循環阻滯引起的,而且這種情況是很難根治的。我們在平時就要做好預防的工作,多做運動以增加血液的循環。
  • 預防凍瘡生成 看全科醫生支招
    如何正確保護好雙手,預防凍瘡生成呢?看建鄴區興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支招。雷諾氏病患者:研究表明雷諾氏病患者患有凍瘡的機率更大,二者都可出現皮膚潰瘍。自身免疫病患者 :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可以凍瘡作為首發表現。什麼情況下容易增加凍瘡患病?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凍瘡
    又紅又腫,又癢又痛,而且年復一年,既往有過凍瘡史的部位,總是處於「驚弓之鳥」的狀態,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發作。正所謂「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凍瘡該如何防治呢?凍瘡顧名思義,是由於低溫寒冷潮溼引起的局限性皮膚炎性損害,表現為紅斑、腫脹、甚至水皰、潰瘍。在《醫宗金鑑》中就有方歌稱「凍瘡觸犯嚴寒傷,氣血肌肉硬腫僵」。
  • 凍瘡防治:潤膚露配VE防凍瘡 辣椒水泡手腳治凍瘡
    凍瘡愛盯上辦公室電腦族  從工作職業來看,學生患凍瘡者比較多,手長期保持較高的位置,辦公室的電腦一族也是如此,這樣一直抬著手,不利於血液循環,容易長凍瘡,因此,最好隔一段時間就搓一下手,或者拍一拍,哪怕是垂直放下也是好的,幫助血液到達手指末端。
  • 娃皮膚問題事關顏值,溼疹、凍瘡咋治?別讓劣質護膚品「鑽空子」
    從保溼力度上看,乳<霜<油,大家可以根據寶寶的皮膚情況選擇使用。乳、霜類:建議每天至少用1次,如果寶寶皮膚乾燥要考慮多用。身體乳要全身塗抹,尤其要照顧耳根部、足後、胳膊肘等容易乾燥的部位。 凍瘡: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一旦感染凍瘡,往往連續幾年都在同一部位發作!冷時「休眠」,進入溫暖環境就會刺癢、紅腫甚至疼痛、潰爛。
  • 孩子如出現這些異常別不當回事 很可能是過敏體質!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孩子如出現這些異常別不當回事 很可能是過敏體質!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過敏體質一詞。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父母在護理時更要多花點功夫。這種體質的寶寶稍不留神就會出現過敏反應,出現各種不適。
  • 血液循環不好易導致凍瘡
    入冬以來的幾次降溫後,生凍瘡的人多了起來。近日,記者從省城各大醫院了解到,陸續有凍瘡患者前往醫院就診,有人手指腫得像蘿蔔,有人大腿外側生出巴掌大紅腫。皮膚科專家說,生凍瘡的人大都血液循環不好,易反覆發作,預防凍瘡要注意保暖和健身。
  • 孕婦手長凍瘡怎麼辦 孕婦長凍瘡治療的治療方法
    孕婦的身體健康對於孩子的生長很大程度的決定因素。擁有美膩的肌膚更是很多人的追求。而在冬季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會影響到皮膚的健康,這就是凍瘡。每位寶媽對於寶寶,都想用一個健康的體魄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凍瘡發生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天氣的寒冷,當皮膚遇到寒冷低溫、潮溼或者冷暖改變時,局部血液的收縮、循環不良從而引起來。對於寒冷的冬季來說,凍瘡是太常見的一種疾病。
  • 預防治療凍瘡方法
    每年一到冬天,人們最煩惱的莫過於手腳冰冷,長滿凍瘡,不僅雙手腫脹、裂口影響美觀,而且凍瘡一暖和就會很癢,用手一抓容易撓破化膿感染,凍瘡帶來的痛苦令人備受折磨,除非春天到,天氣轉暖了,凍瘡才會慢慢好起來,這給人們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那麼對於凍瘡該如何預防、如何治療呢?
  • 冬天別亂給孩子擦香香!對付皴裂、起皮、凍瘡有效的是它
    接連幾天的小雨和寒冷空氣,預示著冬天真的來了,而冬季常見的龜裂、起皮、高原紅等症狀也開始在孩子身上出現,為此不少家長都感到十分困擾。要知道,孩子皮膚嬌嫩,可能哭一場或風吹一次就會出現乾燥脫屑的情況,進而引發瘙癢、過敏等。為此,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肌膚保養,特別是保溼!
  • 嚴冬時節對於凍瘡而言,預防遠比治療更重要
    如果此時穿鞋過緊、保暖不好或很少運動,氣血凝滯,可以引起局部血瘀而形成凍瘡。婦女、兒童和體弱者的手背、手指、足趾、足緣、足跟、面、鼻、耳輪、耳垂等處易患此病。凍瘡給人帶來不便和痛苦,嚴重者對身體健康影響很大。凍瘡非凍傷醫學上所說的凍瘡和凍傷並不是一回事。
  • 寒冷天氣如何改善體質?寶寶經常咳嗽怎麼辦?看這裡→
    在這期的《二十四節氣》欄目中,我們請到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兒科住院醫師劉秀秀給大家講講孩子如何應對呼吸道不適,冬天如何改善體質。03大雪與飲食大雪後適合孩子進補的食物推薦對於孩子冬季進補來說,在孩子不積食的前提下,食療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孩子可以食用的補脾食物一提到健脾,家長就會說山藥(淮山),但是臨床上給孩子健脾,一般會用太子參。
  • 陽虛體質「盛行」的原因在這裡,女生必看!
    不健康生活方式使陽虛體質「盛行」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楊璞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體質辨識統計數據顯示,2018~2019年參加中醫體質辨識的583人中,8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比較健康的人群不到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