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綜」水土不服,《聲林之王》暴露華語樂壇發展現狀

2020-12-22 有點娛樂範兒

近幾年來,大陸綜藝在數量上呈現井噴之勢,在這其中,諸如《中國好聲音》、《偶像練習生》、《聲入人心》等選秀節目更是成為年度現象級。而回憶起臺灣一檔算得上盛榮之景的選秀節目,則要追溯到2007年的《超級星光大道》。在此背景下,我們在2018年末迎來了一檔來自臺灣的選秀節目,名為《聲林之王》。

在臺灣地區近年來本土選秀熱門缺乏的情況下,《聲林之王》引起了臺灣媒體至民眾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第一期播出後,節目視頻就立刻登上了Youtube發燒榜榜首,在Dcard論壇引起熱烈討論的同時,PTT臺綜板也被推爆,最高在線人數高達81379人;第二期播出後,節目在愛奇藝臺灣站被票選為「綜藝熱度榜」第5名;第三期《聲林之王》10月26日在ETtoday新聞雲APP上播出,同時最高在線人數達12.16萬人,總觀看人數近百萬。

因為單集製作費約千萬新臺幣(約等於人民幣幾百萬),對比當初火遍大江南北的《康熙來了》每集幾萬新臺幣的製作費,《聲林之王》還被評為臺綜裡的大製作。

但就是這樣的一檔大型臺綜,卻被許多大陸網民指出畫質粗糙、剪輯凌亂、字幕組不專業、製作老舊等問題。

《聲林之王》的舞臺布景整體呈現大陸十幾年前的水平

事實上,若從華語綜藝節目的歷史來看,臺灣綜藝節目的巔峰要比大陸來得更早一些。在那個還沒有《中國好聲音》、《偶像練習生》的年代,臺灣的綜藝史上就已經迎來了如《超級星光大道》和《超級偶像》這些歌唱選秀節目,並佔領了大陸的綜藝市場。

以至於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陸節目都深受臺灣綜藝的影響。

而當大陸綜藝在多年探索之下,相繼從臺灣引進主持人、製片人到引進國外優秀綜藝再到開始自我創新之路並穩步前進時,臺灣綜藝卻日漸沒落。

與內地強大的資源配置相反,臺灣綜藝因為沒有資金投入,只能在簡陋的攝影棚裡錄製完成,紅了多年的《康熙》也一直是室內取景類訪談對話節目;特別是當早期像江吉雄這樣的製片人,後來是歐弟、蔡康永這樣的主持人,然後是小甜甜、寇乃馨、小s這樣的綜藝咖,逐漸進入到大陸綜藝界,在推動大陸綜藝發展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臺灣綜藝界的人才空心化。

一定程度上,《聲林之王》也暴露了臺灣樂壇的現狀。

在《聲林之王》中,我們可以看到2007年在《超級星光大道》一舉成名的「星光幫」兩大王牌林宥嘉和蕭敬騰擔任導師,在後期還能看到徐佳瑩、李千娜、李佳薇這些同樣來自星光大道的學弟妹。從某個側面來說,在華語樂壇群雄割據、百家爭鳴的這十年間,星光大道的歌手仍然佔據了臺灣地區主流市場上不小的份額。

從左至右依次為徐佳瑩、李千娜、李佳薇

當我們仍然能夠在臺灣的主流音樂市場上看到張惠妹、蔡依林、陳綺貞等人發新歌引起不小的迴響時,大陸地區發新歌的歌手則是華晨宇、易烊千璽、毛不易、艾熱這些我們在十年前根本沒聽過的新晉歌手,這似乎也側面反映了華語主流音樂的行進之路。

從左至右依次為華晨宇、易烊千璽、毛不易、艾熱

從80、90年代香港歌手的光輝歲月,到90年代末和2000年時期臺灣樂壇的一片榮景,這十年來華語樂壇的天平逐漸倒向大陸地區似乎是一個趨勢。至少,我們能看到大陸推陳出新的選秀節目,而臺灣地區這幾年幾乎沒有像《超級星光大道》一樣能夠引起關注的選秀節目,如《聲林之王》。當然,這並不是說大陸地區已然成為了華語主流音樂的重鎮,因為到今天為止,樂壇最紅的歌手仍然是那些以臺灣地區為起點的歌手如周杰倫、張惠妹、五月天、蔡依林、林俊傑等人,而歷來許多大咖歌手稱王封后的臺灣金曲獎也仍然是華語流行音樂的最高指標之一。

從左至右依次為周杰倫、張惠妹、蔡依林、林俊傑

如果說今天的臺灣流行樂壇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欲振乏力的現象,大陸流行樂壇卻也並見未有崛起之勢,遑論之香港樂壇。我們會說,今天的大陸流行樂壇有毛不易、李榮浩、薛之謙、易烊千璽、張碧晨、張靚穎、周筆暢、張杰等人,但他們之中卻沒有一個是稱得上「紅透半邊天」的。比起上世紀90年代的四大天王,抑或是千禧年之際的周杰倫、陶喆、王力宏,這個年代幾乎是沒有超級巨星的。

整體上,臺灣綜藝和華語樂壇呈現同樣的狀況:青黃不接、後續乏力。但困境之後是遁入低谷還是絕處逢生?相信在新生代的努力奮鬥下,未來會是光明的!

相關焦點

  • 華語樂壇青黃不接,希望何在?
    >而後,與之一起的,還有林俊傑的林氏情歌、王力宏的流行音樂、羅志祥的歌曲和舞蹈的結合,他們被媒體稱為「新四大天王」,是那個時代的傳奇。2 華語樂壇生態為什麼當年的華語樂壇可以如此繁盛,可現在的華語樂壇卻只能由一些「老人兒」在撐著?為什麼16年前作曲的《以父之名》現在還是流行歌曲?這可能和音樂生態有關。
  • 2017年的華語金曲獎來了 共享樂壇鼎盛之夜
    搜狐娛樂訊 2017第九屆華語金曲獎來了,作為華語樂壇每年一屆的音樂盛事,今年的明星陣容包括了香港殿堂歌手、內地現象藝人、獨立原創大咖、樂壇中流砥柱等,超過80組人氣歌手和音樂人齊聚香港,共享華語樂壇鼎盛之夜。
  • 你可能忘了,2000年的華語樂壇有多牛
    【民謠故事/孟鑫】「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20年前的華語樂壇,那麼狄更斯的名言此時便顯得再恰當不過——21世紀元年,大陸和港臺的音樂圈就是這樣一番新星閃耀與舊星謝幕並存的景象。
  • 《聲林之王》:師徒廝殺互不相讓,蕭敬騰放話師妹艾薇放馬過來
    《聲林之王》冠軍女聲艾薇以最新單曲〈失重前幸福〉衝出佳績! 來勢洶洶的她完全「沒在怕」,不僅和亦師亦父蕭敬騰(老蕭)的新歌〈薩哈星球〉於11日同天發行,且兩首單曲點聽率互不相讓,在KKBOX 華語新歌周榜分居冠亞軍。
  • 華語樂壇新生代三巨頭,未來的華語音樂大旗就靠他們扛起來了!
    華語樂壇曾經有過10年的輝煌時期,在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之間誕生了太多的天王天后。但是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人也要逐漸登上舞臺,而且那些老人們他們有的時候也真的需要休息一下了,但是華語音樂這10年間發展得其實並不好。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90年代6大流行歌手現狀,發展最好的是孫浩,因為被張嘉譯力捧
    近日,歌手羅中旭攜蔡國慶、林依輪、景崗山、孫浩、火風、陳紅等內地經典歌星齊聚綜藝節目《天天向上》,共同暢聊春晚,引起無數人的回憶殺。上個世紀90年代,是華語樂壇最繁榮的的一個時期。此時大陸樂壇已日漸成熟,誕生了眾多優秀的歌手,一人一首歌走迅速走紅,成為時代的經典。然而20年過去了,這些人過得如何呢?毛寧《濤聲依舊》毛寧在春晚憑藉一首《濤聲依舊》成為90年代最火的流行音樂歌手,影響了幾代的人。但進入新世紀後,毛寧雖然也有新歌推出,但影響力遠不如從前,他開始往主持人方向發展。
  • 獨家:盤點2010年度唱片 誰來拯救華語樂壇?
    與此同時,目前香港樂壇唯一一位同時能在國語和粵語領域都堪稱天王,且在整個華語區都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陳奕迅,自年初的Duo演唱會後,也因為暴露出聲線的疲勞,而感覺在音樂狀態上的回落。曾幾何時,周杰倫、陳奕迅和S.H.E一度是代表了華語樂壇的最主流,是這幾年各大頒獎禮永遠迴避不了的「老三篇」。
  • 2017音樂白皮書揭曉 華語樂壇大咖仍在新王加冕
    大咖們實力依然強勁,樂壇新秀已如雨後春筍般開始崛起,從這份音樂白皮書中我們看見的不只是榜單,還有當下樂壇的發展趨勢。霸榜之王周杰倫,《告白氣球》發布一年仍是榜單常客在2016年發布的《告白氣球》,經過一年的時間後仍然是各大榜單常客,周杰倫本人也憑藉多首經典作品不斷在榜單露臉,最終成為霸榜之王。
  • 盤點華語樂壇最經典的演唱會
    回望華語樂壇的演唱會,有哪些經典的演唱會呢?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這場算得上是華語樂壇live總統山級別。這場演唱會是譚詠麟生涯的巔峰之作,這一年譚詠麟44歲,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充滿氣魄、魅力的譚詠麟,當時譚詠麟的聲線及唱功都十分完美,被視為港樂最經典的演唱會之一、香港開埠最震撼演唱會。
  • 現象級音綜!《歌手》「歌王之戰」收視多網第一
    藉由《歌手·當打之年》這一強大音樂品牌的強勢輸出,蛻變後的華晨宇不僅代表了整個華語樂壇新的中堅力量的絕對實力,還以先鋒的音樂態度和不俗的音樂素養,成為了華語樂壇的未來極具希望和影響力的全新引領者。可以說,整季《歌手·當打之年》是一場「解謎之旅」,它聚齊了華語樂壇新生代的扛鼎力量,在一輪輪競演中不斷解釋著何為「當打」。這個首播時還令人倍感陌生的名詞,隨著歌王歸屬有了最好的詮釋。
  • 從鄭鈞直懟音樂排行榜到集體懷念曾經的華語樂壇,我們經歷了什麼
    在上了熱搜的背後,不少網友紛紛懷念起曾經的華語樂壇。那個百花齊放,才華橫溢的華語音樂時代。說起華語樂壇,我們通常簡單的劃分為內地華語和港臺華語。當然也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有華語文化的地區。在上世紀80年代到新世紀10年代,近30年間,是華語樂壇從崛起到巔峰再到衰落的時代。
  • 沒有了下一個周杰倫,華語樂壇會更好還是更壞?
    娛樂產業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華語樂壇卻仿佛日漸衰落。有多少人打開音樂播放器,聽的還是那些多年前的音樂作品。縱觀整個華語樂壇,好像也找不到一個如同千禧年橫空出世的周杰倫一般足以撐起華語音樂大旗的人。學貓叫這樣無腦的口水歌曲大行其道,讓人不勝其擾。
  • 周杰倫樂評之《七裡香》:一位華語樂壇天才,不可磨滅的革命之路
    這首歌不管是歌詞、作曲、編曲或者是製作各方面都是上乘之作。詩:方文山曲:周杰倫製作人:周杰倫編曲:鍾興民合聲:周杰倫合聲編寫:周杰倫吉他:黃中嶽在當今樂壇,流量、造星、標準化流水線產品的概念已經不再模糊,我會對華晨宇、毛不易等歌手和他們的作品時而感到讚嘆——但這個時代沒有一個人,可以和那個男人相提並論。今天此時,我們仍能夠說,青少年最好的年華,有幸見證了華語樂壇最絢麗的綻放。而2004年的七裡香,就是這朵奇葩最燦爛、最動聽的巔峰。
  • 華語樂壇的巨星如今怎麼樣了?
    熟悉的旋律與曲風,讓人一瞬間仿佛回到了10年前的華語樂壇——那個連一張CD都會賣斷貨的年代。   類似的情況也在天后蔡依林身上重演,天后新發的專輯——《UGLYBEAUTY》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專輯銷售慘遭滑鐵盧。哪怕有小道消息爆料說「錯過了這張專輯,可能就要再等上10年」還是不能挽救慘狀。這一連串的現象,不禁讓人感慨:10年前的那個唱片脫銷的華語樂壇不再,縱使天后出場也無力回天。
  • 華語樂壇需要「硬地」
    同時,硬地原創音樂榜與這些獎項相比,也不需要音樂人參加報名、評審推薦等繁瑣流程,只要上傳到網易雲音樂平臺即可參選,這種相對的「低門檻」讓硬地原創音樂榜有了更強的兼聽性,成為目前華語樂壇中足夠「特立獨行」又有十足必要的榜單。
  • 林俊傑在華語樂壇能排第幾?專業分析JJ唱功特點
    在華語樂壇有一位新加坡歌手,由於他的演唱會現場質量極高,音質極好,被網友們稱為「行走的CD」。他就是JJ林俊傑。林俊傑於2003年發行首張創作專輯《樂行者》並宣布出道,之後在華語樂壇闖蕩十幾年得到了所有歌迷的認可,為華語樂壇貢獻了許多經典作品《江南》、《不為誰而作的歌》、《她說》......大家提起林俊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唱功極佳、高音非常厲害、現場堪比錄音棚效果、行走的CD......
  • 淺談周杰倫音樂成就,兼評華語樂壇的偉大歌者
    周董董小姐按:時年38歲的周杰倫,佇立於華語樂壇之巔,年紀輕輕就能擔得起宗師巨匠的資格,是業界公認的殿堂級唱作人,歌迷心中的天王巨星。周杰倫是新世紀華語樂壇最具革命性、指標性及影響力的唱作人,融合中西方曲風開創以「三古三新」(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為標準的中國風 ,並將R&B曲風提升為主流高度,開啟華語樂壇「R&B時代」與「流行中國風」的先聲。
  • 粉絲狂打榜、新歌巨難聽,華語樂壇已死?
    華語樂壇已死?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我最近看了一些音樂榜單,感慨萬千,因為榜單上的許多作品對我來說已然陌生,不知大家是否有這個感覺。比如某音樂的巔峰人氣榜,藝人名字我都知道,但歌是真的都沒聽過。基於上述的懷疑,我們專門找了幾個年輕人,組個圓桌局,聊聊年輕人眼中的華語樂壇,探討下「熱歌不熱」的現狀。提出第一個問題,你們會經常看音樂軟體榜單麼?先聲明,我不看。這是個扎心的問題,圓桌局裡的很多人都沒有看的習慣。首先,各種榜單真的有夠多,巔峰榜、人氣榜、原創榜……要我說就一個好聽榜,完事。
  • 看了十大金曲獎榜單,我對華語樂壇失望至極
    知乎上有一個非常火的話題:你什麼時候會對話語樂壇感到失望?問題描述是因為看到了當下音樂榜單的現狀,有感而發。這一問題已收穫了7000多萬閱讀量,吸引了2萬多人的關注。回答數也接近一萬條。鑑於當下「流量當道,神曲盛行」的現狀,大家對話語樂壇感到失望是再正常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