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熱乾麵江湖:從蔡林記一家獨大,到群雄逐鹿

2020-12-20 騰訊網

1.兩屆熱乾麵大賽,街頭巷尾派登上舞臺

儘管蔡林記順利實現了「改弦更張」,但其口味卻一直為武漢本地人詬病。在兩屆熱乾麵大賽中,蔡林記的表現要人看不懂。

2013年9月15日,由武漢晚報和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旅遊局、市餐飲協會共同舉辦的「尋找武漢味道」首屆熱乾麵PK賽,經過專家評審團的評選,戶部巷蔡林記熱乾麵、歡豔熱乾麵、多福路李記熱乾麵、家上佳熱乾麵、胖姐早點店、熙隆麵館、李記傳承熱乾麵、戶部巷石記熱乾麵、鵬記熱乾麵江漢店、面媽媽熱乾麵獲得了十佳熱乾麵館的稱號。

據當年媒體報導,參賽現場有意思的是,第17個出場的常青麥香園礄口熱乾麵館意外落榜,原因是有專家評委認為其「口感偏辣」,還有專家評委在對其配料進行檢查時,將「蘿蔔根須」認為是「疑似不明物質殘留」。

剛剛被評為「中國十大麵條」,第18家參賽店戶部巷蔡林記一出場,其主打的黑芝麻醬熱乾麵就被專家稱讚為「正本清源」,最終以95.7分奪得當天最高分,被評為最高人氣店。

2014年,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武漢晚報、武漢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看看湖北網、漢網、武漢電視臺影視頻道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武漢熱乾麵大賽。7月24日,經過兩個月的實地探訪,69家進入初賽的熱乾麵門店,有49家被淘汰出局。經過評審,20家門店獲得了決賽權,其中蔡林記未在其列。

8月6日,10強PK賽在中南博客美食廣場舉辦,不設專家評審團,由市民組成的大眾評審團來投票,半決賽採取投票賽制,投票結果:

第一名常青麥香園,28票。

第二名漢味老蔡熱乾麵,26票。

第三名李明增麵館,24票。

第4名老沈麵館23票、武漢楚街一品23票。

第5名球場路熱乾麵21票。

第6名鄒記熱乾麵19票、搞碗面熱乾麵19票。

第7名面媽媽18票、漢陽羅氏熱乾麵18票。

第8名鵬記熱乾麵17票、漢陽袁記熱乾麵17票

另5個參賽店家,獲得了「特色」店家的稱呼:三毛熱乾麵、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漢味源熱乾麵、順香麵館、常青花園潘氏熱乾麵。

2014年9月21日,第二屆熱乾麵大賽在湖北武漢漢口在後湖和諧大道後湖印象餐館舉行最後一輪決賽,採取盲測打分賽制,比賽結果:

漢陽羅氏熱乾麵獲得冠軍;

李明增麵館獲得亞軍;

球場路熱乾麵獲得季軍;

常青麥香園最具人氣獎;

漢味老蔡熱乾麵、面媽媽等7家熱乾麵館躋身十強。

至此,繼持有商標的蔡林記與對老配方改良基礎上的麥香園之後,19歲的漢陽小夥羅思偲奪冠,街頭巷尾派正式登上了武漢熱乾麵的舞臺,官方視野下,熱乾麵呈現了三大流派。

2014年7月,第四批國家級非遺推薦名單公布,武漢熱乾麵遺憾落選。蔡漢文說,正宗蔡林記熱乾麵應是「黃而油潤、香而鮮美」,目前持有「蔡林記」商標的蔡林記商貿,「明顯不符合正宗特點,僅有商標而已」。

2015年9月,《十二道峰味》中,為代表武漢熱乾麵參加一城一味PK大賽時,蔡林記王永中親自下場參賽,卻敗給第二屆武漢熱乾麵大賽第七名面媽媽熱乾麵。

至此,熱乾麵的好吃與否,不再僅僅是憑藉一塊招牌,更何況這塊招牌在大眾眼裡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順」,而是在於味道本身,在於舌尖的真實體驗。人的嘴巴是最實誠的!

2.熱乾麵的第三代與第四代傳人

2010年,蔡明緯百年誕辰,蔡漢文決定將熱乾麵家傳配方公布於世,尋找繼承人。

蔡漢文先生之徒之孫開設或者有關聯者,主要有四家,即常青麥香園、蔡明瑋、曾麻子與蔡漢文。

具體來說,這幾家建立在老蔡林記的配方基礎上。

常青麥香園,李亞娟創立。2010年以前常青麥香園創始人李亞娟女士一直在做自己的美食館。一次機緣巧合,拜師蔡漢文老先生。

蔡明偉百年誕辰之際,蔡漢文老先生收了李亞娟為嫡傳弟子,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家傳「真經」——「真材實料,精工細作」,傳授給了她,李亞娟也成為熱乾麵創始人的第三代傳人。

李亞娟表示,蔡林記商貿公司曾在多個場合「建議」她不要使用「武漢熱乾麵第三代嫡傳人」的名號,但李亞娟認為,自己確實是簡稱「蔡林記」第三代傳人,並經過了武漢市公證處公證,「為何不能使用?」

在武漢,麥香園屬於武漢熱乾麵連鎖店中擴展速度最快者。可能因為步子太大,2018年9月12日,漢口火車站附近麥香園一起「地撣面」事件,將麥香園推到了風口浪尖。不過,麥香園迅速處理了,並聲稱「該員工為待訓員工,目前已被停崗。」繼而,迅速發表聲明,表示道歉,平息了這一事件。

蔡明緯熱乾麵,前身為老蔡林記麵館。2013年,湖北鼎金耀餐飲服務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漢平與蔡漢文協同於漢口復立蔡明緯老蔡林記麵館。此次合作,蔡漢文因配方和工藝入股而獲得「老蔡林記」5%的股權,價值約30萬。

2014年,公司向中國商標局申請取得「蔡明緯」的商標權。湖北鼎金耀餐飲服務管理有限公司主頁顯示,其前身是武漢金韓宮酒店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於2006年5月在江漢路商圈創立,是一家從事食品加工、餐飲服務及加盟服務的多元化產業公司,旗下有「金韓宮」、「蔡明緯」等多個品牌。

面對「老蔡林記」(蔡明瑋)帶來的威脅,張向陽揚言說:「我們將多渠道維權,不會讓人揩油那麼久。」鼎金耀負責人曾陸石則放話:「如果蔡林記找我們打官司,我們準備奉陪5年。」兩方互不相讓,視同水火。

2013年至2014年,熊某在武昌區、東西湖區、礄口區共開了4家蔡明緯風味餐廳,其店鋪招牌、店內宣傳廣告以及一次性杯、碗具等處均使用「老蔡林記」標識。其後,蔡林記果斷開火維權,將其告上法庭。對此,武漢市中級法院公開宣判,一審判決被告熊某所有的4家標有「老蔡林記」標識的店鋪,需向原告蔡林記公司支付賠償金51萬元,以及為制止被告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80321元。

此後,兩者陷入了多年不息的官司中。

曾麻子,創始人曾凡明,武漢聚森園飲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辦人。2009年,蔡漢文和蔡明斯先生面向社會公開收蔡氏熱乾麵第三代傳承人,其中就有曾凡明先生。

蔡漢文,由蔡漢文之孫蔡大森創立,是為熱乾麵第四代傳人。蔡大森聲稱,蔡漢文熱乾麵用其爺爺的名字命名,就是想回歸到傳統老味道。

在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候,記者提問,什麼是小時候的熱乾麵味道?蔡大森表示,從小就在家裡吃爺爺、父親親手下的熱乾麵,講究的是面要足量、有蛋清,一勺子重約三錢的香油要真實的小磨香油,芝麻醬要用正宗的白芝麻做的黃色芝麻醬,蘿蔔丁要採用純天然胡蘿蔔醃製(無任何添加劑)後陰乾,入口水分十分充足,散發著一股自然的玫瑰清香。

要人稱道的是,蔡大森還自己種植了一片芝麻地。豐收後,將芝麻翻炒,過石磨「冷磨出醬」,再加入80度的開水,用大鍋左右搖晃,取浮在表面的一層油為小磨香油。芝麻醬製作同樣採用「冷磨出醬」,使芝麻香被緊緊鎖住,加以小磨香油按嚴格比例調製,製作出的芝麻醬香濃爽滑,不澀喉,飄香四溢。

3.蔡漢文的去世與蔡林記的固執

前兩年冬天,有幸吃過蔡老生前做過的一碗熱乾麵,他選用的是陳克明的鹼水面下面。當時老人家的手腳已經不太麻利,撣面時面偶爾撒在外面,加佐料時候似乎忘記了放鹽。等到忙活好,他邊讓我們趕緊品嘗,邊向我們致歉。那碗面,可真是香啊!麵條是黃澄澄的,比市面上的熱乾麵細一點。加了黃芝麻醬與小磨香油,香氣四溢。還有蔡老醃製的黃陂老家的胡蘿蔔丁,有甜甜的玫瑰香。這碗面,看似至簡,卻天地大美。

天不假年。武漢熱乾麵創始人蔡明緯長子——蔡漢文,於2017年8月10日6點30分在家仙逝,享年82歲。麥香園、蔡明瑋、曾麻子等熱乾麵名店紛紛發文表示懷念,還送了大花圈到蔡老家,這其中似乎不包括蔡林記,那個蔡家人創立的熱乾麵名店。

「正宗的熱乾麵應該用芝麻醬,黃色的,要用好麻油調!絕非是黑芝麻醬。」蔡漢文的聲音還在迴蕩。

記得蔡老生前曾經跟老姬算過一筆帳,如果選用低轉石磨芝麻醬和水代法麻油,每碗熱乾麵成本大約會增加五毛左右,就這五毛錢成本讓市面上的熱乾麵都不達標。

值得慶幸的是,至2019年,蔡漢文門下弟子在短短十年間,熱乾麵連鎖麵館開設已逾1500餘家,其中常青麥香園1100多家、蔡明緯400多家、曾麻子100多家。而號稱百年實則不到百年的蔡林記,現在共一百多家。

2013年,張向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式快餐相比于洋快餐最大的瓶頸,就是標準化。目前老字號蔡林記找到了一條自己的發展之路。未來幾年,老字號蔡林記將進一步創新工藝,提高標準化。」張向陽稱,未來蔡林記會嘗試把熱乾麵這個產業鏈進行延伸,把品種,以及產品鏈拓寬,豐富產品品類,讓蔡林記將來成為漢味小吃領軍品牌。同時半成品面、醬、調料等銷售渠道,逐步向終端超市拓展。

如今,七年後,新蔡林記實現了轉身,全國已有門店100多家,門店遍布湖北省。同時,蔡林記在河南、山西、江西、山東等多省發展門店十餘家。在網絡平臺上,還一度還創下了熱乾麵10萬包的日銷量紀錄。

然,張向陽與王永中在推動蔡林記起死回生後,對於黑芝麻醬熱乾麵的口感問題,卻始終沒有解決。

2020年4月24日上午,因為疫情的特殊情況,北京知產法院採用線上開庭的方式,對文字「蔡明緯」、「蔡林記創始人」及圖形三部分要素構成的訴爭商標三起案件展開了審理。最終判決,被告(蔡林記)關於三案訴爭商標與各引證商標分別構成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的結論正確。原告(蔡明瑋)關於其股東蔡漢文系蔡明緯之子因而有權使用含有「蔡林記」文字商標的主張,缺乏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在商標權的保護方面,蔡林記又一次擊敗了蔡明瑋。

時至今日,對於外界的紛紜質疑,蔡林記官網依然巋然不動地聲稱,蔡林記憑藉百年積澱的文化底蘊,堅持「傳承百年老字號,創造精品蔡林記」的經營宗旨,承擔起百年老字號新的使命,發展現代與傳統融洽結合的戰略模式,打造一個多元化、規模化、現代化的美食王國,抒寫著更為華麗的篇章!

對於一系列武漢老字號的生死,武漢資深餐飲評論員萬傑民曾稱,「總有人會傍名牌,其背後深層次的動機是巨大的商業價值和經濟利益。真不知道這是振興名牌還是蠶食名牌。」

關於老字號的改革,早有媒體評論指出,一個方面,品牌不能迎合市場年輕化的趨勢,決策者的市場意識不強,固步自封,對於市場上的變化沒有預先的應對措施。另一個方面,「老字號」的傳人們自身也不對祖先的遺產有足夠的重視和激情,往往另謀職業,「老字號」的產權往往不在創始人家族的手中而被別的企業所濫用,「老字號」也就變成了名存實亡的空殼招牌,沒了精髓。

蔡林記屬於哪一種類似的老字號呢?就由眾人評說吧!是誰說得來著,有些人是不懂裝懂,有些人則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後浪推前浪,群眾的眼睛依舊是雪亮的。

(參考楚天都市報、湖北日報、新楚商、長江日報、武漢晚報等)

作者:舒懷

相關焦點

  • 走進武漢熱乾麵江湖:兩家蔡林記的交鋒,誰對誰錯?
    在張向陽和王永中接手經營蔡林記兩年後,蔡漢文質疑蔡林記的黑醬滷水面並非正宗的蔡林記熱乾麵,並在報紙上公開蔡氏祖傳熱乾麵配方,並面向全國徵集傳承人。其這一批徵集的弟子,就有李亞娟(創立麥香園)和曾凡名(創立曽麻子)等。他夢想著還給武漢人一碗老蔡林記的熱乾麵的味道。
  • 武漢熱乾麵江湖:熱乾麵,到底是黑色的,還是黃色的?
    蔡林記變了,蔡林記的熱乾麵也變了。新蔡林記的熱乾麵以使用黑芝麻醬和滷水著稱,將老蔡林記傳統熱乾麵的黃芝麻醬和絕不使用滷水來了個顛覆性變革。實際上,在蔡林記大變革的這一年,即2008年,蔡林記派經理王永中到蔡明瑋之子蔡漢文家中拜訪。蔡漢文聲稱,「王永中被我(蔡漢文)愛人趕出家門」。
  • 武漢「老蔡林記」開張 採用白色芝麻醬叫板蔡林記
    昨天,在漢口江漢路步行街上,開出一家「老蔡林記」。該店認為,「非遺」保護的熱乾麵製作工藝,並非正宗。  新老蔡林記叫板  昨天,記者在這家名為「蔡明緯老蔡林記」的店內看到,隨處可見「熱乾麵創始人蔡明緯」字樣,以顯示其熱乾麵之「正宗」、「嫡系」。該店由鼎金耀公司投資,熱乾麵是以蔡林記熱乾麵創始人蔡明緯的兒子提供的秘方和工藝來製作的。
  • 武漢頂級吃貨的攻略:熱乾麵絕對不是蔡林記,小龍蝦也不是峇里!
    說武漢是交通樞紐一點都不誇張,大家看下高鐵線路圖就會發現,武漢才是高鐵樞紐的中心。不過這個我們不談,我只想分享在在武漢生活的那幾年的美食體驗!說到武漢,很多人第一印象是黃鶴樓(不過這裡我要黑下黃鶴樓!黃鶴樓早就毀了,現在的黃鶴樓是1985年重建的,關鍵是全部重建!連地址都不在遠處了!身邊幾個武漢朋友都說從小到大都沒去過黃鶴樓~這個門票錢70塊也夠高的,但是真心沒什麼去的必要!)
  • 30多家蔡林記相繼復工,一天賣出3萬多碗熱乾麵
    現代快報訊(特派記者 侯天卉 於露 / 文 顧煒 顧聞 / 攝)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無疫情小區陸續解封,武漢人過早的樂趣又回來了。蔡林記作為武漢過早的老字號之一,3 月 23 日開始恢復線上接單。目前,已有 30 多家門店相繼復工,一天賣出 3 萬多碗熱乾麵。
  • 武漢人愛吃熱乾麵的由來
    說到武漢,人們都會聯想到熱乾麵,為何一碗平常的面如此深入人心,這得從熱乾麵的由來說起,相傳有這麼一個故事,在20世紀20年代初,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長堤街關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麵為生。上個世紀20年代末,一位名為蔡明緯的油麵師傅創辦了第一家熱乾麵店在漢口滿春路開張營業,因門前兩顆蔥鬱的大樹,取名「蔡林記」,寓意生意興隆,財源茂盛。1955年,蔡林記由私營改造成公私合營企業,店面擴大後生意蒸蒸日上。1966年起,蔡林記由公私合營轉為國有國營,公司的發展更上一層樓,每天烹製熱乾麵可達1.2萬人份。
  • 有蔡林記熱乾麵、精武鴨脖還有梁子湖大河蟹,武漢14區負責人10日...
    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榮海蔡林記熱乾麵、精武鴨脖子、梁子湖大河蟹、網紅零食……總有一樣適合你,等你下單。5月10日起至5月26日,武漢將開展「百星·百億助力武漢」直播公益活動。5月10日下午,武漢14區負責人將化身「主播」做客直播平臺帶貨。
  • 熱乾麵創始人,推出「懶人面」
    說到熱乾麵,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作為知名的麵食,武漢熱乾麵和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名列麵食的前三甲,每一個嘗過熱乾麵的朋友都會被它的美味徵服。熱乾麵是武漢人民過早的必點單品,可以說是幾天不吃就想念得緊,究竟熱乾麵有什麼魔力能讓武漢人這麼割捨不下?
  • 武漢八大名小吃盤點,除了熱乾麵,你還吃過哪幾種?
    四季美的湯包,四季美湯包是湖北武漢著名的小吃,屬於蘇式湯包。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有經驗食客的吃法為:先輕輕咬破湯包的表皮,慢慢吸盡裡面的湯汁,然後再吃湯包的麵皮和肉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略到小籠湯包的特有滋味。
  • 4月8日如約而至,武漢熱乾麵重新甦醒,武漢美食久等了!
    其中順香居的燒麥、福慶和的牛肉豆絲、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四季美的湯包、蔡林記的熱乾麵、小桃園的煨湯、田啟恆的糊湯粉、謝榮德的面窩並稱武漢八大名小吃。武漢的飲食文化是講究一早一晚,過早和宵夜最為經典了!有著「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說,可見美食的獨特風味了!
  • 阿里巴巴CEO張勇現身武漢,左手拿筷子吃熱乾麵
    11月1日下午,2020年天貓雙11狂歡季線下開幕式——理想之城開城儀式,在武漢百年商業街江漢路正式啟動。 當晚,天貓雙11風尚之夜盛典將在武漢地標建築黃鶴樓腳下舉行,雙11主題燈光秀點亮兩江四岸。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張勇現身武漢,出席這兩場活動。
  • 熱乾麵第四代傳人賣吆喝,標準化才能做大熱乾麵市場
    老味道+標準化是走向全國的殺手鐧「現在熱乾麵品牌多了,各有特色,但老武漢人都更希望能吃到小時候的味道。」 熱乾麵第四代傳人、蔡漢文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大森說,蔡漢文熱乾麵用其爺爺的名字命名,就是想回歸到傳統老味道。
  • 武漢最地道的8大小吃,熱乾麵你肯定吃過,但你吃過其他7種嗎?
    熱乾麵1、熱乾麵武漢熱乾麵是武漢地區傳統小吃之一,大家一定都吃過。武漢熱乾麵我就不多介紹了,大家都知道。但是在武漢最有名最正宗的,那得數蔡林記的熱乾麵。蔡林記的熱乾麵面彈醬香面料全,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去武漢吃熱乾麵,一定要吃這家的熱乾麵。
  • 武漢熱乾麵PK信陽熱乾麵:到底誰好吃?
    信陽距離武漢200公裡,開車一個多小時。在信陽市區工作期間,經常的去武漢市,吃到兩地熱乾麵的機會很多。關鍵是喜歡熱乾麵那種風味,嚼著彈牙,面的鹼味,調和的芝麻味,醬味,還有信陽改良後多出的綠豆芽,不一樣的別致味道和口感。客觀的說,武漢熱乾麵和信陽熱乾麵不分昆仲,各具特色。武漢熱乾麵保持著傳統風味,信陽熱乾麵有了本土化融合。
  • 必勝客出熱乾麵,創新打造舌尖上的國潮味
    --必勝客攜手湖北老字號蔡林記在漢首推熱乾麵為武漢考生加油 從「武漢加油」到「振興武漢」,後疫情時期的武漢正在逐步復甦。提起武漢,大概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過早」。
  • 必勝客賣熱乾麵了?!
    還記得疫情期間,各地美食為武漢熱乾麵打call的名場面嗎?有人記得!必勝客年初就以經典意式肉醬面之名為武漢熱乾麵加油,半年後,必勝客在30周年之際,聯合湖北老字號品牌蔡林記,特邀人文綜合類媒體三聯生活周刊,共同推出30周年創新產品——「幹煸風味焗小龍蝦熱乾麵」,限量2020份,獨寵武漢!
  • 武漢解封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過早!熱乾麵我來啦
    最近微博上流傳的一張「熱乾麵,加油」的圖片感動了許多人,作為武漢代表的熱乾麵,一直都是武漢人民「過早」的時候經常享用的美食。熱乾麵有難,八方支援,山東大蔥已經出動,陝西肉夾饃正在路上,還有等等等等。不同的省市在這一時刻團結一心,奔向武漢,為抗擊冠狀病毒做出自己的貢獻。
  • 汕頭華圖五一勞動節豪禮抽獎_40份蔡林記武漢熱乾麵等你來贏
    汕頭華圖五一勞動節豪禮抽獎_40份蔡林記武漢熱乾麵等你來贏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汕頭華圖五一抽獎活動,廣東公考備考資料,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武漢夜宵江湖,深夜你吃了嗎?
    雪松路隱匿在大漢口的城市之中,周邊既有高端商場寫字樓,也有老武漢居民區,也因此美味格外多,既適合老武漢人的口味,也適合在這個城市奮鬥的人。這裡的店鋪都是小小一家,門面不大,卻是武漢人心中的美食聖地。老店十幾年屹立不倒,也有各式網紅店接二連三出新,讓夜晚的下班族從不寂寞。
  • 武漢人過早有點不一樣,不挑油條和豆漿,最愛熱乾麵和蛋酒
    武漢稱吃早飯為過早。為什麼武漢人把早餐叫做「過早」呢?原來,道光時的漢口人,早上要吃兩回東西,一是過早,一是吃早飯。所謂過早,是早晨起床後隨便吃一點,壓壓餓氣,不必吃飽。等到吃早飯,再吃飽不遲。「一頓狼餐飯可忘」的飯,所指就是「早飯」。老漢口人早晨要吃兩回東西,是不是窮講究,不嫌麻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