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郭鐵)6月29日,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加啟在第六屆中國好鮮奶活動現場介紹,我國目前共有16家乳企通過國家優質乳工程驗收,但以鮮奶為代表的國產優質乳優勢並未被充分發掘出來。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經營低溫奶產品的企業數量已超過400家,其中區域龍頭乳企的低溫奶增速達20%左右。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表示,國內低溫奶與常溫奶的消費比例為3:7,而歐美發達國家這一比例為6:4。這也意味著低溫奶發展潛力巨大,同時也可幫助中國乳業實現從安全向優質轉型過程中的優勢地位。
2014年,國務院授權奶業科技創新聯盟推廣優質乳工程。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加啟介紹,目前共有24個省、36家企業參與到國家優質乳工程,其中16家已經通過驗收,本屆中國好鮮奶活動承辦方新希望乳業有7家分子公司通過了國家優質乳工程驗收。
王加啟還表示,最近5年,國家奶業科技創新團隊對國內乳品市場進行評估發現,國產奶中的乳鐵蛋白(具有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含量遠高於進口奶,其原因就在於這種活性物質不適合長距離運輸,而進口牛奶進入國內後無論是運輸距離還是保質期均較長,活性物質已經蕩然無存。「在所有食品裡,只有奶製品具備新鮮這個天然優勢,但恰恰沒有挖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