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海軍:擁有14級型號繁多,數量龐大的驅逐艦群

2020-12-13 國平視野

二戰前,由於受到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日本海軍重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8萬噸,輕型巡洋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萬噸;此外,對於日本海軍的潛艇和驅逐艦噸位總和,包括排水量與艦炮口徑也做出了相應地限制。

因此,倫敦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的造艦計劃制約較大,除了輕重型巡洋艦以外,艦隊最基本的骨幹力量,也是水面艦艇中數量最多的驅逐艦也不例外,讓日本海軍憋著一股勁。

1936年12月31日,倫敦海軍條約到期以後,日本海軍就開始掀起造艦高潮,「水雷戰隊」就是重點發展對象,日語中的水雷就是魚雷,迅速啟動了新驅逐艦研製和建造計劃。

早在20年代開始,日本海軍就非常重視驅逐艦的建造,以及雷擊戰術的運用,所謂的「水雷戰隊」就是驅逐艦作戰單位,在戰列艦、重巡洋艦上大口徑遠射程主炮火力的掩護下,讓雷擊戰隊中的驅逐艦憑藉35節的高航速衝陣,對敵水面作戰編隊發動魚雷攻擊,是日本海軍屢試不爽的戰術。

因此,日本海軍需要數量眾多的雷擊艦,用來充當戰時的衝陣主力艦,於是,在二戰時期,日本海軍保有驅逐艦共計14級,包括改型則為20級,不但型號繁雜而且數量龐大的驅逐艦群。

擺脫倫敦海軍條約制約後,艦長118.49米,寬10.82米,滿載排水量2500噸的「陽炎」級驅逐艦,就成為日本海軍有史以來最大的驅逐艦,即便在全球範圍內也屬於一流水平,擁有優良的遠洋性能,是水雷戰隊的新一代核心力量。

採用了適應高航速的飛剪式艦艏,有高幹舷和長艏樓,2臺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52000馬力,雙軸推進最高航速可達35節,實測18節時最大續航力6000海裡。

艦載武器有3座雙聯裝127mm主炮、2座雙聯裝25mm機關炮、2座4聯裝610mm魚雷發射管,1座深水炸彈發射架,6條布雷導軌。

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日本就對「陽炎」級驅逐艦進行了改造,重點是增加雙管25mm機關炮數量,包括增射雙聯12.7mm高射機槍,用來對付美海軍密密麻麻從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對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攻擊。

「陽炎」級驅逐艦,拆除了艦艉1座雙聯裝127mm後主炮,增設了12-28座雙聯裝25mm機關炮;拆除了艦艉的布雷導軌,改為4座深水炸彈發射架,另外增設了4座雙聯裝12.7mm高射機槍。

除了「陽炎」級主力驅逐艦以外,日本海軍聯合艦隊還擁有「吹雪」級、「夕雲」級、「島風」級、「秋月」級、「松」級等甲級、乙級和丙級三等驅逐艦,戰時總共的擁有數量為185艘,其中有8艘尚在船廠建造當中未完工。

日本海軍的驅逐艦,注重雷擊戰術,在護航、反潛、防空方面,其性能則明顯不足,在戰爭期間,預想的戰列艦決戰並未爆發,這讓龐大的驅逐艦群不得不承擔並不適合它們的輔助任務,因此戰損十分慘重。

因戰沉、觸雷、觸礁等原因,戰時的日本海軍總計損失了140艘各種類型的驅逐艦,有37艘倖存的驅逐艦,以及8艘未完工的驅逐艦。

戰爭結束以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解體,留存下來的45艘驅逐艦中,有25艘驅逐艦作為戰利品移交給美、中、英、蘇四大戰勝國,10艘驅逐艦用作防波堤被鑿沉,其餘10艘驅逐艦在1946-1947年間被徹底解體。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驅逐艦發展標杆,日本造艦鬼才的神作,吹雪級的發展事跡
    之前也簡單介紹過日系的驅逐艦,所以今天就繼續就「日系驅逐艦」這個話題往下嘮嗑,簡單了解一下二戰時期的日本驅逐艦吧。其實驅逐艦這個詞並不是中國翻譯發明的,這個詞語是一個舶來品,而且是從日本傳過來的,不過在二戰時期日本驅逐艦不是直接叫「驅逐艦」而是被叫做「雷擊艦」(日文中將魚雷一類的水中兵器寫作「水雷」)。
  • 二戰時期德國海軍驅逐艦,驅逐艦巡洋化大噸位強火力,二戰炮驅的...
    此前在說到二戰時期的蘇聯驅逐那一期的時候曾說過,蘇聯驅逐艦的火力在遊戲中很厲害,但是蘇驅在歷史上並沒有多大的表現,而在歷史上火炮驅逐艦真正厲害的是德國的驅逐,形成了美國防空驅、日本雷驅、德國炮驅的三大流派。
  • 「特立獨行」的軍艦:二戰日本海軍的獨苗驅逐艦「島風」號
    而二戰日本海軍中也有這樣一艘與眾不同的軍艦,它就是號稱日本最完美驅逐艦的「島風」號高速雷擊驅逐艦。也就是這艘驅逐艦在其短暫的服役生涯中創造了多個日本第一和世界之最。上世紀30年代初,隨著世界上航速最快、射程最遠、裝藥量最大的93式氧氣魚雷被日本研製成功,使得日本在魚雷上對美國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此後日本一直想要擴大這種魚雷作戰的優勢,但卻苦於找不到好的機會。
  • 二戰美國驅逐艦擁有眾多高性能火炮,同型軍艦防空能力地表最強
    美國海軍評價其防空威力是12.7毫米重機槍的8至10倍。統計表明,珍珠港事件至1944年9月,美國海軍擊落的日軍飛機中有32%是厄利孔機關炮的戰果,不過1945年之後其擊墜率有所下降。到二戰結束時,美國海軍共裝備了1.25 萬門厄利孔機關炮,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安裝在驅逐艦上的。
  • 二戰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和英國皇家海軍哪個強?
    文/寂寞的紅酒英國和日本是二戰時期的兩大海軍強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兩大海上力量。在二戰中,英日兩國海軍都有不俗的表現,英國海軍力壓德意海軍,日本海軍更是敢和美國掰腕子,所以人們對兩國海軍哪個更強大爭議很大。
  • 日本最新驅逐艦下水 以二戰時萬噸重巡洋艦為名
    據日本海上自衛隊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最新消息稱,在7月17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一艘摩耶級飛彈驅逐艦在橫濱機子工廠中舉行了下水儀式和命名儀式,這艘最新的摩耶級驅逐艦是同型號軍艦的二號艦,舷號180,被命名為「羽黑(はぐろ)」號。日本自衛隊宣稱該艦將進一步提升日本的防空能力。
  • 日本二戰最強驅逐艦遺骸現身:曾被350架飛機轟沉
    日本二戰時期沉沒的最強驅逐艦「島風號」。「島風號」驅逐艦遺骸。近日,日本二戰時期沉沒的最強驅逐艦「島風號」遺骸在菲律賓海域被發現,引發關注。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率領的沉船調查團15日公布一項重大發現,他們找到了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最快驅逐艦「島風號」的海底遺骸。艾倫團隊通過臉書(facebook)宣布了他們的新發現——日本海軍在二戰時期最快的驅逐艦「島風」。
  • 055驅逐艦數量達到8艘,052D、052DL驅逐艦還建造多少艘合適?
    近些年來,我國海軍艦艇部隊飛速發展,這段時期以「下餃子」的速度先後服役了一大批先進的戰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055大型驅逐艦和052D通用驅逐艦。作為我國首艘萬噸級別的驅逐艦055,排水量達到了12000噸以上,不過目前來看,055萬噸驅逐艦的建造數量遠遠不止這8艘,後續還會建造至少16艘,總數有可能達到24艘。
  • 陽炎級:二戰時日本海軍新型驅逐艦,除「雪風」號以外全部戰沉
    1936年1月,日本退出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會議,不再受《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此外,同年底《華盛頓海軍條約》也將到期,日本海軍終於可以隨心所欲地研發建造並裝備自身所需的新型驅逐艦了。
  • 帝國餘暉,英國皇家海軍防空傘,淺談戰後英國「郡」級防空驅逐艦
    而隨著在航速、武備等性能上的不斷進步,「魚雷艇驅逐艦」也進化成了後來的驅逐艦。因此,可以說是英國皇家海軍發明了驅逐艦這一全新的艦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雖然英國皇家海軍也擁有許多性能不錯的驅逐艦。「郡」級防空驅逐艦誕生的背景——有心無力的英國皇家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無論英國皇家海軍承認與否,此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無疑是美國海軍。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皇家海軍是否還有必要像從前那樣,花費龐大的資金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全球艦隊,就引起了極大的討論。
  • 二戰日本萬噸巨艦被魚雷擊沉,現"復活"為先進驅逐艦
    恰好,當時海軍艦政本部有一位設計師就很擅長「小船扛大炮,輕量重武裝」,他就是平賀讓。他的成名作「夕張」號輕型巡洋艦,排水量只有2890噸,卻擁有和5000噸級巡洋艦等同的火力。到了「妙高」級,自然也是由他親自操刀,艦體基本設計也脫胎於前作「古鷹」和「青葉」級巡洋艦。?不過他認為,重型巡洋艦是戰列艦的重要補充,只考慮炮戰即可,魚雷戰應該交給輕巡和驅逐艦完成。而且令日本海軍頗為自豪的九三式氧氣魚雷,實際上並不太可靠,重巡洋艦就應該捨棄魚雷武器,多裝艦炮。所以在最初的設計裡,「妙高」級是沒有魚雷武器的,主炮則增加至10門。
  • 日本海軍又添新主力,摩耶級驅逐艦的加入,將大大提升作戰能力
    據日本《產經新聞》3月19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一代飛彈護衛艦"摩耶"級,首艦"摩耶"號已經在當天正式編隊服役,日本是一個島國,在海上一定會重視海軍的戰略部署,因此日本的海軍實力都是相當不錯的,二戰的時候,日本就有好幾艘驅逐艦,就算到了現在,日本被限制軍事裝備的打造,可是日本還是能夠研製出來不錯的武器裝備
  • 二戰驅逐艦與重巡洋艦單挑:撞出40米大口子
    撞出40米大口子:二戰驅逐艦與重巡洋艦單挑1940年4月8日,在挪威西北部的海面上,原本與聲望號戰列巡洋艦以及其他三艘驅逐艦一起執行任務的螢火蟲號驅逐艦,因為沒有找到「倒黴」的落水船員正獨自航行著,準備歸隊,而此時在同一海面上,德國參加「威悉河演習」的艦隊也在行動,而螢火蟲偶然發現他們中的兩艘驅逐艦
  • 日本的金剛級驅逐艦,國家防空的重要利器,愛宕級驅逐艦來襲!
    (圖為愛宕級驅逐艦)作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國家,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左右,日本曾經以美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為藍本,從美國引進了宙斯盾作戰系統,建造了當時的金剛級驅逐艦日本這個國家從歷史就可以看出它的胃口之大,所以說,金剛級驅逐艦服役後不久,日本就以朝鮮國家的飛彈為藉口,提出了飛彈防禦需求。所以說,日本就又在金剛級驅逐艦的基礎之上研發了新一代驅逐艦——愛宕級驅逐艦來達到本國防空需求。
  • 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如何劃分?這裡告訴你答案
    隨著軍事技術的不斷發展,海軍誕生出了多種型號的軍艦,其中包括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進入21世紀以後,軍艦的性能越來越全面,噸位越來越龐大,以至於使得軍艦劃分界限越來越模糊,產生驅逐艦噸位大於巡洋艦,護衛艦比驅逐艦還大的怪狀,那麼這四種型號的軍艦到底如何劃分呢?
  • 摩耶,日本萬噸驅逐艦命名昭示其野心
    《中外艦聞》主編、軍事評論員呂田豐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摩耶』號於2015年即日本紀年的平成27年開始建造,因此也得名『27DDG』,DDG即驅逐艦,是2006—2018年間日本海上自衛隊下水的第一艘防空驅逐艦,也是其第七艘裝備『宙斯盾』系統的飛彈驅逐艦,由目前現役的最新『宙斯盾』艦——『愛宕』級而來,沿用了『愛宕』級的艦體,但是進行了加長,滿載排水量超過了1萬噸,被日本稱之為海上自衛隊
  • 美海軍"韋伯"號宙斯盾級飛彈驅逐艦抵達青島[組圖]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柯蒂斯·韋伯」(Curtis Wilbur)號宙斯盾級飛彈驅逐艦抵達青島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柯蒂斯·韋伯」(Curtis Wilbur)號宙斯盾級飛彈驅逐艦抵達青島 2005年9月13日上午9時許,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威爾伯」號驅逐艦,在艦長約翰·勞爾中校的率領下抵達青島某軍港,開始為期
  • 日本新驅逐艦下水挑戰中國055,取舊海軍艦名想為軍國主義招魂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7月30日,日本「摩耶」號飛彈驅逐艦下水,這是日本首艘具有協同作戰能力(CEC)的宙斯盾驅逐艦,這種美國的協同作戰系統,可以使得日本的軍艦和美國海軍共享情報,一起執行反導、反艦甚至對陸攻擊任務,把日本海上自衛隊牢牢地綁在美國這個戰車上面
  • 向美國海軍看齊?不要小看日本海上自衛隊,亞太國家難以應對
    大型驅逐艦和萬噸摩耶級驅逐艦。也就是說,日本海上自衛隊未來的發展趨勢很可能向美國海軍看齊。 日本作為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服役F-35系列戰機的國家之一,其自身很可能已經掌握了關於F-35的作戰方法,一旦「出雲」級航母具備了搭載F-35B的能力,日本海上自衛隊就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 日本「不知火」號驅逐艦,擁有反潛實力的新型艦艇
    在今年的3月7日,日本的「不知火」號驅逐艦完成了交付任務,「不知火」號驅逐艦是「朝日」級驅逐艦的第二艘艦,也是日本最新的一種驅逐艦。這個「不知火」號驅逐艦是具有新型特徵的一種驅逐艦,具備超強的反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