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高中的時候,曾經學過一篇非常精彩的古文。在這篇古文當中,深刻地論述了秦朝為什麼滅亡。
值得注意的是,這篇古文最後兩段是要求背誦的。今天我們在重新你讀到這篇古文的時候,對這一曾經要求背誦的兩個段落,談不上多麼熟悉,但終究有幾句還是能夠記得起來的。但是等到通讀全篇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這當中有那麼多的生僻字。
始皇既沒,餘威振於殊俗。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閒,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合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傑並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 ,不敵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這篇古文就是西漢賈誼所寫的《過秦論》。《過秦論》一共分為上中下三個章節,尤其是《過秦論·上》最為精彩。當時入選我們的高中語文教材的也是這一篇。
西漢賈誼是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雖然他的人生經歷非常短暫,而且也曾經歷過懷才不遇,不過卻也留下了非常精彩的古文和辭賦作品。《鵬鳥賦》、《吊屈原賦》都是他的代表性作品,在政論性文章當中,《過秦論》最能代表他的水平。
《過秦論》上中下三章洋洋灑灑幾千字,充分論述了秦朝為什麼滅亡的原因。畢竟對於西漢初期的人們來說。秦朝曾經那麼興盛,但是卻存在了那麼短的時間,對他們的震動是可想而知的。很多人都在討論為什麼秦朝壽命如此之短,而西漢初期最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賈誼也通過這篇古文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我們所要求背誦的最後一段的最後一句當中。「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為什麼秦朝會滅亡?就是因為秦朝崇尚酷刑,而獨獨喪失了仁義。
總體來說,賈誼的這個論斷還是很有幾分道理的,而且這兩段古文論述說理滴水不漏,加上對於駢文的運用技巧非常純熟,大大的增加了這篇古文的亮色,所以也才要求今天的我們背誦。
尤其是其中「鉏耰棘矜 ,不敵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的排列,最後得出「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結論,論述不但相當嚴謹,還充分發揮了駢文的優勢,實在是古文當中的精美華章。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