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立平:安寧療護目前還面臨文化和觀念上的問題

2021-01-10 大洋網

近日,第二屆廣州市安寧療護服務交流會在越秀賓館舉行,會議邀請了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副教授、益先社會工作研究院院長賀立平擔綱主持和發言。

賀立平表示:他在安寧療護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實踐,這一過程當中,有不少事讓他印象非常深刻,「我們的安寧療護最終目標是讓人在生命的重點沒有痛苦,這是非常難達到。但很難做到的東西,就是我們的使命。只有堅持去做,廣大社會群眾才會接受安寧療護。」

賀立平表示:「安寧療護目前還面臨文化和觀念上的問題,雖然目前社會上對於安寧療護的接受程度還有點低,但其實很多的服務在我們的社區中同樣如此。安寧療護是一項重要的民生事業,政府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上,一定會支持它。」

賀立平說:「現有從事安寧療護的醫養機構如果繼續進行探索,安寧療護的模式一定會走得更遠。」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武威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武威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武威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

相關焦點

  • 「安寧療護中的身心靈關懷」國際研習會圓滿閉幕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羅冀蘭談到,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慢性疾病處於高發,生命健康威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開展臨終關懷,傳播生命文化、維護生命尊嚴已成為重大而緊迫的社會問題。她提出將臨終關懷服務放到基層公共衛生政策中、建立緩和醫學專業學科和職稱序列、落實醫聯體制度等七項建議。
  • 「安寧療護中的身心靈關懷」研習會閉幕 聚焦生命終極關懷
    明海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羅冀蘭談到,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慢性疾病處於高發,生命健康威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開展臨終關懷,傳播生命文化、維護生命尊嚴已成為重大而緊迫的社會問題Connor博士和施永興主任分別介紹的世界及中國安寧療護現況與前瞻,Heather Richardson博士的英國經驗反思,劉繼同教授的中國安寧療護服務體系發展方向和政策要點,馬克醫生的「緩和路遙」等;又有微觀具體的問題解決方案,如周燕雯博士的社區安寧療護的香港經驗,寧曉紅醫生的心理靈性關懷的臨床實踐,林國嬿女士的危重病患兒的舒緩醫療,邸淑珍教授的安寧療護之人文關懷等。
  • 聚焦安寧療護:「優逝」概念需被大眾關注了解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河南首家姑息(緩和)暨安寧療護中心創建人李玲在論壇上說:「安寧療護的臨床特色是減輕痛苦,舒緩症狀,尊重生命。」2019年6月10日,國家衛健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在上海全市和其他省份的71個市區啟動第二批安寧療護試點工作。國家衛健委即將出臺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其中將把「安寧療護」列入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安寧療護將將駛入快車道。
  • 「安寧療護中的身心靈關懷」國際研習會在石家莊召開
    明海法師致歡迎辭在「安寧療護中的身心靈關懷」國際研習會開幕式上,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明海法師致歡迎辭,對於遠道而來的諸位表示熱烈歡迎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有人生大戲的開幕,就一定會有人生大戲的落幕,為人生最後一程給與照護和提供一種人文關懷,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
  • 安寧療護病患之美術治療
    美術治療因奠基在心理分析的理論上,一對一的個人病人都會持續一段較長的治療時間,而這篇在安寧病房的個案硏究呈現了美術治療的特殊現象,也就是對病人僅僅只有單一次的治療時間,這樣的清形目前在臺灣也是普遍的現象。
  • 與生命做最好的告別,東莞安寧療護試點踏出重要一步!
    自2019年12月,東莞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安寧療護試點地區之一,全力做好頂層規劃,精心擘畫發展藍圖後,東莞安寧療護試點踏出了值得銘記的重要一步。東莞安寧療護需求很大重視生命並承認死亡是一種正常過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後死亡;提供解除臨終痛苦和不適的辦法。
  • 安寧療護中嵌入性靈性照護建構
    隨著社會的發展、專業細分,以及社工、牧靈人員等專業靈性照護工作者的介入,專業社會工作靈性照護需要嵌入原有的服務體系,以提升安寧療護服務品質,嵌入性就是專業靈性照護存在和發展的重要特徵。「嵌入」概念多存在於自然科學、建築學及物理學等領域,指一個物體卡進另一個物體的過程和結果,如在一面牆中嵌入一個窗戶。「嵌入」概念對理解社會現象及反思安寧療護中的靈性照護頗具啟發性。
  • 昆三院與瑞典隆德大學在昆共建安寧療護中心
    中新網雲南新聞6月15日電(韓帥南)15日,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與瑞典隆德大學醫學院在昆明共同籤署了共建「中瑞安寧療護中心」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臨終關懷、姑息治療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安寧療護體系等領域展開進一步合作。 圖為籤約儀式現場。
  • 江蘇首個兒童安寧療護病房在南京市兒童醫院落成
    今天是世界安寧療護日,國慶期間,一間特殊的病房在南京市兒童醫院落成。這裡是江蘇省第一個兒童安寧療護病房「世茂彩虹之家」,南京市兒童醫院也成為了國內第二家設置臨終關懷病房的兒科醫院。  世茂彩虹之家兒童臨終關懷病房是南京市兒童醫院和公益機構世茂彩虹重症兒童安護中心的合作項目,彩虹中心為病房提供護理、社工和志願服務。在南京市兒童醫院315病區的盡頭,有畫著彩虹的雲朵、大大的落地窗、生機勃勃的綠植、造型可愛的家具、各種玩具等。房間的另一側還有衣櫃、冰箱與微波爐等簡單的廚房電器,讓這裡更有家的感覺。
  • 安寧療護——醫術之上的人學
    所以首先它們在時間上不同,安寧療護適用於臨終前,緩和醫療適用於整個疾病治療周期,其次在內容上不同,安寧療護一般不再治療原發病,緩和醫療在適當時繼續治療原發病,最後在目的上不同,安寧療護是提高生命質量,讓患者好好的活,緩和醫療是提高生活質量,讓患者活得更好。
  • 臺灣安寧療護第一人趙可式:到底什麼才是「好死」
    2018年10月13日,在由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解放軍總醫院和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聯合舉辦了緩和醫療(安寧療護)國際高峰論壇上,趙可式分享了中國臺灣地區安寧療護的發展過程。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副會長羅點點表示:「在中國內陸地區推行生前預囑與緩和醫療,趙可式教授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多經驗。」
  • 老年護理與安寧療護服務新進展學術會議線上直播
    【中原經濟網訊】2020年11月27日,由鄭州市護理學會主辦、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護理部承辦的2020年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老年護理與安寧療護服務新進展」學術會議,採用線上直播方式舉辦。會議特邀省內外知名專家進行網絡直播授課,參加學習的人員3500餘人。
  • 文化扶貧面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
    [摘要] 文化扶貧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義。當前文化扶貧面臨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滯後、基層文化人才隊伍亟待加強、文化扶貧的精準度有待提升、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不足、文化扶貧體制機制亟待完善等問題。今後應在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助推扶貧,建立健全文化扶貧的保障機制等方面形成合力,進一步做好文化扶貧工作。
  • 從「臨終關懷」到「安寧療護」,護航人生「最後一公裡」的意義是...
    從「臨終關懷」到「安寧療護」,讓生命更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公裡。12月19日晚,第二季楊浦「大家微講堂·社區政工師」第十講在已開館一周年的「網紅」打卡地——楊浦區圖書館新館舉行。  杜萍老師以「生命的尊嚴——護航人生『最後一公裡』」為題,圍繞關鍵詞「安寧療護」,為大家上了一堂關於生命的哲思課。從「安寧療護」的含義和歷史發展,到倫理意義和道德要求,再到現狀及展望,杜萍老師讓大家了解到臨終關懷不僅要儘可能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用溫暖與愛陪伴患者走完人生的最後旅程,也要儘可能幫助家屬從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解放出來,「逝者安息,生者如斯」,才是對生命的尊重。
  •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程瑜:安寧療護應是普惠性的民生工程
    近日,第二屆廣州市安寧療護服務交流會在越秀賓館舉行,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程瑜教授在會議上做了發言。程瑜表示,安寧療護應被納入普惠性的民生工程。 程瑜介紹,早期參加安寧療護的課題討論時,他常常發現安寧療護被簡單歸結為醫療護理的事,但目前看來它更是社會民生的事業,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後的民生,需要系統的普惠性的兜底,我國每年有700多萬人死亡,但2016年時,只有0.3%的患者能滿足此方面的需求。
  • 安寧療護評估套件將助力我國療護事業發展
    華龍網8月30日12時訊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快速老齡化及以慢病、癌症為主導的疾病譜改變,臨終人群對安寧療護的需求增加。先進的評估體系對安寧療護工作的開展有深遠意義。由清華大學醫學院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汕頭大學醫學院、廣東省護士協會攜手共同合作interRAI Palliative Care(簡稱interRAI PC)的漢化及科研應用,計劃於2018年3月發布中文簡體版interRAI PC量表並後續產生相關的科研文章和評估數據報告。這也是繼interRAI長期照護評估套件、居家照護評估套件、醫院評估系統之外,新的套件使用的首次科研實踐。
  • 「他沒吃苦」 83歲奶奶在安寧病房陪老伴走完最後110天
    「安寧療護可以控制患者的痛苦症狀,緩解他們的身體、心理和精神困擾,最終目的是能讓臨終者善終、失親者善別、在世者善生,讓生命更有尊嚴。」中華護理學會安寧療護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邵逸夫醫院病區大科護士長項偉嵐說。今年5月29日,杭州安寧療護工作在全市鋪開,確定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杭州市腫瘤醫院作為市級安寧療護技術指導中心,要求各區、縣(市)逐步開展相關試點工作。
  • 舒緩療護讓臨終病人走得有尊嚴 解除疼痛是關鍵
    這句刻在美國醫生特魯多的墓碑上的話用於舒緩療護,是再恰當不過的。  「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跟病人以及他們的家屬聊天。」長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舒緩療護病區護士長李穎說,不少病人更願意把心裡話告訴醫護人員,「這是對我們的信賴。」通過談心,醫護人員會把每天觀察的情況進行匯總和記錄。深入了解病人的一切,正是為了能更好地安慰他們。
  • 臺南成大醫院緣恩病房 臺灣安寧療護的典範
    ,每年6月及12月份,緣恩病房一年兩次,都會舉辦「緣恩病房綠葉上枝頭感恩活動」,由成大醫院行政主管領導、臺灣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教授、安寧團隊,以及捐款者一同參與活動,分享生命最後一哩路的感動故事,捐款人的善意化成葉片,貼到緣恩樹上頭,將安寧療護的理念持續開枝展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