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在大A股,熟練使用各種財務技法保住殼資源也算是一種本領,甚至是事關生死的求生術。
2018年2月28日晚,*ST丹科(600844.SH)發布了《關於公司股票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 ,因公司2017年實現主營業務扭虧為盈,於2018年3月2日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A股股票簡稱由「*ST丹科」變更為「丹化科技」,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由5%變更為10%。
其實,上市公司日前披露的2017年財務審計報告不僅扭虧,甚至有點喜大普奔的感覺:營業總收入為13.31億元,同比增加86.98%;歸母淨利潤高達2.66億元。
且慢高興,仔細查看丹化科技2017年度財務數據:這裡面的水分也太足了吧!
再一翻查公司歷史,不由驚呼:真不愧是股市保殼老司機,果然弓馬嫻熟,招法凌厲。
保殼老司機:從英雄股份到丹化科技
進入正戲之前,先看一下丹化科技到底是做什麼的。
從公司的股票簡稱的變更就可看出,這是一家非常有故事的公司,證券曾用名有:英雄股份、大盈股份、*ST大盈、SST大盈、ST大盈、ST丹科、丹化科技。
丹化科技的前前前身,英雄股份,就是曾經大名鼎鼎的英雄牌鋼筆銷售商,於1994年登陸上交所。2001年前後,英雄股份出現嚴重虧損;2002年,大盈股份通過股權轉讓和重大資產購買的方式借殼上市。
大盈股份上市後,上市公司業績依舊低迷。2005年,因連續三年虧損,公司股票曾被暫停上市。
2006年,丹化科技以股權收購的方式,成為大盈股份第一大股東。隨後,通過資產置換將化工業務置入上市公司,2007年5月,大盈股份更名為丹化科技。
上市後的丹化科技,業績也並不理想。2008年以來,公司淨利潤基本上維持著一年盈利一年虧損的鐘擺狀態,到2016年,公司更是出現連續兩年虧損的局面,股票簡稱於2017年5月變更為*ST丹科。以下為丹化科技歷年營收及淨利潤變化情況:
2017年度,*ST丹科之所以能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實現扭虧為盈,除了因產品價格上漲增厚毛利之外,財務魔法也是功不可沒。
從英雄股份到丹化科技,不是在保殼就是在保殼的路上,鏖戰多年,老司機保殼三板斧可謂招法嫻熟。
保殼一板斧:股權置換產生投資收益1.4億
2017年度,*ST丹科控股子公司通遼金煤將所持永金化工50%的股權(該項長期股權投資帳面價值前期已減計至0)經外部評估機構評估作價5499萬元,通過債權過渡,置換了洛陽永金(為永金化工的全資子公司)27.49%股權。以下為交易前以及交易後的股權結構示意圖:
從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數據來看,通過這次股權置換產生了兩大收益,合計約1.4億元。
第一,公司子公司通遼金煤將持有的原合營企業永金化工股權轉讓給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實現投資收益5499萬元。
第二,*ST丹科將子公司通遼金煤前期對永金化工下屬5家子公司銷售形成的累計未實現的銷售利潤轉為投資收益8758萬。
插播一個背景知識:
未實現利潤是指,僅完成了集團企業內部的銷售,而未實現真正的對外銷售。只有銷售給集團外的單位或個人,集團才算實現了真正的利潤,否則為未實現的內部銷售利潤。當企業處置了對聯營、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則未實現的內部銷售利潤相當於間接實現了對外銷售,相應餘額轉入當期損益。
保殼二板斧:延長折舊年限,厚增2017年利潤約6514萬
2016年12月底,丹化科技發布了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告,主要內容為,對控股子公司通遼金煤原有的折舊年限為10年的機器設備,折舊年限統一調整為14年。
根據公告,變更的主要原因為,生產裝置自投產以來,在生產工藝和技術上不斷改進,並依照生產技術要求對設備進行改造與維護,使生產系統運行更加穩定。
根據公司2016年12月27日披露的《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告》,此次變更預計將增加2017年度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約6514萬元,佔到2017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的28%。
保殼三板斧:收取技術許可費1.7億?
此外,通遼金煤在將其持有的永金化工50%股權轉讓之前,還與永金化工籤訂技術許可協議:永久性許可合營企業永金化工的全資子公司安陽永金化工使用煤制乙二醇技術,並同意安陽永金對永金化工的其他四家全資子公司(永城、新鄉、濮陽和洛陽)進行技術轉許可。
根據上市公司2018年1月2日披露的《關於子公司技術許可、股權轉讓及對外投資事項完成的公告》,通遼金煤於2017年12月29日收到了安陽永金化工有限公司支付的技術許可費1.8億元。
但是,轉身在上市公司2018年2月25日披露的2017財年審計報告中,技術許可費收入變成了1.7億元。這是收入確認口徑的問題還是公告上出了紕漏?善意的推測,也許這和增值稅有關。
總之,2017年度丹化科技通過股權置換、收取技術許可費等獲得了可觀的非經常性收益。
算個總帳:2017年,丹化科技非經常性損益達2.31億,佔到同期歸母淨利潤的87%,再加上折舊減少貢獻的28%歸母淨利潤,即便扣完稅,100%的歸母淨利潤也是夠夠的了。
退市標準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總不能被死標準給憋死,何況是徵戰股市多年的老法師?
保殼套路那麼多,連殼都保不住的公司,要麼是真爛到家了,請來華佗也不能起死回生。要麼就是遇人不淑,財務總監業務能力不過硬!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