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概念的理解不同導致了思考結果不同,而這將最終影響我們的行動,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就此產生。
什麼是學習。
今天想要深入探索一下「學習」這個詞,一是這個詞語已經從小到大已經聽過不下一萬遍,然而我卻不清楚學習的定義是啥,讓我們先從定義開始慢慢探索。
百度百科給出的定義是:學習是指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驗、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的行為。
詞語的由來最早出現於《禮記》「鷹乃學習」。其中的「學」是效法的意思,「習」指小鳥頻頻飛起。
寫到這裡,我突然意識到啥玩意?學習並不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是複製的過程!想起前一陣出現的梗,人類的本質就是複讀機???(Д)ノ如果說學習就是CTRL+C,那麼為什麼我們這麼厭惡學習呢?並且在潛意識中認為學習是一件累人的事。作為一個理科生開始練習寫作,我知道這剛開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如果說學習就是複製,那這我還不會嗎?截止到現在我已經寫了接近五萬字,可以說很多內容都是吸取各位老師的濃縮一生的精華,他們用一生總結出來的經驗,那些套路,我們複製過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什麼難的呢?
我記得之前見過有個問題,孔子的老師是誰?忘了是我初中還是高中學的一句話。「聖人無常師。孔子曾師於郯子,萇弘,師襄與老子。」孔子師郯子,郯子是政治家。孔子師萇弘,萇弘學識廣博。孔子師襄,師襄是衛國樂官,音樂家。孔子師老聃,見到老子感嘆:「其猶龍乎」。
是啊,孔子就是複製的快啊,複製的人牛逼啊。找了這麼多教練來培訓,那複製速度槓槓的。
把視角拉回到現實,如果你玩遊戲想上王者,最好的辦法也是找一個已經上了王者的老師、朋友,複製他們的套路,這是學。用他們的套路不停上分,這是習。
學習的重要性就不用說了,從小到大一百多個老師都在講學習,現在感覺一萬遍都是少的,然並卵,連「學習」這個概念都沒理解透徹,講學習的重要性有屁用,效果幾乎沒有。
那麼衍生出來的,被人們視為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學習能力。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複製能力。你能複製多少,你就有多大能耐。所謂題海戰略、網校課程、錯題本、筆記本,這些只是複製的衍生品。理解到這一點,就抓住了【重點】。形式不重要,關鍵在於複製的多,複製的東西牛逼。
那現在我們嘗試以複製的意義去探索學習的意義。複製的越多,我們可以應對的問題也就越多,而解決問題可以產生價值,價值可以用金錢來體現。結果就是後來這句話:你不好好學習,以後怎麼賺錢。當然這句話是有誤導性的,其中的「學習」指學校課本上的知識。顯然非常的片面。很多輟學創業的商業大咖,並沒有學習課本那一套,他們學習的是社會的規則,是待人接物,商業市場。
那麼我們該怎麼愉快的複製呢?還是從遊戲說起,網上看個英雄教程,按這個出裝、技能釋放、英雄克制關係,虐虐小學生是不是很愉快。我嘗試找答案,而答案很簡單。學習就是這樣的過程,學一個套路,然後拿來用。區別於遊戲,學習的套路需要一定技巧,用的時候並不會給你及時反饋。這也就導致了這麼多年我對學習真的沒有啥興趣。我做網站,當志願者純是自己喜歡。所以想找到一個「愉快的實踐」的場景很重要。
本文是概念系列第二章,第一章談到了什麼是遊戲,第二章承接第一章,以遊戲的視角闡述什麼是學習,今後這個系列相關內容也會以這種形式,通過不斷深挖概念,使頭腦中更加清晰,之後再將各種概念進行關聯,最終完成「破冰」,希望通過這個實驗,最終破除「信息碎片化」這個魔咒。
每天深入挖掘一個概念,理清思路,讓知識碎片成為整塊拼圖。喜歡的話可以點一下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配圖來源:high8.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