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開展高等學校、社會力量支持中小學體育美育特色發展工作。旨在發揮北京高等學校、社會力量在體育美育方面的優勢和引領作用,幫助中小學全方位、多樣化、深層次地開展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簡稱「高參小」工作。
同年初,中國戲曲學院接受北京市教委的工作委派參與到「高參小」工作中來。學院秉承「均衡義務教育、提升學生素質,傳承國粹藝術、弘揚民族精神」的工作理念,以戲曲藝術為主導和特色,兼顧其他藝術門類;引導和推動我院牽手扶持的九所基地校民族藝術教育的有序發展,切實改進各基地校美育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提升素質教育成果與質量。
除了開展以戲曲為特色的課程外,我們的教學工作還兼顧影視、舞蹈、曲藝、民樂、合唱、打擊樂等各類藝術社團,同時為九所基地校的學生們增設了美術課及美術社團。我們知道,美術類的課程是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夠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此外,通過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也可以引導孩子們在日常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更好的想像與創造;通過欣賞好的美術作品能夠開拓孩子們的眼界、激發孩子們的想像,讓孩子們在藝術的海洋裡尋找、發現、創造。
此次美展,我們特邀中國藝術研究院青年油畫家、世界著名藝術院校列賓美院的優秀畢業生孟麗老師擔任導師,以她個人的成長、成才、成功的寶貴經驗為基礎,請她為孩子們精心挑選人物肖像、風景、靜物作品三十幅;為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本次美展除觀展外,還將以啟發鼓勵式的教育理念,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舉辦一場賞析講解和畫作臨摹,進一步提高孩子們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審美水平。通過藝術的啟發,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富有想像力和藝術潛力的小畫家,我們希望每個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充盈著藝術之美。
本次畫展的舉辦,是我院「高參小」工作對美術類課程教學的拓展,是對美術課外活動的實踐與探索,希望藉此機會拓寬美術教育的內涵與授課途徑,從而進一步推動義務教育美育發展,做美的傳播者和美育的播種者,提升學生的審美創造力和審美水平,使美術教育與其他門類藝術教育一起,促進孩子們真正意義上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藝術家簡歷
孟麗,女,1985年生於天津。
2003年畢業於天津市工藝美術學校美術繪畫專業。
2006年至2009年就讀於白俄羅斯國立藝術研究院油畫系。
2013年畢業於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油畫系,師從俄羅斯人民藝術家奧列格·葉列梅耶夫、瓦西裡·飛利浦維奇·魯德涅夫、尤裡·卡留塔,獲碩士研究生學位。
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院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專職畫家,中國歐美同學會會員,美國肖像協會會員。
參展經歷
油畫《青銅器與蘋果》參加「中國白俄羅斯青年畫家聯展」(明斯克,2009年)。
油畫《冬季裡的彼得堡》、《蘋果》、《青銅器》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俄羅斯華人藝術書畫展」(聖彼得堡,2011年)。
油畫《秋天的印象》獲「俄羅斯赫爾岑國立師範大學建院215周年國際藝術作品邀請展」優秀作品獎(聖彼得堡,2012年)。
2012年加入天津市美術家協會。
畢業創作《新娘》獲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最佳創作獎,作品被俄羅斯國家藝術科學院博物館收藏,並參加列賓美院應屆優秀畢業創作展(聖彼得堡,2013年)。
油畫《靜靜的拉拖加湖》、《五月裡的白樺林》參加「大美尋源闢雍雅集」中國當代優秀書畫作品展(北京,2014年)。
油畫《尋源》參加「大美尋源高密雅集」中國當代優秀書畫作品展(山東,2014年)。
油畫《俄羅斯少女》、《三姐妹》、《鄉愁》參加「大美尋源鳳凰雅集」中國當代優秀書畫作品展(深圳,2014年)。
油畫《初春》、《印象春天》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聖彼得堡總領事館主辦的《江山如畫——中俄藝術家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4周年中國風景油畫展》(2014年)。
油畫《新娘》參加俄羅斯列賓美院教授尤裡·卡留塔師生作品展(莫斯科、聖彼得堡,2014年)。
油畫《聖彼得堡的郊外》、《在拉拖加湖畔》參加「大美尋源 鳳凰雅集」中國藝術研究院書畫作品展(深圳,2015年)。
油畫《新娘》入選俄羅斯列賓美院教授尤裡·卡留塔教學畫冊。(聖彼得堡,2015年)。
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