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2020-12-14 易夫子教師人才網

「教育」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德國的著名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曾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馬克思也說:「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於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

因此,教育的核心就是喚醒。教育的本質在於發現和發展自己的潛力,每個人的腦袋裡都會有盲區,需要對其進行引導和挖掘,教育就是扮演這個角色,即喚醒,只有被開發教育才有它存在的意義。

喚醒什麼?喚醒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渴望,喚醒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喚醒學生對自己生命的感悟、靈性和欲求。想像一下,如果學校從教室開始,從每個細節開始,都重視文明禮儀教育,為每個人營造和諧溫馨的校園氛圍,師生們耳濡目染,自然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和道德修養,那麼校園文明禮儀不僅不會再因被「鎖住」而受束縛,而是會出現一種和諧現象,即每個人都努力成為文明小主人,熱愛校園中的公共財產。

要消除校園不良風氣,就要加強文明禮儀教育,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要解決教師「庸懶散貪」的個人問題,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通過榜樣引領方向,鼓勵教師成長。一把鎖,鎖的是教育的文明,扭曲的是教育的價值,不如換一把鑰匙,開啟德行教育,開啟學生的心靈,讓教育之樹開花結果,枝繁葉茂。

好的教育是引導、喚醒和探究,管理也是如此。對於學校的教師,學校領導在管理的過程中常以「三不四要」框架限制教師的行為,在課堂上不準這樣,在辦公室不準那樣,每一項規定都是在告誡教師「不準」「不允許」,而忽視了從正面來調動積極性、去培養教師的德行操守。這樣,教師在許多約束條件下容易產生厭惡和抗拒心理,管理效果就會事倍功半。

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迎合市場,而是為了培養不同的人才,喚醒人們對知識的渴望。一旦教育染上了利益或欲望的色彩,這樣的教育就沒有意義了。教育總是以人為本,以傳遞知識為目的,然後在社會中實踐,被社會所需要。

相關焦點

  • 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又是什麼?
    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教育。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受過教育的標準。理察·萊文:「大學有義務幫助社會,讓這個社會像大學一樣,成為一個每個人都有機會充分實現自己潛力的地方」。
  • 教育的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經常說教育是什麼,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就是要引導出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學會探索和發現未知的事物,學會如何透過現象發現事物的本質。黑死病和文藝復興這兩個事物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思考;很多人都知道文藝復興,但是很少有人去探究文藝復興興起的真正原因。
  • 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到底是什麼
    就是這樣的教育目的,讓我們一直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每個社會時期都有每個社會的要求,封建社會的教育讓普通的人們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可是我們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所以,現在很多時候,學校教育只履行「教」的義務,「育」這件事往往是留給家庭來做,或者是學生為老師的日常影響,所以家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那麼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
  •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素質教育到底是什麼?
    教育不是修幾所希望小學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一輛車的發動機壞了,不是換換外殼就可以改善的。我們一直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到底是什麼?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嗎?如果一個孩子德智體美勞都很好,但是在社會上仍然不會與人相處、解決問題、面對困難無能為力,這樣的素質教育到底對嗎?
  • 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今天中午,才知道常州十歲小女孩——繆可馨墜樓死亡的消息。事情的起因是因為一篇作文,題目叫《《三打白骨精》讀後感》。這篇作文被一位從教20多年,本應受人尊敬的袁老師批得體無完膚。我一直都是從這個角度考慮,並教育自己的孩子的。直到這次我把繆可馨的情況看完,震驚了。我不相信這是孩子的問題,我們的教育一定出了什麼問題!至於小姑娘的作文到底怎麼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是,小姑娘自己讀後的感想有何不妥?孩子不應該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出來嗎?袁老師是對孩子個人感受也有標準答案,還是對正能量有標準答案?
  •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現在的家長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從小就接受各種學前教育,報各式各樣的培訓班,讓孩子從小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是真正教育孩子要做什麼?沒有幾個家長有明確的目標。那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儒家講究「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而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我覺得作為家長對於子女的教育,應該把目光投向孩子的內心世界,多關注他們的自身感受,培養孩子各種感知力,建立學習的信心和興趣,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而不是挫敗感。
  • 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被青年教師激情演講震撼了
    找準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我們的教育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早在我們文化的源起,就像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立為我們這個文化的精神圖騰,而對於教育的執念,即便在最困難的歲月,最艱難的日子裡,總有人不拋棄,總有人把教育重新拾起,擦拭,奉還於我們的神壇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說「教育可悲、讀書無用」可悲無用的不是教育本身,可悲無用的是我們的應試教育,真正的教育是什麼?
  •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這是教育的目的嗎?什麼是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家庭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為誰教育?……近些年來,關於教育的討論已經成為社會熱點話題之一。我們不得不重新折回到教育的原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然而,我們現在大部分家長根本理不清這些問題,他們更關心的往往是老師做了什麼,老師的教育怎麼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沒有循循善誘,孩子有沒有吃好、喝好……而真正關心孩子成長發展的家長卻寥寥無幾。
  • 魏江:大學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今天是第三十五個教師節,在祝全天下教師們節日快樂的同時我們不妨來思考一個「靈魂拷問」:大學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 什麼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回答什麼是素質?素質就是事物本來的性質。素質就是本質上的、基礎上的、不容易改變的東西。和這個相反的是個什麼東西呢?昨天考試了,今天就忘了。也就是說,考生考試的東西,很多都不是自己的東西,是從老師那裡借來的東西。所以,很多考試考的並不是素質。
  • 不知道教育的目的和意義,而接受的教育,有什麼意義?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我讀大學的時候,不停地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今日之大學較往日有何不同?接受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考高分?上名校?找好工作?其實都不是,這些只是附加品。教育從來不會說這樣話,只是鼓勵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個好孩子,做好作業,考高分」「做個優秀的人,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我們接受教育仿佛僅僅是為了擁有一個漂亮的分數,一份穩定的收入和一個體面的工作。教育的目的和意識,操心了也是瞎操心,你又不是從事教育工作,也無法對教育產生影響。將目光專注在自己身上才是更有效的思考。
  •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能培養孩子什麼?
    廣義的教育,指凡是能夠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稱之為教育;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教育類型具體包括正規教育、成人教育、技術教育、特殊教育、終身教育等。
  •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不同國家的人有不同的個性,自然也有著最適合的教育方式。而不同的教育方式,又導致了不同的個性。這部紀錄片,就是講述幾個國家對孩子教育截然不同的態度。被人羨慕的教育並不完美,被人批判的方式並非毫無用處。剛出播出便講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自由空間第一的國家芬蘭集體主義至上的國家日本提起芬蘭許多人會想到芬蘭式距離排隊的時候間隔距離至少要1米但是這個人口只有500萬的國家卻號稱教育最強國芬蘭人甚至敢說芬蘭最好的學校就是離家最近的那一所因為每個學校的質量都一樣高
  • 《大學》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我雖算不得什麼學者專家,但我明白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大學》一書乃是儒家經典,「四書」之首,讀者何止千萬,若是讀完此書,竟然打胡亂說,豈不貽笑方家。 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有一篇文章叫《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文中說:「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 陳志武:到底什麼才是有效的教育?
    02、中美教育的「悖論」在通常情況下,就整體而言,優秀學生的基數越大,未來從中湧現出優秀學者的可能性就相應越大。然而,當下中國教育正在驗證我們的擔憂:優秀的學生和未來優秀學者之間的相關性似乎並不顯著。如果事實果真如此,我們就不禁要問:我們的教育是有效的嗎?這也促使我們反思:到底什麼才是有效的教育?
  • 真正的教育是什麼?
    ,所以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多使用堅定的詞彙,當前高三孩子出現的迴避的心態不願回到學校正是長期教育過程中在孩子遇到困難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懦弱,所以家長這時候推孩子一把才是真正的幫助到孩子。真正不談輸贏的教育是一種大氣的教育,是一種沒有功利的教育,是真正的素質教育。教育如何不談輸贏、淡泊名利?我們首先就必須思考學校教育的本質,這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不就是我們天天說的大道理:政府辦學校就是為了提高人口素質,傳承文化,推進社會進步等等。但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違背這一教育宗旨的行為並未沒有得到應有的糾正。
  • 西周時代發展教育制度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那時的教育制度和我們現在教育制度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教師的稱呼又是怎麼來的呢?西周的教育目的是什麼?」這是原始社會教育兒童的方法,到了西周時期貴族教育子弟的學校,已經較為完備了,有所謂小學和大學。而「禮樂」和「射」中,射為重要的,因為貴族的教育制度目的,是為了把貴族子弟培養成為統治者。而禮樂是當時貴族鞏固內部組織和統治人民的重要手段,貴族把子弟培養成為軍隊的骨幹,可以保護既有的特權,而「射」正是軍事訓練,所以舉行「射禮」就是進行軍事訓練和選拔人才。
  • 哈佛大學教授:談真正的教育是什麼?看完豁然開朗
    「教育」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獲得知識?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贏得尊重?還是,享受樂趣……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的理察·萊文曾說過:「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 「快樂教育」是否可取?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快樂教育」?(二)
    上一期文章中談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教育」,幫助大家重新正確理解了「快樂教育」的真正含義。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到底該如何利用此理念去正確引導教育孩子呢?在這裡,我給出以下幾條建議供大家參考:一,經常觀察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掌握的技能,多發現、多鼓勵。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掌握技能(非先天性的),提高人的能力。
  •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字面意思是教導培育。所以,從國家層面來講,教育的目的應該是為國家的未來教導培育人才,或者說教導培育未來對國家有用之人才。為未來育人,育未來有用之人。把教育目的再細化開來,我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孩子進行教導培育,應該放在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