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2020-09-18 張億

今天,如果你問中國的學生:&34;大部分會回答:&34;然而,他們只知道比爾?蓋茨迅速暴富的發家史,對其崇高的責任感卻知之甚少。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大潮中,家長和學生唯一的目標是拿文憑,找一個能掙更多錢的工作。這基本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甚至夢想。而道德品質、文明素養……統統被拋在了腦後。

這是教育的目的嗎?

什麼是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家庭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為誰教育?……

近些年來,關於教育的討論已經成為社會熱點話題之一。然而,我們越是恆久地思考教育的根本問題,離教育的本質似乎越遠。

十幾年前,我們開始大談特談應試教育、素質教育,但今天,家長和學生似乎更忙了,壓力更大了,牢騷更多了,留學、上北大清華、當官掙錢、藝術輔導班等更是勁風蔓延。

我們不得不重新折回到教育的原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2009年9月4日,溫總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教育考察時說道:&34;

溫總理的話明確反映出了教育存在的問題:現在教育培養的人才已經不能與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相適應,不能符合我國對人才發展的需要。

然而,我們現在大部分家長根本理不清這些問題,他們更關心的往往是老師做了什麼,老師的教育怎麼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沒有循循善誘,孩子有沒有吃好、喝好……而真正關心孩子成長發展的家長卻寥寥無幾。

就像我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一個媽媽,當她看到孩子在錄音機前自學英語,而我們的老師在一旁並沒有幹預太多時,她質問道:&34;

試問,是我們一個字一個字地灌輸好,還是讓孩子養成自學的能力好?在傳統教育導向中,媽媽越忙、越積極,老師越努力、越有愛心,則說明家長和老師越負責任,越敬業。而結果卻截然相反--孩子完全失去了獨立生存的能力!所以,無論是哪一種教育方法,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兒童的成長。

當然,我們所講的兒童的成長並非單單指知識的成長、技能的成長……而是包括品德品行、與人溝通交往、身體健康、生活自理等在內的能力,即生存能力的成長。

我相信,如果我們以孩子的素質提升、生存能力的成長為導向,將其作為衡量的核心,我們的教育效果會更加理想。

素質和知識可以兼得

近幾年來,減負的呼聲不絕於耳,究其原因,意在通過減負來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從而促進孩子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長。但是,孩子真的能減負嗎?減負真的能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嗎?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似乎在可預見的未來是不會的!

因為問題的關鍵並不是孩子的學業太重,而是自我學習能力太差,任何東西都是別人&34;送來的。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老師講的內容不能有效吸收……這些都是學習能力太差導致的問題。

我們現在的教育就是這樣,越來越偏離正確的軌道,甚至走向一個&34;的狀態,我們只知道孩子現在好像學業太重,上學的&34;越來越激烈,就業的前景越來越不樂觀……卻不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回頭看看我們周圍,培訓班市場風起雲湧,我們讓孩子學公共英語,學奧數,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難道我們真的不知道這樣做是錯的嗎?我相信很多教育專家和家長是知道的,否則,素質教育也不會提這麼多年。

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明知故犯呢?因為家長們一頭霧水,教育觀念太多,不知道該如何教育,應該學什麼呢?上奧數?學公共英語?……家長很困惑,不知道該怎麼做。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家長能把握一條清晰的主線和目標,教育就會很簡單。

首先,家長要知道自己希望孩子未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讓孩子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讓孩子上學……實際上,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在社會上獲得優質的生存能力,而不是讓他考100分。

其次,無論是什麼教育方法,家長衡量的標準都應該是對孩子未來生存能力是否有幫助,也就是孩子能力的成長。然而,我們現在的教育卻完全是以孩子知識的增長作為衡量標準--孩子成績越好,能力越強。但結果卻並非如此。

有這樣一則報導:1979年6月,中美教育交流團在考察兩國學校教育後,很快總結出兩國基礎教育的現狀--美國的學生基礎知識淺薄,課堂自由、散漫,整天高談闊論;反觀中國的學生,不但基礎知識紮實,課堂認真聽講,而且晚上挑燈夜戰的刻苦精神尤為可嘉。所以,最終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美國教育已病入膏肓,可以預見,再過20年,中國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將遠遠地把美國甩在後面。

然而,20年後,我們並沒有在科技、文化上超過美國,這期間,美國培養出了四十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而中國是零。當然,諾貝爾獎不是一切,但是它在世界文化、經濟、科技方面的貢獻和影響力,卻是舉世公認的。

雖然中國在文化方面的影響是存在的,但是在自然科學方面,為什麼佔到全球人口將近1/4的中國,卻沒有足以影響世界的科學巨擘呢?

能力不夠完備,即素質與知識不能兼得!

我們現在大部分教育都是知識的增長,但是知識的增長不一定會帶來能力的增長。在常規教育中,我們說智商很高,達到了考大學的能力,但這種能力往往不完備。前些年,經常聽說十幾歲的孩子考上大學,但後來這些孩子都銷聲匿跡了。一個11歲的孩子考上天津大學,但卻被拒收了,因為生活不能自理,母親必須陪著去讀書。

學習是能力的一種,當能力達到時,學習不會有問題。自然教育通過實踐驗證了知識是能力附帶的結果,素質和知識可以兼得。

筆者所培訓的自然教育第一期素養隊的孩子們的目標是直接上小學二年級,素養隊訓練一年期滿時,他們用四個月的時間學完了小學一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的全部內容。老師只教給他們第一課,剩下的所有課程都是孩子自學完成(如果他們不會,會來請教老師)。因為只有為期一年的素養訓練,如果再學一兩年,相信他們會越學越快,大概只需兩三年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小學六年的全部課程。

學習不是最大的問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能力的增長會帶來知識的增長,當孩子具備完備的能力,即具備能夠與人溝通交往、身體健康、生活自理、良好品德品行等能力時,無論是10歲還是15歲考上大學,對他都沒有障礙。如果家長們把這個目標定下來,就會知道怎麼做。

所以,不管報紙、電視媒體,你的鄰居或者你的競爭對手,他們說什麼、做什麼、宣傳什麼、持有什麼樣的觀點,只要你把握住教育的主線和目標,你就可以給你的孩子最好的教育。

相關焦點

  • 柯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主要觀點: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合格公民
  • 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根本目的是什麼?
    推薦查看>>>2019年北京市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匯總(6月)執業藥師考試:2019執業藥師考試報名時間為7、8月,本文整理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根本目的是什麼。 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及時掌握藥學理論、技術支持,保持高水平的職業道德和執行能力的必要條件。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實行學分制,具有執業藥師資格的人員每年必須參加不少於16學分的繼續教育,註冊期3年內累計不少於45個學分。其中必修選修內容不得低於10個學分。
  • 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教育的總原則為什麼要隱惡揚善
    我們總是說教育重要,那麼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麼?我想對於個人而言就是為了我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無論是物質環境,還是人事環境。對於國家來說就是越來越富強繁榮。中國古代教育的總原則就是隱惡揚善。那為什麼要隱惡?因為一個人作惡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教育,缺乏愛。這裡指的教育是德行的教育,是傳統文化的教育。你如果不信,你可以看孔夫子的後代,可以看範仲淹的後代,我們沒有聽說過他們的後代出了品行有問題的人。
  • 王渝生:培養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簡稱《綱要》)在《序言》中也明確指出了目前我國高素質的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緊缺的現狀。 《綱要》還明確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根本在教育。」這就是說,培養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 小朋友學美術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很多寶媽讓小朋友學習美術的目的不是要將他培養成大畫家、大師,最後成為專業畫家都很少。但學美術對開發孩子智力的意義是遠大於學美術本身的。今天童藝夢·藝米美術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小朋友學美術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童藝夢·藝米美術根據科學資料顯示,兒童早期繪畫教育可將孩子的智商提高30%,兒童學畫重在培養審美情趣
  • 教育的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經常說教育是什麼,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就是要引導出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學會探索和發現未知的事物,學會如何透過現象發現事物的本質。黑死病和文藝復興這兩個事物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思考;很多人都知道文藝復興,但是很少有人去探究文藝復興興起的真正原因。
  • 童世駿:「成人」才是教育根本目的
    事實上,我國曾經在「窮國辦大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曾經在「教育富民」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但是,孔子在 「庶」和「富」以後強調「教」,啟發我們,不僅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在教育對象和教育資源兩方面具備必要的條件,而且社會的物質文明水平的提高也會帶來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需求,會要求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在引導和滿足民眾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做更多更好的工作。
  •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書育人,偏離初心的老師讓人心寒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書育人,作為一名學生來說就是要好好讀書,好好上學,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同時也是要承擔自己的責任,維護自己的學習利益。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來說更是應該投身於學術專研,給自己也是給國家帶來更多的貢獻,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個人私利。
  •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在中國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國家。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政權,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產關係,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為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奠定基礎。
  •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現在的家長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從小就接受各種學前教育,報各式各樣的培訓班,讓孩子從小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是真正教育孩子要做什麼?沒有幾個家長有明確的目標。再大一點都是和周圍的朋友、同事、鄰居家的孩子比較,你家孩子學舞蹈,我家孩子就得學聲樂,你家孩子學繪畫,我家孩子就學鋼琴……什麼書法班、英語班、速算班、機器人班不一而足。家長在孩子上學之前,就要買好學區房,第一是為了選一個好的學校,第二還要離家近,不能讓孩子把時間都浪費在路上。
  • 教育及家庭教育的目的
    只有極少數父母問過「家庭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我們還跟很多父母討論過家庭教育的內容,他們認為就是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讓孩子增長知識。但父母們對品行的標準沒有統一認識,對增長知識的具體內容也不清晰。這些情況也反映在父母獲取家庭教育知識的問題上,他們對闡述家庭教育總體思路的內容基本不願了解,當然,市面上很多關於家庭教育的書籍,也沒有介紹家庭教育總體思路和目的,極少數書籍雖對家庭教育的目的有所闡述,又過於理論化和套路化,由於缺乏操作性,實際上沒有任何價值,從家庭人才戰略去討論家庭教育目的的書籍乏善可陳。
  • 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又是什麼?
    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教育。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受過教育的標準。理察·萊文:「大學有義務幫助社會,讓這個社會像大學一樣,成為一個每個人都有機會充分實現自己潛力的地方」。
  •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德國的著名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曾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 教育目的對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導意義!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以建築師作比喻來說明教育目的的重要性,他說:「如果一個建築師在為一座新建建築物奠基的時候,連他要建築什麼東西——這樣的問題都不能回答你,那麼,你將會對他說什麼話呢?同樣,我們完全有理由去問教育者,他將在他的活動中追求什麼目的,並且要求對這個問題做出明確而斷然的答覆。」教育目的對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導意義。
  •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字面意思是教導培育。所以,從國家層面來講,教育的目的應該是為國家的未來教導培育人才,或者說教導培育未來對國家有用之人才。為未來育人,育未來有用之人。把教育目的再細化開來,我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孩子進行教導培育,應該放在重中之重。
  • 《嗝嗝老師》:讓孩子成長,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看完電影很感慨,我想也許該在人生某個階段,投身教育事業。但更多的是冷靜後的思考,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可以從這部電影中吸收一些智慧和經驗?有老師感言,這個時代,寒門難再出貴子。有錢人家的子弟,也許在娘胎時就開始胎教了,出生幾個月開始接觸別的嬰兒夥伴,開始培養積極外向的性格,3歲上幼兒園。
  • 教育目的含義與層次結構
    對於至少接受了九年教育的讀者們,我想問一下你們,教育為了什麼?教育是為了知識的傳承、 為了工作而教, 為了自己的職業道德, 也有可能是為了自己的愛好, 總之就是教,傳承知識。接下來我就簡單介紹一下教育的含義與層次結構。
  • 教育目的——我國的教育目的(教師招聘重點、難點、考點)
    一、我國教育目的確立的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確立的理論依據。1、人的全面發展的含義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勞動能力,即智力和體力的全面協調發展,也包括人的道德發展。>1、素質教育的含義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 創新是學術研究活動的根本目的與意義
    作者:西南大學教育學部 彭澤平 姚 琳  摘編:創新是學術研究活動的根本目的與意義,也是一切學術研究的生命所系。國運興衰,繫於教育。當今時代,教育學人除了肩負推動教育理論創新的責任之外,還應主動介入、服務國家的重大教育決策實踐,積極參與教育決策的服務,不斷提高國家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水平。指導、改進實踐是理論研究的根本使命。  教育學術研究在當下應承擔怎樣的使命?這是直接關涉到教育學術活動品質與價值發揮的關鍵問題,需要每一個教育學術研究者認真思考與追問。
  • 中紀委權威解讀:制定監察法根本目的是什麼?
    原標題:權威指導來了:制定監察法根本目的是什麼?監察法和刑訴法有何區別?  深刻認識監察法的重大意義 準確把握科學內涵  ——中央紀委法規室主任馬森述做客在線訪談制定監察法的根本目的是堅持和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集中統一領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懲治腐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作為黨和國家的領航人,從理論和實踐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