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2020-08-28 鬼斧

大家好,我是鬼斧。我的微信公眾號:鬼斧看世界(ID:guifukanshijie),歡迎大家關注。

今天中午,才知道常州十歲小女孩——繆可馨墜樓死亡的消息。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一篇作文,題目叫《《三打白骨精》讀後感》。這篇作文被一位從教20多年,本應受人尊敬的袁老師批得體無完膚。

最關鍵的地方,是袁老師對小女孩個人感想的批判。這篇作為被定性為「沒有傳遞正能量」。

由於從小農村長大,經歷坎坷頗多,我一向會把對自己的要求,拿來要求孩子。關於社會上時不時傳出的青少年自殺身亡事件,我向來傾向於從孩子自身找問題,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心理。人的成長是一個過程,孩子早晚也要進入社會。社會是充滿淘汰的,孩子應該從小接受挑戰、壓力、委屈、不理解,甚至羞辱。

我一直都是從這個角度考慮,並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直到這次我把繆可馨的情況看完,震驚了。我不相信這是孩子的問題,我們的教育一定出了什麼問題!至於小姑娘的作文到底怎麼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是,小姑娘自己讀後的感想有何不妥?孩子不應該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出來嗎?袁老師是對孩子個人感受也有標準答案,還是對正能量有標準答案?

當然,我們單獨從這篇作文的批改上,難以復原當時都發生了什麼,袁老師都對孩子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官方的回應冷冰冰,但卻難以讓人相信。按照這個聲明,一切都很好,孩子怎麼可能跳樓自殺?

至於關於袁老師的私德和水平,比如在外辦作文輔導班,極有可能因為小女孩成績較好,沒有報她的課外輔導班而尋機刁難、羞辱;劃掉了那麼多孩子精彩的描述,卻連孩子把《西遊記》作者寫成羅貫中這樣具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沒有批改等等,我在這篇文章不做分析。

我想考慮一個共性問題: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年的五道槓少年。模仿大人語氣說話、官相十足的照片,甚至聲稱從2歲開始關注時政看《新聞聯播》、7歲開始讀《人民日報》,這大概算是正能量爆棚了吧。

估計平時「政務」繁忙,把別人學習功課的時間都去搞「正能量」了。最後,這孩子成績平平,勉強考上一個當地的三本院校,真是令人大跌眼鏡!

2歲看《新聞聯播》、7歲讀《人民日報》,這是真是假?

如果假,那麼我們平時所宣傳的所謂正能量,還有多少也是假的?我們是要假的正能量,還是要平平淡淡的真實?

如果真,2-7歲這樣的孩子不應該花大量時間玩耍,學習些基本科學知識嗎?哪怕上語數外輔導班也好,天天操心政治,指點江山,難道是康熙投胎,準備8歲親政嗎?

還有前幾天火爆起來的鐘美美小朋友。孩子的模仿,是個人表演天賦的綻放,無可厚非。

但是,從孩子模仿的老師形象,難道不也是對教育現狀的諷刺和批評嗎?這看似滑稽搞怪的表情下有多少受傷的小心靈,有多少委屈的小種子?

孩子天生天真、真實、簡單、善良,他們眼裡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他們就可能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出來,文字也好,表演也罷,都是他們的作品,是他們對世界的感知和洞見。

任何針對他們的性情、興趣、心智、體驗的指責、苛刻、質疑、攻擊不都是教育的極大失敗嗎?繆可馨小朋友不就是這個問題的犧牲品嗎?

繆可馨是自殺,這個沒錯,自殺難道就沒有兇手嗎?

孩子在《《三打白骨精》讀後感》的作文中寫的感想: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和善,內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卑鄙的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袁老師是不是就是那個白骨精?而我們,又有多少人還在縱容白骨精?

對於事發當天到底發生了什麼,繆可馨的同學、家長都三緘其口。為了討好老師,還紛紛為袁老師點讚。這就是你們教給孩子的生存之道和正能量嗎?

難道為了所謂的正能量和生存之道,都要把基本的良知扔掉?一起學習玩耍的可馨跳樓自殺,同學們集體沉默,沒人願意提供一點當時的客觀信息,這正常嗎?

沒有基本的良知、正值、責任感、不敢說真話,孩子的未來會怎樣?

相關焦點

  •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德國的著名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曾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 常州小學生墜亡背後,從「心」發出的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然而在一些網友看來,這些字句實際上沒有什麼太大問題,有些句子刪掉之後反而失去了小學生作文本該有的靈動純真。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繆可馨作文中的第一句話,將《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寫成了羅貫中,該老師卻沒有指出來。繆可馨是小學生,搞混淆四大名著的作者可以理解。然而作為一名有著20多年教齡的語文老師,為何這種常識性的錯誤卻沒有發現呢?
  • 常州學生作文課後墜樓身亡:正能量與真實,我們到底需要什麼?
    由於對語文不夠專業和權威,今天我不討論作文到底如何寫和批改,我們討論正能量與真實,我們到底需要什麼?社會和教育需要正能量,但不全是正能量社會需要正能量嗎?當然需要。一個社會正常發展與運轉,離不開正能量。正能量可以鼓舞人心,引人奮進。
  • 鍾美美「正能量」了,我們和教育卻該反思了
    的確,無論是什麼,哪怕是娛樂,也應該正能量,應該是正面的。但正能量的定義是什麼?正面的定義是什麼?很模糊。魯迅的作品算不算「正能量」?怕是不能算的。當時雖說很亂,但也不是美好的。魯迅若是想,寫寫花花草草,很美好;寫寫路人扶起摔倒的車夫,很正能量。但他沒有。
  • 什麼是正能量?正能量該擁有優秀品質?
    一個人擁有正能量的人應具有哪些優秀品質怎麼變成一個正能量的人什麼才是正能量正面的感情就會給人正面的力量。什麼是正能量正面的感情就會給人正面的力量。什麼是正能量?什麼又是負能量怎樣理解工作要有正能量?我們 每個人身上都有正、負兩 種能量,但有些人多數時候都 在釋放自己的負能量。負能量使人們變得浮躁、 怠慢工作、失去敬業心和責任心、失去忠誠和誠信,淡化了人們的職業精神。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將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驅散心中的負能量,激活工作正能量。要激發工作正能量,首先我們要考慮:正能量的源頭在哪裡?我們如何與正能量的源頭建立起真正的聯繫?萬物生長靠太陽,自然界中一切正能量的源頭當然是太陽。
  • 到底何謂正能量,何謂負能量?
    老師沒有料到群裡有家長會反駁她,愣了好一會兒才發來了回覆:沒有集體利益就沒有個人利益,個人利益如果收到侵犯可以找有關部門上訪解決。我馬上回了一句:那你怎麼看這次疫情中李文亮醫生的不幸遭遇,你覺得對他來說什麼是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這位老師立馬炸毛了,嚴厲指責我的發言過於負能量,學生應該在陽光下成長,不要接受負面的東西。
  • 繆可馨的死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正能量」
    繆可馨的死是讓人痛心的,這種痛心不僅因為她還是一個十歲的孩子,也不僅她用這種決絕的方式,重要的是,她的死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恥辱。因為,她是被我們一直津津樂道的「正能量」逼死的。不幸的是,這種所謂的「正能量」不僅逼死了她,還在繼續為醜陋或罪行掩蓋和推責。
  • 作文到底要怎麼樣寫,才是常州袁老師要的「傳遞正能量」?
    袁老師到底要怎麼樣「傳遞正能量」?常州濱河小學的繆繆小朋友在生前的作文中寫下這樣一段話:「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卻是陰暗的。這段話被他們的袁老師要求修改,袁老師批示的修改標準就是要「傳遞正能量」。兩節課的作文修改過後,這名十來歲的小女孩大概仍是沒有搞清楚怎樣寫才是「傳遞正能量」,她走出了教室,蹣跚而決然地爬上欄杆,從五年來學習成長的地方墜亡了。
  • 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又是什麼?
    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教育。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受過教育的標準。理察·萊文:「大學有義務幫助社會,讓這個社會像大學一樣,成為一個每個人都有機會充分實現自己潛力的地方」。
  • 什麼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我們擁有改變內心深處的東西的方法嗎?如果我們有完全有效的方法,那麼,壞人都可以被我們改造好,這個世界就不會有壞人了。萬一壞人掌握了有效改變個人內心深處的東西的方法呢?細思極恐。看來,這種方法還是不要被人掌握比較好。我們的內心可以認識外部世界,但是,外部很難認識我們的內心世界,無法準確知道我們內心再想什麼。各位網友,能否幫我確認一下這是真的嗎?
  • 「快樂教育」是否可取?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快樂教育」?(二)
    上一期文章中談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教育」,幫助大家重新正確理解了「快樂教育」的真正含義。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到底該如何利用此理念去正確引導教育孩子呢?在這裡,我給出以下幾條建議供大家參考:一,經常觀察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掌握的技能,多發現、多鼓勵。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掌握技能(非先天性的),提高人的能力。
  • 繆可馨事件的思考:什麼是正能量?充滿正能量的孩子應該什麼樣?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是正能量?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的?這句子獲「傳遞正能量」的批示,言下之意——你傳遞的是負能量!孰對孰錯,我不想貿然評價,真相應該留給警察。深表痛心的同時一個疑惑一直「盤踞」在我的心頭——到底什麼是正能量?
  • 「正能量」終於殺人了!殺人的「正能量」還是「正能量」嗎?
    繆可馨跳樓事件不僅將「教育」這個話題再次推向風口浪尖,同時還將「正能量」一詞也推向了風口浪尖。「教育」本就是永恆的話題,我不想再多說什麼了,估計也沒人聽得進;而「正能量」一詞又是怎麼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的呢?
  • 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被青年教師激情演講震撼了
    找準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我們的教育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早在我們文化的源起,就像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立為我們這個文化的精神圖騰,而對於教育的執念,即便在最困難的歲月,最艱難的日子裡,總有人不拋棄,總有人把教育重新拾起,擦拭,奉還於我們的神壇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說「教育可悲、讀書無用」可悲無用的不是教育本身,可悲無用的是我們的應試教育,真正的教育是什麼?
  •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不同國家的人有不同的個性,自然也有著最適合的教育方式。而不同的教育方式,又導致了不同的個性。這部紀錄片,就是講述幾個國家對孩子教育截然不同的態度。被人羨慕的教育並不完美,被人批判的方式並非毫無用處。剛出播出便講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自由空間第一的國家芬蘭集體主義至上的國家日本提起芬蘭許多人會想到芬蘭式距離排隊的時候間隔距離至少要1米但是這個人口只有500萬的國家卻號稱教育最強國芬蘭人甚至敢說芬蘭最好的學校就是離家最近的那一所因為每個學校的質量都一樣高
  • 不到20天,2名小學生自殺身亡,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了?
    本來,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漫漫人生路,有鮮花也可能有荊棘,有平坦也有坎坷。可惜這一切再與他們無關了,美好的生命戛然而止。一、孩子的成長,更需要正能量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脆弱?本該最無憂無慮的年紀,遇到一點挫折,就毫不猶豫的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正能量背後,是教育長久的掩耳盜鈴
    大家一直都這麼過來的,可是,追問「必須傳遞正能量」這件事情,有幾個核心的問題一直被這種主流要求的敘事所迴避和混淆:1.為什麼書寫社會的複雜陰暗是負能量2.為什麼一定要傳遞(所謂)正能量3.弘揚正能量的社會預期是什麼如果說,「這個社會上有很多偽善的人我們要提防他們
  • 當我們在溝通的時候,我們真正討論的到底是什麼?
    阿里某小二問責商家:3月初的一場淘搶購活動才做了1萬元不到,你想幹什麼?我的本能反應的回答竟是:WFK,你猜!我們這個類目活動的日常要求銷售產出的3W,而你們家此次產出不足1W,完成率遠低於要求。② 恩威並重。對於不達標的商家,我們有處罰措施的。
  • 真正的「竊格瓦拉精神」到底是什麼?
    導讀:真正的「竊格瓦拉精神」是什麼?前一段時間炒的火熱的「竊格瓦拉」,很快的便如同大多數突然爆紅的網紅一樣,快速的就被流量和熱度所遺棄。逐漸變得泯然眾人矣。或許也正是因為那幾年的教育,讓他明白自己的心中應該有點希望,更應該有點「正能量」。或許也正是因為「竊格瓦拉」的初心只是「回家種地」,才讓他放棄了「千萬合同,一夜爆紅」。
  • 一名老師的吶喊: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底下有一個女生,直接質問我說:『你講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啊?能提分嗎?你就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以上這段話出自最近很火的一段視頻《教育的意義》。演講者董仲蠡是一名老師,按說,教育是他的本職,但為何在演講中他會吶喊:「請再讓我做一次教育!」為什麼,在演講中,他會發問:"教育,它到底還有啥用?" 教育到底有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