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溝通的時候,我們真正討論的到底是什麼?

2020-12-15 村口菜場經濟學

阿里某小二問責商家:

3月初的一場淘搶購活動才做了1萬元不到,你想幹什麼?我的本能反應的回答竟是:WFK,你猜!

如果真的按照這種本能反應去回答,這肯定是本年度最蠢的回覆方式了。不過,我想分享的是:

01.這種本能反應對抗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

我的答案是:不平等對話帶來的壓迫感。你高高在上把控著生殺大權,嗬,他就活該是待宰的羔羊?!

你的目的是讓參加平臺活動商家完成銷售產出,可是達到目標的途徑就是靠吼嗎?!

為什麼你一直在解決問題,但你從來沒想過解決方案?

相信很多人學車都有過被教練罵的經歷,教練的目標是減少學員上車操作的失誤率,提高駕照考試的通過率。可是達成這些目標,一定要通過罵或者說激怒對方的方式嗎?顯然並不是。

於是,下面的問題就來了。

02.該怎麼做才能體面的實現這個目的呢?

① 陳述事實。

我們這個類目活動的日常要求銷售產出的3W,而你們家此次產出不足1W,完成率遠低於要求。

② 恩威並重。

對於不達標的商家,我們有處罰措施的。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的話,我以後就很難給你們爭取到活動資源了。

③ 指引方向。

雖然有節後流量未完全復甦等不可控原因,但是平臺依然有很多超額完成甚至售罄的商家。我不要求你們每次都售罄,必須完成類目的最低產出是必須的。你們在選品、價格、活動利益點、自主引流比例和策略上能不能更提升一下,參考優秀同行的案例,想想辦法?

03.當我們在溝通的時候,我們真正討論的到底是什麼?

不是描述一個觀點,而是圍繞著你的目的,去靠溝通改變聽眾的行為。

你希望的目的是讓商家們都能重視本渠道的活動,併集中資源完成銷售產出,而不是讓商家覺得阿里小二就是niubility,想懟誰懟誰,想罵誰罵誰。

嗯,多數淘寶商家遇到這種情況,最終的結果可能是點頭哈腰的認慫。我遇到了最終可能也會,但我知道:

一定要記住:離開了這個平臺,你什麼都不是!

前面嘮叨了那麼多,溝通的核心秘訣就四個字「換位思考」,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讓對方更明白你要表達的意思

目標不是解決方案,能最快幫助你完成此目標的方法才是。

很多時候,我們只要轉換視角,從信息發送方轉換成信息接收方,就會明白你需要考慮的不是「我想做什麼」,而是「我做什麼對方才能接收到」。

文末,給讀文章的你一個思考問題:

既然你明白了溝通的核心是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讓對方聽懂,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從聽懂到打動呢?

嗯,修行真是一輩子的事兒啊。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討論社區團購時,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
    然而,市場並不真正理解社區團購——就像市場在2017年不理解手遊,2018年不理解短視頻,2019年不理解直播帶貨。從歷史經驗看,一個熱門概念至少需要熱上兩年左右,才能比較充分地被研究、理解。我們就像盲人摸象一樣,在「基本路線衝突」的迷宮當中爬行,誰也說服不了誰。任何商業模式的正確或錯誤,都是要在商業競爭當中解決的。既然現在還不可能解決問題,我們不妨坐下來好好理解一下:問題究竟是什麼。讓我們一個一個看吧。「社區團購」和傳統的「生鮮電商」(「買菜」)有沒有協同性?
  • 當我們討論知乎天龍人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什麼?
    知乎CEO周源但近兩年這一句式突然就不流行了,至於為什麼,大家在知乎搜索框裡搜索「當我們討論」,瀏覽一下並排出現的大量問題回答文章,你就大概有了結論——原本代表高知有範的文體,被硬生生搞成了粗製濫造版故事會集合。而作為媒體人最直觀的感受是,類似格式的文章閱讀量一直在下滑。
  • 當我們討論英語啟蒙的時候究竟應該思考什麼?
    有人可能要問,Kitty老師,你這樣摳字眼有什麼意義呢?這個還用你說嗎?其實,真相不是這樣的。因為絕大多數人在討論英語啟蒙這件事情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幹什麼。只是翻來覆去地想,我究竟應該怎麼給孩子英語啟蒙?至於英語啟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很多人是不清楚的。
  • 溝通,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看過這個故事,其實就能明白為什麼現在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但是孤獨患者卻越來越多,空虛無聊感越來越強烈,因為人是一個有自我意識的個體,不是像動物一樣有充足的空氣、水、食物就夠了,而感知自我意識,需要一種外界的觸碰,像某位哲人說的:「人,總要撞上點什麼東西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 當我們在討論顯示器接口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什麼?
    當代生活,我們對顯示器的要求已經不只是「有畫面」,更是要有極致的畫面。什麼 4K 超高解析度、HDR 高動態範圍、144Hz 高刷新率、10bit 色彩、1ms 延遲……反正什麼好來什麼,能上什麼就上什麼。 但是同一臺顯示器後面通常都會有不同的接口,這些接口有什麼不同?
  • 提到「純英教學」,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
    我們會傾向於在某些時候講中文、另一些時候講英文。而研究表明,這種關於英語課堂用語的「觀念」和「實踐」的差異在亞洲,甚至世界範圍內都是存在的(Barnard & McLellan, 2013; Hall & Cook, 2013)。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異?
  • 事實,觀點,感受——我們在溝通時,溝通是什麼?
    那麼按照這個分法,我們再來看這三句話。其實,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對方與我談的是事實,還是觀點,還是感受?事實的部分,我們的基本態度是尊重,需要做的是求證,辨別真偽。可以問:哇,從哪裡知道今天的氣溫的啊?觀點的部分,基本態度是:和而不同。需要做的是求同存異。比如問:你認為多少度算低啊?
  • 當我們討論COVID-19時, 我們在討論什麼?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這場疫情已經發展到全世界152個(編者註:至今日已超過200多個)國家,發病的峰值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對全球人民的工作生活產生的巨大衝擊堪比一場世界大戰:全球至少41個國家關閉了公共場所,鼓勵人們在家辦工;第三產業被重創,美國的失業保險申請人數創下歷史記錄;股市4次熔斷,用了10天抹去了川普就職以來的所有增長;標杆性的文化、商業活動被取消,甚至奧運會都被推遲;國境線被關閉….
  • 華德福教育到底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充分遵循孩子成長規律,提供真正適合孩子的養育&教育乾貨,我們有一個夢想:讓每個孩子真正成為TA自己!
  • 價值觀與亞文化:當我們討論青年時我們在討論什麼?
    [摘要]當我們提到青年時,出現在人們腦海中的詞語,既有「變革」、「創新」和「挑戰」,又有「矛盾」與「焦慮」,這表明,青年是活力與疑慮並存、充滿不確定性的人生階段。當我們討論「青年」時,我們通常討論的是什麼?
  • 本能讓我們打回去,但真正的力量是什麼?
    本能讓我們打回去,但真正的力量是什麼?傷害得到道歉,就會開始修復,所以溝通這一步挺重要的。如果大童完全沒有意識到問題,可以找大童家長進行溝通,獲得道歉。如果大童家長看起來很不講理,或者完全無所謂,請及時遠離,因為打人事件很可能再次發生。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打人之後,不道歉或者無所謂,是更加不對的。我們不要學,我們去別的地方玩。
  • 當我們在討論人造肉時,我們在討論什麼?
    風行一時的」人造肉「到底是創業投資的風口,還是只是一股虛火?有不少人懷疑,」人造肉「是不是一種變相的智商稅。 與其懷疑,不如深入其中一探究竟。熊貓資本俞一錕對人造肉-植物肉(Plant-based Meat)領域進行了一番學術論文式的研究。我們將研究內容進行整理,取其精華分享給大家。
  • 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我不相信這是孩子的問題,我們的教育一定出了什麼問題!至於小姑娘的作文到底怎麼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是,小姑娘自己讀後的感想有何不妥?孩子不應該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出來嗎?袁老師是對孩子個人感受也有標準答案,還是對正能量有標準答案?當然,我們單獨從這篇作文的批改上,難以復原當時都發生了什麼,袁老師都對孩子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 旅客什麼時候來,我們什麼時候行動
    「旅客什麼時候來,我們就什麼時候行動。」為了守好入境旅客從落地到隔離的最後一環,他們每天穿著防護服,細心照顧著入境旅客的方方面面。接待旅客的時候,也要照顧到方方面面。旅客入住酒店後,有旅客的家人朋友送東西過來,或者是旅客點了外賣,現場工作人員都要幫助一個個送到房間。有的旅客長時間沒有進食,中轉酒店隨時備有方便麵和瓶裝水送給旅客。有的旅客情緒較大,言行比較激烈,現場工作人員都要耐心勸說、默默承受,然後全力協調溝通幫助旅客解決各種問題。
  • 當我們在掛機的時候我們到底在掛什麼?
    微信群裡玩家們紛紛都以數據論成敗,無非是什麼今天一小時掛了多少經驗,掙了多少金幣,但其實,大多數時候是賠了多少金幣,又或者是今天掛機又被某某人打了,義憤填膺。
  • 大學教育真正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所以教育究竟教給了我們什麼,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教育真的只是教給我們知識嗎,我想並不是,教育他最本身的意義還在於樹人,育人育德培德。只有我們深刻了解了教育的真正意義,我們才能知道教育能夠帶給我們什麼。
  • 當我們在討論MM/ STP/DMA/ECN /MTF 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什麼?
    這三種STP方式中,我們常見的是第二種,尤其在零售市場上,一般都是利用鏡像交易的方式由交易商來複製了客戶的交易進行對衝,形成一種虛擬的「直入市場」模式。DMA:那麼什麼是DMA?DMA是上述STP模式中的第三種,直接市場準入。
  • 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需要『背鍋俠』
    那段話是這樣說的:「我們不需要知道電子遊戲是什麼,它會不會造成近視,會不會上癮,我們需要的從來就只是一個背鍋俠。一個可以掩蓋家庭和學校還有社會教育失敗的東西罷了。」回想一下我們的身邊,都不需要看網絡,想想周圍的生活。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你打遊戲能有什麼出息?你不好好學習,你長大能幹什麼?」可是,大家其實都清楚,真正的造成這個孩子沒有將來的,從來都不是遊戲,而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和社會對他們的影響。1.
  • 我們該這樣與戀人進行溝通
    有的時候常常會感覺到自己很心累,感覺兩個人過得像陌生人一樣,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與自己的伴侶進行心靈溝通呢?今天口紅便來和大家討論一下:1.分享是溝通的第一要素。其實溝通很簡單,分享是第一前提, 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那麼如何分享呢?
  • 當我們討論孩子的壓力,我們談些什麼?
    文|橙子媽媽曾經無憂無慮的孩子,開始有了心思,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做壓力父母要善於觀察,如果你的孩子屬於這種類型,就不能責備他們的努力無果,而是要把手伸給孩子,讓他們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拉一把。當他們憤怒,暴躁,甚至暴力時,他們是在用這樣的溝通方式告訴父母,他們需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