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就是小吃,
種類上百,
以清真風味、麵食為主,
鹹、辣口味居多,
還有形態各異的特色糕點,
令人回味無窮。
而在眾多美食中
有三種堪稱最絕
你知道是哪三絕嗎?
01
第一絕
牛羊肉泡饃
牛羊肉泡饃·,俗稱羊肉泡,由古代的羊羹演變而來。北宋詩人蘇軾寫有「隴饌有熊臘,秦烹有羊羹」的名句,足見其歷史久遠。以牛羊肉湯與掰碎的飥飥饃烙餅用急火合煮而成。
烹製前,食客自己將饃掰成碎塊(講究大小如黃豆),廚師看饃定湯,逐碗煮製。煮法分「幹泡」(煮好碗內無湯)、口湯(食完餘一口湯)、「水圍城」(煮好後饃周圍有一圈湯)、「單走」(即饃不掰,與肉湯分開上)。
食時忌用筷子上下翻攪,講究從一側蠶食,以保鮮味不散。食時佐糖蒜、辣子醬。牛羊肉泡饃以肉爛湯濃,饃筋光滑,耐飢,暖胃驅寒等特點成為西安最著名的美饌。
02
第二絕
餃子宴
解放路餃子館在傳統水餃的基礎上於1984年5月研製成功並應市的餃子宴,分為百花宴、牡丹宴、龍鳳宴、宮廷宴、八珍宴、貴妃宴等,共計200餘個品種。特點是精巧玲瓏,形象逼真,一餃一格,百餃百味。
餃子宴所用原料有猴頭、燕窩、鮑魚、海參、魚翅、雞、鴨、魚、肉、果蔬等;造型有各種動物、花卉、飛天、雲朵、珍珠等;制餡用烹、炒、爆、炸等;製作以蒸、炸、煎、煮、烤等為主;味型有鹹、甜、鮮、麻、辣、海味等。
餃子宴問世後,受到中外賓客的高度評價,被譽為「一招餃子宴,嘗盡天下鮮」,已獲國家專利,其中20餘個品種曾獲國家商業部金鼎獎。
03
第三絕
仿唐菜
西安烹飪研究所、西安曲江春酒家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挖掘整理、發揚中國傳統烹飪文化技藝的基礎上,仿製以唐代風味與風格為主,兼及隋、五代時期風味與風格的菜餚,共計70餘道。
仿唐菜以史籍中對隋唐五代菜餚的記述和出土文物中發現的有關資料為依據,用駝蹄、駝峰、鹿舌、魚白及雞、魚、豬、牛、羊、鵪鶉、果品菜蔬等原料製成。烹製方法有蒸、煮、煎、炸、燒、烤等,兼用現代先進烹調方法,有氽、扒、釀、貼等,既保持菜餚古色古香的原貌,又減少營養素的破壞。
仿製中始終堅持每個菜餚有可靠的文獻依據,原輔材料搭配儘量尊重史料記載,同時取其精華,推陳出新。仿唐菜造型古樸典雅,製作精細考究,成品色、香、味、形、質俱佳,反映了唐代烹飪文化特色,也使今人感到適口喜食。其中包含的豐富歷史典故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