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世人稱之為三絕,你知道是哪三絕麼

2020-12-22 遊子詩詞

今天我們來欣賞下鄭板橋大師的一首作品沁園春,不僅是揚州八怪之一,更是詩書畫世稱「三絕」的大人物:

1、沁園春·南京西路

十五日下午赴江寧路美琪大戲院與會,會前於南京西路徜徉良久,撫今追昔,俯仰思之。

盡步行街,到此路段,值午後時。恰季逢秋末,未凋樹葉;雲來天尾,難罩樓旗。電視臺遷,圖書館沒,雜技曾看場早移。凝望久,迓桂香怡性,風軟親肌。街存物換何疑,況已感年增鬢有絲。幸綠楊邨在,佳餚味美;凱司令駐,西點名馳。閒步塵消,靜心思遠,舊號重逢欲詠題。長思量,嘆人猶過客,我亦如棋。

2、沁園春·恨 清代:鄭燮

花亦無知,月亦無聊,酒亦無靈。把夭桃斫斷,煞他風景;鸚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硯燒書,椎琴裂畫,毀盡文章抹盡名。滎陽鄭,有慕歌家世,乞食風情。單寒骨相難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門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難道天公,還箝恨口,不許長籲一兩聲?癲狂甚,取烏絲百幅,細寫悽清。

一開頭,作者就對「花」「月」「酒」這些為一般詩人所沉湎而謳歌的事物加以否定,表明自己並非「風月派」。說花是無知的,不必為花傷情,月是無聊的,不必為之徘徊流連,酒也是無法消愁解恨的,更不必沉湎,不必謳歌。下面「把天」四句,進一步以豐富的想像表明自己並非抒寫閒愁的「風月」詞人。詞中說,要把「風月派」讚美的豔麗茂盛的桃樹砍斷,殺他風景要把吟風詠月詩人謳歌的鸚哥煮熟,做下酒菜。作者為什麼對「風月派」詩人謳歌的事物如此嫉恨如仇。

「顛狂甚」是借用世人語。因作者不肯從俗,因而常遭白钁,並斥為「狂」、「怪」。這裡借而用之,表示自己決不妥協的精神。結句說:我要取百幅烏絲格紙來細寫自己悽清情懷。「悽清」一詞,表明自己寫的絕非「風月」之作,而是抨擊社會,抒寫個人懷抱的詞章。#詩中國#

這首詞表現了對黑暗社會的不滿與反抗。想像奇特,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運用反語激詞來抒寫自己情感,更加強烈、感人,通過具體的富有特徵的景物來渲染清苦的生活,生動形象,詞語通俗,用典活脫。

這首詞當時即已為人傳誦,板橋在《劉柳鄙冊子》中說:「南通州李瞻雲,曾於成都摩訶池上聽人誦予《恨》字詞,至『蓬門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皆有齎諮涕演之意。後詢其人,蓋已家弦戶誦有年。」

板橋是生活在清朝前期的漢族文人,其時國內民族矛盾仍很尖銳,文字獄屢見不鮮,他目睹者竟達十二次之多。板橋好友杭世駿就是因條陳「泯滿漢之見」,而被罷官,板橋的同窗陸驂因文字獄而被戮屍;板橋自己也被迫將已刻好的詩鈔址十兒首明顯地流露反滿情緒的詩從板子上鏟去。

這炎涼的世情,這深重的壓迫,使他情不自禁地呼出:「難道天公,還箝恨風不許長籲一兩聲?這是以反詰句式將鬱結在心中的不平投向那不平的社會。此是全詞的點題之筆。不愧為三絕先生啊。

相關焦點

  • 「三絕碑」,鄭板橋的傳奇
    三絕碑  作為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名氣很大,詩、書、畫三絕。  鄭板橋的「怪」不僅因其詩、書、畫都不同於世俗,別有一番「怪」意,更因為其難得糊塗、疏放不羈的真性情。板橋之「怪」,頗有幾分濟公活佛的味道,「怪」中含幾分真誠,幾分幽默,幾分酸辣。  民間有關鄭板橋的傳說很多。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鄭板橋雖是江蘇人,但他一輩子當過的12年縣令,卻是在山東境內,他先在山東範縣當了五年縣令,後又調到濰縣,當了七年濰縣令。
  • 古人評點《三國演義》的「三絕」是哪三絕?
    大家都對小說《三國演義》人物如數家珍,其中有三位奇人,被稱之為「三絕」。他們在「三絕」方面都超出常人。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又絕在何處呢?第一位是「智絕」諸葛亮。《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的才智能力和妖怪相仿」,孔明之智已經被刻畫得似妖非人了。
  • 揚州八怪鄭板橋詩書畫三絕之外的又一絕——對聯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1693年——1765年),原名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居士。鄭板橋是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官至山東範縣、淮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賣畫為生。鄭板橋一生精通詩書畫,並有「三絕」的美譽。
  • 「廬州城隍廟,三絕天下稀」指的是哪三絕?
    作者 李雲勝有讀者問,經常看到媒體宣傳合肥城隍廟時,誇讚其「三絕天下稀」,但不知哪三絕。新廟氣勢恢弘,飛簷走獸,尤以鬼神造形栩栩如生,富有人間百態,而獲得「廬州城隍廟,三絕天下稀」的讚譽。其一絕是花戲樓仿照北京頤和園戲樓建造,為合肥空前未有。其二絕是城隍塑像於威嚴中顯示慈愛,令人敬畏。其木製的活動身軀,可以起立、轉頭、抬手,使人稱奇。
  • 西安飲食有「三絕」,你知道是哪三絕嗎?
    而在眾多美食中 有三種堪稱最絕 你知道是哪三絕嗎?
  • 四川綿竹三絕分別指哪三絕?很多人都用過它們!
    綿竹綿竹特產豐富,最出名的就要數綿竹三絕了。綿竹三絕是指綿竹的酒、畫、茶。它們具體指什麼酒?什麼畫?什麼茶呢?綿竹三絕:1、劍南春酒劍南春酒,四川省綿竹市劍南鎮特產,綿竹三絕之一,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據《後唐書·德宗本紀》記載,在盛唐時期劍南春被選為宮廷御酒。
  • 歷史文化悠久的河北衡水三絕,享譽天下
    位於河北省的衡水歷史悠久,在衡水文化中,人們說起當地有什麼比較有韻味的特色,第一反應三絕,衡水金魚、內畫鼻煙壺、候店毛筆。那這三絕都是什麼樣的呢,小編帶大家來看一看!衡水內畫立意深邃,構圖嚴謹,線描技法豐富,設色協調精潤,書畫並茂,雅俗共賞,深為世人所重。 其作品豪爽奔放,富有詩情畫意,肖像著色清淡,層次分明,富有質感。鼻煙壺成為清代工藝美術的縮影,被後世稱為"集中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飲譽世界。1968年,各國收藏家成立了"國際中國鼻煙壺學會"。專家們將中國內畫藝術分為"京、冀、魯、粵"四大派。
  • 「三絕」天平山,因紅楓而甲天下,卻也名「賜山」
    「三絕」天平山,因紅楓而甲天下,卻也名「賜山」在國內有不少可以欣賞到楓葉的地方,比如在北京的香山,於南京的棲霞山,或者跑到長沙的嶽麓山,當然還有因「紅楓甲天下」美譽而聞名的天平山了,不過與這三個地方不同的就是,在天平山還有著清泉與紅葉相組合在一起
  • 鄭板橋的8米長卷《蘭竹圖》你見過嗎?
    揚州八怪鄭板橋,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鄭板橋的詩、書、畫世稱「三絕」,特別是他的蘭竹石,更為世人所膜拜。對於他的書畫,板橋曾自評道:真氣、真趣、真意。 下面就是鄭板橋長達8米的《蘭花竹石圖卷》,現藏於上海博物館,請把手機橫過來,開開眼吧!
  • 黃米糕——老福州人的「三絕」之一
    黃米糕是老福州的傳統小吃之一,被福州人稱之為「三絕」,清香幼嫩,可口美味;絕不上火,絕對新鮮,絕對綠色!黃米糕是福州最古早、簡單的傳統小吃,老福州人稱之為「三絕」。薛福泉的黃米糕店是代代傳承的糕餅店,到現在傳到第五代。薛福泉的兒子薛仁鍾今年29歲,大學畢業後就開始接觸黃米糕技藝,這次新開張的新店就由他來接手。潮安黃米糕已獲得「中華老字號」榮譽稱號。
  • 聞名天下的「三絕碑」,其書法有多"絕"?
    2019-11-25 09:14:53 來源: 喜愛書法老白 舉報   「三絕
  • 橋下橋,塔中塔,廟裡廟,湖州三絕你知道多少
    湖州之行時,我偶然聽說這裡有三絕,為城內三大古建築。巧合的是,這三絕我都親眼看過,只是不知道它們有這個合稱。於是整理一下,寫了篇湖州三絕的文章,原因是很多湖州本地人都不是很了解,來看你下知道多少。湖州三絕,記錄了菰城厚重綿長的歷史,刻錄著城市變遷的印記。除了登塔收費,其他都是免費參觀的,有機會可以一一拜訪,感受湖州城的魅力。
  • 少年鄭板橋才華出眾
    (淺波碧綴玲瓏原創)清「楊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原名鄭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祖籍江蘇進士及第,曾官居山東範縣、濰坊縣令。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一生只畫「蘭、竹、石」,他的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楊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 花中三絕和花草四雅,每一盆都飄逸俊秀、亭亭玉立,你家有嗎
    我國花卉栽培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人們把一些特殊的花花草草封為各種各樣的名號,如:花中四君子、歲寒三友、花中三絕、花草、等,這些帶有名號的花卉足以說明它們都有著特殊的性質和意義,也可見自古以來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能從古代一直流傳到今天,並非一般的花草。
  • 福建的「榕城三絕」分別指什麼 三絕各有何特點
    榕城三絕即壽山石雕、脫胎漆器、軟木畫,三者都是福州享譽全球的傳統藝術珍品,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為福建省省會。榕城三絕中壽山石雕歷史悠久,而脫胎漆器、軟木畫都是二十世紀初初步形成的。榕城三絕1、壽山石雕壽山石雕,中國民間雕刻藝術之一。壽山石雕技法豐富多樣,精湛圓熟,又在發展過程中廣納博採,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
  • 都是自創魂技,亂披風之舞、浩冬三絕、龍皇禁法哪一個更強大?
    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探討一下,亂披風之舞、浩冬三絕和龍皇禁法哪一個更強。各自的優勢請各位小夥伴注意一下,小編這裡說的是亂披風之舞,而並非亂披風錘法。相較於傳統的亂披風錘法而言,唐三自創的亂披風之舞更加靈活多變,蓄力的完成率也大大增加。
  • 怪人軼事:世稱「三絕」的才子縣太爺,顛覆了清朝官老爺的形像
    這八位在清朝活動於揚州地區的大師,其中以鄭板橋的名氣最大。不僅因為他的「詩書畫三絕」,還源於其做官時候的風骨,讓世人稱頌。1、家道中落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故人稱板橋先生。鄭家原本也是書香門第,其父是國家供養的讀書人。奈何鄭板橋出生的時節,家道中落,父親手無縛雞之力,僅靠給幾個兒童開蒙掙些花銷,日子相當清苦。
  • 糊塗是一門學問,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到底是什麼意思?
    鄭板橋當年寫下這「難得糊塗」,是對時俗的一種憎恨,對官場惡習的一種厭惡,也是他最終看破官場險惡,辭官歸隱的原因。人們對鄭板橋的「難得糊塗」都知道,很多人喜歡,但你是否知道其來歷?據說鄭板橋在山東濰縣任職的時候,有一次到山東萊州的雲峰山遊玩,天晚了,便到山中一個茅屋去借宿。
  • 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人稱板橋先生,揚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這一輩子只畫蘭、竹、石這三樣東西,他曾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歷史上的鄭板橋是個幽默風趣、脾氣古怪的人,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鄭板橋的故事。
  • 鄭板橋清風竹韻不糊塗
    題與注為世人津津樂道,且一而再再而三加以引申、仿造,而今幾乎被鼓搗得糨糊滿牆而勢利滿天。殊不知,匾下站立者止單純一書生,清貧而不失自嘲。在六十壽誕上,板橋又和盤託出如下「知足」心願:但使「囊有餘錢,甕有餘釀,釜有餘糧」;只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是年底,卸任歸田。這是竹的品格,清奇。這是竹的精神,堅守。無論做事做人做官,板橋都是一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