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欣賞下鄭板橋大師的一首作品沁園春,不僅是揚州八怪之一,更是詩書畫世稱「三絕」的大人物:
1、沁園春·南京西路
十五日下午赴江寧路美琪大戲院與會,會前於南京西路徜徉良久,撫今追昔,俯仰思之。
盡步行街,到此路段,值午後時。恰季逢秋末,未凋樹葉;雲來天尾,難罩樓旗。電視臺遷,圖書館沒,雜技曾看場早移。凝望久,迓桂香怡性,風軟親肌。街存物換何疑,況已感年增鬢有絲。幸綠楊邨在,佳餚味美;凱司令駐,西點名馳。閒步塵消,靜心思遠,舊號重逢欲詠題。長思量,嘆人猶過客,我亦如棋。
2、沁園春·恨 清代:鄭燮
花亦無知,月亦無聊,酒亦無靈。把夭桃斫斷,煞他風景;鸚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硯燒書,椎琴裂畫,毀盡文章抹盡名。滎陽鄭,有慕歌家世,乞食風情。單寒骨相難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門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難道天公,還箝恨口,不許長籲一兩聲?癲狂甚,取烏絲百幅,細寫悽清。
一開頭,作者就對「花」「月」「酒」這些為一般詩人所沉湎而謳歌的事物加以否定,表明自己並非「風月派」。說花是無知的,不必為花傷情,月是無聊的,不必為之徘徊流連,酒也是無法消愁解恨的,更不必沉湎,不必謳歌。下面「把天」四句,進一步以豐富的想像表明自己並非抒寫閒愁的「風月」詞人。詞中說,要把「風月派」讚美的豔麗茂盛的桃樹砍斷,殺他風景要把吟風詠月詩人謳歌的鸚哥煮熟,做下酒菜。作者為什麼對「風月派」詩人謳歌的事物如此嫉恨如仇。
「顛狂甚」是借用世人語。因作者不肯從俗,因而常遭白钁,並斥為「狂」、「怪」。這裡借而用之,表示自己決不妥協的精神。結句說:我要取百幅烏絲格紙來細寫自己悽清情懷。「悽清」一詞,表明自己寫的絕非「風月」之作,而是抨擊社會,抒寫個人懷抱的詞章。#詩中國#
這首詞表現了對黑暗社會的不滿與反抗。想像奇特,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運用反語激詞來抒寫自己情感,更加強烈、感人,通過具體的富有特徵的景物來渲染清苦的生活,生動形象,詞語通俗,用典活脫。
這首詞當時即已為人傳誦,板橋在《劉柳鄙冊子》中說:「南通州李瞻雲,曾於成都摩訶池上聽人誦予《恨》字詞,至『蓬門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皆有齎諮涕演之意。後詢其人,蓋已家弦戶誦有年。」
板橋是生活在清朝前期的漢族文人,其時國內民族矛盾仍很尖銳,文字獄屢見不鮮,他目睹者竟達十二次之多。板橋好友杭世駿就是因條陳「泯滿漢之見」,而被罷官,板橋的同窗陸驂因文字獄而被戮屍;板橋自己也被迫將已刻好的詩鈔址十兒首明顯地流露反滿情緒的詩從板子上鏟去。
這炎涼的世情,這深重的壓迫,使他情不自禁地呼出:「難道天公,還箝恨風不許長籲一兩聲?這是以反詰句式將鬱結在心中的不平投向那不平的社會。此是全詞的點題之筆。不愧為三絕先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