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中國疫情有助製造業回流美國?冷血!荒謬!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 題:中國疫情有助製造業回流美國?冷血!荒謬!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

  就在中國全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卻拋出疫情將「有助於加速製造業回流美國」等言論。這類言論不只冷血,更是荒謬。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本該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很多舉措遠超出《國際衛生條例》要求。世界衛生組織及許多國家對中方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反觀羅斯,在這個時候不僅沒有絲毫人文關懷,反而幸災樂禍。這種冷漠、冷血,令人寒心、痛心。

  不過也不用太把他的話當回事。製造業會不會加速回流美國,不是羅斯說了算。當前,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看到,中國廣闊的市場潛力和創新動力,已經成為吸引包括製造業在內的全球各類企業的強大磁力。

  更要看到,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正越開越大。張開雙臂的中國,也將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實現共同發展。還要看到,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的排名近兩年連續躍升,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不會停歇,只會加速。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某些人的荒謬言論,必將不攻自破。

新華時評:中國疫情有助製造業回流美國?冷血!荒謬!-新華網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5516812

相關焦點

  • 新華時評:小口罩,打臉美政客「脫鉤論」
    以「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為榮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期就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向中國「潑髒水」,指責中國「可能」隱瞞疫情。另一邊廂,以納瓦羅為代表的白宮「師爺」團,則竭盡所能鼓吹美資撤離中國,煽動「脫鉤論」。  儘管「脫鉤論」甚囂塵上,訂單卻不會說謊。一個簡單的數據就把這個荒謬的鼓譟碾得粉碎——截至4月20日,中國向美國提供了超過24.6億隻口罩。
  • 美國製造業回流?意願拗不過規律
    一些美國政客宣稱,借疫情和貿易摩擦可以幫助美國人重新獲得穩定的就業和滿意的工資。但近期美國《外交政策》的一篇文章對這種觀點給了當頭一棒,文章認為,貿易摩擦和疫情都不可能迫使企業大規模地將製造業務遷回美國。
  • 新華國際時評:美國「現代海盜」原形畢露
    新華國際時評:美國「現代海盜」原形畢露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報導,美國司法部日前發表聲明宣稱,美方攔截了4艘向委內瑞拉運送「伊朗石油」的油輪,沒收超過100萬桶石油,然而伊朗方面斷然否認這些油船歸其所有
  • 3400億,美國自中國進口額大增46%!製造業回流還有希望嗎?
    來源:金十數據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開始反思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脫節的弊病,重新認識到製造業對一國經濟增長和就業的重要性,並「痛定思痛」相繼推出一系列重振製造業的政策。今年初,美國重要人士還表示,這場疫情是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且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最好時機。
  • Nexus Q由美國製造:或預示製造業回流美國
    過去十年間,中國充裕的廉價勞動力和更加寬鬆的環保監管幾乎使得整個曾經極富活力的美國製造業瀕臨消失。從1990年代開始,大批美國工廠,如惠普、戴爾和蘋果等,開始將重心轉移至設計和營銷,同時將製造業務轉移到中國深圳和其他地方的合同製造商手中。如今,這一趨勢似乎開始出現扭轉的早期跡象。這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但部分美國公司已經開始重新在美國本土製造產品。
  • 新華國際時評:「現代海盜」的霸凌行徑不得人心
    從宣布將禁止美國個人或實體與抖音海外版(TikTok)、微信及其中國母公司進行交易,到宣布對從加拿大進口的部分鋁產品恢復加徵10%的關稅,莫不借「國家安全」的名義而行。  近年來,美方把所謂「國家安全」問題當成濫施國家力量、無理打壓他國企業、大行保護主義之道的工具。
  • 大滿貫,中國製造業交出漂亮「成績單」!美國已「元氣大傷」
    疫情期間,關於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爭論及博弈愈發激烈。「尋找替代中國的供應商」、「中國製造業正在外遷」、「歐美日企業排隊撤離」等唯恐天下不亂的說法越來越多。但這個長期穩定的數字,證明中國仍是全球產業鏈的穩定錨。十連貫!
  • 關於中國疫情對美影響,這位美國大學者說出了大實話!
    而且令情況更加糟糕的是,由於川普政府對美國科學事業造成的傷害,當美國面對如此兇猛的疫情時,我們的應對能力恐怕已經被大大削弱了。此外,這種病毒似乎還將引發一些經濟問題——即便它不奪走你的生命,它也有可能奪走你的工作。令我們感到憂慮的是,關於這種病毒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威脅,川普政府的高級官員們已經發表了一些非常荒謬的言論。
  • 新華時評:彭定康,自我鎖定為虛偽、偏執、冷血的代名詞
    那個一直不甘寂寞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就是其中「佼佼者」,其日前妄稱香港特區政府制訂《禁止蒙面規例》是「瘋狂之舉」的言論,完全將自己鎖定為無理、虛偽、偏執、冷血、無恥的代名詞。不斷升級的暴力行為正把香港引向危險的深淵,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舉措止暴制亂。4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立《禁止蒙面規例》,邁出了整肅社會秩序的重要一步。
  • 工信部:國外疫情對中國製造業影響可控
    工信部:國外疫情對中國製造業影響可控
  • ​製造業回流美國是天方夜譚
    一、沒有人雖然美國人口是全球第三,但完善的製造業供應鏈需要更多的人。看看福耀玻璃紀錄片中在美國招聘員工的難度與工人的年紀,普遍是40、50歲。再看看富士康在美國,根本招不到多少人,原因是給的錢不夠有吸引力。最主要的,國內某些企業被慣壞了,潛在的有的電子廠只願意要25歲以下的年輕工人,或者30歲以下的工人。
  • 新華時評:蓬佩奧式聒噪玷汙「東方之珠」
    面對這部讓「愛港者安心、亂港者憂心」的法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肆意幹涉中國內政,操弄反中亂港的企圖暴露無遺。  蓬佩奧身為「美國頭號外交官」,常幹的卻是撒謊、污衊、抹黑等與其外交官身份不匹配的勾當。為了搞亂香港,蓬佩奧不遺餘力。去年,在外部勢力插手幹預下,暴徒一度橫行香港街頭,香港經濟和國際形象遭受重創。
  • 踐踏國際公理的荒謬"裁決"——評南海"仲裁結果"出爐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新華國際時評)踐踏國際公理的荒謬「裁決」——一評南海「仲裁結果」出爐  新華社記者吳黎明  當地時間7月12日,設在荷蘭海牙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如期」公布所謂的「仲裁結果」。這是一個踐踏國際公理的荒謬裁決,一個破壞南海及亞太穩定與秩序的荒謬裁決,激起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尊重國際規則人們的強烈義憤。
  • 胡錫進精彩時評,若進課堂入考卷,將有助學生「有創意的表達」!
    百家百科介紹說一一胡錫進,男,1960年04月出生,籍貫北京,198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讀研究生。1989年獲前蘇聯碩士學位。曾在美國、日本等國採訪,並曾進入臺灣採訪。採寫過大量獨家新聞,並參與策劃了一系列重大新聞採訪活動。著有《波赫戰地採訪手記》一書。
  • 新冠疫情之下,為什麼美國要求在華的所有企業撤出中國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對經濟的影響更是超過以往的經濟危機,全年的全球經增長也很不樂觀,預測是負增長,疫情也暫緩了全球化,各國開始重視製造業,中國人口紅利已經消失了,全球經濟大衰退基本已成必然,這次比上次的金融危機嚴重的太多了,各國都在為走出困難找自己的出路
  • 後疫情時代-中低端製造業的危機
    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持續了幾個月。全球經濟陷入封鎖並接近停擺。任何經濟體都難以獨善其身,各國經濟都面臨著需求供給雙重衝擊。而中國傾全國之力,首當其衝控制住了疫情,並已平穩過渡到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階段。這這場危機中,我國的製造業受到的衝擊有多大呢?
  • 美國疫情嚴重、甩鍋中國與中方應對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疫情嚴重國家在口罩、防護衣、藥品等醫療物資方面普遍遭遇緊缺局面,而出口國又一度限制出口,使各國認識到了醫療物資製造業的重要性,因此疫情過後醫藥製造業有可能首先出現全球產業鏈的重塑。例如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法國在口罩生產上必須完全獨立,要重建國家主權。
  • 美國製造業衰弱的根本原因:資本家正在掏空美國家底
    但如今的美國呢,我們不可否認美國依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製造業國家,但有很多跡象,都在表明美國的製造業正在衰弱,同樣以數據表明,美國2000年的製造業產值,已經達到1.55萬億美元,2007年的時候,美國製造業更是創下1.85萬億的巔峰,但在這之後,製造業產值就開始每況愈下,很難突破1.8萬億的關卡。
  • 新華國際時評:捍衛多邊主義,中國知行合一
    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以順大勢、合大道的理念和紮實有力的行動,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多邊主義,推動多邊主義不斷前行。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中國就多邊主義的發展方向和路徑發出響亮聲音。正如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演講中所說,新時代的多邊主義應該堅持以合作共贏為目標,以規則秩序為基礎,以公平正義為要旨,以有效行動為導向。
  • 新華時評:大帳目中有小日子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下,中央財政直達疫情防控前線、基礎設施建設一線,為困難企業、困難人群下「及時雨」。  中央財政直達基層,咱家的帳就是國家的帳,是2020年中國人民進行的驚心動魄抗疫大戰的一個戰役,解決的是無數人的燃眉之急,打開的是一扇扇通向未來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