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活潑好動是病嗎?
孩子老是不能安靜地呆著,
喜歡動來動去,
亂跳亂跑,
注意力特別容易被分散……
同時
這些孩子特別調皮難管教,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課後作業拖拖拉拉……
真的是孩子精力過於旺盛了嗎?
還是孩子有多動症?
所以什麼情況才是多動症?
鄭州市中心醫院兒科生長發育門診霍愛香醫生介紹
多動症,學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神經和精神發育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缺乏持久性,過度活躍,行為衝動,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常伴有學習困難,人際關係和自我評價低下。
這種病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時期,
男童發病率大於女童,
學齡期症狀明顯,
到青春期症狀緩解,
部分病例可延續到中年。
全球約有6%-9%的學齡兒童
受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所累。
中國多動症患病率為6.3%,
患兒數量超過2300萬,
而就診率卻僅為10%。
案 例
小明剛上小學4年級,學校老師經常請家長,反映孩子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屁股坐不住,喜歡插嘴、搶答,無視課堂紀律,經常在課上走來走去,有時候還走出教室外,對老師的提醒和管教無動於衷。
同學們還反映小明上課時總是幹擾其他同學,
和這個說會兒話,和那個吵會兒架,
還非常喜歡惡作劇捉弄別人。
爸爸媽媽也發現小明不能堅持做一件事,
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其他東西吸引,
脾氣還很暴躁,不聽管教。
案例裡面的主人公有典型的多動症表現。
多動症兒童的主要特徵就是
注意障礙、行為過多、衝動行為。
01
以「注意障礙」為主的特徵
心理學家把人的注意分為兩種:
主動注意和被動注意。
主動注意指有目的性地注意,
又稱為有意注意,
比如孩子自覺學習就是一個主動注意的過程,
它是需要我們付出努力的一個行為。
被動注意指自然發生的,比如孩子被一個好玩的遊戲吸引,在注意的過程中,不需要花費任何努力,也叫無意注意。
而「注意障礙」指主動注意保持時間達不到相應年齡和智商水平。
02
具體表現
● 常常無法注意細節,容易粗心犯錯;
● 很難維持專注力,易被外界事務幹擾;
● 與人交談時,常表現出不在聽的樣子;
● 很難依照指示完成事情,無法完成功課、家務或工作;
● 經常逃避或厭惡需要花費心思和注意力的活動或工作;
● 忘性大,經常忘東忘西。
03
以「活動過多」為主的特徵:
(1)無法安靜地坐在課堂裡聽完一堂課,很難安靜地玩或者學習;常常無目的地來回走動、奔跑、跳躍。
在需要自我約束或者有秩序的場合,出現突兀的行為,比如,課堂上擅自離座位,引起別人注意,或者到處亂跑過度活躍;
(2)總是不停的活動與說話,少有片刻安靜
(3)總是動手動腳、課堂小動作、幹擾他人,喜歡惡作劇、招惹別人,導致經常跟別人打架。
04
以「衝動行為」為主的特徵
(1)克制力差、極端缺乏耐心、衝動、易受外界刺激而感到興奮;
(2)行為唐突、冒失,做事情缺乏思考,不顧後果,做完之後也不會總結經驗。
(3)喜歡突然插話。
05
學習困難
因為多動症的孩子缺乏主動注意力,因此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他們沒辦法留意聽,作業也不會做,甚至可能連家庭作業是什麼都不知道。
06
神經系統異常
半數的患兒可能有神經系統體徵,表現為快速輪替動作笨拙,共濟活動不協調,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精細運動不靈活,比如不會繫鞋帶,不會拉拉鏈,不會扣紐扣等等。
我們該怎麼幫助他們?
首先,不要責怪孩子。
其次,如果你懷疑孩子有多動症,可以先進行自查:
(點開看大圖)
(點開看大圖)
如果孩子確診為多動症,
除了特殊照顧之外,
家長也需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調整對孩子的期待,
多一點耐心、多一點理解,
我們一起幫助孩子找回自信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