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名校名城融合再升級

2021-02-19 南京大學

胡金波在致辭時表示,南大積極參與南京創新名城建設,推動「兩落地一融合」轉化為「兩落地兩融合」,全鏈條融入科技創新,全過程融入人才培養,與南京市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數量在參建新研單位中居於首位,並與南京市共建了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為南京培養源源不斷的創新人才。建設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是南京市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的責任擔當,也是南大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建設「第一個南大」的必然要求。

胡金波強調,南大作為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的依託共建單位,將落實好協議內容,集全校之力,從四個方面支持中心建設:一是發揮南大基礎研究優勢,支撐中心創新發展;二是發揮南大聲譽和平臺優勢,支持中心建成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三是發揮南大學科和人才培養優勢,支持中心建成行業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四是發揮南大管理優勢,支持中心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南大將以本次籤約為契機,加快打造「三大中心」、著力增強「四大功能」,努力把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建成「綠色技術創新制高點、生態環保產業培育主陣地、長江高質量發展智囊團、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打造出「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南京樣板」!

張敬華書記指出,面向未來發展,創新是唯一出路,也是制勝一招,南京市將著眼高質量、對照高標準、實現高水平,堅持「三個導向」、做到「四個共同」堅持目標導向,提升發展追求,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要緊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戰略需求,加快打造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生態文明實踐中心和美麗中國展示中心堅持協同導向,促進優勢互補,擴大創新名城和「雙一流」高校建設的交融點,通過科研人員「雙聘制」、專業技術職稱代評、科技設備資源共享等舉措,放大資源疊加效應,打造創新共同體。堅持改革導向,增強機制活力,在任務凝練、人才培養、運行模式、評價考核、開放合作等方面拿出更多走在前列的探索舉措,搶佔國家重大科技布局調整的先發優勢。重大創新平臺運行機制上,要做到四個共同——日常運作共同協商,政策資源共同爭取,支持舉措共同保障,收益成果共同享有。

推進會上,韓立明市長代表南京市政府,呂建校長代表南京大學,雙方籤署了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依託共建協議,開啟了創新名城和「雙一流」高校建設雙融合、雙促進的新徵程。協議籤署後,南京大學教授、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愛民發布了南京大學與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聯合創新的重大成果——微界面反應強化技術和eDNA精準生物檢測與生態健康診斷技術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學和南京,名校與名城如何「共生共榮共發展」
    名校與名城「共生共榮共發展」從地方發展的角度,這次合作也可看做是一次「名城」與「名校」的互動。大學匯集了科研成果和人才,對促進地方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提高城市的創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獨特價值。而大學也在尋求將科研結果進行商業化應用,滿足更廣泛的社會需求。最近三年來,南京確立了「創新名城」的發展戰略定位,努力將自身豐富的科教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依靠創新驅動增長的新模式。
  • 南大與南京實質性「聯姻」合作:名城與名校如何賦能發展
    積聚了大量人才和科研成果的知名高校能夠幫助地方政府助力產業和城市的轉型升級,而高校及其教授團隊也在尋求將自己的科研成果面向市場和社會需求,進行商業化和產業化的嘗試。南京與南大合作共建「示範區」事情要回溯到2019年11月6日,南京市政府與南京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共建「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
  • 凝聚共識共動 推動名城名校融合發展 黃喜忠主持召開專題會議
    凝聚共識共動 推動名城名校融合發展 黃喜忠主持召開專題會議 2020-12-11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名校的「理想寄託」、名城的「破題關鍵」,南大與蘇州牽手的背後……
    蘇州,從曾經高教領域的「小透明」到現在「名城名校」融合共進成績矚目,「蘇州高地」如今模樣幾何?這裡有著怎樣的獨特魅力?產學研融合創新下,又將如何開局?  同時,蘇州與各大高校的融合共進也在遍地開花。
  • ...共建賽事名城」2020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暨成都市體育產業大會...
    ▲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成都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成都大運會執委會主席王鳳朝致辭   大會以「蓉聚體育力量 共建賽事名城」為主題,是成都市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精神,進一步推進成都大運會籌備,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 "南南合作",名城名校聯袂共創發展新路!
    高質量引領,探索新時代教育發展之路名城造就名校,名校支撐名城。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點讚這次合作,他說雙方共建是務實之舉、跨越之舉、引領之舉。雙方強強聯合,聚焦&34;這個關鍵詞,建立了一系列合作機制,推動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資源融合,將對全省乃至全國基礎教育質量的提升,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
  • 推動名城名校同頻共振 江蘇省教育廳與南通市政府籤約共建南通大學
    「南通大學有著108年的歷史積澱,有著深厚的教學底蘊和優良的教育資源,此次省市共建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葛道凱希望,通過《江蘇省教育廳、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建南通大學協議》的籤訂,進一步推動南通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不斷提升學校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務江蘇高質量發展大局。
  • 推動名城名校同頻共振 省教育廳與南通市政府籤約共建南通大學
    「南通大學有著108年的歷史積澱,有著深厚的教學底蘊和優良的教育資源,此次省市共建,既擦亮了南通的教育品牌,更能為南通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葛道凱希望,通過《江蘇省教育廳、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建南通大學協議》的籤訂,進一步推動南通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不斷提升學校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務江蘇高質量發展大局。
  • 名校的「理想寄託」、名城的「破題關鍵」,南大與蘇州牽手的背後……|我蘇特稿
    蘇州,從曾經高教領域的「小透明」到現在「名城名校」融合共進成績矚目,「蘇州高地」如今模樣幾何?這裡有著怎樣的獨特魅力?產學研融合創新下,又將如何開局?  同時,蘇州與各大高校的融合共進也在遍地開花。
  • 曲阜師範大學省市共建推進高質量發展
    2020年1月16日,山東省教育廳與濟寧市人民政府籤署共建曲阜師範大學合作備忘錄,翻開了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新篇章。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服務區域產業升級曲阜師範大學全面落實「以本為本、四個回歸」的本科教育宗旨,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特色,緊跟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和山東省重大經濟社會建設需要,聚焦「十強」產業,統籌規劃,強化專業內涵建設;突出辦學特色,動態調整,統籌優勢資源,主動布局一批新工科、新文科等學科專業,激活傳統優勢專業創新潛能,學校專業建設與辦學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 呼之欲出的「名城+名校」大局!
    昨天,蘇州市政府與蘇州大學籤署了深化名城名校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共同推進蘇州大學「雙一流」建設。這也意味著:蘇州「名城+名校」模式呼之欲出!蘇州大學/搜狐丨經濟強市,文化名城丨高等教育拖後腿?蘇州是僅次於深圳的全國第二大移民城市,2018年,蘇州GDP排名高踞全國第七,是TOP10中唯一的一個非省會、非直轄、也非特區的城市。與強悍的經濟實力相比,蘇州的本科高校的數量卻是個位數,顯得有些太薄弱了。
  • 南京與南大聯袂共建「創新示範區」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南京市與南京大學共建金陵系列學校,一大波學校「利好」即將落地;共同培育南京基礎教育領域教育家型管理者和骨幹教師,頂級大咖雲集「揚子江教育智庫」……8月17日上午,南京市與南京大學聯合召開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會議,啟動首批重點事項合作計劃,引發社會各界關注。
  • 再添名校,國科大南京學院正式揭牌!
    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揭牌;南京市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籤署協議,共建南航國際創新港。   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揭牌   2021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揭牌。記者了解到,預計今年上半年,國科大南京學院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在崗研究生導師將達到500人,入住的在讀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總規模將達到1200人。
  • 今天,南京「牽手」三大名校推進這件事
    南報融媒體記者 繆越 攝南京校地融合又結碩果。創新名城建設又有進展。12月8日,「共建重大創新平臺 推動科技自立自強自強」推進會舉行。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和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分別籤署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依託共建協議。創新南京「牽手」三大名校,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這是南京市委市政府聚焦校地合作、深化校地融合、助推校地發展,全面加快創新名城建設的又一務實舉措。
  • 名城滋養名校 名校支撐名城!中國海洋大學迎建校95周年 校友企業家...
    在某種程度上映照了名校與名城的融合。青島「海洋·發展」大會上,特設中國海洋大學科學技術展,展示圍繞「海工裝備」「透明海洋」「藍色糧倉」「藍色藥庫」四大系列,通過實物、模型、多媒體、智能體驗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展示了學校優質成果。涉及50餘項,充滿自主研發、科技創新的味道,無頗成為大會上最吸睛的版塊之一。
  • 南京「牽手」三大名校!
    今天,南京「牽手」三大名校!中心供圖在南京創新名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中,一大批高校積極參與、深度融入,包括組建新型研發機構等一批校地融合項目在南京落地開花,現場發布的一批重大原創科技成果,更是體現了優勢學科、創新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有機統一。而此次與重慶大學共建研究(生)院的合作模式,更是在聯合培養人才、轉化科技成果等方面校地融合創新模式的又一探索實踐。
  • 南京大學與南京市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出席
    會上釋放出的一系列雙方聯學共悟、聯想共謀、聯姻共建、聯合共研、聯手共克、聯培共育、聯用共享、聯網共通,實質性推進名校與名城名城聯手、名校與名校聯姻、高等教育不凡使命與基礎教育不變追求聯動的嶄新機制和重磅消息引發熱切關注。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出席。
  • 2020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暨成都市體育產業大會召開
    11月26日,2020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暨成都市體育產業大會在成都召開。大會以「蓉聚世界力量 共建賽事名城」為主題,是成都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精神,進一步推進成都大運會籌備,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生動實踐和具體行動。
  • 南京與南大共建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教育部希望做「四個示範」
    ,△推進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建立中小學研學基地,△探索資優學生培養新模式,△加強基礎教育骨幹師資培訓,△共建揚子江教育智庫,△培育教育家型中小學校長。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他說,近年來,南京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增長方式,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來抓,教育現代化水平連續4年位居全省第一,創新名城建設之路、校地融合發展之路、教育現代化強市之路越走越寬。
  • 南京浦口與重慶大學合作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百校對接計劃」是南京實施「兩落地一融合」工程、深化創新名城建設的最新舉措,與已經實施的「生根出訪計劃」互為補充,分三年序時推進,聚焦國內重點高校和大院大所。通過指派科技人才專員,以「創新大使」的身份被派遣至重點高校院所任職,架起「府校對接」橋梁,推動校地雙方共謀創新,產學研緊密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新型研發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