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引爆一人經濟 覓跑 原宿漂浮 樹德生活館等品牌成主流

2020-12-18 贏商網

  如今的主流消費,除了中產階級,就是兒童親子。其實,還有另一種客群也代表著其他消費趨勢?據相關機構最新數據統計,目前我國單身成年人已經超過2億,其中未婚的達1.4億人。

  「空巢青年」成為隱形消費熱點。何為空巢青年?在大城市打拼,具有獨居生活的年輕人,他們缺乏感情寄託和安全感。

  隨著這類人群數量的日益增加,很多品牌也無形中針對空巢青年設計產品和服務,憑藉粘稠度高、復購率大的優勢,榮升購物中心新寵兒。

  2億人群的市場,我們能做很多事… …

   

  空巢青年之「獨自放空」  有一種王牌產品叫「睡覺」

  獨自放空,聽起來有些虛無縹緲,實際上很多單身人士成為了這一類體驗的鐵桿粉絲。

  有這樣一個品牌。店內不賣,也不賣服務,只有預約才能體驗,如今已經預約到年底,顧客進店時,沒有燈光,也沒有聲音,裝潢既不萌,也不豪華,卻成為消費者的拍照聖地。

  這家店叫「原宿漂浮」

  2014年首次進駐上海,並選址在商業街和購物中心,其定位在白領、單身人群、商務人士的「地球上的失重體驗」。

  整個店面以海藍色為主,由漂浮館、洗浴區、準備區組成。面積在300㎡左右,人均客單價在200~300元左右。

  有人說,這裡體驗就是「睡覺」,這是其最大競爭點,也是消費者為之而來的王牌產品。

  每個顧客進入店內都有獨自的私人區域,區域中各配備一個設備來體驗漂浮,而這也並非是我們市面上所見的普通漂浮。

  據品牌相關人介紹,一個項目的體驗時間為1個小時,這相當於8小時的睡眠。

  在漂浮過程中,顧客平躺在很淺的瀉鹽溶液裡,設備則會將水和空氣加熱至人的表皮體感溫度,讓空氣和水與人融為一體。

  由於與體溫相同的鹽水會將整個人撐起來,所以體驗者甚至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在變動。

  單從「原宿漂浮」這樣的品牌,便能詮釋「空巢青年」的體驗需求。據了解,「原宿漂浮」從開業至今,激發了大量單身人士、白領、閨蜜的消費點,同時也抓住了這群人的痛點。比如,給自己放空和減壓的時間。

  空巢青年之「一人經濟」  有一種體驗叫「越小越好」

  顧名思義,「一人經濟」代表的是一個人所產生的消費和體驗。而2億個單身青年,就能產生2億元的機會點。

  從迷你KTV到迷你健身房,改變的不僅僅是消費者幾十年的體驗習慣,同時還改變了消費群體。

  比如,一個健身房從可容納幾百人的面積,變成了如今只容納一人;一個KTV從最初一個房間能容納幾十人,變成了如今只有兩個人唱歌的小亭子;一個餐廳從跟一大堆朋友一起吃飯,變成了當今只為一個人提供用餐區域……

  這些體驗,除了改變消費者體驗和行業趨勢以外,似乎也印證了一群客群的崛起:空巢青年。

  這群人喜歡獨自一人生活,嚮往自由,不喜歡被約束或是被人打擾。而這種一人式的體驗,正符合這一群體的需求。

  在這其中,超級猩猩、樂刻、唱吧是「迷你」門店和體驗的代表,隨著客群需求的不斷提高,比超級猩猩更「迷你」的品牌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比如,覓跑。

  覓跑,成立於2017年6月1日,創立不久便獲得了1500萬元天使融資,公司估值過億。

  覓跑將自己稱之為自助健身倉,面積只有4~6㎡,可容納1~2人,自助門禁按時付費,運動器械以跑步機為主並分為動感單車、橢圓機等主題倉。

  希望建立以小區和購物中心「5分鐘步行圈」為主要覆蓋的健身倉。除了覓跑,還有鈄吧等品牌,也專注於這樣的市場領域。

  雖然像「覓跑」這樣的品牌定位的是所有有健身需求的客群,但這種1~2人式的空間容納和健身體驗,無形中更適合單身人群的生活習慣。

  空巢青年之「文藝消費換自信」  有一種服務叫「販賣情感」

  販賣情感,聽起來有點不靠譜,但你卻能在購物中心裡看到這樣的品類。

  比如,各種類型的生活館、DIY手工、自助繪畫、書店、萌物等。這些品類通過產品設計的情感,讓空巢青年產生共鳴,進而忘記他們在生活中的「孤獨」和「寂寞」,最終增加了消費點。

  下面看幾個例子:

  - 樹德生活館 -

  樹德生活館打破了以往生活館的調性,推出24小時全天候經營,以「為整座城市點亮一盞燈」的情感點,跟單身這部分客群的情感產生共鳴。

  目前,在上海、深圳、廣州等地的購物中心開店,客單價100元~200元,以廣州門店為例,其開店首日營業額達6萬。

  店內配備家居原創設計產品(包括日常減壓的小玩具)、小型沙龍電影院、設計展、書店、DIY手工木匠、插花等區域,以及24小時膠囊賓館。

  樹德生活館負責人告訴我們:「24小時開放的寓意在於,如果你失戀了,或者無處可去的時候,我們這裡可以為你點開一盞燈。」

  - Painting Tower -

  Painting Tower是一個以DIY油畫為主打的文創品牌,目前,在北京、成都、重慶共有7家店。同時,今年正在籌備在美國洛杉磯蒙特婁公園的海外店。

  門店面積在120~300㎡不等,客單價100~230元,最高一天真正在店內消費體驗的人次達到150人,節假日翻臺3次。

  其客群定位在18~40歲的女性。而這些女性大部分是單身人群,這些人到店內消費,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尋找自信感和成就感,進而與品牌產生共鳴,成為復購率最高的客戶人群之一。

  除了以上舉例的生活館、DIY,書店也通過融合眾多品類和業態,用不一樣的情調,吸引了大量的單身人群,同時也成為了他們度過孤獨時刻的好去處。

  - 完 -

  有人說,「空巢青年」影響著整個城市的建造和經濟的變革。這似乎有些道理,2億體量的單身人士,所激發的消費點要比2億大得多。

  除了上文提到的三種類別以外,單身消費還可以有外賣、單身公寓、寵物文化等,消費場景也可以是獨食、獨住、獨樂,所對應的消費模式有單人KTV、單人餐廳座位、迷你健身房以及精緻的生活館和個性化的體驗產品。

  看到這裡,似乎可以這樣說,雖然中產階級是時下消費主流,但在中產階級的消費群體中,也有大量的「空巢青年」正在分離出來,走向實體商業的消費浪潮。

相關焦點

  • 昆明空巢青年新去處 體驗感官抽離之旅的原宿漂浮終於來了
    隨著在昆明這個大城市打拼,過著獨居生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空巢青年消費成為除中產階級、兒童親子外的又一消費趨勢。順應此潮流,很多品牌也針對空巢青年設計產品和服務,憑藉粘稠度高、復購率大的優勢,成為購物中心新寵兒,其中別出心裁極具創意的新興業態也受到了昆明空巢青年的追捧。
  • 5800萬空巢青年供養「孤獨經濟」,孤獨怎麼就成了生意?
    「一人食」經濟的背後,誰在盤算你的孤獨據數據統計,隨著新一代90、00後的長大,中國的「空巢青年」人數已超5800萬,甚至有機構預測,到2021年,這個人群的數量將上升到9200萬。「空巢青年」的經濟市場在不斷擴大,嗅到商機的餐飲人迎著這股東風,瞄準市場前景,紛紛加碼布局「一人食」的餐飲經濟模式。在業內看來,一人食經濟無疑存在巨大市場空間,從餐飲門店設置、外賣市場規模就可以明顯體現出來。精緻的小隔間內,擺放一碗一筷一碟一勺,這是時下興起的「一人食」餐廳最常見的布局。
  • 工坊藤蔓鮮花,原木咖啡書吧,深藏TIT創意園的樹德生活館
    TIT創意園這個老廠房,原是廣州紡織廠的舊址,藤蔓慵懶地生長,想要把原本磚紅色的廠房,都粉飾成嫩綠。這裡除了是微信總部,國內首家24小時創意生活用品複合體驗店樹德生活館也在這裡。它除了是一家售賣原創設計品牌的獨家旗艦店,還是書店、咖啡店,還是旅館、平常還偶爾會開講座。人有「斜槓青年」,樹德便絕對稱得上「斜槓店鋪」。#賦予生活品質,讓生活高於生活 · 原創設計會尖叫的原木豬和小蘑菇,復古相機形狀的萬花筒,這些童趣讓小朋友們愛不釋手。
  • 空巢青年
    也有人認為,從「空巢老人」一詞並不能必然演化出「空巢青年」一詞……但是,畢竟「空巢青年」這一概念觸動了人類社會組織形式的本質,因此也成了當下社會各界關注的「社會問題」。那麼,如何全面而理性地看待「空巢青年」?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空巢青年」並不是負面的社會現象,而是值得深入了解的社會群體。
  • 空巢青年:當空巢成為他們的選擇
    這次陷入「空巢」的人群,是這個社會正在不斷壯大的,成為社會支柱的在大城市奮鬥的青年人。目前,超過5800萬人在中國過著「一個人的生活」,其中,獨居青年(20~39歲)已達到2000萬。相對於之前的空巢群體而言,他們大多是主動選擇了空巢。目前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小天就是空巢青年之一。研究生畢業兩年,她已經獨自在遠離家鄉的帝都飄了兩年。
  • 服裝跨界家具和餐飲,廣州舊廠房「長出」時尚慢生活館
    10月27日,JAKET蘇荷生活館在廣州蘇荷獨立藝術園區開業,以「給生活的提案」為主題,提供多元化生活體驗。時間回到一個月前,落戶在海珠區樹德之光創意園的樹德生活館正式對外開放。近些年來,複合型業態的趨勢成上升勢態,如今,複合店的身影更是出現在一些舊廠房改建而成的創意園中,吸引不少文藝青年打卡光顧。
  • 掃盲丨別把你看不懂的原宿風,當成是非主流
    說到原宿風,有些人會將其與「非主流」聯繫在一起。不得不說,原宿風是日本潮流的一大浪潮,這種又是一番「看不懂的時尚」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歸根結底當然離不開 原宿二字。>(起源於92年的日本街頭潮流文化的著名品牌,原名為Neighborhood NYC )等眾多蜚聲國際的日本服裝品牌。
  • 「空巢青年」的獨飲文化,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
    應該大多數人對「空巢青年」並不陌生,伴隨著7700萬+的數字,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群體的標籤,而正在演化為一種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獨生活、一人經濟、悅己消費等已成為當下熱詞,而不知什麼時候,「獨飲」也成為了一種流行,甚至是一種文化。一人的微醺快樂,是一人以上無法體會的。
  • 獨居青年超7700萬,「空巢生活」究竟是孤獨還是自由?
    數據來源:《「空巢青年」心態特點與生存發展狀況調查報告》另據貝殼找房聯合珍愛網發布的《90後獨居人群網絡調查報告》顯示,當下90後獨居幸福感超過孤獨感,且女性比男性更享受獨居狀態,超七成90後認為未來獨居將成趨勢,甚至有超六成的90後有意向「購房獨居」。
  • 空巢青年的單身廚房 小熊電熱鍋實力滿分
    原標題:空巢青年的單身廚房小熊電熱鍋實力滿分「空巢青年」現在不僅僅是熱詞,更是一種現象。數千萬在異鄉漂泊的空巢青年們,每天沉浸在「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的孤獨感中,還要面對都市生活的種種惡意——叫外賣總是達不到起送條件,外出吃飯離開一下餐盤就被收走!
  • 國美引爆鐘樓商圈 新東方生活館出底價
    西安國美新東方生活館也迎來了周年慶典。記者在走訪中發現, 4月12日-14日,新東方生活館周年慶典底價出沒、特惠三天!為了感恩回饋廣大消費者對新東方生活館的支持,國美特推出「店慶優惠100倍增值」、「套購超值惠」等大量促銷活動。同時,西華門生活館、唐城生活館、北大街生活館助陣喝彩,引爆鐘樓商圈!
  • 中國式寂寞:2千萬"空巢青年"獨居靠購物精神慰藉
    調查顯示,空巢青年比普通青年感覺更孤獨,但是也有人認為,他們比普通人自由。另外,一份報告顯示,"空巢青年"除工作外,生活中更多的是在出租房裡上網、玩手機和一個人吃飯。他們更願意在美食、服飾、數碼產品等方面上花錢,追求高品質。21%的"空巢青年"有"月光"現象或輕度負債。看完這些,是不是恍然大悟找到了同類,而更恍然大悟的終於找到了自己「剁手」的根源所在。
  • 當代空巢青年的100種死法|空巢|青年|單身|社會|獨居|-健康界
    一人獨居,兩眼惺忪,三餐外賣,四季淘寶,五穀不分。這便是部分「空巢青年」的真實寫照。「空巢青年」(empty-nest youths)這個詞是由「空巢老人」演變而來,指的是生活在大城市,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且獨自租房的的年輕人。
  • 為「空巢青年」澆灌些慎獨情懷
    除了備受關注的「空巢老人」之外,「空巢青年」一詞近年也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與「空巢老人」的被動獨居不同,「空巢青年」大多指是主動選擇獨居並且單身的年輕人——他們遠離家鄉,在大城市中打拼,還大都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有專家指出,「空巢青年」的產生其實和社會經濟發展有關。(1月21日《澎湃新聞》)  「空巢」作為一個形容人生存狀態的修飾定語,過去往往用在形容老年人身上。例如,形容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年人形單影孤狀態時,我們稱其為空巢老人。
  • 中國「空巢青年」超5000萬:90後佔六成 男性是女性兩倍
    水果只敢買3、4個,快遞只能寄到單位,下班只能面對空蕩蕩的房間,這大概是人們對「空巢青年」最直觀的印象。 近期,因央廣網等中央媒體的持續報導,「空巢青年」又再次引發了社會的關注。 「空巢青年」是指在異地生活工作、年齡介於20到39歲的,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在城市中遊走的青年。
  • 種草| 我是空巢青年,我用這10樣迷你家電愛自己
    作為一個空巢青年,今天我要為我們族群說幾句話:我們空巢青年可以說很苦了,同樣價錢買來的家用電器,只能自己使,浪費!市面上最容易買到的那些大容量大體積的家電,我們也根本用不上!而且,房子已經這麼小了,我們真的不需要多餘的家電來佔據生存空間了!——所以,到底有沒有適合一個人用的家電給我們空巢青年們使用呢!?
  • 你與好生活你缺一個生活館
    熱鬧的集市,在秋風中擺起比起集市的熱鬧,樹德生活館顯得更為安靜。你會看到一座爬滿藤蘿的玻璃房子,在綠樹的掩映中出現在面前。從建築設計外觀上來看我們就能感受到樹德「取用有度」的生活哲學。摒棄繁雜的物慾,生活館以最簡單的設計,最純樸的色調展現給觀眾。
  • 空巢青年:「空巢」是自嘲也是無奈,晚上九十點鐘最孤獨
    「空巢青年」與「蟻族」「蝸居」等名詞的出現一樣,伴隨著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和人口遷移而生,是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現象。其中,忍受寂寞是「空巢青年」難以言說的艱辛,居住條件差和缺乏情感寄託是他們面臨的主要困境。此外,大城市的人才流動性強,落戶和買房的難度大,搬家、跳槽頻繁,也讓這些年輕人難以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 被稱為日本「非主流」的原宿風,又美又颯,lo娘穿上後美翻了!
    當時,很多年的青少年到二十幾歲的少男少女喜歡把頭髮染成各種顏色,衣著也充滿哥德式等元素,都被稱為「非主流」,意為不同於主流的小眾文化。而「非主流」其實不僅僅存在於我們的花藝家,在日本還有一種叫「非主流」的原宿風!。原宿起源於東京的原宿區,這裡很繁華,就像北京的太古裡一樣。匯聚了全球各大品牌,可以說是日本時尚文化最好的展示窗口。
  • 剩男剩女、空巢青年,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
    空巢青年空巢青年,又稱獨居青年,指的是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且獨自居住生活的的年輕人。另外大多數獨居青年喜歡養一些花草植物。 空巢青年往往遠離故鄉、親人,獨居生活,缺乏感情寄託,缺少家庭生活,居住條件差,獨自在城市奮鬥打拼,而大城市的繁華和生存壓力讓他們顯得更加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