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關注很久的插畫師出了新文創
沒兩天就出現在九眼橋旁的獨立書店
剛走出一間設計考究的網紅店
就在路口偶遇COCO小姐的遊戲廳
……
你發現 成都越來越可愛了
這是一種新鮮時髦、充滿創造力的可愛
大概
是因為成都出現了一群這樣的年輕人
他們聰明、時髦、專業、還好看
取得的成績讓人驚訝
如果你想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有多棒
就跟隨我們這個「了不起的」系列吧
今天的他們也許還只是「小有名氣」
但未來的他們說不定就會很「了不起」
了不起的 |BLAST STORE
泡桐樹小學門口,剛買完菜拎著鱔魚和大蔥的老大爺接孫女放學。孫女拉著爺爺往內走了100米,停在泡桐樹街的小角落。
大爺:「來這兒幹哈子,這是搞啥子的嘛。」
女孩指著這家店:「爺爺,這裡是賣衣裳的。」
大爺:「哦賣衣服的嗦。那我要進切看一哈。」
大爺把血古淋當的鱔魚一掛,蔥一放,牽著孫女徑直往裡邊走。順手拿起一件背後印著龍的短袖,問到:
「這個龍是在吸水的還是吐水哦?」
「吸水。」
「那好,我買了嘛,明天正好要切打麻將。」
大爺很瀟灑,結完帳,鱔魚一拿,蔥一提,和孫女轉身離開。
大爺買衣服的地兒叫做BLAST STORE,是「眾妙之門」首家showroom。剛剛回答爺爺「龍吸水」的人則是眾妙之門的品牌主理人田雨。
這是個從外觀你無法判斷內部的空間,理髮店?練功房?還是密室逃脫?怎麼猜都有道理。畢竟這玩意兒壓根沒門——的確沒門兒,只有鏡子、滿地火山石,以及看老闆心情隨時便換的裝置。
這次我去的時候,是一個孤零零的塗鴉沙發。
鏡子裡,隱約瞧見扇玻璃門,推開進入,才可以稍微確定,是個賣衣服的地兒了。
藍的、黑的、白的、紅的,簡單的幾件短袖短褲懸在天上,掛在架子上,其中還點綴著些植物,讓這個以藍色為主的空間,不太單調。
再往裡,有個小房間,像個別致的書房。牆面有些斑駁,一部分是刷好的白漆,一部分裸著,也不違和;牆上掛的是,由大到小的幾個藍色地圖;中間是一張由四個四行車輪兒拼成的玻璃桌子;書架上零星擺著幾本雜誌,還有一大瓶留了小半的黑牌威士忌。
主理人田雨說,整個空間最後出來的結果跟當初設計圖紙的相似度只有10%,裝修過程有點荒謬,施工的工人都不知道第二天到底要幹嘛,來了再說,敲了再整,整了再敲,「在這個空間裡的每一處細節都是偶然且無法復刻的,反正是我眼中的真實。」
空間裡面主要的承載的還是衣服,畢竟眾妙之門是一個時裝品牌。介於遙不可及的high fashion和屌炸天的streetwear之間,一個詞形容眾妙之門:簡單,再加個詞:實穿。
大榜在去年萬聖節就試穿過他們的衣服,連彭主任和米真穿上之後都捨不得脫下,《菜市男孩的第一個夜晚,夜店女孩的第一個清晨》
眾妙之門的衣服很舒服,不張揚、不刻意。無意間路過的高中生特意帶著爸媽來買、賣完菜接孫女放學的大爺能穿、彭主任喜歡、男團女團愛、網紅也來打卡。
眾妙之門的萌芽到實現,絕不是主理人田雨的靈光一現,是潛伏多年孕育而出的一種必然。
田雨在攀枝花長大,他的家族,從曾祖父開始就在沿海做面料生意,從小耳濡目染,聽著遠方的故事,手邊摸著的是上好的料子。
念初中時,生活在美國、上海等大城市的親戚老給田雨寄衣服,加上父母總出差稍些洋玩意兒回來,田雨在穿這塊兒就沒將就過,內褲是champion,牛仔褲是Levi's,洋盤慘了。
父母看不下去,覺得這小孩瞎講究只求牌子,馬上把田雨轉去一所只能穿校服的學校。嘿,巧了,熱愛籃球的田雨就此開始搗鼓球鞋。一到假期,瘋狂逛街買衣服買鞋。
那時候的籃球少年們都愛看《灌籃》,田雨也愛看,但是人家順著看,田雨倒著看,從最後幾頁NBA球星的穿衣搭配,單品推薦看起走。
高中時,他會把自己的發呆亂想的點子一一實現,拿兩件顏色不一樣的T恤找個裁縫店拼接一起,再請同桌洋洋灑灑再寫上四字:桀驁不馴。
2009年,田雨戴著藍色美瞳、頂著一頭紅髮坐在大學教室裡聽課;當年剛剛開始玩古著的他淘了一件碩大的MA-1夾克, 被媽媽說是死人身上拔下來的衣服;還曾經因為美籤被拒,一不服氣託美國的親戚一次性把4年的衣服買齊了——當然那麼多衣服也穿不完,後面田雨乾脆在寢室裡直接賣起衣服來,莫名其妙就代購了一把。
他還養過「牛」,用寢室裡大家衝涼的大水桶拿來把一條Levi's的原漿牛仔褲進行脫漿處理;也玩過死飛,喜歡收集日本雜誌,對日本潮流了解得比誰都清楚......
總之,人家玩的他都玩過。
田雨的一位室友這樣描述他:「看上去是個混子,實際上,對感興趣的事情都會拼盡全力。」 用田雨自己的話則是:「我這個人有點日怪。」
畢業後,田雨去了地鐵傳媒。工作的前幾年裡,幾乎所有收入都用在了穿上面,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穿衣風格。田雨老婆說:「第一次看到他,覺得他好講究,雖然看不懂穿得什麼牌子,但是乾淨又舒服,就留了個聯繫方式。」哈哈哈哈哈,一留就沒跑脫。
在媒體行業工作幾年,最大的收穫是讓田雨養成了一種「媒體思維」,從媒體角度思考問題,客觀平和,考慮受眾和市場。
也不是沒走過彎路,多得很。2015年,當傳統媒體逐漸向新媒體轉型時期,他也搞過其他玩意兒,開過VR體驗館,天天人滿為患。「但是我搞錯了商業模式,看似天天進帳多,到最後還是虧了。」
做品牌設計衣服這件事情,從來都在他腦海裡打轉兒,跟家裡人溝通過幾次都無果,做了好幾十年面料生意的家族怎麼看得慣他想要做的。
直到2018年過年,再次返家與爸媽細談了一番,兩位鬆了口氣,這事兒終於定了。
田雨轉身回成都立馬辭職,眾妙之門,由此開啟。
非科班出身的田雨,有自己獨成體系的「笨方法」,創業前期,一個人在家,把所有自己穿著舒服,版型覺著ok的T恤放在巨大的牛皮紙上臨摹,統計每一件的尺寸,再交給版師。
第一批樣衣出來,只成功了一件,但是他一點不慌。
他去日本尋布,慢慢意識到,一件衣服最重要的是帶給人認同感。如同眾妙之門的slogan:集宇宙萬物奧秘之處,聚大千世界美好之門徒。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田雨做衣服的初衷也是如此:「想讓每個人都能從衣服中找到自己的份額,滿足自己的標準,不只是特定的場合才能穿,而是任何時候都可以。」田雨說這話的時候,很穩很自信。
去年八月,眾妙之門第一批成衣完美出爐,不多,一共十件短袖;十月份他們開了一個不聲張的發布會;十二月參加了一次「理享生活節」,其他沒啥了。
田雨沒著急,慢條斯理地,想著能賣多少算多少,但單單只憑著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每一次做出來的衣服,都賣光了,供不應求。這個時候,他心中篤定:要開實體店。
泡桐樹一號的眾妙之門BLAST STORE,就來了。
回到故事開頭的泡桐樹一號,為什麼選在這裡開店,田雨又開始「日怪」——「我就是喜歡,必須開在這截。」
無論「魚骨狀」街道排列的少城片區,還是一直以來魔幻氣息濃厚的泡桐樹街,以及這條街帶給田雨的一種像是在巴塞隆納、在東京、在上海法租界的熟悉感,都讓田雨對這裡著迷,那店就得開在這裡。
現在第一家有點名堂的店開了,慢慢的,說不定就帶動整個街區了。
以後田雨還想開眾妙之門的第二家店,打算開在香港、東京、首爾的亞洲區域,要是再考慮遠點,那就是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
離開眾妙之門的時候,我又特意在門口的鏡子前面晃悠了好幾圈,一邊想著田雨說的「就像是踏著櫥窗」,一邊從頭到腳地好好打量了一番自己。
圖片來自眾妙之門
B:有沒有洋氣一點的英文名?
Z:沒有,不過每一季會有英文的系列名稱。
B: 發現和大榜是同款藍之後,心情幾何?
Z:會心一笑。
B:用50字說出你家logo的設計靈感
Z:可能用不到50個字,按照我自己的喜好對眾妙之門四個漢字進行變形,同時強調出眾的元素
B: 能不能多做點新款?
Z:這個確實不能圖快,每一件新品都要反覆推敲,只有在自己內心達到滿分後才能推出。
B: 你喜歡大榜的什麼?為啥拖到現在才找到我們?
Z: 真實,好耍。相愛需要時間。
B:報大榜名字,打折嗎?
Z: 看情況吧。
B:同時也賣茶是想著好玩還是跟風?到底哪個是正業?
Z: 本以為賣茶可以戒掉咖啡,最後還是捨棄不掉咖啡。當然正業是衣服。
B: 做的衣服都自留嗎?
Z: 必須自留。
B: 願意在8月斷片之前,自動發送10張醉酒照片和5段醉酒視頻給大榜作展嗎?
Z:斷片當天才可以喝醉。
1.眾妙之門上了一些新品,大榜提前試了,好看。
2.眾妙之門霸氣地為大榜準備了五份小禮物,分別是:三件主理人最愛的T恤,以及兩條短褲。
T恤留個懸念給大家,但既然是主理人的最愛,大榜覺得一定很酷。
而短褲則是上面弟弟幫大家試過的時尚性與適用性皆備的本季新品:防水沙灘褲,一條黑色、一條藍色。
在文末留言「你為了『穿』做過哪些瘋狂的事」,大榜將根據瘋狂程度送禮物哦!
3.眾妙之門和大榜正在醞釀一件大事兒,繼續賣個關子,不慌告訴大家。
往期回顧
元太設計| 嘿,介紹一堆三頭六臂的年輕人給你認識
有點時髦| 嗯,他們,有點時髦
ZIPART| 成都有群人,就愛拍一動不動的東西
徐悟空| 啊,這個悟空,喜歡喜歡喜歡
PH7 | 那些去過音樂節的年輕人,都被他們攝取過靈魂
大風漫畫| 來,認識一下這個畫娃娃兒的。
Icy | 哇,想和這個酷女孩一起去南美
一門社丨四個女孩和一堆機器
奎恩丨他們為了拍照,在市中心的屋頂造了一堆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