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轉涼,不知覺慢慢進入到秋天,俗話說「春捂秋凍」,那麼,寶寶該如何正確「秋凍」,平安健康的度過秋季疾病高發期呢?
「春捂秋凍」真的合適寶寶嗎?
老一輩人一直堅持「春捂秋凍」,夏秋交替不能太早地增加衣服,讓孩子適當地凍一下,可以提高體質,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不是每個人都能秋凍!哪些寶寶不適合秋凍呢?
1.6個月以下的寶寶不適宜。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對外界的氣 溫變化比較敏感,自身的體溫調節能力比較差,不適宜秋凍,應該以保暖為主。
2. 體質虛弱的寶寶不適宜。平時體質較弱、晚上愛出汗、胃口不好,以及抵抗力差、經常生病的寶寶不適宜秋凍,涼氣更容易乘虛而入,更易生病。應該以保暖為主。
3. 生病中的寶寶不適宜。應該做好防寒保暖,保證寶寶儘快恢復健康。
4. 過敏體質的寶寶不適宜。對於過敏體質的寶寶來說,父母應及時添加衣物,避免接觸過敏原。
5. 患有哮喘的寶寶不適宜。
秋凍也要掌握方法,否則只會是鍛鍊不成,反染病。
01、掌握氣溫防突變。秋凍一定要注意氣溫突變,適時地給孩子增減衣服,做好保暖措施。
02、各個指標都要注意。時間:一般是從立秋到立冬的三個月。過了立冬之後一定要添加衣物,此時的溫度基本上是非常低了。溫差:室內外溫差、晝夜溫差,只要超過8℃,就要注意給孩子添加衣物,避免受涼。表現:如果孩子有面色潮紅、汗多等症狀,那麼就表示他很熱,需要減少衣物;如果手腳發涼、流鼻涕、打寒戰等,就要及時添加衣服。
03、意年齡有別。剛出生的寶寶可以穿件單衣裹個薄被,溫度低於20℃要額外添加衣物;2-3歲的寶寶可以選擇純棉貼身線衣褲,便於排汗,;3歲以上的不能過早穿厚衣服,並且要多出門運動,增強體質。
寶寶秋凍穿衣有講究
1. 頭涼:寶寶身體散熱,1/3都是從頭部散熱的,如果把頭部捂得太過嚴實,是不利於熱量的散發。尤其當孩子發燒時,千萬不要捂住頭部。
2. 肚暖:寶寶不能受涼,事實上肚子、手腳以及背部依舊要保證溫度。因為肚子受涼就可能導致腹瀉、食欲不振等情況;而手腳冷就達不到鍛鍊耐寒能力的目的;背部保暖則是為了預防疾病,減少感冒機率。
3. 手暖:給孩子增衣或者脫衣時,一定要摸摸孩子的手心,倘若溫熱無汗,說明穿衣合適。
4. 足暖:腳部皮膚神經末梢豐富,也最為敏感,只有保證孩子腳部溫暖,才能讓他的身體能承受得住外界氣候變化,因此一定要給寶寶穿襪子哦!
在天氣轉涼時,正確選擇戶外活動的時間,如10:00-15:00之間,此期間,氣溫 相對平穩,溫差不是很大,是帶寶寶進行戶外活動的最佳時間。如果早晚出門,最好根 據當時的環境溫度,適當給寶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幫助寶寶順利健康的度過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