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靠譜嗎?入秋要不要加衣服看這一點,寶寶舒服少生病

2020-10-04 健康之路官方

一場秋雨一場涼,入秋後晝夜溫差變大,全家又開始了要不要給寶寶加衣服的爭論:

「啊呀!怎麼就穿這麼點衣服,你怎麼不給孩子裹個外套!」

「小手這麼涼,肯定是衣服穿少了!」

春捂秋凍,不用急著加衣服!」

手腳發涼就是穿得太少嗎?孩子真的適合「秋凍」嗎?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寶寶秋季穿衣的正確打開方式!

孩子適合「秋凍」嗎?

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有一定道理的,初秋讓孩子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鍊,有助於提高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增強免疫力。

不過「秋凍」並不適合每個孩子。

對於6個月以上,稍微活動就容易出汗,身體棒棒的寶寶,可以不急著加厚衣服,穿多出了汗,再吹風反而更容易生病。

如果寶寶不滿6個月,或是體弱、有慢性疾病,如鼻炎等,就不適合寒冷刺激。

有媽媽會問:「秋凍」就是讓孩子一直「凍著」嗎?

當然不是啦!

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還未發育完善,既不抗凍也不耐熱,穿少了會受涼,穿多了可能引起皮膚疾病等問題,甚至有蒙被症候群的風險。

「秋凍」真正的意思是,這個季節媽媽們要學會給孩子適當增減衣物。

怎麼看寶寶是不是該加衣服了?

判斷寶寶冷熱,很多人習慣摸摸手心腳心,涼了就加衣服。

這個方法並不準確。

孩子的心臟比較小,心臟力量弱,毛細血管不充盈,血液無法達到四肢末梢中,手腳溫度自然會比肚子低。可能寶寶已經被厚衣服捂得一身汗了,手心還是涼涼的,所以不能用來判斷寶寶冷熱。

>>>準確判斷寶寶冷熱,摸這裡:後頸

●如果後脖頸是乾爽暖和的,說明穿衣厚度正合適;

●如果後脖頸有點冰涼,說明需要加衣服啦;

●如果後脖頸黏糊糊,還有汗,說明衣服穿太多了。

PS:把不準的媽媽,還可記住0~6個月比大人多一件,6個月以後可以參考大人穿衣厚度,3歲之後寶寶一般可以表達自己是冷是熱啦!

秋天給寶寶穿衣,記住這幾點

1、出門穿搭法則:洋蔥式穿法

洋蔥式穿法,就是衣服像洋蔥一樣一層層疊加,單件衣服不用太厚,多穿幾件,這樣能方便媽媽根據晝夜氣溫及時增減衣物。

►最裡層:穿上透氣舒適的衣服打底,如背心、T恤等;

►中間層:穿具有一定保暖效果衣物,如襯衫、針織衫等;

►最外層:穿具有一定防風效果的外套:如衛衣、風衣等;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城市氣溫,來給娃準備衣服,可以參考:

➤氣溫23-27℃:

長袖T恤+薄長褲;

短袖+薄長褲+薄外套;

➤氣溫15-20℃時:

襯衫+針織馬甲+長褲+外套(根據情況增減)

薄秋衣+薄毛衣+長褲+外套(根據情況增減)

➤氣溫10-15℃時:

薄秋衣+毛衣+長褲+外套;

薄秋衣+襯衫+馬甲+長褲+外套;

2、局部保暖要做好

寶寶的背部和腹部保暖要做好。

背部直接可以用來判斷寶寶穿衣夠不夠,所以保證背部暖和舒適很重要。

腹部保暖要做好,可以避免小肚子受寒刺激,腸胃出現一些不適的情況,如腹瀉、腹痛等。

3、出汗後先擦汗再脫衣

寶寶天生活潑好動,經常玩一圈回來就是一身汗,這時候要注意先幫孩子擦汗再脫衣服

這樣能避免寶寶身上黏糊糊不舒服,以及直接脫衣受涼刺激引起不適。

說了這麼多,接下來天氣該怎麼給娃穿衣服,大家應該心裡有數了!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健康康,舒服過秋~

相關焦點

  • 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靠譜嗎?寶媽們要了解清楚
    那麼,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到底靠譜嗎?寶媽們要了解清楚。所以,「春捂秋凍」看似很靠譜,可以有助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但其實,「春捂」主要依據是天暖和了,春天再捂一捂,慢慢減衣服,這樣不會突然生病。但是,不看溫度而一味「春捂」,會導致孩子出汗過多,到時候再脫衣服反而更容易感冒。而「秋凍」,天冷了穿的少一點,是希望身體的體溫調節系統會讓身體慢慢適應隨著季節而下降的溫度,這樣會讓人感覺舒服一點。
  • 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靠譜嗎?
    #那麼,入秋後給孩子的添衣指南,「春捂秋凍」到底靠譜嗎?俗話說「春捂秋凍」,但爸爸媽媽們一定要了解清楚這個到底靠不靠譜。「春捂秋凍」真的是個靠譜的穿衣指南嗎?不能光看「春捂秋凍」,要學會科學育兒從實際情況判斷孩子的冷熱。
  • 「春捂秋凍」不靠譜,入秋給娃穿衣記住三原則,寶寶舒適不愛生病
    換季給娃穿衣服這件事,一直都是一個不小的學問。尤其是馬上臨近十一,現在的天氣就跟寶媽的脾氣一樣,真是陰晴不定啊。有人認為春捂秋凍,到了秋天就應該穿的相對少一點,也有人認為小孩子身體弱愛著涼,不論是什麼季節,都應該穿的多一點。
  • 入秋給娃添衣有技巧,春捂秋凍不靠譜,「兩暖一涼」原則要牢記
    穿多了吧,孩子在戶外跑一身汗再回到室內,冷熱交替就容易著涼;可現在不僅晝夜溫差大,而且風也很大,穿少了小風一吹,更是容易生病,弄得家長不知道如何是好。別鬧了喬喬的寶寶已經三歲了,這三年每到這個時候她都特別地鬱悶,因為這個時候正是季節交替轉冷的時候,一不小心孩子就可能感冒的。婆婆一直和她說「春捂秋凍」,小孩子這個時候凍一凍就好了,不要穿的太暖和,但是事實證明這招根本就不好使,孩子已經吃過好幾回虧了。
  • 入秋怎麼給娃添衣?「春捂秋凍」靠譜嗎?要注意娃的「兩暖一涼」
    ,給娃穿衣很有學問,「捂汗」和「春捂秋凍」都不靠譜。其實關於老人們常說的「春捂秋凍」,咋聽起來確實有道理,但實際上作用十分有限,也不可能達到提高身體免疫力的作用。「秋凍」的根本原理在於,天冷了少穿一些,體溫調節系統會讓身體慢慢的適應已經下降了的溫度,會讓人在寒冷的天氣裡感受更舒服一些,僅此而已。
  • 「春捂秋凍」可行嗎?注意「兩暖一涼」比較好
    天氣一天天涼下來了,再遇到下雨天,天氣會更冷,這種季節裡,只要衣服沒穿對,很容易生病,特別是孩子,更容易中招,所以秋季給孩子穿衣成了一件麻煩事。秋季如何給娃穿衣?「春捂秋凍」可行嗎?注意「兩暖一涼」比較好!
  • 「春捂秋凍」靠譜嗎?寶媽這樣給孩子穿衣服,能讓寶寶舒適而溫暖
    「春捂秋凍」靠譜嗎?因此,「春捂秋凍」對寶寶而言有些不靠譜,不僅如此,還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弊端,比如:寶寶在「凍」的過程中,抵抗力會降低,在細菌的侵擾下,會讓他們更容易招來感冒的光臨。把握適度二字最為關鍵其實從科學的角度而言,「秋凍」是有科學依據的,當秋天到來的時候,氣溫會慢慢轉涼,此時,父母不要著急添加衣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感受一下溫度的變化,這樣可以促進孩子的新陳代謝水平。
  • 春捂秋凍不靠譜!春天千萬不能這樣給寶寶穿衣服
    反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就來看看春捂秋凍真的可行嗎?春捂秋凍真的可行嗎?「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一條養生諺語,主要是指春天不要著急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一冷就穿太厚,適當捂一捂或凍一凍對健康有好處。
  • "春捂秋凍"適用於寶寶嗎?天氣轉涼,如何給寶寶穿衣?
    聽著窗外這海風呼嘯,我趕緊看了下天氣,還好溫度不是特別低,並且每天都算平穩。老話常說,"春捂秋凍",意即入秋後,適當地"凍一凍",可以增強禦寒能力,為入冬做準備。那麼,"春捂秋凍"也適用於寶寶嗎?
  • 「春捂秋凍」,秋冬季節孩子到底該如何「凍」?這些原則要牢記
    最近多地漸漸入秋,氣溫變得非常冷。很多寶媽都不知道怎麼給自己的孩子加衣服,一不小心給孩子凍感冒了。街坊楊姐家的孩子感冒發燒了,原因是穿得太冷,沒及時加衣服。楊姐也很困惑:「大家都說『春捂秋凍』,孩子越凍,他的體質就會越好。
  • 春捂秋凍科學嗎?入秋寶寶護理2大原則 幫你抵禦秋老虎
    每逢換季時節,想必大家總能聽到長輩們「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殷切囑咐,也就是說在春天的時候需要捂一捂去寒,秋天的時候需要凍一凍,而這對寶寶來說也是很有好處的。 從字面上來看,「春捂秋凍」就是指春天不要因為溫度回升就迫不及待脫掉棉襖,秋天也不能因為天氣轉涼就急忙換上厚衣服。
  • 入秋後別讓寶寶這麼睡,不舒服還愛生病,新手媽媽記住「三不要」
    不要穿太多衣服睡入秋之後,早晚溫差比較大,這就意味著在被子裡捂了一晚的寶寶,衣服熱騰騰的拿出來,馬上就要變涼,驟冷驟熱,會讓孩子直接著涼。寶寶愛踢被子怎麼辦?很多媽媽就想了個辦法:給孩子穿上襪子睡覺,這樣即便是踢了被子腳也不會著涼,可以讓寶寶睡得舒服一點。但是實際上,大人有時候穿襪子都不舒服,何況是寶寶呢?穿襪子很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睡不好,身體就不好,發育也會受到影響,導致孩子抵抗力變差,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
  • 老一輩常說「春捂秋凍」,娃要如何「凍」才行?有些話不靠譜
    老人常說的「春捂秋凍」靠譜嗎?在孩子身上適用嗎?如果到了深秋塞棉花塞早了,怕天再冷的時候就沒衣服穿了,所以就先不塞棉花,凍個幾天再塞;等打春了,怕天氣乍暖還寒,要是棉花太早掏出來,怕天一冷又得挨凍,所以就先捂一捂,等天真的開始變暖了,再把棉花掏出來。聽了這個解釋,還覺得春捂秋凍是金科玉律嗎?
  • 堅持「春捂秋凍」孩子反而愛生病?看這三個地方,就知道怎麼穿了
    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就一定要注意自己和孩子的保暖,衣服也要看著一點一點增加了。說到秋季,很多家長都會想起「春捂秋凍」這句話,其實這話沒錯,但有些家長發現,照著做後孩子的抵抗力並沒有提升,反而更愛生病了。生病不舒服的孩子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很可能是父母用錯了方法,曲解了「春捂秋凍」的意思。
  • "春捂秋凍"對嗎?入秋後如何給孩子穿衣,寶媽們一定要清楚
    秋天到了,也是家長告訴孩子出去穿厚衣服的季節。但是,如今人們似乎看上去不太冷,即使晝夜溫差很大,一些在路上行走的人還是穿得很薄。他們不冷嗎?也許他們真正的想響應那句:"春捂秋凍"的說法吧?實際上,許多成年人都按照這個原則為孩子穿衣服。
  • 入秋帶娃牢記「不睡3覺」,「堅守3原則」,寶寶身體好少生病
    那麼如何能夠避免寶寶生病呢?入秋後帶娃牢記「不睡3覺」,堅守3原則, 寶寶身體好少生病。而且這也是一個容易引起寶寶腸胃不適的季節,想要寶寶寶寶身體好少生病,家長入秋後帶娃牢記「不睡3覺」。一、不晚睡晚睡對於寶寶來說有很多危害:影響身高、影響睡眠質量、影響寶寶性格情緒、影響寶寶智商發育等等。更重要的是晚睡導致的危害會引起寶寶的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在溫差變化時身體抵抗不了,繼而出現生病。
  • 入秋後別讓寶寶這麼睡,難怪娃總愛生病,「三不」寶媽不要做錯了
    不要穿太多衣服睡入秋之後,早晚溫差比較大,這就意味著在被子裡捂了一晚的寶寶,衣服熱騰騰的拿出來,馬上就要變涼,驟冷驟熱,會讓孩子直接著涼。寶寶愛踢被子怎麼辦?很多媽媽就想了個辦法:給孩子穿上襪子睡覺,這樣即便是踢了被子腳也不會著涼,可以讓寶寶睡得舒服一點。但是實際上,大人有時候穿襪子都不舒服,何況是寶寶呢?穿襪子很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睡不好,身體就不好,發育也會受到影響,導致孩子抵抗力變差,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
  • 入秋後,別給寶寶蓋太厚睡覺,不舒服還容易生病,娃越小越要注意
    入秋後氣溫涼爽,對成年人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寶寶來說,卻不是那麼回事了。因為換季期,又稱寶寶的「生病多發期」。對於很多像表妹這樣的新手媽媽來說,在照顧寶寶方面沒經驗,入秋後就光顧著給寶寶做保暖,忽略了寶寶捂熱,難怪寶寶會生病。
  • 春捂,那到底該給寶寶穿多少衣服呢?寶寶咋穿不得病?
    倒春寒一來,十個寶寶八個感冒,99%是穿不對惹的禍!俗話說「春捂秋凍」,到底有沒有道理?春天怎麼穿衣服,寶寶才能舒服不生病?貼心的小鶴鶴駕到,快來看看超實用的春季穿衣攻略!春捂,科學嗎?記住這「三暖二涼」的穿衣小竅門,寶寶們就可以既有風度又有溫度了~那平時,如何判斷寶寶的冷暖呢?除了派爸爸每天看天氣預報媽媽可以通過一個小動作,輕鬆判斷寶寶穿的是否合適:摸後頸。
  • 寶寶秋凍有講究,這4個部位一定要「捂嚴」
    天氣逐漸轉涼,有媽媽說要給寶寶多穿點衣服,有的又說應該「春捂秋凍」。於是,爸媽開始迷茫了:「寶寶秋天要怎麼穿?所謂的『秋凍』,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要想讓寶寶健康地進行「秋凍」,爸爸媽媽就要科學理解「秋凍」的含義,不可一味地「凍!凍!凍!」-1-了解「秋凍」秋風陣陣,乍冷乍熱,地氣蕭殺,有時卻又連綿秋雨,陰霾悶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