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6次開胸,女孩終於告別手術

2020-12-20 人民網陝西頻道

原標題:10年6次開胸,女孩終於告別手術

術後,小瑞回到醫院與廣東省人民醫院小兒心臟外科主任醫師岑堅正合影。受訪者供圖

活潑愛笑、成績優越,這樣一個十歲的「元氣女孩」,任誰也不曾想到,從她兩個多月的嬰兒時期至今,已經歷6次開胸的心臟手術。因先天性心臟二尖瓣出現問題,小瑞(化名)陸續接受了二尖瓣成形、二尖瓣置換,在多次手術中,主動脈瓣也受到影響需要置換。隨著年齡的增長,置換的人工瓣膜已滿足不了小瑞成長發育的需要,小瑞爸爸帶她到處求醫。最近一次關乎小瑞生命的手術,小瑞爸爸選擇在廣東省人民醫院進行,成果也不負期望——專家團隊為她植入了兩枚成人型號的瓣膜,這一量身打造的手術方案保障了她終身成長的需要,也開創了國內該類手術的先河。

小女孩機械瓣膜反覆置換

2019年12月3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莊建教授、心研所陳寄梅所長和岑堅正主任帶領的小兒心臟外科團隊嚴陣以待,心麻醉科、體外循環科、心外重症監護室、輸血科等眾多科室已做好準備,小瑞被推進手術室,這是她10年的成長過程中經歷的第六次開胸手術。

與以往不同,這次手術的目的是徹底解決埋藏在她胸腔內致命的隱患。小瑞爸爸介紹,早在出生兩個多月時,小瑞就被確診為「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二尖瓣重度返流、重度肺動脈高壓」,十年間,小瑞爸爸帶著女兒奔波各地求醫,直到最近一次來到省醫求診。

在醫院,小瑞的心臟彩超提示二尖瓣再次出現重度梗阻,跨瓣壓差達到49mmHg,主動脈瓣同樣存在中度梗阻,需要再次接受換瓣手術。但如果把原本兩個機械瓣膜拆下,裝上新的機械瓣膜,「這樣無異於把整個心臟拆開了重新組裝。」岑堅正介紹,這個手術難度極大。同時,原有5次開胸手術的經歷,小瑞胸腔粘連極為嚴重,可以預見分離心臟的過程會有巨大挑戰。但最為致命的是常規的換瓣手術解決問題後,小瑞即將進入青春期,心臟會飛快成長發育,現在換上的瓣膜還是不能滿足遠期需求,不能避免再次手術的可能性,遠期「第七次」開胸手術,成功的機會渺茫。

新瓣膜可滿足70公斤體重

為了給小瑞制定最佳的手術方案,小兒心臟外科反覆對病情進行討論,並將小瑞的病例資料寄往國內各大心臟中心向有經驗的專家諮詢,最終作出一個看似大膽的決定——通過手術同時擴大二尖瓣與主動脈瓣瓣環,為小瑞植入兩枚成人型號的瓣膜,從而達到一次手術根治的效果。

自此,小瑞的第六次心臟外科手術拉開帷幕。由於經歷了五次手術,小瑞的胸骨及心包腔內粘連極為嚴重,稍有失誤就可能引發致命性的出血,經過兩個小時的精細分離,醫生們成功分離出心臟;在灌注心肌麻痺液後,小瑞的心臟停止跳動,醫生們拆除了原有的兩個人工瓣膜,並使用特殊的「襯裙」技術,將一枚27號的帶瓣人工血管倒置縫合於二尖瓣位置,再將一枚23號機械瓣膜縫置於主動脈瓣位置。最後,利用一塊菱形的牛心包補片,同時擴大二尖瓣及主動脈瓣瓣環,並修補手術切口。

開放主動脈後,小瑞的心臟再次有力地跳動起來。9個小時的努力後,小瑞的心臟手術順利結束。「本次手術使用的人工瓣膜尺寸,遠遠超過小瑞當前的手術要求,足以滿足一個70公斤體重成年人的正常生活所需。」岑堅正介紹,這意味著小瑞的病情已經得到「根治」。術後複查顯示,小瑞的二尖瓣及主動脈瓣梗阻完全解除,人工瓣膜血流動力學參數十分理想。經過兩周的調理,小瑞已順利出院。

特寫

父愛讓這位爸爸成為「女兒科醫生」

「期末考試我沒有參與,會拉低班上的平均分。」說起這次手術,樂天派的小瑞反而更關心對學習上的影響,也懊惱於因手術需要被剪去的一頭長髮。平日裡,小瑞和其他孩子沒什麼不同,她會騎自行車、玩輪滑、遊泳,也愛好於吹葫蘆絲、彈尤克裡裡和畫畫。她的聰慧也讓父親無比自豪,「她愛看書,記憶力很好,成績在班裡拔尖。」今年已經48歲的小瑞爸爸,談吐中對於女兒疾病認知的專業程度讓記者驚嘆。小瑞笑稱,她的爸爸因她的身體情況已久病成良醫,被親朋好友稱為「女兒科醫生」。

十年艱難求醫,正如岑堅正所說,「我看到這位可敬的父親,從十年前的滿頭黑髮,到現在已兩鬢灰白。」但小瑞爸爸卻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看到了女兒徹底痊癒的希望,如今也終於得以實現。

為了照顧女兒,從2011年起小瑞爸爸已沒有再繼續工作。小瑞的痊癒,也讓他看到重歸職場的希望,整個家庭也即將回到正軌。(記者 廖溫勃 通訊員 郝黎 張藍溪 靳婷 臧鑫)

(責編:左瑞、谷妍)

相關焦點

  • 經歷6次開胸手術 10歲女孩終於重獲「心」生
    經歷6次開胸手術 10歲女孩終於重獲「心」生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  2020-01-06 近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小兒心臟外科病房迎來了一名特殊的病人
  • 新疆3歲女孩在成都3年 已接受4次開胸手術
    來自新疆的三歲小女孩奧利奧,在成都三年接受了四次開胸手術……她的堅韌,父母的堅持,激蕩起這座城洶湧的愛心。求生記 奧利奧的四次生死劫「如果我放棄,巧克力將來長大了,問我,為什麼當初不救妹妹,我怎麼回答她?」某些人命運註定要比常人崎嶇,奧利奧是其中之一。先天性心臟病、半身偏癱;無數次病危、急救;體重最低時只有66公斤……她的人生歷經磨難,剛經歷了第4次開胸手術。
  • 三歲女孩三年四次開胸手術,愛心人士3小時籌齊12萬醫療費
    頑強的奧利奧,闖過四次鬼門關。來自新疆的三歲小女孩奧利奧,在成都三年接受了四次開胸手術……她的堅韌,父母的堅持,激蕩起這座城洶湧的愛心。先天性心臟病、半身偏癱;無數次病危、急救;體重最低時只有66公斤……她的人生歷經磨難,剛經歷了第4次開胸手術。因為手術需要,心臟在空氣中跳動兩天後,完成了閉胸。她,又活下來了。奧利奧四次開胸手術,後三次都是在華西做的,教授賃(dian)可主刀。
  • 美27歲女孩無懼開胸手術疤痕 沙灘著比基尼
    5周時,她接受了第一次心臟開胸手術,14歲時完成第四次手術。老家在阿肯色州的凱爾西近日在圖片分享網站Imgur上分享自己的比基尼照,慶祝對身體重拾自信。   為遮掩身上的疤痕,27歲的凱爾西數年來一直穿著連身泳衣。而如今,這位因為心臟病不得不接受四輪開胸手術的女孩決定,不再為自己曾經的經歷感到羞愧,接受身體的不完美。圖片中,凱爾西在沙灘上享受陽光。
  • 3歲女孩患先天性心臟病偏癱 已做4次開胸手術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丹)先天性心臟病、偏癱、無數次病危、急救、穿刺、抽血、輸液,體重最低時只有6公斤…今年大年初五是她第四次開胸手術,她再次活下來了。  然而,三歲的奧利奧自打出生之後就命運多舛:2014年12月,奧利奧第一次開胸手術,那時,她不到一歲;2015年3月,奧利奧轉院到華西醫院,做第二次開胸手術,那時她剛滿一歲。手術持續了十多個小時,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手術教授賃可用奧利奧的自體材料,重建了她的二尖瓣膜。手術後,賃可告訴夫婦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手術很成功;壞消息是,奧利奧被確診患有真菌性心內膜炎。」
  • 傳統開胸手術讓人又愛又恨 新技術不開胸能"補心"
    不開胸也能「補心」 撐把小傘堵「心眼」「補心術」升級讓更多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免受傳統開胸手術之苦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張若凡近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4歲北海女孩苗苗(化名)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了「補心術」。
  • 83歲老人第三次開胸補心,手術成功後,主刀醫生和他都落淚了
    過去7年間,從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到急性主動脈夾層,再到二尖瓣、三尖瓣關閉不全,「心」裡的惡疾,一次次向這位老人襲來。而在關乎生死的三次選擇中,老人都勇敢地接受了開胸手術;每次術後,他都積極地配合醫護,及時進行康復治療。這背後還有醫護團隊的仁心仁術。
  • 河南3歲女童一年2次開胸手術,ICU裡驚險躲過一劫,如今又遇危機
    至今,小紫晗已經經歷了兩次開胸手術,由於肺部血管發育太細,擇期還要進行第三次開胸根治大手術。在第二次手術時,紫晗在重症監護室的第五天,出現心跳停跳,醫院接連下達了兩次病危通知書。於琳夫妻整日以淚洗面,夜不能寐。
  • 哈醫大二院成功為一名已進行三次開胸手術的患者實施心臟移植手術
    4月2日,記者從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3月31日,哈醫大二院心外科專家歷經8小時,成功為一名患有粘液瘤已進行三次開胸手術的患者,實施第四次開胸心臟移植手術。目前患者身體的各項機能開始迅速恢復,並於術後第二天脫離呼吸機後開始進食。
  • 男嬰一天內經歷2次開胸手術,幸運度過生死關,如今媽媽笑了
    小宇晟剛出生沒多久,就先後經歷了4次開胸手術,可謂是受盡了病痛的折磨。重症監護室裡,沒有媽媽的懷抱,也沒有爸爸的陪伴,小宇晟獨自承受著無限的恐懼和病痛帶來的折磨。小宇晟在出生後,就幾乎一直在與病魔做抗爭。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五):再次開胸手術
    1、方法與證據本共識採用國際通用的 Delphi 程序,檢索 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萬方資料庫及 NCCN 指南等,回顧性分析 1984 年 1 月至 2019 年 2 月關於再次開胸手術文獻,通過專家討論結果篩選存在爭議的調查項目,根據文獻提供的循證資料和專家討論意見,最終達成以下共識。
  • 21歲小夥3次開胸終換心成功 術前疊被子都不行
    21歲小夥  卻已是第三次開胸  在過去的12年裡,小林的心臟一直是個累贅。他的心臟越變越大,也越變越虛弱。在今年手術前,他的心臟變成「牛心」一樣的大小,而它的動力甚至不如耄耋老人。  這場病,要從他9歲那年說起。  那時候,小林還在讀小學,患上感冒。
  • 微創手術普及後,傳統開胸手術是否要退出歷史舞臺?
    早在2009年,美國胸腔鏡手術(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就由原來僅佔16%快速增到49%,而開胸肺葉切除術則由原來的81%下降到42%[1]。 如今,在一些醫院,VATS手術佔到了全部肺部手術的90%以上[2]。甚至佔到90%以上的比例。
  • 4歲孩子準備第4次開胸手術前,父親絕情地拋棄了母子倆
    為了孩子的病情,二娟和丈夫把家裡的一點積蓄全部花光了,還向親朋好友借了不少,一個原本美滿的家庭已經是千瘡百孔,隨經濟窘境而來的是夫妻兩人不斷的爭吵,孩子馬上要進行第4次手術了,而二娟實在是想不到辦法為兒子借不到到手術費用,4歲的孩子到底救還是不救?
  • 開胸手術,一定要做呼吸功能訓練
    開胸手術,無論從外科角度、還是麻醉角度,都是極具風險。因此,哪個科室都不敢掉以輕心。一般來講,實行開胸手術的,切肺葉的最多、食管手術其次,之後就是心臟等手術。因此,麻醉訪視的內容中,除常規要了解患者的體質、既往史、現病史,還要了解外科手術的類型以及與之相關的系統或功能檢查。但作為年輕醫師,可能往往就想不到這麼全面。
  • 未「開胸剖腹」被拒絕理賠 投保人6年保險費獲退
    「難道為了得到賠償,就必須要開胸剖腹?這是什麼道理?」投保人怒上法庭討要說法。近日經新疆兵團農八師中級人民法院調解,投保人最終獲得保險公司退賠6年保險費。  「原想參加了保險,就能為自己的將來保一份平安。沒想到交了6年的保費,真正生了大病,卻被保險公司拒之門外。」提起這場持續了一年的紛爭,46歲的周天益(化名)說,「這份保險實在讓我傷透了心」。
  • 出生就病危,3歲前3次開胸手術,日本硬漢老爹有一個「死去又活過來」的女兒,10年讓人淚目...
    在日本,有這麼一位黑帶柔術鋼鐵硬漢,流盡了他一生的眼淚,與女兒經歷了一場長達10年的生死賽跑。他就是石川祐樹。0歲、1歲、2歲,每一次長達10幾個小時的開胸手術對於yuki和爸媽來說都是最漫長的人間「生離死別」。
  • 給2斤重的孩子做開胸手術嗎?
    要給如此低體重的先心患兒做開胸手術,這在省兒童醫院心外科成立以來,還是第一例!對於這樣的極低體重早產兒,一個個艱巨的任務擺在大家面前,怎麼才能有足夠的操作空間,順利完成心內缺損的修補;如何保護患兒重要臟器功能,預防體外循環後水腫,為術後順利復跳脫機提供保證;如何防止患兒術後出血過多,增加輸血風險;如何防止加重患兒顱內出血,減輕腦損傷......
  • 95歲老人南京開胸手術成功 成我國最高齡接受心臟病手術患者
    在人們的觀念裡,高齡老人是不能接受手術的,因為會面臨著更大的風險。不過,最近一位95歲的老先生卻非常幸運,南京醫生為他成功進行了開胸心臟手術,這也是我國迄今為止,接受心臟病手術年齡最高的患者。今年95歲的劉老先生,已經被心臟病困擾了10年,保守治療沒有效果,就醫之前甚至不能進食。雖然病情高危,但老人和家屬都有著強烈的願望,希望通過手術來挽救生命。患者的兒子說:「手術前希望爸爸衝一衝,有你我們還有一個完整的家,沒有你我們家就不完整了。」
  • 6年3次手術,心臟搭橋並非一勞永逸,出現這種情況還需再次手術,要當心
    作者: 龔豔君(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從 2004 年 9 月到 2010 年 2 月,美國前總統比爾 · 柯林頓在近 6 年的時間裡先後接受了 3 次手術,分別是心臟搭橋手術、清除左胸腔積液和瘢痕組織手術、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